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距離大寧並不遠,可朱高熾這般急行軍,還是讓兩千燕山鐵騎苦不堪言。

“咱們這般,不過是走個過長,世子殿下何必著急?”

“噓!世子殿下與寧王一向交好,聽說他的腿疾便是寧王醫治.”

“咱們燕山營的弟兄雖然驍勇,可兩千人也不足以影響戰局.”

朱高熾緊皺眉頭,這就是大明藩王制度的弊端。

邊塞士兵知藩王,卻不知朝廷。

同為朝廷軍隊,前去支援乃是天經地義。

自己人卻在勾心鬥角,這一幕不僅在父王身上看過。

就連秦王叔和晉王叔也是如此。

每一次北伐,生怕自己的軍隊受到損傷,總會小心翼翼。

美其名曰將功勞讓給朝廷主力,藩王在旁協助。

“皇爺爺這一步,當真是後患無窮.”

朱高熾心中嘆氣一聲:“倘若後世子孫,出現野心勃勃之輩,邊軍便是他們手中的利刃!”

猛將起於行伍,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以京營那般養尊處優的大爺為主力,焉能與常年駐守邊塞,跟韃靼瓦剌激戰的邊軍相比?“朝廷的中央軍,明明有最好的裝備,最好的糧餉!”

朱高熾嘆氣道:“待我見到寧王叔,定要請教他老人家.”

回想到朱權跟自己,還有朱允炆一般年紀,朱高熾不由地會心一笑。

他對這位叔叔,是由衷的感謝和欽佩。

父王不喜歡他的體型,更不喜歡他的性格。

反觀能征善戰的二弟朱高煦,肆意張狂的三弟朱高燧,更得父王歡心。

可寧王治好了他的腿疾,鳳陽演武拖住朱高煦,給了他表現的機會。

也令朱棣重新認識了這位其貌不揚的長子。

“有恩必報,方為仁!”

朱高熾大呼一聲:“繼續急行,不可有半點懈怠!斥候儘快打聽鹹湖的下落!”

王世子發號施令,加上張輔支援,燕山鐵騎很快便依令行事。

——鹹湖。

三千血染甲冑的明君,赫然在寧王的率領下,對三萬韃靼騎兵發起了衝鋒。

雙方衝鋒過程中,寧王抬起左手,身後大軍當即會意。

會挽雕弓如滿月!無數箭矢形成了第一陣攻擊!箭雨侵襲而來,韃靼人還手不及,便有無數人中箭。

鬼力赤更沒有想到,明君竟然有這樣一支擅長騎射的騎兵!跟朱權計程車兵相比,彷彿對方更像是蒙古鐵騎!一陣箭雨落下,韃靼騎兵絲毫不受影響。

戰爭,豈能有不死傷的情況?“只要拿下寧王朱權,大明皇帝還不親手奉上金銀珠寶?”

“聽聞此人侮辱前任可汗,還讓三位北元高管行牽羊禮,簡直是恥辱!”

“抓住此人,我等定要讓其百倍奉還!”

朱權的名字,令韃靼人又恨又怕!恨!縱觀大明立國至今,多位名將,諸如徐達,李文忠,都將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但留了基本的體面。

哪怕是藍玉,也只是俘虜了無數公卿貴族。

唯有這位寧王,連極具侮辱的牽羊禮,都用了出來。

黃金家族的尊嚴,直接被朱權掃落在地!怕!從未有一人,利用蒙古鐵騎的戰法,將草原擾得雞犬不寧!打一路,搶一路!偏偏不濫殺,導致牧民們如今更習慣明軍來收貢品!反倒是王庭那邊的賦稅,比明軍還要嚴重!人心散了,隊伍可不好帶!朱權這招殺人誅心,分明是告訴牧民,你們尚未成為大明子民,都比要當韃靼百姓來的強。

這也有了哈桑部落投誠,倘若有了首例。

那些個備受欺辱的小部落,還不直奔大寧城而去?草原能夠威脅中原,靠的就是人多勢眾。

倘若人都去了大明,他鬼力赤豈不成了光桿司令?“此役必須消滅朱權!”

鬼力赤意識到,這也是朱權大意,才讓他們有了可趁之機!星夜疾馳,換來產鹽地,以及寧王性命,這筆買賣絕對不虧!殺!朱權一馬當先,手中長槍刺穿了為首衝鋒而來的韃靼人!血花飛舞,如今沒有任何憐憫可言,雙方都化為野獸,將殺戮爆發在戰場上!明軍見主將如此驍勇,士氣更盛!韃靼人心中有了一眾假象,是否這些明軍,已經習慣了騎射以及火銃射擊,而荒廢了近身搏鬥?騎兵們手中的馬槊給出了答案!鐵騎突出刀槍鳴!馬槊,造價不菲,一般是大將使用的武器。

可朱權卻偏偏慣著他計程車兵。

人手一把馬槊,誰讓寧王府有錢?一寸長,一寸強!韃靼人的馬刀尚未接觸,就被明軍馬槊掃翻在地!“其疾如風!”

朱權一聲令下,明軍加快衝刺速度,眾人手中馬槊橫舞,令韃靼人根本無法近身!“其徐如林!”

寧王發號施令,親自彎弓搭箭,一邊衝鋒,一邊將箭矢射向敵陣!樹欲靜而風不止!箭雨侵襲,令韃靼人再次感受到了這支明軍的恐怖!“侵略如火!”

朱權這一聲令下,彷彿令明軍掙脫了束縛,每個人都化身為兇獸,肆意獵殺眼前的敵人!很難想象,手中擁有馬槊,弓箭,火銃的明軍,會輸給韃靼人!這樣的裝備,以及朱權的練兵模式,他計程車兵便是大明最強的特種兵!赤甲明軍,地獄惡鬼,所過之處,無人生還!韃靼人手抖,就連坐騎同樣顫抖不已。

明軍連人帶馬,雙目血紅,將韃靼人看成了獵物!“鬼……鬼啊!他們分明是鬼!”

“我不打了!我不打了!”

“快跑!還等什麼,快跑啊!”

士兵的崩潰,隨著同袍倒下,將會逐步提高。

明軍每個人的甲冑,已經被鮮血染紅。

鬼力赤心知肚明,此時再與朱權對峙,他很可能被生擒!指望已經被嚇破膽的騎兵,還不如指望身下坐騎跑得夠快!“撤退!”

鬼力赤一聲大吼,當仁不讓地成了逃跑第一人!明軍見狀,豈能輕易放過對方?三千赤甲,身上散發著血腥味,追逐剩餘的近兩萬韃靼騎兵足有二十里!“不動如山!”

朱權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明軍所有人當即停下,恢復如初。

“朱,乃我朝國姓,也為硃紅之意.”

“今日,本王賜汝等四象朱雀之名!”

“汝等,便是寧王府第一代朱雀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雲事蹟

劉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