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東宮。

藍玉受邀赴宴,心裡還在想著洪武長拳的招式。

這拳法不僅能夠徒手搏殺,還能與兵刃一起運用。

詹徽好奇不已,藍玉之前,可是對朱權嗤之以鼻。

如今卻成為了朱權的忠實擁護者。

三人坐定,朱標直接開口道:“藍玉,跟十七弟學的如何?”

“洪武長拳,當真能夠運用到我軍之中?”

藍玉聞言,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回太子殿下,若我軍將士都能掌握洪武長拳,定能所向披靡!”

“北元韃子勝在騎兵,可洪武長拳配合長槍,就成為了騎兵的噩夢!”

詹徽聞言大驚,沒想到十七皇子獨創的武藝,竟然能得到藍玉推崇。

“殿下!末將有話直說!您未卜先知,就能看出十七皇子這塊璞玉,真乃大明之幸也!”

藍玉舉杯,“末將敬您一杯!”

朱標無奈道:“我對十七弟好,只因他是我的兄弟.”

可惜無論朱標怎麼解釋,詹徽和藍玉都理解成了太子慧眼識珠。

“父皇誕辰將近,我也要做些準備.”

朱標話鋒一轉,問道:“你們二人,如何看待納哈出的處置?”

納哈出,那可是北元驍勇部落。

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木華黎的嫡系部落。

“殿下,燕王想要將納哈出歸置於北平.”

詹徽輕聲道;“三大塞王,秦王晉王不堪大用,如今唯有燕王深得陛下之心.”

砰!藍玉怒而拍案,“燕王本就能征善戰,豈能再讓他得到納哈出之兵?”

“殿下明鑑,明日在朝堂之上,定要據理力爭!”

朱標皺眉道:“若是如此,豈不是害我兄弟失睦?”

“不如就將納哈出安置於大寧衛.”

“將來我會保奏十七弟就藩於此,納哈出也順理成章歸十七弟.”

好計!詹徽與藍玉相視一眼,群臣都認為朱標寬愛仁厚。

甚至覺得有些軟弱,可他們二人卻清楚,朱標只是低調而已。

明日朝堂之上,三位塞王的表情,定會相當精彩!朱權還不知道,好大哥已經打算坑自己。

隔日,奉天殿。

三位塞王氣勢洶洶,他們已經暗地裡達成協議。

大寧衛會平分成三分,大家都有肉吃。

至於朝廷想新派藩王,那是痴人說夢!朱元璋端坐於龍椅之上,他喜歡這種俾睨天下的感覺。

尤其是今日朝堂之上,還出現了老熟人。

文臣之首,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啟稟父皇,新設大寧之地,不可無主.”

秦王朱樉笑道:“身為塞王,保護邊疆責無旁貸。

我兄弟三人願為朝廷分憂!”

朱棡朱棣拱手行禮道:“兒臣願為父皇分憂!”

朱標心中冷笑,三位兄弟這次聯手,是在給他這個太子下馬威啊!大寧若是歸了三位塞王,兵力便能直接威脅朝廷。

“皇上,三位王爺鎮守邊疆多年,其他王爺資歷不足.”

“不錯,三位塞王若是能鎮守大寧,此乃我大明之幸也.”

“尤其是燕王殿下,驍勇善戰,北元韃子莫不聞風而逃.”

與三位塞王交好的朝臣們,紛紛幫忙說話。

老朱輕撫虎鬚,笑道:“標兒,你覺得該如何處置納哈出?”

父皇問非所答?朱樉朱棡不解,討論的明明是大寧衛,怎麼成了納哈出?朱棣心中一凜,他清楚納哈出跟大寧衛算是掛在了一起!誰能擁有大寧,誰就擁有了一個部落的蒙古鐵騎。

“兒臣以為,納哈出理應歸置在大寧.”

朱標躬身行禮,回答的滴水不漏。

朱樉皺眉,大哥一向對兄弟們和睦,能讓則讓。

這一次卻是讓他們碰了顆軟釘子。

“大寧之地,闊野千里.”

“兒臣以為,應新設藩王.”

“三位弟弟勞苦功高,兒臣怎能再給他們三人增添壓力?”

此言一出,詹徽直呼高明。

朱標以退為進,名義上是給三位藩王減壓。

實則告訴三人,想要大寧?沒門!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雙方都等待老朱裁決。

畢竟這是帝王家事,群臣若是胡言亂語,很有可能引來殺生之禍。

“嗯!本來,咱是想將大明交給老四.”

朱棣聞言,心中大喜,可“本來”二字,讓他覺得事情不對。

“標兒所說,深得吾心,還是要新立藩王才是.”

朱元璋笑道:“此事以後再議!咱今日更好奇,韓國公怎麼來上朝了?”

李善長聞言身體發抖,陛下還是注意到了他。

想起與朱權的對話,李善長咬咬牙,一步跨出。

“臣李善長,請陛下恕罪!”

噗通!李善長這一跪,倒是讓奉天殿的君臣措手不及。

朱元璋笑道:“善長,何罪之有啊?”

李善長深深叩首,“臣有第一罪!未能教好胡惟庸,使這等奸佞矇蔽聖上!”

朱元璋點頭,隨後大笑:“胡惟庸自認聰明,朕卻並未放在心上.”

朱標聞言,著實為李善長捏了把汗。

父皇這是告訴對方,他生氣的點並不在胡惟庸。

“臣,第二罪!自作聰明,閉門不出!枉費了聖上當年的知遇之恩!”

李善長老淚縱橫,“臣這把老骨頭,還想為大明盡忠,請陛下應允!”

知遇之恩?想到此處,朱元璋也不禁心中感慨。

想他當年起兵,麾下淮西二十四將,如今還剩幾人?李善長一把老骨頭,為自己出謀劃策,也算是居功至偉。

“臣,第三罪!陛下於臣,是君上!也是朋友!”

“臣只顧活命,忘記了皇上的感受!”

“臣罪該萬死!但也要告訴陛下,臣忠於陛下,忠於大明!”

李善長一番哭訴,當真是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老朱本就是重感情的人,見老部下說到這裡,氣已經消了大半。

“臣願將田產獻於朝廷,以後只留薄田兩畝,耕種養活家人即可!”

李善長此言一出,當即震驚朝堂。

韓國公步步為營,直指陛下內心啊!詹徽與藍玉相視一眼,兩人都暗道李善長老謀深算。

先是主動認錯,再提起舊情,引得皇上惻隱之心。

最後一步捐獻所有身家,以表忠心。

“善長!咱喜歡身邊有老人陪著!”

朱元璋笑道:“以後你每日都要給咱上朝!看到你啊,咱安心!”

李善長大喜,不斷叩謝。

“十七皇子,真乃神人!我李家再造恩人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