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過完了六十大壽的老朱,依舊像個農民一樣,兢兢業業的上朝耕作。

年輕時候,他是劉地主家的放牛娃,還要耕耘自家田地。

如今,他要耕耘天下。

只是以他這個年紀,可以撥下種子,卻看不到豐收的那日。

古來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老朱絕不允許自己有任何放鬆。

當年紅巾軍三傑,陳友諒,張士誠先後稱王稱帝,何等風光?最後卻紙醉金迷,迷失了自我。

唯有他朱元璋,謹記“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最終贏得天下,得到了在中華大地耕耘的機會。

“老十七呢?咱說過了,讓他七日之內,必須來聽政兩次.”

朱元璋沒有看到朱權,臉上明顯有不悅之色。

三位塞王心中暗笑。

年輕人,終究沉不住氣。

才剛當上了藩王,就如此放鬆警惕?咱們這位父皇,對子女嚴格,對自己更為嚴格。

燕王朱棣就做的非常好。

長年累月的征戰,讓他養成了早上練功的習慣。

哪怕心高氣傲的朱高煦,也繼承了老朱的勤勉。

“十七弟昨日明明答應我,會來早朝啊!”

“文英大哥能否留在應天,還要看十七弟!”

朱標心中焦急,如今的他,不知不覺遇到事情,都想先與朱權商量。

畢竟十七弟這人能處,有事兒他真上!詹徽看向藍玉,後者搖了搖頭。

表示看不懂寧王殿下的操作。

“諸位愛卿,先談論朝政吧!”

老朱笑問道:“山東三府的災民,可曾安置妥當?”

戶部尚書楊靖,一步踏出。

“回皇上!三府災民有了糧食,不再流竄其他地方.”

“如今已得到良種,分配了荒地,繼續定居三府!”

老朱滿意點頭,心中感慨萬千。

流民四起,可不是什麼好事。

老十七的糧食,可謂是救命救國。

山東本就是人口大省。

三府災民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倘若真的吃不上飯,說不定就會走上造反的道路。

老朱對楊靖的處置很是滿意,隨後又過問了其他諸部。

“咱想好了!”

朱元璋笑看向群臣,“老十七提的內閣制,也該搬上日程了!”

“內閣總設七人!咱的首輔,自然是由李善長擔任!”

聽聞此言,李善長渾身顫抖,叩頭謝恩。

“臣,李善長,願為陛下,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行了!趕緊起來,咱知道你的忠心!”

群臣心中緊張,入主內閣,地位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那可是皇帝的近臣!“其他內閣成員,就由殿閣大學士填補!”

老朱一句話,澆滅了不少官員的希望。

他們並不知道,朱權屢次告誡老朱。

內閣成員的官品不能太高,儘量不要讓六部擔任。

內閣與六部,形成既對立,又協作的模式,才能讓權力更好的執行。

職能上來看,內閣高於六部,六部需要執行內閣下發的任務。

品級上來看,六部尚書卻又高於內閣成員,這就是帝王心術,平衡之道。

“父皇,兒臣有事稟報.”

老朱處理完六部之事後,剛打算回到武英殿,就聽到朱標開口。

“咱的標兒有何事,儘管說出來!”

太子提議,眾人都豎起耳朵。

尤其是三位塞王。

父皇在,可能不會動他們。

可若是大哥繼位,會不會削藩,還是未知數。

感情上來講,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理應會忠心朱標。

從權術上看,歷來執行分封制的王朝,都遭遇過重大變故。

從周天子分封,歷經春秋戰國亂悠悠。

再到大漢分封,七國之亂曇花一現。

再到司馬篡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一幕又一幕的悲劇,提醒著後來人,分封制的弊端。

“兒臣覺得,西平侯沐英,文武全才.”

“留在雲南偏僻之地,實在是可惜.”

“懇請父皇將西平侯留在朝廷,為國出力!”

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誰不知道西平侯跟太子的關係?那就是沒有血緣的親兄弟!沐英若是留在應天府,那簡直是讓太子如虎添翼!老朱緊皺眉頭。

沐英的忠心和能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雲南之地,同樣至關重要。

大明西南邊防,西要防備木邦、孟養。

北要謹防吐蕃的威脅。

南要防備安南。

沐英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父皇,兒臣覺得,西平侯不可留在應天.”

燕王朱棣一步踏出,笑道:“雲南乃我大明西南國門.”

“除了東臨貴州外,三面受敵。

此等地界,必須讓文武全才的大將留守.”

“西平侯就是最佳人選!留下應天,才是浪費了西平侯的才華!”

朱棣此言一出,贏得了不少朝臣的認可。

老朱同樣點了點頭。

他也認為,沐英鎮守雲南,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沐英是自己的義子,有能力,信得過。

將來自己還打算給沐英封王。

沐英在雲南這些年,已經得到了當地土著的信任。

若是換了其他人,土著們還會遵從大明的律法麼?倘若安南,吐蕃來襲,其他人當真能的擋住這兩國的進攻?“父皇!如今多年已過,安南吐蕃渾然沒有動靜.”

“西平侯已經平定了雲南!”

“讓一介名將,留在不毛之地,那才是我大明的損失!”

朱標據理力爭。

於公,沐英才華出眾,與藍玉搭檔,可謂是雙劍合璧。

於私,沐英是他的大哥,留在應天,自己凡事多了個商量的人。

有藍玉,沐英二人在,這就是他朱標的武將集團。

文有詹徽、沈縉、楊靖。

哪怕洪武大帝離去,朱標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穩定朝堂局勢。

“父皇!雲南邊防至關重要,不可不防!”

三位塞王同樣堅持觀點。

老朱正頭疼之際,朱權閒庭信步走來。

“父皇!”

“逆子,怎麼才過來?”

老朱正好有氣沒處撒,看到朱權的,當即要大發雷霆。

“兒臣查證了一些事,所以來晚了.”

朱權笑道:“剛才幾位皇兄爭論的事,我已經聽到了.”

“在下覺得,西平侯理應回到朝堂.”

“安南鼠輩,不足為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