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神情嚴峻,手持殺威棒,對準次子朱高煦打去。

啪!“啊啊啊!”

朱高煦的慘叫聲,迴盪在華蓋殿。

朱元璋對此並無異議,而是冷眼旁觀。

朱家兒孫,理應知道長幼有序。

何況朱高煦率先挑釁長輩,本就有錯在先。

朱棣身為人父,不去勸阻,那就是推波助瀾。

啪!朱棣下手並未留情,看得眾人心中不忍。

“四弟!你輕些,莫要打壞了高煦!”

秦王朱樉還不忘諷刺道:“某些人,就是喜歡跟小輩見識!”

晉王朱棡佯裝流淚,“高煦啊,打在你身,痛在王叔心啊!”

厚顏無恥之徒!藍彩蝶看到二位藩王,心中不禁作嘔。

本來還對朱高煦報以同情,如今卻恨不得朱棣多打兩下。

“十七弟……你勸勸父皇?”

朱標低聲道:“高煦畢竟是晚輩.”

朱棣此舉,朱權豈會看不出來。

為了自己不丟臉面,寧可讓親兒子受皮肉之苦。

若朱權不出言相權,難免在朱元璋心中留下心胸狹隘的印象。

若是出言相權,正好免去了朱高煦的板子。

沐英和藍玉相視一眼,他們都懂得兵不厭詐的道理。

朱棣這一步,走的很是精妙。

可能朱權會賺,但燕王永遠不虧。

“四哥,是不是早上嗎沒吃飯?”

朱權上前笑道。

這一問,倒是讓燕王猝不及防。

“早膳肯定是用過……”不等朱棣說完,朱權已經拿過殺威棒。

砰!對準朱高煦的屁股,狠狠地砸下。

“啊啊啊啊!”

燕王次子疼的齜牙咧嘴,“朱權!你好狠的心!”

朱權順手一甩,躬身行禮道:“父皇,兒臣的氣已經出了!”

朱元璋皺眉不語,老十七這一手,太過狠辣!朱高煦再怎麼說,也是他的孫兒。

叔叔跟侄兒這般見識,可並非寬宏大量之輩。

朱允熥則拍手稱快,“小皇叔打得好,打得妙!打得朱高煦呱呱叫!”

朱允炆心中歡喜,嘴上卻教訓道:“允熥!高煦是咱們的弟弟,你怎麼能明著幸災樂禍?”

朱允熥深以為意,“大哥教訓的是,沒事咱就偷著樂!”

這番話,氣得朱棣火冒三丈。

“叫來御醫,給他上藥!”

朱元璋開口,御醫隨即趕來。

“御醫啊,您快看看我這可憐侄兒吧!”

朱樉眼淚掩面道:“這麼重的傷,恐怕十天半個月都難以下床了!”

朱棡嘆氣道:“怎麼會有如此狠辣之人!”

御醫輕輕檢視,老朱也忍不住問道:“高煦傷勢如何?”

燕王朱棣則冷漠地看向朱權。

打了我的兒子,你以為你能好過?“回皇上.”

御醫尷尬道:“皇孫並無大礙,如今走路也並無問題……”此言一出,氣得朱樉破口大罵。

“你這庸醫!會不會看病!高煦剛才結結實實捱了三板子,怎會沒事?”

朱高煦委屈不已,秦王叔啊,您就這麼希望我出事?朱棡更是一臉懵逼,“御醫,十七弟那一板子可是勢大力沉,您沒看看有無淤血?”

朱棣驚慌間,趕緊向前檢視兒子傷勢。

朱高煦捱打處通紅一片,並無淤血聚集!“多虧了寧王殿下啊!若是淤血堵塞,皇孫才要遭罪受苦呢.”

御醫不知這裡面發生了什麼,笑道:“如今皇孫休息個三日,上躥下跳不成問題!”

話音剛落,藍彩蝶笑道:“燕王殿下,您還要謝謝寧王才是!”

朱棣苦不堪言,苦肉計都用了,父子二人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結果朱高煦捱了打,還要感謝朱權幫他打散了淤血?“行了,既然沒事,就趕緊開宴!”

朱元璋不悅道:“誰再敢胡言亂語,別怪咱不客氣!”

洪武大帝開口,眾人當即選擇閉嘴。

三位塞王面面相覷,他們配合之下,本能讓朱權在父皇處留下睚眥必報的印象。

誰知現在,朱權反而成了以德報怨,幫助朱高煦打散淤血的好叔叔!老朱嘴上不說,心裡還能沒譜麼?“今日之宴席,共有三道菜.”

朱權開口,已經令三位塞王不滿。

老朱更是緊皺眉頭。

他讓朱權設宴,是有揚眉吐氣之意。

但不想讓朱權成為小肚雞腸之人。

這是三位藩王的辭別宴,何況還有其餘重臣在!“第一道菜,珍珠翡翠白玉湯!”

眾人思考之際,朱權已經安排上菜。

名字說的好聽,實則就是白菜湯。

裡面還混合了其他配菜。

白玉湯端上桌後,秦王晉王滿臉嫌棄。

“十七弟,你就以這等劣食來招待為兄?”

朱樉冷笑道:“若十七弟有機會,去我秦王府,為兄定會好生招待!”

朱棡不滿道:“哪怕是富戶人家,都不會用這等之物招待!何況我等乃是大明皇族!”

朱棣嘴上不說,心中卻鄙夷朱權小肚雞腸,不識大體。

哪怕兄弟不睦,也不該在辭行宴上玩這麼一出。

唯有朱標和沐英,兩人看到這碗蓋著大白菜的湯,心中溫暖!朱標率先端起碗,輕抿一口菜湯。

“好喝!清甜味鮮!”

沐英緊隨其後,先是喝湯,隨後架起白菜葉,湯內另有玄機!下面蓋著的,有鵪鶉蛋,墨魚仔,扇貝,鮮蝦等海味。

白菜的鮮味,與海鮮相得益彰,讓人回味無窮!“這是義母當年做出來的味道!”

沐英眼含熱淚,看向朱元璋,“爹!您快嚐嚐!跟義母做得一模一樣!”

老朱早就迫不及待,直接拿起湯匙,開始大口喝湯。

碗裡的其他配菜,也被其吃了個一乾二淨!“好!好吃!是咱妹子當年的手藝!”

老朱眼眶含淚,問道:“老十七!這湯,是何人所做?”

回想當年,老朱還是郭子興手下。

糧食短缺的年代,就是這一口湯,也十分難得。

馬皇后用心烹飪,並取名珍珠翡翠白玉湯。

讓朱元璋父子吃的十分開心。

當時朱樉朱棡並未出生,朱標和沐英可是親自品嚐過,這等家的味道。

“此湯,乃兒臣所做.”

朱權躬身行禮,“做湯的訣竅,只有一個字——心!”

“用心做湯,輔以親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自知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