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脈自北向南延綿數千裡,就像是一條巨大的長龍,將北方大地分為河東、河北,由於它的存在,使兩地交通極為不便。

人們為了打破這道天然形成的壁壘,前仆後繼的在太行山脈中探索出了八條重要通道,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太行八陘。

八陘之中又以連線河東太原和河北幽州的井陘最為重要,它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井陘東西各有一座重要的軍事要塞,靠近太原這邊叫井陘關,由楊諒的軍隊鎮守,而在東部遙相呼應的是幽州單兼管的土門關,每天由此經過的行人、商旅絡繹不絕。

這天中午,一支聲勢浩大的商隊來到了井陘關西邊的石艾縣蒙山鎮,商隊之首便是喬裝出行的楊集。

他得到裴矩示警以後,便兵分兩路,一路以李子雄、張須陀、韋雲起為首,他們帶著百名侍衛,保護著獨孤平雲扮演的“楊集”租賃一艘客船,從關中的廣通渠東進,出了潼關便是黃河,之後在衛州黎陽縣登陸,並從這裡北上幽州。

這條路不但避開了楊諒統治力強的幷州,而且還經過楊綸兼管的兗州,所以是比較安全和便捷的路線,再加上船隻可以日夜前行,又能節省大量的時間,故而能夠很好的起到迷惑敵人的作用。

另外一路兵力,便是深入虎穴的楊集這一路,他和楊善會、薛舉、尉遲恭、李大亮、凌敬、魏徵喬裝成一支前往幽州購買藥材的商隊,為了更好的使自己像商人,不僅帶去了五十多車關中特產,而且還冠上了裴家的名義。

河東有兩大士族,分別是北部的太原王氏、南部的聞喜裴氏,兩大士族在河東並存千多年,有著以晉州中部為勢力分界線的默契,晉州南部裴家說了算,出了晉州霍邑縣,那便是太原王氏的天下了。

楊集這支假商隊規模巨大,每當他們穿州過縣之時,都惹人側目,但他們有裴矩給予的裴家族牌,故而一路無驚無險的抵達了蒙山鎮。

他這次帶來一百五十名馬伕、隨從皆由王府侍衛所扮,這些侍衛在此之前,也肩負著護衛王府商隊的任務,故而所選之人,個個是武藝高強、精明能幹、頭腦靈活之士,他們對於通關的彎彎道道都很清楚,一路上都是他們在打點,為給楊集減少了許多麻煩。

另外為了行事方便,楊集把精擅易容術的柳如眉也帶了來。

前方不遠處便是井陘的西入口井陘關,過了井陘這條戰略要道,便是幽州治下的易州,在那一邊,他們將要經受更大的考驗。

楊集看著高懸的日頭,向魏徵說道:“老魏,我們今天務必要穿過井陘,隨便找家酒肆吃午飯.”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

魏徵催動驢子,向路邊一愛最大的酒肆奔去。

楊集向商隊負責人薛舉和李大亮說道:“安排大家吃飯、餵馬,備好乾糧;我們一個時辰後直接穿過井陘.”

“喏!”

薛舉抱拳一禮,前去安排商隊的吃飯和補給問題。

楊集吩咐完畢,與隨行的柳如眉、尉遲恭、凌敬步入了酒肆。

此時正值飯點,大堂內坐滿了吃飯的商旅,大家都在談論此行目的、天下大事、各地奇聞逸事,一個個不同的口音,將整個大堂吵得亂哄哄的。

大堂門口的幾桌客人引起了楊集的注意,這些人身材魁梧、臉色漠然,不僅佩帶刀劍,而且上過戰場的楊集敏銳的從他們身上感受濃重的煞氣。

當楊集等人進來之後,這些人不約而同的抬頭審視一眼,便又默默地吃喝起來,彷彿是在等候什麼人。

魏徵已經在角落裡找到了一張桌子,他將楊集等人迎了過去,坐下之後,便小聲說道:“東主,我建議別走進陘.”

“是因為門口那些人麼?”

