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吉瑙西邊數里之外,隋軍大營已經建立起來了,這支軍隊的主將正是追趕而來的李靖;而慕容卑漫無目的的來來回回,也給了李靖從容的布兵時間。

同時,李靖也從慕容卑的亂竄的舉動,看出了他的畏戰心思。

針對慕容卑的特點,李靖讓崔師和頗超器、楊鐵率領羌兵押解數萬俘虜前去鮮卑大草原坐鎮,又緊急將阿赤、契苾作易的軍隊調回軍中聽命,加上崔師率領的五千中路軍和六千降兵,他的總兵力達到了兩萬四千餘人。

之後再兵分兩路,命令回過氣來的韋雲起、史懷義率領五千名中路軍和六千降兵迂迴向北,負責截斷慕容卑北逃之路;而自己則率領一萬三千名伊庭聯軍、契苾軍東進,從正西方對慕容卑施加壓力。

透過這種安排,最後的決戰任務主要是由他和楊集完成;至於韋雲起這路來源複雜、人心各異、戰力不強的雜兵,主要是威懾和協助。

中軍大帳之中,李靖坐在主位之上,下首是凌敬和阿赤、契苾作易、李世謨等將。

奉命主管軍情的凌敬向李靖拱手道:“將軍,韋將軍已在天黑前帶著軍隊到了敵軍正北方,斷了慕容卑北逃之路。

大王的軍隊也繞過了特魯巴河,抵達敵營正南方了.”

“差不多了.”

李靖默默的算了算時間,說道:“我軍初來乍到,正是慕容卑逐個擊破、振奮軍心的天賜良機,然而他卻按兵不動,說明他經過白狼原一敗,不僅徹底喪失了鬥志,甚至連逃往何處都無法決斷,否則的話,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我們三路大軍包抄而來了。

以大王的魄力,明天清晨定會威壓而來,這也是我等出兵的時候.”

“出兵?”

幾人為之一怔,如果兩路大軍明天出兵,豈不是說凌敬的算計盡皆落空?豈不是說最後還是要強攻?

“不錯.”

李靖看向眾人,微笑道:“我們出兵不是說一定要強攻,而是配合凌司馬的奇謀、進一步逼迫走投無路的僕骨崇、同羅漠;而是逼他們無心去辨別奇謀的真偽、逼他們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反慕容卑.”

眾人聞言恍然,阿赤想了想,問道:“如果僕骨崇、同羅漠不反,又怎麼辦?”

李靖毫不猶豫的說道:“打!”

“那就好!”

眾將臉上頓時泛起了興奮的神色。

像李靖這樣的一軍主將,是能用謀則儘量不打、能小打則不大打,這樣便能確保自身不會出現重大傷亡,而主將之下的將領卻不管這麼多,他們身為武將,哪個不希望能夠馳騁疆場?哪個不希望在大戰中獲取大功?

若是每場戰爭都用奇謀取勝,那還有他們這些武將什麼事?他們晉升的功勞又從何而來?

李靖取出一枚令箭,肅然道:“李世謨聽令!”

李世謨目光一亮,起身行禮道:“末將在!”

李靖說道:“你率一千騎兵,對敵營執行疲兵之計,給敵軍營造出一種今夜就進攻架勢,為明天決戰消耗敵軍精力.”

李世謨上前接令:“末將遵命!”

“去準備吧.”

李靖點點頭,他將目光看向其他將領:“慕容卑的心已經亂了,其他人也是各有想法,說不定今晚就會出現大變故;你們現在立刻趕回本部,讓將士們做好隨時進攻的準備.”

“末將遵命!”

眾人欣然領命。

便在眾將準備散去,只見韓嶽帶著幾名士兵大步入內,向李靖拱手一禮:“啟稟將軍,大王的信使來了.”

“哦?”

李靖目光看向為首火長,他認出此人是楊集的一名侍衛,連忙問道:“不知大王有何命令?”

火長取出一枚令箭,恭恭敬敬的交給了李靖,然後拱手說道:“啟稟李將軍,大王決定明天一早便向敵營發動進攻,到時候,大王親率大軍為主力,從正南方吸取敵軍注意力和主力,而將軍這邊則擔任主力的偏師;至於什麼時候出兵,由將軍自行決斷。

另外,大王還讓將軍連晚對敵軍執行疲兵之計,為明天的決戰做好準備.”

