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有兩個時辰,發生在龍山城以北的戰爭漸漸平息了下來,濤濤南流的濫真水已被鮮血染紅,屍體灑滿了濫真水左右兩岸。

而作為主戰場的支離破碎的契丹大營,更是變成了人間地獄,幾乎每寸土地都是殘肢斷臂、人馬屍首。

但是隋軍、突厥軍並沒有因此而善罷甘休。

這場奇蹟般的大勝,把士兵計程車氣激發到了頂點,吶喊聲、喊殺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

兩國計程車兵爭先恐後的追著契丹潰兵殺去。

不過為了避免誤傷彼此,兩國軍隊很默契的以“隋”字大旗、白狼頭大纛為界,雙方各司其職,以楊綸為首的“遼東道隋軍”負責往北追殺,而突厥軍士兵則向西方追殺。

這麼好的消弱敵軍有生之力的機會,兩國軍隊都不想錯過,此時要是不將潰兵斬盡殺絕,豈不是給後續行動留下遺患?

雖然兵家有“窮寇莫追”之說,但這是擔心己方士兵在追擊的過程中陣容鬆散、求功心切而露出致命破綻,容易給敵人反戈一擊、反敗為勝。

可是現在完全不存在這種情況了,畢竟契丹軍已經傾巢出動了,壓根不存在什麼伏兵,而且遼闊的草原一目瞭然,即便有伏兵,又往哪裡藏身?

這場追逐戰,楊集的親兵、達奚景為首的左衛軍並沒有摻和進去;而是和營州州兵、徵發來的青壯百姓在戰場上救治傷兵,緝捕契丹俘虜,若是遇到活不成的重傷員,則補上一刀子。

軍營裡的廝殺聲早已遠去,沒事的楊集便站在前營一個瞭望塔上,手扶欄杆,默默的注視著西南角。

前營西南角是富庶的李崇屯,但是已經被契丹狗夷為平地、連個寨牆都不剩下。

此刻正有許多棄械投降的俘虜在左衛士兵的監督下,老老實實的拿著鋤頭、鐵鍬、鐵鏟挖坑。

他們為了活下去,而且聽說是用來掩埋屍體,一個二個都賣命的挖、賣命的用籮筐把泥土抬上來,堆到四周。

一群俘虜人在隋軍的催促下,很快挖好一個又大又深的大坑,而後又沿著臺階上來,用板車把軍營中的屍體託運過去,扔進了大坑裡。

楊集冷笑一聲,又將目光移向北方,想必有些成功脫離戰場的潰兵已經跑去契丹牙帳黃龍城報信了,按照速度來講,最多兩天時間,訊息就該傳到黃龍了。

他現在希望楊綸儘快送來好訊息,只要他們蕩平前方的部落,就能分兵兩路:一路直搗黃龍,一路破了遼水道的契丹軍,將李子雄迎入契丹境,到時候將近十萬大軍來回剿殺,這一仗就該結束了。

雖然仗是要打完了,但賬卻不能就這麼算了;此戰過後,契丹已經孱弱到了極致,若是大隋就此罷休、就此退兵,不說契丹擁有再次崛起的機會;就算沒有,它也守不住這片十分關鍵、十分富庶的草原,與其給南室韋、霫族、奚族、亦或是高句麗佔領,倒不如依楊廣所言,將其納入大隋版圖。

有了這塊百草豐茂的草原,高句麗需要防禦的邊境線至少增加兩倍,而且有此為重鎮,日後大隋遠征高句麗之時,就能避開遼水,直接從陸地上遼河平原東部。

此外,還能挾大勢瓦解高句麗、伯咄靺鞨、粟末靺鞨聯盟,緩解新羅和百濟的壓力。

而如今的半島三國,都向大隋稱臣。

實力第一、虛情假意的高句麗姑且不說。

實力第二的新羅坐擁著漢江流域,佔據了半島最富饒的土地,但新羅北部是高句麗、西部是百濟,最大的弊端是無法和大隋聯絡,想要派出使臣出使大隋,要麼是借道高句麗,走陸路;要麼是貼著百濟南部海域,走水路。

以前百濟強大時,新羅是高句麗的小弟,訪問中原時是走陸路,後來和百濟聯手時,是走海路,但現在,牆頭草一般的新羅把雙方都得罪死了,於是前來中原的路被鎖死了。

倒是百濟,先被高句麗打過、後來又遭新羅背叛。

它實力最弱,而且還兩面受敵、處境可想而知,為了應對來自兩個國家的威脅,百濟自南北朝時期,就和南朝北朝所有政權都保持密切關係,到了大隋統一天下以後,雙方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

早在開皇年間,百濟就決心和隋朝一起,共同打退高句麗。

而楊堅也希望能透過百濟這枚重要的棋子,恢復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全面影響力。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進入了高度合作的“熱戀期”。

如果雙方繼續保持這等關係,日後的大隋水師可以在百濟登陸,然後透過陸路北征高句麗。

這種辦法雖然麻煩一些,但卻遠比水師直取平壤的打法穩妥多了。

就在楊集默默思忖之際,一隊巡哨策馬來到瞭望塔下,火長遠遠就大聲說道:“大王!突厥軍把契丹狗擄掠而去的營州女子送回來了.”

