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三年,當大隋君臣、百姓的目光盡數被大同城吸引之際,大同城北部的草原,隋軍士兵和突厥兵已經展開了多次規模小、卻異常激烈的戰鬥。

大同城東北方向,是金山餘脈、時羅漫山餘脈正式交匯的地方,兩山到這裡已經斷斷續續,光是連線南北的大小隘口就有幾十個,但兩山夾成的“>”形狀中間還是盆地,裡面分佈著眾多草地、小山谷、小湖泊,一個個獨立的平緩山丘鬱鬱蔥蔥,長滿密密麻麻的樹林,可以藏兵的山谷和從林比比皆是。

正是因為這個“>”地形複雜,隘口眾多,所以陰世師打算把這裡利用起來。

這天清晨,一支三百人組成的騎兵團從東方風馳電掣而至,這些士兵頭戴赤纓鐵盔、身穿山文輕甲,老遠便能認出這是大隋騎兵。

這支隋軍騎兵十分低調,他們為了防止暴露,不但沒有打出隋朝的戰旗,而且都已經把赤纓頭盔上的赤纓取走了。

他們縱馬奔騰,沿著起伏的山丘向東北方疾行,為首是一名十分年輕的校尉,這青年的校尉名叫權旭,乃是陰世師麾下十名校尉之一。

權旭年方二十,長得寬肩細腰、英姿勃勃,乃是秦州將門權氏的子弟,他的祖父權景宣是北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在擔任荊州刺史之際病逝,進爵千金郡公、贈河渭鄯三州刺史。

權旭的父親是權景宜次子權如玖,任淮成二州刺史,督二州諸軍事,爵至廣川縣開國公,諡曰昭。

權旭他和所有貴族子弟一樣,從小就兼修文武,由於他是沒有繼承權的庶子,所以四年前就投軍了,並從一名斥候做起,以軍功一步一步的升到現在的校尉。

數天前,張須陀聽取陰世師建議,令他率領三千名精騎為奇兵,這其中就有權旭為首的這騎兵團(一團三百人)。

前天陰世師接到張須陀的命令,命他們擇機截殺突厥斥候、小股騎兵,給大同城爭取佈防時間。

權旭本身就是斥候出身的人,騎戰經驗十分老道,便向陰世師主動請纓,攬下了截殺突厥斥候的任務。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之內,他和麾下士兵避實就虛,利用叢林遍佈的小山丘和突厥斥候玩貓戲老鼠的遊戲,採取了誘敵深入等計策,成功的殲滅了數百名敵軍,自身卻一人未損。

如今敵軍大舉來犯,他們便從東部草原退了回來。

權旭雖然沉默寡言,但十分愛惜麾下士兵,他見士兵俱露倦容,他手指前方一片樹林,下令道:“到前方樹林休息.”

“校尉,剛才我們也過了一片樹林,而且離山口近、方便探查軍情,為何不在那裡休息?”

副將韓遂是名羌族青年,長得高大魁梧、眼窩深陷,漢名和漢末時期涼洲梟雄韓遂一模一樣,但他顯然沒有具備‘九曲黃河’的心機。

“靠近官道的話,馬蹄、馬鳴容易把我們暴露出去,而且探查軍情是斥候小隊的事,我們只管養精蓄銳,然後再殺敵.”

權旭簡單的說了一句,便帶頭向樹林奔去。

韓遂琢磨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眾人到了樹林,紛紛下馬,先取下水囊餵馬喝水,這才喝水解渴,又從行囊裡取出胡餅,就著溫熱的水一口口的吃下。

權旭並沒有吃喝,而是手執一張地圖坐在一塊大石上觀看,他們昨天夜裡已經得到突厥前鋒已經直下的訊息,權旭現在考慮的事情,是怎樣才能把突厥前鋒啃下一塊。

當然了,權旭也知道單憑他們這三百騎,對於擁有五萬騎的突厥前鋒來說,實在不夠看;不過突厥人自由散漫,行軍陣容不像隋軍這麼嚴整,如果他們遠離敵軍,且腳下又是一片大草原,那麼一個萬人隊,能被他們走出一萬零一個方隊,多出的方隊是條獵狗。

而突厥這種散漫的特性,以及這裡特殊地形,便是權旭準備利用的地方。

韓遂這時湊上前來問道:“權將軍,你說突厥前鋒會不會還有前鋒?”

“這話問得好.”

