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河是河西走廊弱水水系最大支流,上游稱為託來河,發源於吐谷渾掌控的託來山東段,河水北流到個名叫黃羊谷的山谷,則更名為北大河,再往北,則是張掖郡福祿縣了。

黃羊谷夾在兩座大山之間、長達二十里左右,異常險峻,它不僅是隋朝和吐谷渾交界,還是南來北往的捷徑,如果往來雙方不走此谷,而是從群山之中繞行,那麼至少要耽擱十多天時間。

在幾年前的戰鬥中,隋軍士兵如同佔領祁連原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黃羊谷,將兵鋒推到了黃羊谷的南山谷。

如今的大營便位於谷口以南。

隋軍主將是張掖郡丞李大亮、副將是福祿軍的獨孤平雲,兩人都是正統軍武世家子弟,從楊集出仕那一刻起便一直追隨至今;楊集所打的每一場仗,都有他們的身影,尤其是在楊集嚮慕容卑發動懲罰性的第二次大湖區大戰時,兩人各率一軍、正式成為獨當一面大將。

但不管是李大亮也好、獨孤平雲也罷,都不是隻會一味攻殺的猛將,而是善於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利用周圍一切有利條件作戰的智將;這也是楊集反覆斟酌後,將涼州大本營交給兩人的重要原因。

楊集早在率軍離開張掖之前,就曾向李大亮鄭重交待過:他說主力大軍一旦向當金城發動猛烈攻勢,那就一定在三天之內攻克,然後揮師東進,並在正式攻城後的第八天抵達這裡。

在這個前提下,楊集給他們的任務是先守住營盤,不許吐谷渾一兵一卒入境;接著在楊集正式發動攻擊後的第五或第六天拿下對峙的吐谷渾大營,然後再把主力所需的物資運到前線。

唯有如此,急行至此的主力大軍方能得到好休整、才能在次日繼續作戰。

李大亮明白楊集之所以不許他們當一天時間內開戰,一是此營背後就是張掖,當以穩妥為上,守著了就是大功;二是因為吐谷渾兵力眾多,楊集擔心慕容邕揮師來援。

就在昨天上午,他們收到了楊集發來的戰報,說他下午正式攻城,讓他們按計劃行事。

就在楊集分兵東進、慕容邕遠未抵達野馬鎮的正午時分,李大亮和獨孤平雲、行軍長史劉洎聚在中軍大帳之中,對著案上一個沙盤商討軍情。

其實作戰方案早已定下,三人並沒有什麼好商量的,主要還是想著如何把物資運到南方。

穿過黃羊谷的道路雖然叫做道路,但實際只是河流衝出來的河灘罷了,雖然不算十分狹隘,但是河灘卻佈滿了從山上滾落、上游衝下的石頭。

而敵我雙方都擔心對方由此突襲自己,因此從古至今,都沒有哪個勢力去平整過。

對面這條不是路的路,人類倒是可以步行穿過,商隊和輜重也能慢吞吞的走,但是數萬大軍所需的糧食等等物資,根本就不能在短時間內穿過。

劉洎現在的使命和王琮一樣,都是幫助主將掌管後勤、打理軍中雜務,就位之後,便努力行使長史之職,從張掖城運來大量物資,他剛剛指揮雪橇隊將一批物資運到大營,就被李大亮召集過來議事。

然而到來之後,卻見著主將和副將說完如何儘快運輸物資之後,便默不作聲的對著沙盤發呆,於是便說道。

“李郡丞、獨孤將軍。

北大河河床凝成堅冰,我們準備的雪橇隊完全在河床上暢通無阻,只要軍隊攻克敵營,我就可以讓雪橇隊運輸物資.”

“長史有所不知,因為這幾天天氣漸漸變暖之故,下游冰雪開始融化了。

我們擔心河床冰雪融化、無法行軍,便派斥候日夜觀看黃羊谷的變化。

而就在長史你入帳之前,斥候說谷內冰雪也有融化跡象了,雖然早晚又會凍成堅冰,可是誰也無法預料未來幾天是否有變.”

李大亮看了劉洎一眼,憂心忡忡的說道:“我們現在擔心的是吐谷渾境內的河道也已融化,如果未來幾天融化、無法行軍,我們又怎麼如期將物資運到託來河南岸?”

劉洎知道冰雪融化意味著什麼,聽了此話,頓時臉色劇變。

“照我說,大王有點多慮了.”

獨孤平雲向李大亮說道:“我們今天干脆拿下敵軍大營好了,只要將敵軍消滅,即可在冰雪融化之前,日以繼夜的將物資運到目的地.”

“大王有顧慮很正常.”

李大亮嘆息一聲道:“吐谷渾佔盡天時地利的優勢,慕容伏允又窮兵黷武、擁兵兵數十萬;而大王手上僅僅只有涼州之力,他不僅要以少勝多、攻佔吐谷渾,還要扛下朝廷各大政治勢力施加的巨大壓力。

正是這種來自於內外的強大阻力,使大王格外謹慎.”

“何人如此大膽?”

劉洎聞言,不禁勃然大怒,雖然他知道任何一個政權、任何一個王朝,都有一些高官不見得別人比他好,不過這種事情真真正正發生自己身上時,相當令人惱火。

“大隋王朝渴望大王失敗的人,簡直多如牛毛.”

獨孤平雲冷笑一聲,道:“他們自己貪生怕死、平庸無能也就罷了,還拼命扯我們涼州的後腿。

我看這些人,比慕容伏允尤要可惡數倍.”

“這些人真是罪該萬死!”