“有多少人?”

楊集問道。

火長大聲答道:“足有四五千人!”

楊集先是一愣,緊接著大喜過望,連忙下了瞭望塔,縱身騎上通體烏黑的汗血寶馬“悍馬”,向待命的張出塵、朱粲說道:“一起去看看.”

“喏!”

朱雀衛、玄武衛紛紛上馬。

“帶路!”

楊集又向巡哨們吩咐道。

“遵命!”

巡哨們行了一禮,調轉馬頭,帶著楊集一行人向西奔去。

出了破爛的大營,再行兩三里,迎面便看到一支突厥軍護送著大隊穿隋朝布衣、布裙的女子行來。

不過這個可憐的女子盡皆驚恐萬狀、戰戰兢兢的,對於她們來說,突厥人和契丹人並沒有絲毫分別,落入誰的手中都是虎穴和深淵。

好在楊集事先有令,不許突厥兵欺侮被擄掠來的隋朝女子,所以突厥騎兵倒是不敢逞獸性。

楊集和士兵們都露出了隋軍的盔甲,他們飛馳到隊伍的側邊,這才放慢速度,楊集在側面一邊控馬徐行,一邊高聲說道:“我是大隋衛王楊集,奉聖人之命前來解救諸位,你們已經得救了,無須害怕!”

楊集來回縱馬,連喊十幾遍,相互攙扶著的數千名可憐的弱女子都聽到了熟悉的母語,也看到迎接而來計程車兵皆是身穿隋軍的鎧甲。

默默的看了這支騎兵半晌,終於相信知道被大隋軍隊解救了,一時間,積壓一兩個月的恐懼、悲傷、委屈一併爆發了出來。

她們想起自己所受的凌辱、想到契丹狗賊殺死的親人,頓時跪在地上放聲大哭,盡情的宣洩著……不少人擔驚受怕了一兩個月,此番驟然獲救,撕心裂肺的哭暈了過去。

朱粲等玄武衛望著這令人十分心酸的一幕,每個人的眼睛都含著熱淚。

而朱雀衛,更是默默的陪著流淚。

便是楊集也是雙眼發紅,拋開那些顯赫的戰功,他也是一個極其感性的人,自然不願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痛苦不堪。

然而這一次,本該保護百姓的軍隊,卻因為疏忽大意,被契丹狗殺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犯下的過錯,卻要這些可憐的女子和親人來承擔。

這讓楊集心中惱火萬分。

旁邊楊暕跟著楊集這麼久,也長了不少見識、心態也改不了少,他在關中的時候雖然是一個大惡霸,可是聽著這麼多女子傷心哭泣、這麼多女子哭暈,卻不知為何,竟然也流下了眼淚。

他見楊集氣勢越發凌厲,心中一怯,低聲安慰道:“大王,息怒!人救回來了,終歸是好事.”

“我知道!”

楊集沉默了半晌,忽然豁然轉過頭來,向楊暕森然道:“但我他孃的,現在想殺人,誰讓我殺?”

“這……”面對楊集氣勢,楊暕還是蠻畏懼的,他想了想,忽然咬牙切齒的說道:“契丹狗侵我大隋領土、殺我大隋百姓、欺我大隋女子,理當滅族!殺俘虜築京觀,只是一個開始.”

“殺?太便宜他們了!”

楊集解下承影劍,交給了楊暕,聲音漸漸變冷:“營中的契丹狗,一律活埋。

若是鄧暠有婦人之仁、不予配合,給我宰了他,讓他為死難的百姓殉葬.”

毫不客氣的說,營州之禍,乃是邊軍之過;邊軍之過,罪在鄧暠。

鄧暠以前是陳朝的官,有著豐富的作戰、治理地方的經驗,也許是他有著南朝人的“婦人之仁”的緣故、也許是因為營州多民族的緣故,所以他對境內百姓採用懷柔的政策;這本沒錯,可他千不該、萬不該把契丹人也納入其中。

要不是他以往一直懷柔、一直“博愛”,區區契丹何至於如此囂張大膽?邊軍何至於這般麻痺大意?