眾人聞言,不禁笑了起來。

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李靖沉吟半晌,問道:“大王具體出兵的時間是哪個時辰?”

“大王今晚便向敵營逼近。

至於什麼時候打,大王說他也說不準,也許是今晚,也是明天.”

火長有點莫名其妙的看了李靖一眼,補充道:“反正他說,將軍懂得如何配合.”

“好,我明白了.”

李靖呵呵一笑,楊集這番命令雖然十分不靠譜、十分荒謬,可是楊集的所思所想卻與他的想法和佈局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在等敵軍的反應、都是在等戰機的出現。

而且經過楊集這麼一安排,兩支大軍便有了主從之分,李靖也知道怎麼去配合了。

這種‘英雄所見略同’的默契、‘深得我心’的感覺,讓李靖十分愉悅,他笑著向這名火長說道:“請你回去告訴大王,就說我已準備妥當,將會在關鍵時刻、適當時機出兵,請大王儘管放心.”

“喏,卑職告辭!”

……

更遠的東南方,慕容卑軍斥候無法到達的夜幕之中,此刻人馬攢動,兩萬三千名大隋精騎在夜幕中勉強維護著陣形,押解著一千名俘虜向敵營進軍,被團團圍在中間的一千名俘虜,手中各自牽著一頭牛。

這些每頭牛的身上、尾巴上被捆綁了大量的稻草,還被澆上了易燃的羊油牛油,而負責監督俘虜的隋軍士兵的馬背上,還負著一些筆直的木棒、繩索。

很顯然,楊集一次又打算利用火牛衝撞慕容卑大營、衝擊慕容卑士兵,然後讓己方士兵跟著火牛殺入敵營之中。

楊集騎著悍馬緩緩前行,到了既定的最佳攻擊距離以後,便停下馬來,默默的注視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大營,那雙冷幽幽的眸子就如同盯著獵物的狼眼一般,充滿了即將獵到獵物的興奮之色。

夜戰對於楊集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他在出兵之前,已經派出大量神箭手潛到敵營附近,偶爾有慕容卑的斥候和巡哨靠近,也會被這些神箭手用毒箭射殺乾淨。

薛舉的眸子裡也在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向楊集詢問道:“大王,我們什麼時候進攻?”

“夜襲可是一門學問。

我們等到寅時末再進攻好了!”

楊集解釋道:“人們的防備意識到了後半夜會降到最低,即便慕容卑防止我軍夜襲,但是經過大半夜的凝視戒備、經過李靖大半夜的騷擾,士兵的精力和體力下為降低,所以寅時末才是最佳的時候。

另外一個好處是經過一個時辰的戰鬥,天色已經放亮,這又為評估敵我雙方實力、追殺逃兵提供便利;就算我們打不過敵方,也能借助朦朦朧朧的天色、大霧退兵,而敵方不知我軍虛實,根本就不敢放開一切的追擊。

傳令下去,讓大家都小心一些,千萬不要小看‘不識兵法’的慕容卑.”

在大隋王朝,關於“塞外胡人不通兵法”的言論很多,這樣的言論有時候是失之精準、有時候是天朝上國的思想在作怪;遊牧民族在文化的博大和底蘊上的確不如燦若星河的大隋王朝,也沒歷代先賢總結出來的兵法。

但是卻不能說胡人軍隊沒有一點可取之處,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兵法,使他們用兵之時,往往不會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和限制。

所以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你有時會發現胡人的將領的戰法天馬行空、不會按常理出牌,讓準備充足的你猝不及防。

一些善戰的胡人將領,雖然沒有系統的學習兵法,但是他們在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臨陣決斷的能力十分強悍,甚至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野路子。

這種野路子出身的將領用兵天馬行空、毫無簡章,令人十分頭疼,如果稍微不慎,縱然是名將名帥,也要淪他們的墊腳石。

就像竇建德,就用野路子幹掉了名將郭絢、幹敗名將了薛世雄;杜伏威也是輕而易舉的幹敗了收復過寶島的名將陳稜。

至於年輕時狡詐蠻橫、嗜酒好賭博的劉黑闥就更厲害、更了不起了,他不但幹敗了李神通和羅藝、生擒了薛萬均兄弟、斬殺李道玄;就連赫赫有名的徐世勣,也被他打得只剩一人逃脫,部下被他打得一乾二淨。

