“微臣推舉寧王殿下為北伐主帥!”

湯和不卑不亢,看似顫顫巍巍,年老體弱的身體,卻能發出如此高亢之音。

直接打亂了群臣們的想法!哪怕你推舉藍玉,沐英等人,也比寧王靠譜啊!寧王殿下剛剛招惹完天下讀書人,險些壞了我大明國本,如今信國公竟然推薦其前去北伐?朱標探眼砍去,卻發現父皇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大明太子爺心領神會,這定是父皇安排!朝中群臣,無論誰推薦十七弟為帥,都有些不合規矩。

唯有多年不見,卻德高望重的湯和開口,才留有餘地。

“信國公,寧王殿下年少,何況並未領兵出征過,還請您三思!”

“不錯!燕王善戰,人盡皆知,何故用寧王前去?”

“寧王殿下這等性格,很容易延誤軍機啊!”

朱棣可沒有閒著,手下人經常假扮商販,來往應天府,以此來買通一眾朝臣為其說話。

眼看朝中有了不同的聲音,那些接受過燕王饋贈的朝臣,當即展開了激烈的反撲。

湯和身板挺直,聲音高亢道:“陛下,寧王有勇有謀,去年與扶桑人校場鬥陣,便已經有名將之資!”

“我大明有如此賢王,何不對其培養?燕王身在北平,更應防備韃靼諸部.”

“倘若燕王離開,韃子侵犯北平,又該如何是好?”

朱元璋心中暗笑,看來湯和為了告老還鄉,也是拼了老命!“如今老四善戰,人盡皆知,可謂是統帥的熱門人選.”

“老十七鬼點子多,卻吃了年輕的虧!”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惜誰讓標兒選擇了老十七呢?只能委屈老四了!”

朱棣若是知道父皇所想,不知心中是何等滋味。

至少在朱元璋眼中,只有朱標才是他最疼愛的兒子!朱權的表現,也同樣證明了自己,並不比燕王差!“皇上,微臣以為,寧王殿下即將就藩大寧,可趁此機會熟悉邊疆.”

詹徽一步跨出,幫襯道:“何況此番北伐,有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跟隨,定不會讓寧王殿下出現紕漏.”

站在後排的朱權,心中倍感無奈,你讓徐輝祖跟著就算了,提什麼李景隆啊?晦氣!李景隆心中同樣不爽,跟著藍玉尚且能混些功勞,若是跟著寧王,那才叫一個慘,說不定要去雲糧草!藍玉躬身道:“皇上,寧王殿下兵法嫻熟,府邸之內八陣圖,末將亦不能破解!”

“若是這等才華,尚不能擔任北伐重任,諸位可去其府邸自行破陣!”

剛立下赫赫戰功的藍玉,都已經主動推舉寧王,其他人又有什麼資格繼續嘴硬?李景隆緊皺眉頭,不悅道:“皇上!微臣以為,韃子擅長騎兵,並不會傻乎乎走到所謂的八陣圖中!”

“燕王殿下麾下鐵騎,早就令韃子聞風喪膽!此役若是能成為統帥,定能打破韃靼,揚我大明國威!”

以李景隆為主,保奏燕王朱棣為統帥的一派。

表面以湯和為主,實則是太子一脈,保奏寧王朱權為主帥。

兩幫人馬互不相讓,燕王一派緊咬朱權沒有統軍經驗,初出茅廬,很有可能會遭遇大敗。

太子一脈,則擁有詹徽這等頂級噴子,哦不,頂級文臣。

“大漢冠軍侯,十七歲封狼居胥,何等威武?”

“我大明寧王有何不可?諸君莫要妄自菲薄!”

“若是按照汝等所說,底層計程車兵,豈不是要比曹國公這等將門虎子,更懂得如何打仗?”

詹徽開口,令李景隆面色難堪。

正如其所言,若沒有父親李文忠立下赫赫戰功,哪有他練兵湖廣的事?“打仗靠的是天賦,而寧王殿下,就有這種天賦!”

詹徽隨即下跪,擲地有聲道:“曹國公,今日在下舉薦寧王為統帥,來日寧王不勝,在下願獻上頭顱!”

“曹國公,可敢為燕王殿下,賭你的項上人頭?”

湯和聞言大笑,只覺得這些小娃娃端的是十分有趣!尤其是他也聽到了許多關於寧王的傳聞!這小子啊,簡直跟重八一個模子刻出來!都是那般調皮搗蛋,遇事混不吝的主兒!“說得好!反正老夫也活不了幾年,就跟你詹徽一起賭上人頭吧!”

說罷,湯和直接席地而坐,頗有耍無賴的架勢。

“曹國公,請便!”

瘋子!全特娘是瘋子!李景隆怒火中燒,只差罵那一老一少是臭無賴!這般賭人頭的做法,可不是他李景隆的行事風格。

總而言之,就是怕死。

“咳咳!皇上,微臣以為信國公與詹尚書太過偏激……”本想讓老朱開口,誰知洪武大帝卻饒有興趣道:“咱看不錯!老十七打贏了算他兩慧眼識珠.”

“若是打輸了,正好下次用他們的人頭祭旗!”

皇帝輕描淡寫的兩句話,確實殺氣騰騰!沒有人會懷疑皇帝的話,若是寧王戰敗,詹徽和湯和絕對難逃一死!朱權深吸一口氣,沒想到為了北伐統帥之位,詹徽會付出這等代價。

“看來大哥,已經在有意識地防範四哥.”

帝王權力,不是請客吃飯。

後世總說,什麼朱標不死,允炆不逼迫,燕王絕不會謀反。

那莫非藍玉之前告誡太子的,全都是屁話不成?一個擁有野心的藩王,不過是在等待機會。

朱權從軍北伐之際,在燕王眼中看到了熊熊野望!“老十七啊,詹徽跟湯和都賭上了自己的頭顱,你可有膽量當這個主帥?”

老朱起身,看向自己的小兒子,眼中充滿了期望。

“兒臣,願領北伐主帥,為我當開疆拓土!”

——北平,燕王府。

一向冷靜的朱棣,將房中器皿砸得粉碎。

饒是如此,依舊不能解他心頭之恨!“詹徽!湯和!藍玉!你們這些臭丘八,竟然敢阻撓本王!”

一旁的道衍和尚,看著燕王發洩,依舊心態平和。

“王爺,北伐帥位丟了也未曾不是件好事.”

道衍和尚輕笑道:“軍中之前部署,如今可以啟用!”

“咱們那位寧王也該知道,明軍聽誰的話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災年,我有一箇中藥交易空間

烏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