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如東流水,數天過後,幾經波折的武舉終於圓滿的落下了帷幕。

舉世矚目的乙榜,也因為楊集的強勢插手、宇文述的倒臺,以比較公正、客觀的方式告終了。

最終的名次,也令眾多武士心服口服。

當榜單和每名考生的分數一起貼出,數萬武士有人驚喜、有人嘆息、有人憂傷、有人黯然……但不管怎樣,這前所未有的唯才是舉的武舉,終究是打破了世家門閥對於任命權、出仕權的壟斷,給了期盼數百年的寒門庶族看到了一線曙光。

這天中午,不醉不歸酒肆依舊生意興隆,客人滿座,單雄信等人在靠窗的老位子上把酒言歡。

單雄信剛剛得到一個訊息,他們這群人被錄取的人有他和秦瓊、黃君漢三人,餘者盡皆落榜,這是遺憾之一;第二個遺憾是這屆武舉本來是以募集禁衛的名義舉辦的,但因為乙榜被塞入太多來歷不明、無從查起的人,所以朝廷為了楊廣的安全起見,一致決定將榜上有名的四百人盡皆打發回了原籍軍府任職。

單雄信深有感慨的說道:“幾百年了,世家門閥永遠的高高在上,我們這些寒門庶族永遠沒有一絲半毫的機會,這一次,我們本以為朝廷是真的公平選才、唯才是舉,現在想想,我們還是小看了世家門閥、貪官汙吏對於官場的把持。

要不是衛王挺身而出,不僅四百個名額要被整天喝酒嫖娼的庸碌無能之輩佔盡,就連聖人也被矇在鼓裡.”

程咬金甕聲甕氣的說道:“這件事本來與衛王無關,可衛王卻敢於挺身而出,不怕得罪權勢濤天的幕後黑手宇文述、虞世基、梁昆等奸臣,他這份情操,我老程心服口服.”

坐在程咬金對面的黃君漢微笑道:“我覺得聖人這次推出武舉,一來是給出身不高的武士一條通天大道,二來是用來試探全民科舉。

不過由於事先準備不足,也無例可鑑,故而引起世家門閥從上到下的反對,好在武舉雖然出現了無數波折,可是最終還是以完美收場了。

我相信下一次武舉章程、考核方式會更加完善和公正.”

“君漢所言極是!”

單雄信深以為然的點頭道:“從聖人嚴懲宇文述、虞世基、梁昆等奸臣的舉動,即能說明聖人骨子裡是推崇和支援‘唯才是舉’的,而舞弊者皆是下面之人揹著聖人所為.”

單雄信沉吟了半晌,忽然長嘆一聲道:“大隋王朝結束了數百年的亂世,還有各種各樣的陋習需要梳理和解決,其中最為嚴重的,無非就是世家門閥對於地方官場、軍隊的把持。

在關中地區還好,而像我們曹州等地的官場,幾乎是世家門閥的天下,他們在地方上做的許多骯髒之事,想必聖人是看不到、聽不到的;聖人得到的訊息,或許永遠是些虛假的喜訊.”

“有見地!”

眾人身後忽然傳來了楊集的聲音,眾人迎聲看去,只見楊集穿著一襲黑色錦袍、腰懸佩劍,在尉遲恭、張出塵的護衛下,走了過來。

“大王,怎麼現在才到?快請坐!”

眾人連忙起身相迎,將楊集三人請入客位。

單雄信為三人各倒了一杯酒,隨口問道:“大王,薛兄呢?他今日怎麼不來?”

“他隨軍去了甘州.”

楊集喝了眼前的葡萄酒,這才接過他們剛才的話題,說道:“單兄方才說得好,我大隋這天下實在是太大了,而聖人又分身無術,只好將一些權力下放,但是由於官制、監督、律法等方方面面制度的不健全,所以給了貪官汙吏有空子可鑽。

然而現行之制,是一代代先賢縫縫補補所致,我大隋的智者,則是將千多年的智慧結晶融合為一體,但是在這個革除陋習、打破各種壟斷的過程當中,難免會觸犯許多人的利益,而這些人,恰恰是實力雄厚者.”