哪怕是李世民親自上陣,也在洺水一戰中,葬送了羅士信;最後還是劉黑闥軍糧耗盡,不得不以短擊長的與李世民決戰,這才中了李世民的水攻之計。

由此可見,那些頭腦靈活的‘不知兵法’野路子大將,只要沒死在連續不斷的戰鬥中,並且得到一朝頓悟,那麼他們遠比懂得兵法的人更難對付。

如今的楊集雖然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但這都是背靠大隋的大勢,對敵人施之以劍走偏鋒,而劍走偏鋒雖然能夠得到巨大的利益,但只要走錯一步,就是全軍覆沒的風險。

以前是無所謂,大不了敗了就跑,可是隨著他的權勢越發壯大,他不能再那麼神經大條,所以一直努力向“以正合以奇勝”的方向學習,爭取早日形成自己的“道”。

在“道”形成以前,最好還是提防提防再提防、小心小心再小心。

心裡想著這些事情,但楊集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著敵營動向,時不時詢問對方斥候巡查的路線、換防等事。

楊集並不擔心這些士兵能否適應夜仗,這一路上來,他幾乎都是晝伏夜出,全軍上下已經習慣了夜晚行軍;而大家的生物鐘、精神狀態,也在這一場行軍和戰爭之旅裡,顛倒了過來,盡皆保持著夜仗最佳的狀態。

時間在悄無聲息,卻又比較壓抑的等待中一點一滴的過去,慕容卑卻感到坐臥不安、心緒不寧。

這種不寧,一方面是來自隋軍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僕骨崇、同羅漠的異常。

今天傍晚,他和僕骨崇在瞭望塔觀察知情,當他決定放棄搶攻西方隋軍時,明顯察覺到了僕骨崇的失望、憤怒,之後,自己安排在僕骨崇的密探來報:說是僕骨崇收到了反賊契苾作易的書信,然後便帶著士兵去東營找同羅漠了,這是其一。

其二、慕容卑幾次派人請僕骨崇和同羅漠來商議接下來的軍事行動,然而兩人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了,同羅漠也就罷了,可是去西營找僕骨崇的人,竟然回來說僕骨崇生病了。

僕骨崇不久前,還興致勃勃的從東營回來,這哪裡是生病了?

分明就是各自有了別樣心思和想法。

“大汗!”

族弟慕容盛從外面走了進來,向來回踱步的慕容卑行禮道:“我回來了.”

“不必多禮!”

慕容卑擺了擺手,有些焦慮的問道:“怎麼樣?打探到訊息了嗎?”

慕容盛搖了搖頭,神情肅然的說道:“僕骨人和同羅人從黃昏時分開始,便對我們的將士防備了起來,我們的人根本近不了他們的營地,暫時還沒有任何訊息傳出.”

猶豫了一下,慕容盛建議道:“我看他們分明是不想打了,不如我們自謀出路?”

慕容卑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帶著自己的兵,連晚逃跑?”

“正是!”

慕容盛點了點頭。

慕容卑連連搖頭:“不行!不行!”

慕容盛不解的問:“為什麼不行?”

“我們三個方面都有隋軍,而東方、正北都是不可逾越的山;我們必須攻破一路隋軍,然後逃出包圍圈。

但是光靠我們的人,根本就應付不了隋軍犀利的強弓硬弩,所以必須集中全部兵力,往一路殺過去,這樣逃生的希望將會大大上升,同時也能減少我軍的損失.”

慕容卑還有兩萬多名嫡系,但這些人是他日後立足東突厥的班底,如果在突圍過程中損失乾淨,他以後怎麼辦?所以他必須拉著僕骨人和同羅人一起來分擔隋軍的箭矢。

慕容盛恍然道:“我明白了.”

慕容卑沉聲說道:“他們不肯來見我,我親自說服他們!”

“大汗,今天的僕骨人和同羅人不對頭,我怕他們對大汗不利.”

慕容盛想了想道:“我帶人陪你一起去,要是發生什麼,也有個照應.”

“也好.”

慕容卑雖然不認為僕骨人和同羅人會在大敵當前對自己不利,但是他對自身安全看得極重,而且眼下局勢正在朝著極不利的方面發展;僕骨崇和同羅漠到底怎麼想,慕容卑著實預料不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祈然江湖傳

夢裡桃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