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萬道霞光灑滿了山巒、原野和城池,給大地染上一層淡淡的金色,範夫人城城頭代表突厥的白旗已經換成了“隋”字赤旗。

薛舉和凌敬從馬道上策馬上城,找到了正在東城觀察四周的楊集,他們翻身下馬,行禮道:“參見大王.”

楊集問道:“俘虜清點出來了?”

“正是!”

負責記錄的凌敬介紹道:“除了被強徵入伍城內民眾、入城避難的普通牧民之外,另外還有兩萬三千多名俘虜.”

楊集聽說除了普通牧民,還有這麼多俘虜,心中大感意外,好奇的問道:“哪來這麼多人?”

“一部分俘虜是阿史那思摩帶來的精兵;一部分是來自附近的突厥人部落,他們聞訊趕來守城.”

凌敬看了楊集一眼,繼續說道:“前幾天下大暴雨,我們無法行軍,這便給了阿史那俟利弗設召集士兵的機會。

據俘虜們交待,他們都是冒著大雨來的.”

楊集問道:“都是突厥人嗎?”

突厥是個全民皆兵的國度,他們有多少青壯男子,就有多少士兵,歷史上的始畢可汗曾有百萬控弦士,嚴重的威脅了中原王朝的安全。

但是突厥又是鬆散的部落聯盟,除了突厥人自己的三十六個大部落之外,還控制著生活在草原上的鐵勒諸部、胡人等等,每當突厥發動戰爭時,這些“僕從”部落都要出兵作戰,而這些“僕從”之中,以鐵勒諸部的實力最為雄厚,所以突厥強大與否,就在於能不能控制和調動鐵勒。

楊爽、楊素、楊廣等人多次在開皇年間大破突厥,而楊集又在仁壽三年血洗大湖區、殲滅步迦可汗數十萬大軍,使突厥本部和死忠部落損失慘重;然而鐵勒諸部的損失卻不大,也是因為如此,所以金山以西的薛延陀、契苾部旗幟鮮明的反了西突厥,金山以東的斛薛部也聯合其他部落準備自立。

然而啟民可汗迅速崛起,先是擊潰了斛薛部,然後利用阿史那懷德的內訌,聯合慕容卑擊潰了盤踞在北汗庭的阿史那懷德,使東突厥一下子有了強勢的底氣。

正是有了這份擊敗斛薛部、斛薛部的威望和底氣,啟民可汗才能輕易招降東突厥境內的鐵勒各部,最終使衰落的突厥又再一次於東部強大起來。

楊集認為想要讓東突厥再次內亂,單純分化離間阿史那家族子弟還不夠,最好的辦法還是消弱突厥本部的實力,給鐵勒諸部創造造反的機會、給南北室韋和契丹東進的機會……他之所以這麼問,是想給啟民可汗一份厚禮。

“回稟大王,這些俘虜確實都是突厥人!”

在凌敬想來,這些俘虜是要弄回去當免費苦力的,然而聽楊集的意思,好像並不是,他有些不解的問道:“但不知大王打算怎麼處置這些俘虜?”

楊集緩緩的說道:“涼州俘虜、奴隸本來就多,我們又從大湖區弄了近十萬名俘虜,如果再加上這兩萬多人,我擔心會出大亂子.”

凌敬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大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那麼這些俘虜應該怎麼處置?難道全殺光?”

“這麼殘忍啊!虧你說得出來.”

楊集白了滿臉無語的凌敬一眼,將目光轉向遠處的俘虜群,微笑著說道:“草原人有贖買俘虜的風俗,不同地位的人價錢不同,咱們完全可以把這些俘虜賣給啟民可汗,但是這些俘虜都是驍勇善戰計程車兵,只要騎上戰馬就是勁旅,賣了他們等於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所以在賣掉他們之前,我們得做一點手腳.”

凌敬和薛舉相顧一眼,不約而同的問道:“怎麼做手腳?”

楊集神秘一笑:“我只有三個要求,首先是日後上不了戰場,其次是成為啟民可汗的負擔,第三是繁衍不了後代。

你們說什麼辦法最好?”

“那就把他們給騸了!”

薛舉說道:“我以前和突厥人、鐵勒人做皮毛生意,知道草原上到處都是騸馬高手。

這些騸馬高手動作迅捷、下手精準,他們取走馬匹的蛋蛋以後,塞一把黑乎乎的鍋灰進去就完事了。

而他們騸過的馬,幾乎都沒死過,想必讓他們來騸人也是可以的!”

楊集嘿嘿一笑:“幾萬個青壯一起騸,或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了吧.”

“人力無價,不會有人一次騸這麼多的,的確是空前絕後了!”

凌敬哈哈一笑:“啟民可汗也將是宦官最多的王者,這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名留青史了.”

楊集向身邊的朱粲吩咐道:“胖子,去把城中的騸馬高手集中起來,先把地位高的人騸了,然後再騸士兵。

若是死個幾百上千人也沒事.”

“喏!”

朱粲憨憨一笑,搓了搓手,滿是期待的問道:“公子,我能不能也試試?”

“隨便你!”

楊集沒好氣的說道:“只要你做菜的時候,不要給我放人肉就行.”

朱粲拍著胸口保證:“那肯定不會!”

“滾吧!快給我去做事.”