現在有這麼多人因他而死,怎麼殺都不為過。

“遵命!”

楊暕心底一寒,上前接過了承影劍。

“朱粲,帶玄武衛去幫忙.”

“喏!”

朱粲應了一聲,又問道:“大王,不築京觀了?”

“契丹狗既然活膩了,那就讓它徹底消失吧!以後這片草原是,就是我大隋的了。

在境內築京觀不僅沒意思,而且容易引發瘟疫,還是不築為妙.”

楊集冷哼一聲,道:“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殺,總有築京觀的機會.”

“末將明白了!”

朱粲嘿嘿一笑,嘴角泛起一抹冷酷的笑容。

他們的對話,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旁邊的女子都聽了進去。

其中幾名霍然走身,踉踉蹌蹌的跑了過來,“噗通噗通”的跪在楊集馬前,一名女子擦乾眼淚,仰首望著楊集,一邊抽泣、一邊淒厲的說道:“大王,契丹賊子殺了我們的親人,與我們有滅家之仇,還請大王容許我們一睹仇人的下場.”

“大王,求您了!”

眾女砰砰的向楊集磕頭。

迎著一雙雙眼期待、祈求的目光,楊集翻身下馬,拱手還了一禮,說道:“我答應你們了,都起來吧!”

“謝大王!”

眾女聲音哽咽的磕了幾個響頭,這才站了起來。

楊集想了想,重新安排道:“楊仁期,你先回去,告訴鄧暠此事,再讓達奚景派一千士兵戒備.”

“喏!”

楊暕應了一聲,調轉馬頭,率先離開。

“張出塵,你帶朱雀衛護送姐妹們回去.”

“喏!”

張出塵一聲令下,朱雀衛便散了開去,向這些可憐的女人傳達活埋契骨狗的“喜訊”,眾女聞言,紛紛站了起來,跟著朱雀衛去了。

突厥軍見狀,也沒有跟著去。

為首的千夫長緩緩的策馬來到楊集身前,經此一戰,楊集無敵的形象更加直觀的深入人心,已經在這些突厥人心中紮下了根。

他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楊集,用蹩腳的漢語表、用漢家之禮抱拳道:“末將阿豹參見大王.”

楊集斂去雜思,十分意外的看著這名突厥千夫長,語氣輕鬆的說道。

“你的漢話說得不錯啊!”

“大王謬讚了!大王謬讚了!”

阿豹有些受寵若驚,連聲謙虛道。

“非常謙遜,不錯不錯.”

楊集心情大好,微笑著胡扯道:“你的漢語、你的謙遜,比大隋一些人都好,我很欣賞你.”

“謝謝、謝謝!”

阿豹紅著臉,有些忸怩不安。

楊集見他一個大漢露出了“女兒狀”,忍不住哈哈大笑,連笑連道:“你給我說說,這些女子是從哪來的?”

阿豹想也不想的答道:“大王,她們被關在拖紇臣水中上游東岸的敖漢部,那裡的人聽說這裡要打仗,都往西邊撤離了,空著的大營就被契丹人用來關押貴國的女子,並且留下三百多名士兵看守。

二王子殺到那裡之後,契丹士兵要麼被殺死,要麼逃光了。

然後就讓我護送她們回來.”

楊集這才恍然。

難怪大營裡一個女子都沒有,想來是悉萬丹·章柯來不及轉移去黃龍,便找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把這些可憐女人藏了起來,不過這樣也好,如果留在大營的話,恐怕會有很多人死在戰亂之中。

沉吟半晌,笑著向阿豹說道:“回去告訴你家二王子:等我回了涼州,我會給他一份厚禮.”

阿豹拱了拱手,有些為難的說道:“大王,二王子讓末將順便拿回他的白狼頭大纛,不知……”

“可以的!”

楊集笑了笑,說道:“你們跟我去吧!稍後,我挑兩把上好的橫刀給你,以作護送隋朝姐妹歸來的酬勞”

事先,雙方已經劃定了“漁獵區”,而合作,也在契丹營被打破、大家散開之時,基本宣告結束了。

他安排在突厥軍中的“千夫長”們也會自己回來,至於阿史那俟利弗設,接下來是以擄掠契丹四部為重,來不來都無所謂了,頂多就是像阿豹這般,陸續派人送些被契丹擄走的隋朝人回來。

“多謝大王.”

阿豹大喜過望。

“走吧!”

“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是,我咋就穿成皇帝了?

萌凌

大明國士

子率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