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

駙馬都尉歐陽倫手中拿著煙,正與李景隆,湯友恭等人吞雲吐霧。

這望明煙簡直是他的心頭好,尤其是那句貼地氣的廣告語。

“飯後一根菸,賽過活神仙!當真是如此.”

歐陽倫笑道:“二位以為,這望明煙進入應天府,能賣上多少銀子?”

歐陽倫如今主抓市舶司,在老朱眼中,身為駙馬,那就是自家人,總不能連老丈人都坑吧?李景隆貪婪地吸了一口,如今這望明煙可是緊俏貨,即便在大明也是極其稀缺。

“聽說這是扶桑之地傳來的貨物.”

李景隆輕聲道:“燕王那邊決定,多賣些北平的貨物!駙馬可要多加留心.”

歐陽倫頷首點頭,如今他掌管市舶司,想要討好他走私的人不在少數。

以往朱權安排的江南老人,盡數被歐陽倫以各種理由掃地出門。

他們感念朱權的恩義,盡數回去經商,並沒有狀告這位駙馬爺。

郭鎮在位時,可謂是秉公執法,沒有任何貪心之舉。

這才給了老朱一個錯覺,駙馬都是郭鎮這般誠實之人,誰知歐陽倫上任不久,便已經開始搞了不少小動作。

幫勳貴們走私貨物抽成一些,大明官商的貨物一樣要被抽成,扶桑人的商船先交明國關稅,還要花錢孝敬他這個駙馬爺。

當然,扶桑人同樣能拿到不少好處。

歐陽倫不像一位駙馬都尉,更像是精明的商人。

“咱們可不能被扶桑人牽著鼻子走.”

湯友恭輕聲道:“下官以為,還是找到這望明煙的生產地,若是能直接從生產地進貨,總比買扶桑人的合適!”

望明煙如今風靡扶桑,在大明貴族圈子中,也是引領了風尚。

歐陽倫笑道:“湯大人所言甚是,我在廣東收攏了一批強人,此番就由他們出海,直接跟生產那望明煙的商人談談吧!”

談談?那是殺人越貨,還是搶奪菸廠?湯友恭撇了撇嘴,對駙馬都尉此舉有些看不過眼。

本來劫掠商船的海盜,全都成了這位駙馬的手下,打著官家的名號行搶劫之事。

“駙馬爺,還需小心才是……”“天高皇帝遠!何況那朱權都已經遠離海外,任誰能想到老子發橫財!”

歐陽倫府邸之中,一名家丁默默記錄:“駙馬歐陽倫多行不軌.”

——望明省。

海風吹拂,浪花朵朵。

一隊隊士兵正在楊文的訓斥中,在海浪的拍打下做著俯臥撐。

楊文手持教鞭,一邊走,一邊問道:“都特娘地啞巴了不成?給老子喊!”

一眾蝦夷人,赤著上身,做著俯臥撐,怒吼道:“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刻苦練精兵,⼀切為打贏!”

“⾏事如風,紀律⾄⾸!愛我軍營,愛我大明!”

“疾如電,快如風,猛如虎,來⽆影,去⽆蹤!隊興吾榮,隊衰吾恥!”

朱權交給蝦夷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服從命令。

打仗並非村口鬥毆,更不是山間圍獵,需要服從性。

蝦夷人以往的戰鬥,憑藉的是個人武勇,可在萬軍從中,個人武勇能發揮的作用卻是最小!以往在大寧衛,朱權手下的精兵,至少都習慣了明軍的訓練方式,多少都會帶些習氣。

像蝦夷人這般如同白紙的兵源,可謂是少之又少。

就像龍宮島的島民,他們訓練過後,少了些兵油子的精明,卻多了些好狠鬥勇。

正如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所言,選取兵源要挑選憨厚聽令之人,尤其是服從紀律。

所有人身上,都身著迷彩服,整齊統一的軍裝,能夠帶給士兵榮譽感。

不要輕視了所謂的榮譽感,這也是造成明末軍隊不堪一擊的原因之一。

一支沒有榮譽感的軍隊,還指望他能夠擊潰敵人?楊文的訓練結束後,眾人排隊整齊劃一的前去吃飯。

唰!唰!唰!整齊劃一的步伐,引得屯堡一眾屯戶前來觀看。

“踏步,走!”踏出萬里河山的軍人氣概。

“正步,走!”走出軍人體內無限的凜然正氣。

“立正,稍息!”立出軍人頂天立地的形象!軍人們目不斜視,面對屯戶的圍觀早已習慣。

畢竟誰若是敢交頭接耳,便要被楊老魔賞他個五公里。

同樣是軍隊,扶桑兵則喜歡逛酒館玩藝伎,甚至會殺良冒功,反正流民們敢怒不敢言。

與扶桑軍中的大爺兵相比,望明省的軍隊則軍紀嚴明。

蝦夷人如同一張純粹的白紙,朱權不希望那些歪風邪氣汙染了軍隊。

打破了明軍以往的建制,完全以現代編織為主。

每一班都有一位輔導員,負責教導士兵,輔導心理。

這些人都是出自夏原吉之手,用於軍隊基層思想建設。

至於排級以上,設有政委,並非紙上談兵的擺設,若是有戰事發生,政委更是有帶頭衝鋒的職責。

面對如此軍隊,望明省的佃戶們,每日最大的樂趣便是來此欣賞。

更有甚者,想要將女眷嫁給這些軍人。

可惜這些軍人,似乎更喜歡蝦夷人,讓一眾想要攀親的扶桑人遺憾不已。

“偉大的朱權!您簡直是上帝欽定的神使!”

“將大明國與上帝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新教!”

“對了,咱們要區別於以往的基督教,不如取個新的名字吧!”

凱瑞.博格來到望明省,簡直是發現了新大陸的哥倫布。

這些缺乏信仰的蝦夷人,就是最好的上帝信徒。

朱權則幫忙改良教義,美其名曰宗教本土化。

將上帝的概念逐漸弱化,而是將國家的概念增強。

“不如叫明教吧!”

朱權咧嘴一笑:“望明省,自然以明教為主!”

凱瑞.博格撇了撇嘴,“寧教?好!就叫寧教!”

朱權皺眉道:“跟本王念,明教!”

“寧教!”

“明!”

“寧!”

就這樣,一支現代建制,擁有榮譽感,信奉朱權的軍隊不知不覺誕生在望明省!——東海之上,一支福船緩緩駛向蝦夷島。

鄭三武登上假扮,陰霾的獨眼充斥著貪婪之色。

“那些扶桑人說過,望明煙就是出自於蝦夷島.”

“島上聽聞來了一些中原人,咱們老鄉見老鄉,自然全搶光!”

“莫要手下留情,搶銀子!搶娘們!搶菸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