望著抱頭鼠竄而去的朱粲,楊集不由笑著搖了搖頭,自己手下已經有了兩個“反王”,“西秦霸王”算得上是被一鍋端了,除了薛舉本人以外,郝瑗早已入手,而宗羅睺也到手了。

至於宋正本、凌敬,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人物,他倆是竇建德的丞相和軍師,有點類似於劉邦身邊的蕭何、張良,只可惜史上的竇建德壯大以後,就變得剛愎自用、喜聽讒言了,不再聽從他倆的良言相勸,導致功敗垂成、身死國亡。

自己有著這麼一大幫私人賢才、一大幫衛王系文武,只要日後一如既往的集思廣益、善聽良言,只要日後不做死,怎麼看都不可能身敗名裂。

“大王,接下來怎麼辦?”

薛舉問道。

“啟民可汗率領四萬精兵西進,也許就是來找我們決戰的.”

楊集說道:“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都我們絕不能鬆懈,你立即安排人手輪流巡視,再派人打探啟民可汗的下落,務必將他的一舉一動都監視起來。

主力大軍則抓緊時間休息.”

他們從大湖區打到這裡,幾乎都沒有好生休整過,以楊集的體質,自然可以繼續作戰,但這些將士可沒有他這麼強悍的體質,而且他們昨晚一夜征戰,將士們也累了,若是沒有休整好,就繼續殺下去,恐怕這支人馬也打不了幾場仗了。

所以必須趁啟民可汗尚未到達之前、尚未分兵去對付頗起器之前,抓緊一切時間來休息。

只有這樣,將士們才能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精神去戰鬥。

“喏!”

薛舉躬身一禮,下城去安排人巡邏、偵查。

楊集向凌敬說道:“我們現在一分為三,除了我們這個‘指揮中心’之外,還有頗超器、尉遲恭這兩路偏師。

我們務必要起到統籌兼顧的作用。

你立刻安排人手去通知頗超器,讓他知道啟民可汗西進的訊息;同時要求他們與我們加強聯絡,免得讓突厥人給包抄了.”

“喏!”

凌敬應聲而退。

“等一等!”

楊集叫住了凌敬,問道:“長孫將軍什麼時候去見啟民可汗了?”

長孫晟還在大營那邊,想必正和留守士兵向這邊進軍,但是楊集和他的使命不同,所以打仗為主的楊集不太關注他,更不知道他的行程。

凌敬連忙說道:“等大王拿下範夫人城之後,長孫將軍便去見啟民可汗.”

“不能這樣.”

楊集搖了搖頭,皺眉道:“我們是戰勝方,就要端起戰勝方的架子、擺出戰勝方的傲慢。

現在急著求和的,是吃了敗仗的突厥。

要是長孫將軍主動去找啟民可汗,不僅掉價,而且在氣勢上便弱了幾分,也震不住啟民可汗,更不利於接下來的談判.”

凌敬深以為然的點頭:“大王所慮極是,那我們怎麼和長孫將軍說?”

“讓長孫將軍到城裡來,然後坐等啟民可汗哀求.”

楊集說道:“這是涉及國體、國格的原則問題,絕不能丟.”

“喏!卑職告退.”

凌敬見楊集沒有其他安排,便退帶著幾名文吏走了。

看著空蕩蕩的城頭,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楊集心中忽然生出一抹獨寂之感,心頭也是空空蕩蕩的,彷彿少了點什麼,但具體是什麼,又說不上來。

就在這一刻,他忽然有些想家了。

“呼”的吐出了一口濁氣,楊集努力將這些念頭排出腦海,他知道自己要是真的放下一切,跑回張掖,那就會錯失良機了!

公和私必須要分得清楚,但也代表著要承受許多外人所不知道的苦楚,只是出任之路走到了這一步,自己已經沒有回頭的路了,一旦自己放棄了,敗給了政敵,衛王府這個小家、衛王系這個大家都要完蛋。

所以無論再難受、再孤獨,都要撐下去。

每當腦海中出現這種情緒的時候,楊集一般都會告訴自己,現在的努力,都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追隨者。

“啊啊啊!”

楊集忽然深吸一口氣,對著遠方的草原就是一陣鬼哭狼嚎,然後很突兀的大罵一聲:“阿史那染干(啟民),我草你娘!”

在周圍警戒的柳如眉、張出塵、慕容弦月聽了,立刻帶著一大群鶯鶯燕燕、花花草草衝了過來,她們警惕的看著四周,卻沒有半個人影,盡皆疑惑的看向楊集:“公子,發生了何事?”

“沒事、沒事!”

楊集樂呵呵搖了搖頭,經過這一吼、一罵,心中的鬱結還真是消散了不少,整個人都變得舒服多了。

他向一臉懵然柳如眉和張出塵、慕容弦月說道:“人不高興的時候,只要大吼一聲、大罵自己最恨的人,心情就會舒暢很多.”

“是麼?”

柳如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果,但是聽楊集這麼說,便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不太好,於是建議道:“公子,要不我們去草原上走一走、散散心?”

“不用了,還有很多事要解決呢.”

楊集搖了搖頭,忽然笑容可掬的說道:“我等會去看一看俘虜,心情或許更好.”

“……”眾女不解,真不知俘虜有什麼好,難道比她們還好看不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文朝軼史

唐城老表

三國:貂蟬稱帝開局拐走關羽張飛

大嶼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