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老朱突然痊癒,群臣自然揣著明白裝糊塗,都高呼“天佑大明”。

尤其是看到久未露面的寧王殿下,群臣更是心中驚訝。

此番寧王回京,恐怕又要再起風雲。

“表……表叔……”“乖侄兒,比朱高煦強多了!至少沒有被韃靼生擒.”

朱權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絲毫沒有尷尬。

殊不知這位表侄,年長了自己十幾歲。

“那個誰!對對對,就是你!”

朱權指向湯友恭,“聽說你總是彈劾本王?”

朱權不在朝中,湯友恭那是一口一個逆王叫著。

如今人就在跟前,馬上滿臉堆笑。

“殿下哎!您說的是哪裡話!老臣可沒有彈劾,那都是進諫!”

“嗯,以後多多彈劾,最好每日都來彈!”

朱權深知樹大招風的道理,有湯友恭這等人物在,自己便不得安生。

有人彈劾,反而令朝廷放心。

湯友恭有些懵逼,不知寧王哪根弦打錯了。

別人都對“彈劾”二字避之不及,寧王殿下卻反而鼓勵他們彈劾。

“微臣不敢……”“不,你要勇敢!我這種逆王,你都不彈劾,留你這個左都御史何用?”

湯友恭見寧王並非說笑,這才試探道:“那……微臣試試?”

啪!朱權同樣拍拍肩膀,投去鼓勵的眼神,“勇於嘗試,不怕犯錯!”

皇上駕到!洪武大帝前來,朝堂之上安靜如初。

“楊靖!你戶部有什麼事,直接跟老十七說!”

朱元璋指向戶部尚書楊靖,這位大佬對北伐之事多有抱怨。

無非是新朝初立,怎能年年征戰?百姓的賦稅壓力過重,理應休養生息才是。

“是,陛下!”

楊靖滿臉苦笑道:“寧王殿下,北伐這些年,雖然戰果頗豐,卻對我大明稅收並無助力!”

“捕魚兒海大捷,這些金銀輜重,勉強支撐了國庫!”

“每年的賑災糧,軍餉等重擔,令百姓苦不堪言!”

楊靖衝著朱權躬身行禮,“還請殿下能與微臣勸諫皇上,讓百姓們休養生息!”

朱權點了點頭,還未開口,就聽到老朱面露不悅之色。

“咱要你這個戶部尚書籌措軍糧,不是來聽你抱怨!”

“若不去北伐,韃子同樣休養生息,到時候打得還不是咱的百姓!”

“你這腐儒,倒是跟咱的兒子抱怨起來!”

洪武大帝怒拍龍椅,楊靖當即跪地請罪。

群臣紛紛上前規勸,生怕楊靖丟了腦袋。

“陛下,楊大人也是一片好心啊!”

“天災人禍不斷,我大明的國庫,入不敷出啊!”

“這些年燕王北伐,戰果匱乏,錢糧倒是花費不少!”

聽聞此言,李景隆當即就要反駁,卻被湯友恭眼神制止。

沒看到如今的徵北大將軍在麼?“寧王殿下,敢問您此番要如何北伐?”

楊靖委屈不已,“大明的國庫,老臣的戶部已經承受不但!”

朱權擺了擺手,“本王沒打算北伐.”

楊靖還在叫苦不迭,“年年北伐年年災!若是一鼓作氣將韃子滅了也好!”

“寧王殿下擔任北伐統帥,我戶部到還能為國庫盈餘些銀子!”

“燕王北伐這兩年,又回到以往的入不敷出!”

楊靖還欲繼續抱怨,卻看到一眾同僚,眼神有些不對勁。

等等,寧王剛才說沒打算北伐?“殿下?”

“嗯,本王不打算北伐.”

朱權見父兄面露疑慮之色,解釋道:“父皇,如今我大明戰兵強盛,北元韃子根本不是一合之敵.”

“北伐的難點,並非如何戰勝敵人,而是如何找到敵人!”

“韃子早就學聰明瞭,即便是兒臣前往,也要耗費大量時間在草原打轉.”

朱元璋皺眉道:“老十七,那你的意思是放任韃子不管?讓他們養精蓄銳,到時候來打咱?”

朱權搖了搖頭,“非也!我大明只需要看狗咬狗的好戲便是.”

寧王不會告訴皇帝,他已經為阿魯臺指點明津。

先滅瓦剌,整合草原,再與大明一決死戰。

至於賣火器的事兒,分明是韃靼人碰巧撿到了破爛。

再說,瓦剌人也不是沒撿到,一批大寧商人,同樣與猛可帖木兒做起了買賣。

朱權想了想,委婉道:“兒臣以雄辯之士,令鬼力赤有了統一草原的心思.”

“趁著草原內戰之際,我大明國內便可休養生息,處理一些家事.”

“待到草原內戰結束,父皇下令北伐,我軍以逸待勞,定可一戰定勝負!”

朱元璋輕撫虎鬚,覺得兒子所言非虛。

要是能讓草原內亂,倒是省了大明許多功夫。

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如此制衡草原。

“老十七,咱看你是話裡有話!”

“跟咱說說,什麼叫大明家事?”

洪武大帝老謀深算,朱權一開口,便知道其另有所某。

“不愧是父皇!”

朱權先奉上一記馬屁,隨後笑道:“吐蕃諸部,自從唐朝時期,名義上便是我中原的一部分.”

“待到五代十國,弱宋殘元,現在反而又自稱一國.”

“父皇英明神武,豈能坐視烏思藏都司漂泊在外?”

朱元璋無語道:“那地方,有何重要?天寒地凍,種不出糧食.”

非也。

朱權輕笑道:“如若烏思藏都司易手,天府之國四川將成為戰爭的前線.”

“我大明腹地也會受到威脅,敵人一旦切斷河西走廊,中原將會和西域失去聯絡!”

“烏思藏都司,便是我大明的天然屏障,不可交由他人掌管.”

朱權見父皇已經動了心思,趁熱打鐵道:“父皇有所不知,吐蕃各部的百姓,如今還深處農奴制的奴役中.”

“父皇乃千古一帝,處處被百姓著想,他們同樣是大明的子民,您豈能坐視不管?”

“兒臣此番前去,並非是好戰之心,而是想要替父皇解放農奴,為我大明尋回走失的孩子!”

這一番話說的真摯無比,老朱險些一口答應。

“咱不管你解放農奴,還是要打吐蕃!”

“你想去也行,先生個娃!”

“否則,這輩子你都別想領兵出征!”

老朱大袖一甩:“咱說的,誰贊成,誰反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