權旭聽得雙眼發亮,自大隋建立以來,突厥除了頭幾年,就一直處於捱打的局勢,連大隋的疆域都進不了,每次剛剛集結大軍,大隋這邊就知道了,等他們浩浩蕩蕩南下,以逸待勞、嚴陣以待的大隋軍隊便以各種手段騷擾,弄得他們吃不好、睡不香。

突厥人吃過的虧多了,也都長心了。

從步迦可汗這次以五萬人為前鋒即可看出,突厥顯得非常十分謹慎,而這五萬大軍人數眾多,肯定又有前鋒在前方幫他們探路、掃除障礙。

而他們這支以陰世師為首的奇兵的任務,就是把殲滅小股敵敵,如果前鋒中的前鋒少於一萬,他們完全可以利用地形將其吃個乾淨。

“是嗎?”

韓遂蹲在權旭面前,憨笑道:“好在何處?”

權旭“嗤”的一聲笑了起來,他從投軍開始就在甘州當兵,對這一帶十分熟悉,知道突厥大軍必然從這一帶經過,他想了一會兒,說道:“突厥進入這個盆地,必須經過金山和時羅漫山交江的大隘口,在這個大隘口西南方是一個小湖。

從時間上算,他們前鋒的前鋒將於黃昏時分抵達這個湖泊,這也意味他們今晚將在湖畔紮營休息,一旦他們休息,定然派小股斥候向我們這邊打探、佈設巡哨.”

說到這裡,權旭向韓遂下命令:“我給你一百名士兵,你們的任務有兩個:一是打探敵軍兵力,及時向我彙報;二是搶先佔據這裡到湖泊的距離,給我盯死突厥斥候,到了傍晚再出手幹掉他們.”

“卑職遵命!”

韓遂站起身來,帶領一旅士兵飛奔而去。

權旭看了一眼正在狼吞虎嚥計程車兵,取出一張紙條,用炭筆在上面寫出自己的計劃,封好以後,交給一名吃好食物的伍長:“以最快速度,送到陰將軍之手.”

“卑職遵命!”

伍長接過信函,貼身藏好,翻身上馬,帶著四個大頭兵向西北方向飛奔而去。

就在權旭安排士兵之際,遠在四十多里外的大隘口已經出現了敵蹤。

十名突厥斥候飛奔而入,他們狂奔了一夜,早已把水囊裡的水喝光,需要找河流、湖泊補充水分。

這一帶正好夾在兩山之間,十分寬闊平緩的隘口南北都是鬱鬱蔥蔥的草原,進了隘口之內,出現了一個個長滿樹木的山丘。

他們知道這種地方一般都藏有小溪、山泉,於是又向西奔四五里,眼看出了隘口,一名士兵指出前方道:“有條小溪.”

前方果然有一條小溪從山中緩緩流下,到了平地便攤了開去,不多的水都流到了地底下。

他們順著這條小溪北行兩裡左右,前面出現了一個四五丈碧水潭,從山上流下的水流湍急,濺起串串水珠,晶瑩剔透。

他們看了看四周,便一起向前奔去,然而他們剛停馬戰馬,奔出幾步,只聽到‘嗡嗡’的弓弦之聲,二十支箭從兩邊射來,十名突厥斥候慘叫著摔倒在地。

剎那之間,叢林中奔出二十名隋軍士兵,他們上前給哀號的突厥斥候補了一刀,然後取出弩箭,又迅速把屍體抬進了山林,扔下了一個堆滿了突厥斥候的屍體下陷大坑。

緊接又跑到水潭之前,兩名士兵負責把馬牽走,剩下的十八人順著突厥斥候來路恢復原樣。

——————【開皇二年,四十萬突厥大軍洗劫七個郡,令六畜鹹盡,只擁有北朝地盤的楊堅霸氣反擊!楊堅開國僅僅三年時間,就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國,徹底改變了中原飽受欺凌數百年的歷史,這種戰績在整個歷史上就沒有一個王朝能望其項背。

從純軍事角度上來說,楊堅遠遠超出了劉邦、劉盈、劉恆、劉啟、劉徹加在一起的總和,因為漢朝前期與中期一直向匈奴屈辱和親,先後透過五代帝王的努力才打敗了匈奴。

而只有半個天下的楊堅,在南方還有南陳之際,只是用了3年就打敗了實力遠勝匈奴、橫掃歐亞大陸的突厥汗國,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神話,別說是我國封建時期的所有帝王,就是西方鼓吹得天下無敵的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崙也沒有資格給楊堅提鞋子。

而楊堅戎馬倥傯之際建立和完善起來的各項制度均能垂則萬世、繼往開來、承前啟後,至今還在使用。

他對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對內實行開皇之治達到天下太平,文治與武功全都達到封建社會的登峰造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文朝軼史

唐城老表

三國:貂蟬稱帝開局拐走關羽張飛

大嶼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