“面對這些實力雄厚的人,即使是皇帝也要步步退讓,若不退讓,這些人要麼集體上諫;若是皇帝還不讓步,他們則發動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來哄抬物價,令天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更甚者,有人為了逼迫皇帝讓步,以養匪自生的方式來兵諫。

至於武舉這個創舉之所以偉大,並不是說它有多麼的新穎、並不是說沒有人想到、更不是沒有人不知它的好處,而是此舉動搖了、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大家生怕自己成為作法自斃的商殃,所以盡皆默然不語,然而聖人卻不顧所有實力雄厚者的反對、強硬將它推廣,這說明什麼?說明許多人會因為武舉而變得心思各異,這個代價可不小呢!”

楊集說這些,並非是無的放矢,而是要讓這些武舉受益者知道皇帝與他們是一路人,阻擋他們晉升的人,並非是皇帝,而是把持了地方官場、阻礙社會進步的世家門閥,雖不至於令他們變成楊廣和大隋的死忠分子,但最起碼,能夠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仇視世家門閥的種子。

諸人盡皆緘口不言。

“士農工商”是持續千百年的社會架構,“士”可以單純的說是士族,也可以說是所以的大世家大門閥,他們這一群人,才是這個國家事實上的掌控者、才是這個體系的既得利益者,同時也是天下穩定的基石。

正是因為“士”的不斷鼓吹與鎮壓,才使“士農工商”這個架構才會毫無動搖的延續至今。

若是哪個皇帝、哪個大臣妄圖去改變,必然引起整個社會的混亂。

所以楊集說得半點沒錯,至少現在來說,楊廣所推廣的武舉,就得罪了掌控軍隊的關隴貴族集團。

這麼一想,也使單雄信等人終於意識到楊廣為了推廣唯才是舉的用人理念、為了給寒門庶族一條通天大道,究竟得罪了多麼多的實力雄厚者。

順此推演下去,關隴貴族要是聯手兵諫,或許不會使兵強馬壯、富有四海的大隋帝國覆亡,但是引發一場蔓延整個帝國、各個階層的動亂,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過了半晌,秦瓊有些不解的向楊集問道:“大王,數百年前,如今的世家門閥未必是什麼好出身,門第之見真的很重要嗎?”

“這些東西說起來很麻煩。

總之一句話,任何一項規則,都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為了維護國祚長久延綿,而制定出來的。

只不過歷朝歷代都知道民為重,乃是一國之本,所以統治者制定出來的規則令百姓獲良多。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百姓的日子好了,天下才不會亂、皇朝才能長久延綿下去,所以皇帝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世家門閥,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平衡、破壞公正的存在,他們的處世之道是先有家、後有民、有國,在這三‘有’的前提之下,才會分君王之憂。

既然先有家,那麼他們在行事之時,無形的偏向自己的家族、偏向自己的親朋好友,而他們的偏向,都是從百姓手中剝奪過來的,比如說田地、糧食、官位、權力、地位等等.”

楊集見眾人聽得認真,便繼續說道:“可是文武職位是有限的,站在高處的世家門閥自然不允許寒門庶族來分、來搶,若是他們把這口子開啟,人口基數龐大的寒門庶族很快就能令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所以他們強烈要求先帝釋出禁書令、要求聖人廢除武舉.”

秦瓊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皇權和世家、百姓的利益論’,而且還是出自於“天下第一世家”子弟之口,他想了想,又問道:“照大王如是說,世家門閥豈不是天下之毒?”

“世事無絕對,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兩面.”

楊集耐心的解釋道:“至少在寒門庶族擔不起重任的時候,世家門閥為朝廷輸送了大量急用的人才,正因為有世家官員在穩定地方,才使朝廷可以心無旁騖完善國制、開啟民智、為寒門庶族創造機會等等。

若是在權力上,進入皇帝和世家門閥、寒門庶族共治天下的局面,是於國有利、於民有利的。

但是這麼一來,卻是等於要求世家門閥把一半的權力、利益讓出來,世家門閥又如何允許把到手的權力和利益拱手相讓呢?”

楊集望著單雄信,笑著說道:“這道理其實很簡單,比如你有良田萬頃,朝廷忽然之間卻要你把五千頃分給老百姓,你雖然仍然過著富足的人上人的日子,但你會同意嗎?”

楊集最後這一問,令單雄信啞然,他當然也是不願意的。

旁邊的黃君漢見單雄信頗為尷尬,便接過話頭,問道:“大王,可有折中的辦法?”

楊集也沒有為難單雄信,順勢道:“當然是有的!比如說武舉甲乙兩榜,就是一個很好的折中之法.”

