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大業二年七月中旬,大隋王朝已經遷都洛陽,許是為了安撫關隴世家、關隴人,楊廣表面上並沒有定洛陽為帝都,而是以東京名之;而舊都大興城,也沒有降為陪都,而是改稱為西京,給人一種兩京處於對等地位的錯覺;與此同時,楊廣不但任命太子楊昭為西京留守,而且表示以後的每一年、朝廷都回大興宮‘辦公’一段時間,這一舉措,多少降低了關中人對遷都的牴觸。

這個時節,已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行人商旅出行也儘量選在上午和傍晚,以圖涼爽。

在河洛平原的大地上,一座雄城昂然聳立,這座城池便是大隋新都洛陽。

宇文愷在修洛陽城時,事先進行全面而周密的計算,西苑、九洲池等池子,其實就是採石取土燒磚的地方;當城牆、宮牆、坊牆、道路修完,池子也就出來了。

在挖掘過程中,宇文愷還保留了很多石山,只要稍加修繕,就成為池中的“假山”了,這便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更為厲害的是,宇文愷這個設計大興城和洛陽城的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只用那麼一點點時間,就帶著團隊設計出、修出了兩座含有皇宮的大城;如果再把風水、河運、供水、排汙、防禦等等工程也算上,那麼宇文愷的才智顯得更加恐怖了。

相較於以大興城為中心的關中,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平原的官道更寬闊筆直,路面夯得十分緊密結實,路面雖不至於達到光滑如鏡的地步,可嚴絲合縫的官道卻如同石路一般,並不像關中道路那樣塵土飛揚,而且官道兩側都栽種了高大的樟樹、柏樹等常綠樹。

此時正是秋老虎發威的酷暑時節,可條官道旁的樹蔭濃密、涼風習習,吹來的空氣隱隱含著絲絲清涼水意。

這天傍晚,一隊人馬風塵僕僕的從偃師向洛陽城賓士而來,為首之人正是在遼州攪得翻天覆地的楊集,這隊人馬除了他和屬官、涼二代、‘鍍’二代以外,還有三百多名親兵隨行,其餘親兵和朱雀衛、玄武衛早已化整為零,各自回京。

之所以化整為零,主要還是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

隋朝帶兵的主將多為軍武世家子弟,他們出征時往往會帶著很多親兵,而朝廷規定官至校尉者,在打仗的時候皆可領親兵五十人;但王公大臣、世家子弟對這種規定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們的親兵遠遠超過朝廷規定,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世家子弟的親兵皆是百戰之士,他們在戰場的價值和戰鬥力絕非府兵能及,而朝廷憑空得了這麼多能征善戰之軍,豈能有人告他們的狀?而且親兵不用朝廷支付軍餉等費用,死了也是由主將撫卹,如此一來,朝廷就更沒有理由反對了。

好比楊集這個親王,如果嚴格依照規定帶親兵,那他在戰時只能帶千人左右,可他每一次都嚴重超標,也沒人去說什麼。

畢竟他有皇帝大伯、皇帝兄長罩著,沒有人會因為這點小事,告他黑狀。

這一現狀,到了仁壽三年以後,慢慢有所改變;楊堅為了防止地方大軍閥再次出現,吸取河陰之變的教訓;北魏時各個軍頭權利極大,上下自成體系,不利國家安定,他便在親兵方面進行嚴格限制。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朝廷公事公辦,下面的將領要麼像楊集這般化整為零;要麼把親兵“變成”隨從、奴僕,如是一來,朝廷也沒辦法了。

所以立功歸來的楊集只帶三百多名親兵,實則已經是非常低調了,甚至還不如一些大門閥家主出行的儀仗隊。

隨軍出征的左衛將士,也在主將達奚景的帶領下,跟在楊集等人的後面。

達奚景此次出戰,立了不少功勳,不出意外的話,他的位置又將往上挪一挪了。

而楊集回來,並不是遼州事情已了,而是他的任務已經超額完成了,接下來的遼州則是交給地方官了。

他從雍州北上至今,已有九個多月了,真正打仗的時間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治理這一塊——

如今的遼州、燕州、營州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均分田地制,由於這三個州以新民為主,所以先帝時期即有的均田制並沒有受到阻礙,至於不許擅自買賣田地等政策也一一宣傳到位了。

這些政策由於有了成熟的方案,加上燕詢、鄧暠等人皆是良吏,所以沒有出現什麼亂子,只是就算如何合理分配田地、分什麼田都要考慮清楚,更何況遼州等三州有著很深的少數民族烙印,又怎麼可能沒有陽奉陰違的事情發生?

這大半年以來,光是因為舞弊受賄被查處、被抄家滅門的地方“豪強”就有五家,被斬掉的人頭更是兩三百顆,不是楊集等人心狠手辣,而是開啟之初,不能出現一絲差錯,否則日後將會有更多跳樑小醜跳出來搞事情。

這一殺,宵小遁形,而官府的權威、公信力業已漸漸樹立起來,這也就不用楊集去操那麼多心了。

但是解決了三州的害群之馬以後,奚族又出現問題。

楊廣按照楊集的建議,將奚仲為首的奚族八大部一分為八,幫助他們劃定各自領地,表面上公平公正、防止八大部相互攻訐,實則卻是把奚族分化成八個地位平等、互不統屬的部落。

這對於另外七部來說,則是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獨立權、自主權,成了名符其實的大酋長,只要他們緊緊跟著大隋、向大隋交稅,那麼從今以後就無須再向奚仲、突厥進貢,而交給大隋的稅,遠比以前少得多,這既讓他們獲得了權力,也獲得了實利,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大酋長奚仲而言,則是失去七個部落,以及七個部落獻上的大量稅賦,心中不滿也是正常之事,隨便八大部落的地盤劃分清楚,猛然冒出的“馬賊”卻不少,平了一支又一支出現。

正是因此,幽州總管府為首的各州官員每天都在瘋狂的運轉著,下到小吏也像是裝了發條的機器一般,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而這一忙,也把楊集拖到了現在,遲遲無法回京交令。

【注:據文獻記載:洛陽在隋朝共有126坊,洛河以北有30坊、洛水以南有96坊。

到了唐朝,洛陽城變成103坊了,其中洛北29坊、洛南74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