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明省,這是朱權為蝦夷島取的新名字。

即便已不在中原,可他的心依舊屬於大明。

在望明省一切沒有蓋棺定論之前,朱權並不打算將家眷接到此地。

之前與坊津水軍大戰,就是為了震懾宵小之輩,讓龍船能夠暢通無阻。

島上的環境,可謂是一言難盡。

蝦夷人有的甚至還住在山洞之內,對於房屋而言,根本沒有任何概念。

朱權則命令手下眾人,開始搭建窩棚,再循序漸進,蓋上磚房。

這等原始部落的人,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和質樸。

朱權釋放了善意,他們也以善意回饋。

與隔海相望的扶桑人相比,朱權便是大善人。

為他們帶來了食鹽和精米。

“他們的首領說,扶桑人曾經想要與他們和談,進入蝦夷島.”

“結果,在酒宴當日,卑鄙的扶桑人在酒水中下毒,害死了前任首領.”

“自此渡島蝦夷認清了扶桑人的面目,他們就是一群強盜,不值得同情.”

彌太郎身為翻譯,可謂是盡職盡責,連朱權都有些看不過去。

“咳咳……你到底是扶桑人,如果感覺過意不去,有些難聽的話,不必特意翻譯.”

對於朱權的理解,彌太郎搖了搖頭,“殿下,我身上有一半的蝦夷血統.”

“我的母親便是蝦夷人。

他們善良質樸,卻要被這樣對待.”

“我小時候,也被人歧視。

如果沒有殿下,我恐怕一輩子都要當個貨郎.”

原來如此,難怪此人會蝦夷語。

“小子,老子我最討厭扶桑人.”

李嘉喝得有些微醺,說道:“他們都是些欺軟怕硬的軟骨頭!強者,向更強者亮劍!唯有懦夫,才會去欺負弱者!”

“如若你沒有一般的蝦夷血統,老子肯定遲早殺了你!”

彌太郎嚇得顫抖不已,朱權則笑道:“我們明人從不亂殺無辜,你若作惡,我定不輕饒.”

彌太郎更是表示,自己並非惡人。

“殿下……他們的首領,邀請您前去山洞居住!”

“這是貴賓才有的待遇!屬下建議,您還是前去為妙.”

“否則會讓主人尷尬,咱們如今還是寄人籬下……”朱權點了點頭,坦然而去,裡面的石床之上,鋪滿了稻草,還有用獸皮織成的被子。

一切顯得質樸,卻又真摯。

蝦夷人在歷史上,16世紀被德川幕府掌控,島上的原住民,也遭到了殘酷的血腥屠殺。

那時的德川幕府,已經擁有了鐵炮等先進裝備,僅憑悍不畏死的精神,已經難以抵擋侵略者。

想到此處,朱權慶幸自己提前抵達此地,能夠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洞穴之內,不斷有涼風吹過,很是舒適。

裡面一塵不染,定是被人細心清掃過。

今日吃到鹽和精米蝦夷孩童,泛起童真的笑容,讓朱權想起了羅布與他不大的兒子。

至於那些穿上衣服,如獲至寶的蝦夷女子,則謹慎地將衣服收起,捨不得去穿。

躺在石床之上,朱權有些睡不著,便在山洞中閒逛。

“方舟,未,至,旅,帝入,變血……”“這是……商超的甲骨文?”

“若不是以前在大本堂閒來無事看書,本王也不會看懂.”

朱權不知這句話中的“帝”是何人。

只能從短短的一句話猜測出,當年有船隊遠來而未達目的地,至此設營。

帝死,葬入穴。

有變,用血祭之。

無論如何,都說明了一件事,中原大地曾經在望明省的早期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說不定,這渡島蝦夷,就是刻字者的後代,他們同樣屬於中原人!有了這一發現,朱權趕快叫來了楊士奇和夏原吉。

二人看到之後,都滿心歡喜。

“殿下!這句話,讓我等出師有名!”

“不錯!至少證明了蝦夷,自古是我中原的領土!”

朱權擺了擺手,“你們太過功利,本王只是覺得,能夠找到曾經的同族大過一切!”

“你們傳令下去,渡島蝦夷估計是我中原的海外遺民!讓他們不可辱沒對方!”

楊士奇與夏原吉領命而去,大家弄了半天是自己人,那從情感而言就好辦了許多。

——京都。

足利義滿盤膝而坐,面對後小松天皇,表現出臣子的尊敬。

“天皇殿下,朱權如今已經不是寧王。

他被大明大皇帝陛下剝奪了王爵,更是被驅逐出中原.”

“以臣來看,大皇帝陛下對此子喜愛程度,僅次於太子朱標.”

“不如遣使慰問,以表我扶桑誠意.”

朱權雖然失去了王爵,在足利義滿眼裡,可謂是一身是寶。

即便能從其嘴中套出“鐵炮”的秘密,也是不小的收穫。

那些可惡的弗朗吉人,只知道在扶桑傳教,卻絲毫不肯透露他們國家的技術。

一把鐵炮,就要賣到五十兩白銀,想大面積裝備到軍隊,要耗費多少銀子?是以,足利義滿表現誠意是假,前去拉攏朱權是真。

習慣了錦衣玉食的藩王,如今卻要淪落到破落的蝦夷。

這等心理落差,尋常人根本就難以接受。

“朱權被剝奪了王爵?”

後小松天皇秀美微蹙,朱權身為他的盟友,為他拿回權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若是盟友翻車,對他而言,想要拿回權力,更是遙遙無期。

“將軍大人,不如讓朱權來我京都居住?”

“身為一國皇子,豈能淪落到蝦夷這等地方?”

“何況我扶桑與大明,如今可是友好鄰邦.”

足利義滿眼中殺氣一閃,他可沒有忘記朱權之前來京都的場景。

隨意一次演講,就讓所有人有了謀逆的“下克上”之心。

若是將他帶到京都,足利義滿是嫌如今局勢不夠亂?如今一眾藩主,將朱權視為頭號大敵,就連親近的家臣都不敢相信。

“天皇殿下,不可如此!”

足利義滿直接拒絕道:“京都中有無數朱權的信徒!讓他來到此地,您這個天皇,難道要屈居他之下麼?”

“還是聽臣的建議,拉攏為主,讓其一身所學,為我扶桑所用,豈不美哉?”

“屆時,天皇殿下只需要封他為蝦夷藩主,便確立了臣屬地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戰:從哈布斯堡的復仇開始

瑪利亞特蕾莎大公

美刀霸權的危機

光錐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