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帖木兒汗國的威脅,朱權已經做出了諸多部署。

首先,令朱棡陳兵玉門關,隨時準備接應守關將士。

其次,開始訓練各兵種混合作戰,其中青龍艦隊登岸,作為炮兵隊參戰。

由盛庸和張文遠率領,這也是朱權麾下,四相大軍盡出的一戰。

足以看出朱權對帖木兒汗國的重視程度。

這並非是簡單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是西方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吞併。

對於這等事情,朱權絕對不允許發生。

至於接下來,則是朱權號召有權勢的兩位塞王相商。

主要是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這兩位兄長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請他們前來大寧衛,也是朱權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當然,要以大哥朱標的名義邀請,否則這二位塞王,未必會給朱權面子。

“十七弟,這才離開沒幾天,你就想念三哥了?”

剛剛被冊封為大宗正的朱棡,如今可謂是春風得意。

反觀副宗正朱棣,則沒有那般高興。

畢竟只要有朱棡在,他永遠只能是宗室第二人。

更何況,燕王雄心並不在所謂的大宗正。

“三哥快快落座,兄弟我已經準備好了酒宴!”

朱權同樣對著朱棣拱手行禮,“四哥在封地忙碌,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小弟感激不盡.”

朱棣還禮道:“十七弟不必客氣!你指揮消滅韃靼一戰,讓幾位哥哥都得到了名留青史的機會,我們該感謝你才對.”

“來來來,本王正好餓了,就饞十七弟府上的飯菜!”

兄弟三人再相聚,自然少不得推杯換盞,以及發些塞王間的牢騷。

“四弟,十七弟!”

朱棡喝得盡興,嘆氣道:“如今啊,韃靼已經被消滅,咱大明北方已經沒有了威脅!”

“咱這幾個塞王啊,是是老頭子親自冊封,恐怕不會對咱們怎麼樣!”

“大哥即位,一向念及兄弟之情,同樣不會撤番削藩,可若是到了允炆和允熥那一代就……”朱棡欲言又止,話說到一半,裝作酣醉,眯眼看向朱棣和朱權,觀察二位兄弟的反應。

如今秦王朱樉被囚禁,他們三人,便是如今的三大塞王。

朱棡從未相信,有朝一日自己會跟朱權平起平坐,甚至對方強勢,會穩壓自己一頭。

“呵呵!兒孫自有兒孫福.”

朱棣淡定道:“高熾高煦他們,也是允炆允熥的兄弟。

本王相信他們不會手足相殘.”

那並不排除叔侄相殘!朱權若有所思,而是看著朱棣繼續表演。

“等到允炆允熥他們即位,恐怕咱們兩個老傢伙早就駕鶴西去了.”

“這些個難題啊,就要交給十七弟去頭疼咯!”

朱棣戲謔道:“十七弟與允炆允熥自幼一起長大,他們二人無論誰會即位,都會對你這一脈法外開恩吧!”

這一句話,引得朱棡不由地看向朱權。

朱權自然清楚,這是朱棣用言語在離間他與朱棡的關係。

“法外開恩,應對的是犯法之人.”

“若我大寧衛一脈,有人犯法,只需依法懲治便是.”

“何況削藩與否,要看大明江山的需要.”

朱權為二位藩王斟酒後,笑道:“平心而論,分封制最後勢必會導致政權不穩.”

“二位兄長,豈不見漢之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乎?”

“山河破碎,百姓罹難。

一旦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咱們的子孫後代豈能得到好處?”

聽聞此言,朱棡沉吟道:“那十七弟的意思是,任由朝廷削藩,你我只需要做個待宰羔羊?”

朱棣冷哼一聲:“老子若是已經入土,他們如何去做,我自然管不得!”

“哪怕老子只有一口氣!小輩們敢欺負到老子頭上,就休怪我無情!”

得到了天驕秘寶的朱棣,如今底氣十足,說話也硬氣不少。

“二位兄長,我以為後世子孫做個富家翁,能夠衣食無憂,便已經心滿意足.”

“難道兄長還想讓他們像你我一樣帶兵打仗,戎馬一生麼?”

“朝廷哪怕改任封地,削去護衛,我都沒有意見。

只要保證俸祿便可.”

呵呵!朱棣冷笑一聲,並未多說話,顯然對朱權的答案很是不滿意。

朱棡則陷入思考,顯然他明白子孫後代未必有自己這番本事。

成為富家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他的兒子,遠遠沒有朱高熾,朱高煦那等有能力。

至於寧王朱權,年齡就是最大的優勢。

他與朱允炆,朱允熥一樣歲數,即便將來有變,他這位第一代寧王,也能做出對自家最有利的選擇。

“行了!老爺子還沒走,咱們何必擔憂後面的事情?”

朱棣擺手道,“老十七,還是說說,今日叫我們來幹什麼吧?不會單單吃飯喝酒吧?”

朱棡抬頭道:“不錯,十七弟,你之前說過西邊的那些個韃子,似乎對我大明圖謀不軌?”

朱權輕抿一口酒,笑道:“二位兄長所言甚是。

跛子帖木兒乃當時豪傑,打遍西亞無敵手,擁有的廣袤領土,梗死橫跨歐亞.”

“他就如同當年的白衣大食,而我大明則像當年的大唐.”

“可惜盛唐名將高仙芝,還是輸給了白衣大食。

自此大唐失去了安西四鎮!”

朱權突然看向二位藩王,直言道:“但我大明不能輸,也不許輸!”

“帖木兒汗國,此行乃是為了亡國滅種,並非簡單地奪取西域!”

“本王希望二位兄長,能夠與本王一起對敵.”

聽聞此言,朱棡和朱棣都未直接答應。

他們清楚,這是要帶上自己的精銳護衛與敵人一戰。

若是護衛死傷殆盡,朝廷再行削藩之事,他們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對於這等事情呢,朱棣和朱棡肯定要計算在內。

畢竟他們可沒有大寧衛那般家大業大,父皇天威難測,更令他們無法料定。

“二位兄長,國家有難,你們難道要置身事外不成?”

朱權虎目微睜,笑道:“此番大哥亦會親赴前線,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聽聞朱標親自出馬,朱棡直接表明態度:“十七弟,我去!”

朱棣聽聞此言,知道這是朱權在逼迫二人站隊。

“為兄也會追隨大哥前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世民:逆子!你怎麼讓她懷孕了

一葉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