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衛。

明軍二十萬戰士,當場化身搬運工。

金銀輜重,銅礦漆器,可謂是應有盡有。

指揮使劉得忍不住揉了揉雙眸,“殿下!您真的去當俘虜了?”

朱權頷首點頭,“劉老說的不錯,本王確實是去做了俘虜.”

信你個鬼!劉得第一次看到,當俘虜能帶回金銀財帛,還順手帶回了五千壯丁!“賢婿!我問過了,你帶回來的這些扶桑人,平日除了種地,就是在山間打獵為生!”

“帶回去訓練一番,對付廣西土司叛亂,正是一把好手!”

藍玉心中大喜,他在這些扶桑人眼中,看到了向上爬的慾望。

“希望岳丈大人,待他們如對待大明軍人!”

“這些人是信任本王,才從扶桑跟隨而來!”

朱權躬身行禮,“你們不遠跟隨梁國公的人,便跟著本王回到大寧!本王會分配田地,讓汝等安居樂業!”

朱允炆與朱允熥想要偷偷溜走,誰知卻被沐英抓了個正著。

“你們兩個臭小子!是不是被抓了?所以才令十七弟親自去扶桑走一遭?”

沐英觀察入微,令二位皇孫尷尬不已。

“文英大伯……是我被抓了……”朱允炆羞愧低頭,“此事跟允熥沒有半點關係,您莫要責怪於他.”

朱允熥不甘示弱道:“大伯!您要告訴父親,侄兒不反對!身為弟弟,沒有保護好大哥,我也有錯!”

沐英上去就是一腳,一家人毫無客氣可言。

“臭小子!待在大寧,少給十七弟惹麻煩!”

“要知恥而後勇!我軍遲早與扶桑有一戰!”

“老子希望看到你們殺敵立功,親自一雪前恥!”

二位皇孫躬身行禮,他們深知這位大伯,可是父親的肱股之臣。

“大伯,侄兒知道了!”

“哈哈哈!臭小子,歡迎回家!”

沐英帶著兩位侄兒向岸邊走去。

朱權安排完一切,夏原吉才敢私自詢問。

“殿下,您在京都所說的下克上,是否會影響那些投誠而來的百姓?”

夏原吉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朱權挑起了扶桑百姓的慾望,才讓他們與朝廷對立。

“無須擔心。

原吉,你可知為何扶桑人推崇下克上?”

夏原吉搖了搖頭,他身為大明的官員,從未將如此島國放在眼裡。

“扶桑人沒有所謂的晉升通道.”

“我大明尚有科舉,再不濟也能參軍報國.”

“扶桑人生下來,就已經決定了身份地位,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改變.”

朱權嘆氣道:“本王只是給了他們一丁點希望,他們就願意為此拼命!”

“這也是本王決定帶一部分人回大明的原因之一.”

夏原吉納悶道:“殿下,那第二層?”

朱權拍了拍寵臣的肩膀,“這波,本王在第五層!五千勞動力,盡數來到大明!你說京都附近的田地誰來耕種?”

“那些公卿會自己去種田麼?下克上的思想,將會作為一顆種子,在扶桑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屆時,扶桑人主從上下,將沒有信任可言!我大明攻佔扶桑之日,說不定還會多不少帶路黨.”

說罷,朱權已經笑著離開,徒留夏原吉楞在原地。

“殿下當真老奸巨猾!”

朱權休息之時,指揮使劉得送上了一封書信。

那是龍虎山張宇初兄妹為其所留。

大意是告訴朱權,龍虎山催促他們回去,張曉符這丫頭還不忘警告寧王,即便是奪舍做人,也要造福天下百姓。

否則,她這個龍虎山道姑,一定會下山降妖除魔。

“(ˉ▽ ̄~)切~~!張曉符你敢來,就讓你嚐嚐本王的蘿蔔大棒!”

——漠北草原。

又是一年春好處,對於草原遊牧民族而言,卻十分難熬。

自從寧王朱權就藩後,他們南下劫掠的次數,可謂是屈指可數。

鬼力赤更是憋了一肚子火。

“義父,您來了!”

“拖雷,你做了大汗,怎能如此心浮氣躁?”

別勒古臺修煉歸來,整個人容光煥發,摸了摸拖雷的面頰。

“義父!您這次毒功大成了?”

別勒古臺笑著點了點頭,身為蒙古十三翼之一,他自然要為大元復仇。

“朮赤這叛徒,當年殘忍殺害天元帝與你父汗!”

“今日我毒功大成,定要殺其洩憤!”

“告訴我,那叛徒如今身在何處?”

覆滅北元的真正凶手,此時笑道:“義父,孩兒早已打探到朮赤訊息!”

“此人如今投奔了大明!還跟寧王朱權成為結義兄弟!”

“他如今是泰寧衛指揮使,不過此人兵精糧足,號稱朵顏三衛之首,不可大意!”

別勒古臺並不在意,“拖雷,你身為蒙古皇族後裔,不可忘記黃金家族的血脈!”

“為了復國,蒙古十三翼,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相信我,不久的將來,你跟窩闊臺,都會有強援幫忙!”

——北平,燕王府。

身為北伐統帥,朱棣最近接連收到了斥候的情報。

“老和尚,草原可不安穩.”

“沉寂了許久,韃靼與瓦剌可謂蓄勢待發.”

“這個春天,恐怕咱們過不消停咯.”

燕王將書信遞給道衍和尚,後者看了一眼,便放在一旁。

“蒙古人大勢已去!此番前來,不過是為王爺送戰功罷了.”

姚廣孝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道:“軍中安插王爺的人越多,以後便越容易掌控!”

“以貧僧只見,此番應該讓幾位王子前去歷練!”

“二王子高煦,以後可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

朱棣最喜歡朱高煦,這個兒子最像他!容貌俊美,驍勇善戰。

反觀大兒子朱高熾,即便朱權醫好了他的腿疾,可肥胖如球,怎麼都不受朱棣待見。

若不是徐妙雲袒護朱高熾,所謂的世子之位,也未必能輪得到他。

“老和尚,高煦日後若為世子……”“王爺,廢長立幼,您要頭戴白帽子,還是要效仿袁紹,劉表這等闇弱之主?”

朱棣摒心靜氣,隨即笑道:“幸虧老和尚你提醒,本王已經知曉了!”

“召眾將前來,準備軍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大唐之鐵血西域

大衛愛森斯坦

林登萬的大冒險

好想擺擺擺擺擺爛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