楊集給自己斟了一杯酒,將之一飲而盡,這才問道:“武舉已經結束了,不出意外的話,兵部很快就會授予單兄、秦兄、黃兄軍職,你們是怎麼想的?是遵照朝廷的安排回本州軍府,還是有別的選擇?還有翟兄你們,又是怎麼想的?”

眾人沉默半晌,還是由單雄信說道:“我和君漢決定遵照朝廷安排,各奔鄉里.”

楊集看了看沉默的秦瓊一眼,又問道:“那秦兄呢?是繼續在來護兒身邊做事,還是返鄉?”

秦瓊苦笑道:“我本來是瀛州將官,因為得到來護兒大將軍的看重,可是才來京城不久,就先後得罪了齊王、宇文述父子,這京城顯然是呆不了了,所以也準備回齊州任職。

不過這樣也好,可以就近照顧父母.”

楊集默然點頭,他知道來護兒在秦瓊那起案件中的表現,令秦瓊心生芥蒂了,重要的是楊暕日後如果再找他麻煩,他未必幸運的遇到有權有勢的人來幫忙解決問題了,回原籍任職也好。

翟讓自己說道:“我準備回家苦練幾年箭術、騎術,等下一次武舉.”

楊集點了點頭,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了秦瓊:“我道王弟現任青州大總管,而齊州正是青州總管府管轄的州,你去找他,他會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職務.”

說到這裡,楊集又取出兩封信,分別給了單雄信、黃君漢,說道:“你們一個是曹州人、一個是滑州人,此之二州又是兗州大總管府管轄,你二人可持此信去找滕王兄,他定然會量才錄用.”

秦瓊、單雄信、黃君漢心中湧起一種莫名的感動和暖意,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素昧平生的楊集不僅一而再、再而三的幫他們,甚至連自己的退路都考慮好了,有了此信在手,至少少走幾年的彎路。

他們恭恭敬敬的接過信,起身一禮到地,感激不勝的說道:“衛王之恩,我等銘記在心、永世不忘。

大王他日若是需要用到我等,只需一紙相召,我等哪怕在萬里之外,也會趕來.”

楊集笑了笑,意味深長的說道:“你們都有衝鋒陷陣、指揮萬軍之才,缺少的只是出人頭地機會以及實戰經驗罷了。

只要你們不忘初心、兢兢業業的為國為民,便是對我楊集最好的回報。

了.”

楊集其實是想把他們推薦給楊昭的,但舉世都在關注武舉的後續安排,若他貿然推薦給楊昭,楊昭未必敢要,最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個‘外臣’,不宜過度與太子靠近,免得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大麻煩。

這時程咬金嚷道:“大王,我想跟你去甘州,可否?”

用大智若愚、扮豬吃老虎來形容程咬金這個人再是貼切不過了,他大道理小道理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就是喜歡裝傻充愣。

尤其是在識人的眼光上,他看得尤其精準。

史上的程咬金早年因亂世到來,他便組織了一支武裝力量來護衛鄉里。

但是當他發現聲勢浩大的瓦崗準備圖謀他的鄉村時,便果斷的投效瓦崗,以此來保鄉里安全,最終受到了李密的重用,並且還成了內軍驃騎之一。

後來李密敗給王世充,陷落王世充之手的程咬金又得到了王世充的重用。

只是瞧出了王世充不堪大用,便果斷的唆使秦瓊和羅士信等人投奔了李唐。

之後在李唐三朝,皆是混得風生水起,其政治智商可見一斑。

他從楊集剛才所說的“他(薛舉)隨軍去了甘州”,判斷出甘州將有大事發生,否則,身為楊集第一護衛的薛舉絕對不會貿易離開、涼州軍也不會在楊集之前歸軍。

而大事,自然是與戰爭有關。

如果自己能夠抱著楊集的大腿,在戰爭中立下功勳,遠比考武舉晉升得快。

楊集卻搖了搖頭:“我告宇文述往武舉乙榜中安插人手,我要是把你帶上,便給了別人攻訐的藉口、宇文述復出的機會。

另外,戰場是生死相搏,而你的本事還不足以勝任什麼職務,所以你先回鄉好生練習幾年,將來你學有所成,可以去找我.”

“喏!”

程咬金默默地點了點頭。

“好了!”

楊集舉杯道:“三天後,我便返回甘州,再見之日,也不知是多久。

我祝願大家各有所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太子的我高低給所有女孩一個家

唯有抑鬱不可醫

水滸之祝彪【三國猛將來幫忙】

方遵

反派:我是被逼的,你信嗎?

翩翩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