楊集淡淡的說道。

商人在大隋的地位,僅僅比奴隸高出一線,除去世家門閥的商隊,多數商人從骨子裡散發出一種卑微、畏縮的小家子氣,而大堂內的多數客人便是這類人,一眼看去,便能從他們氣度和氣質看出是地位不高、沒靠山的普通行商。

門口那幾桌食客與這些商人雜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從他們的氣質上盾,不僅是學武之人,而且還殺過人。

不過這年頭多的是退役軍人、土匪、流寇、武夫,所以這些人的出現,倒也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是他們偏偏扮成了商人,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了。

“是的.”

魏徵也沒有向那些人張望,只是輕聲的向大家說道:“我覺得這些人不是商人,反倒是更像軍人.”

“何以見得?是因為他們的長相、氣度麼?”

楊集問道。

“不止呢!”

魏徵是率先進店的人,他進來之時,便細細的觀察了一遍,故而對於這些人異於尋常商人的大漢也比較瞭解,他迅速說道:“他們很講規矩,在動筷子的時候,隱隱約約呈現出一種森嚴的等級之分,這是長年累月養成的習慣。

這種深入骨髓的習慣,精銳之師才有,而普通士兵是沒有這種氣質和習慣的.”

楊集默然點頭。

“東主,有兩個人我認識,他們是易州豪強.”

尉遲恭也被打扮成一個滿臉絡腮鬍的虯髯大漢,他坐在一邊一直欲言又止,此時見魏徵說完,便迫不及待的低聲說道。

“哦?”

楊集詫異的看了尉遲恭一眼,不動聲色的問道:“他們叫什麼?”

“一個人名叫王須拔、一個人名叫魏刀兒,他們弓馬嫻熟、精通兵法,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尉遲恭低聲介紹道:“我以前還是朔州車騎將軍的時候,隨楊義臣總管北上作戰,而他倆正好帶著一幫鄉親去掠奪突厥,當他們聽說大隋北伐,便果斷的加入北伐軍.”

“你知道他們現在在幹什麼嗎?”

楊集聞言苦笑,王須拔、魏刀兒不正是隋末的反王之一麼?照尉遲恭這麼說來,他們之所以能夠在亂世拉出十餘萬眾,並非是單純的順勢而起的草寇,他們能夠席捲河北、河東,也不是偶然,而是早在現在就以掠奪突厥的方式,養成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領兵經驗。

尉遲恭想了想,便低聲道:“當初楊總管愛惜他們之才,便想把他們二人挽留在朔州,可是這兩人志向極大,覺得朔州過於偏遠,出人頭地的機會十分渺茫,故而決定投靠漢王楊諒.”

說到這裡,尉遲恭臉上微微發熱,他當初也是覺得朔州機會不大,故而辭了朔州軍府的車騎將軍之職,前去投奔了楊集。

楊集沒有讀心術,自然不知尉遲恭之所想,即便知道,也不覺得怎樣,畢竟人往高處走、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常態,也不差一個尉遲恭,他沉吟半晌,說道:“看來這些人是漢王的人了.”

他向尉遲恭問道:“你覺得他們認出你麼?”

尉遲恭苦笑道:“人估計是認不出,但是我曾經和他們比武較計,背後這支鋼鞭可沒少令他們吃過苦頭,只怕是瞞不過他們了.”

“……”眾人聞言啞然,出行之前,大家已經算好了一切,連尉遲恭這個河東人士,也被打扮得連他老婆都認不出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切努力竟然敗給了這一支鋼鞭。

“東主,現在怎麼辦?”

尉遲恭心中十分愧疚,欲蓋彌彰的將單鞭取下包好。

“或許他們認不出來也未可知!”

楊集安慰了尉遲恭了一聲,但是他心中其實並沒有抱有多少期望,畢竟王須拔、魏刀兒盛極一時的大反王,他們能有那麼大的成就,又豈是粗心大意之輩?當然了,他心中也沒有責怪尉遲恭的意思。

從王須拔、魏刀兒的出現來看,楊諒顯然是已經知道自己行蹤和任務了,並且在各個要道設兵攔截,就算沒有尉遲恭這一節,恐怕遲早也會露餡。

楊集未免打草驚蛇,讓眾人故作不知的吃好飯,然後帶著商隊向北而去,如此行駛十餘里,很快便繞過一道山樑,楊集向李大亮吩咐了一聲。

李大亮便依令帶著十名侍衛衝入一片樹林,密切的注視著來路動靜。

而楊集為首的大部隊繼續北上。

就在楊集等人離開不久,王須拔、魏刀兒也帶著數十名扮成商人計程車兵奔出酒肆,跟著商隊銜尾追去,躲在密林中李大亮注視著這一切,便從另外一個方向追向大部隊。

他們在蒙山鎮東北五十里外孟縣白鹿鎮,終於追上了楊集,並將自己看到的一切,緊急的向楊集彙報。

楊集心下長嘆,人算不如天算,看來他們的行蹤是真的被那支鋼鞭暴露了。

他想了想,向眾人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如果我們的行蹤已經暴露了,漢王更要派軍隊來攔截和抓捕我們才是,但是他們卻只是派人喬裝跟蹤,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凌敬沉吟半晌,說道:“東主,或許他們是在井陘佈下了天羅地網,只要我們一頭子鑽了進去,他們便可從兩頭圍堵,殺我們全軍覆沒.”

“東主,其實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如果漢王知曉大王此行任務,恐怕會誠惶誠恐,然後讓人堵死井陘,對過往行來來一個寧抓錯、不放過.”

魏徵看了楊集一眼,又說道:“這些人的任務恐怕只是跟蹤和監督過往行人,這也是卑職在酒肆內建議不走井陘的原因所在,您以為呢?”

“應該是如此了.”

楊集不但知道他們此行任務極重,而且也懷疑他的任務被朝廷中人洩密了,若是他們勝利的抓捕竇抗,奪下幽州軍權,那麼楊諒就平空多出數萬名敵人,這如何不讓楊諒擔心害怕?如果換成是他,他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將負責這個任務的人抓捕、或是擊殺於中途。

而井陘關是楊諒的最後一道關口,如果要抓捕他們的話,自然也是在這裡下手。

薛舉也走上前來說道:“東主,說不定他們已經派人前去太原通知了,我們絕對不能任由他們跟蹤,否則就是坐以待斃,所以我們必須化被動為主動,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追蹤的人殺光,然後棄了貨物,這樣就可以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伏擊他們是可以,不過這裡離太原太近了,容易引起漢王的注意,若是大軍追上,我們根本逃不出去.”

楊集也知道事態緊迫,想了想,便說道:“我們一路往北,從代州的飛狐陘進入易州,並在中途襲擊這支追蹤者.”

“卑職贊同東主之言.”

凌敬欣然說道:“代州總管李景是朝廷的人,漢王再怎麼大膽,也不可能將首戰放在這種偏僻的地方,這與戰爭的突然性不符合,也不符合他謀反的利益。

如果我們改走飛狐陘,不僅自身安全,也能打亂漢王的一切部署。

其次在路上與對手交戰的話,我們能夠發揮人數上的優勢.”

“嗯!”

楊集點了點頭,他見魏徵欲言又止,問道:“玄成在想什麼?但說無妨.”

魏徵嘆息一聲,憂心忡忡的說道:“其實卑職不太擔心漢王,我現在擔心的是幽州總管竇抗,若是漢王知道我們此行的使命,他一定會通知竇抗,竇抗若是得到這個訊息,他怎麼可能束手就擒呢?而且他與漢王關係極好,說不定他被我們這一副,乾脆就起兵響應漢王,直接從幽州殺向冀州.”

“現在還不是擔心這些事情的時候,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等我們進入幽州,我自有辦法對付竇抗.”

楊集淡淡的說道:“當務之急,是甩掉這支追蹤者.”

魏徵無奈的拱手道:“喏!”

“走吧!”

楊集一揮手,大部隊直接向北而去。

王須拔、魏刀兒等人正是蕭摩訶安排的人。

雖然楊集為了保險起見,兵分兩路,但是自打他接下了抓捕竇抗、掌幽州軍的任務以後,衛王府周圍的一舉一動便有人監視了,所以當他們兩路人馬一離開大興,他們的訊息便被那些人送到了楊諒之手。

走水路那一支,蕭摩訶是鞭長莫及,但是對於這支過境人馬,卻是知之甚詳,他也無法斷定楊集就在這支隊伍之中,而且本人也不認為楊集會冒著生命的危險深入虎穴,但是無論如何,他也不能讓這支人馬進入幽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