劉洎心頭更怒,他們在這裡出生入死,背後卻有人在捅刀子,這種感覺,著實讓人忍無可忍。

李大亮和獨孤平雲其實並沒有這麼憤怒,不過他倆是楊集的死忠分子,而這個劉洎卻是後來者,他對楊集的忠誠肯定不夠。

所以眼見話題說到這份上了,於是便借題發揮、有的放矢,希望透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劉洎,讓他在靈魂深處認同衛王系、以衛王系核心成員而自居。

眼見劉洎氣得臉紅脖子糧,倆人便知火候已至,便默契的不再繼續這個話題了。

“啟稟郡丞,大王有緊急軍情傳來.”

就在李大亮打算言歸正傳之時,一名校尉大步入內,接一封書信交給了李大亮。

李大亮連忙接過觀看,臉上露出了狂喜之色,他把戰報遞給了獨孤平雲,哈哈大笑道:“長史、獨孤,大王已經成功攻克當金城了。

還是大王厲害啊!不攻則己、一攻便克.”

楊集昨天還讓他們按計劃行事,然而主力大軍僅僅只是花一個下午、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攻陷了當金城,並且還把敵軍主力全部留在當金城。

而這場輝煌得出乎意料的大勝,導致楊集既定戰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他發來的這封戰報除了說明戰果之外,還令他們放心大膽的攻克對面敵軍。

而他們所擔心的事情,也將不復存在。

劉洎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誰都知道當金城兵多將廣,便是楊集出征前也是顧慮重重;然而楊集自己都認為是易守難攻的當金城,竟然被他輕鬆就拿下了,這實在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他又驚又喜的問道:“李郡丞,這是怎麼回事?你可千萬別哄我,我會當真的.”

“長史自己看吧!”

獨孤平雲一目十行的看完書信,又把戰報遞給了劉洎,笑著向李大亮說道:“我剛才還是大王多慮了,你還不信!”

李大亮笑道:“哈哈,慕容伏允對慕容邕寄予厚望,給了他十四五萬兵力,誰能想到他短短几天時間之內,就敗得這麼慘?”

劉洎看完戰報,亦是欣喜若狂的說道:“李郡丞、獨孤將軍。

大王此戰於我們而言,真可謂是豁然開朗、雨收雲散,這下子好辦了.”

劉洎精通律法、並不以軍事見長,但是這個年代出類拔萃的文人,都是飽讀兵書、君子六藝的純正儒生,再加上他又成天和一幫好戰分子相處、軍事眼光自然也是噌噌噌的上漲,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楊集這場大勝仗對於這支軍隊意義。

“長史說得不錯,現在的戰局的確變得十分明朗了.”

李大亮笑容可掬的點了點頭,他沉吟半晌,向兩人道:“不過我們也要根據這份戰報,做出戰術調理.”

“但不知郡丞想要如何調整?”

獨孤平雲看完戰報,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不過李大亮畢竟是一軍之首,他得先聽一聽對方的意見,然後再發表自己的看法。

李大亮拿起一根棍子在沙盤上的錫鐵山一指,說道:“錫鐵山山脈自西北向東南、將吐谷渾一分為二,所以大王和慕容伏允不約而同以此為基準,將這場戰鬥劃為東西兩大戰場.”

“西部戰場在某種程度上說,現在已歸我軍所有,而吐谷渾的西大門也從當金山口移到錫鐵山山脈,如果說魚卡河河道是溝通東西要道,那麼山上的木裡湖則是門戶,至於湖畔以西的吐谷渾大營,既是最為關鍵的鑰匙,也是糧倉。

我的意思是我們不僅要把擋路虎幹掉,還要迅速奪取鑰匙糧倉、佔領吐谷渾新的西大門.”

獨孤平雲其實也是這麼想的,聽罷此策,便笑著說道:“郡丞的意思是打時間差了?”

“獨孤將軍所言不差,我正是要打這個時間差!”

李大亮微笑頷首:“吐谷渾自當金城一敗,對面那兩萬敵軍是西部戰場僅存的成規模的軍隊,而木裡營因為深層大後方的緣故,所以只有五千精兵坐鎮,而這兩支軍隊相距較遠,我軍足矣一一應對!”

停頓了一下,李大亮又說道:“而今,他們絕對還沒有收到慕容邕兵敗的訊息,等我們利用時間差打完眼前這一支,然後利用時間差打木裡營.”

劉洎聽得連連點頭,讚不絕口的說道:“李郡丞此法甚好,要是勝利完成了,我軍不僅不用逐城強攻,而且還獲得木裡城的大量物資,至於自己的物資,則是不用搬運了,可謂是一舉多得.”

“那就這麼定了!”

獨孤平雲沉吟半晌,又向李大亮說道:“不過我有兩點要補充!”

李大亮點了點頭:“請講!”

“其一、木裡營雖然兵力不多,可是我們要做好與大量援軍對峙和打仗的心理準備,所以我們要以儲存實力,而不是與眼前這支軍隊硬碰硬,只要將之擊潰即可.”

獨孤平雲繼續說道:“其二、木裡營深在大後方,守軍的防範之心不能說沒有,但即便有,也不會太高。

未免打草驚蛇、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要把潰兵盡數向西方驅逐,這樣就能有效的隱瞞木裡軍.”

“嗯!”

李大亮點了點頭:“此戰若是打響,我們就把重兵部署在東部,至於被擊潰的潰兵,就讓他們去找慕容邕好了.”

此言一出,獨孤平雲和劉洎哈哈大笑,獨孤平雲邊笑邊說道:“但願北宮武今天來挑戰.”

隋軍現在有一萬五千名主戰之兵、一萬名退役老兵組成的輜重軍,加起來便是兩萬五千名戰士。

不過這邊以守禦為主,從未挑釁過敵軍,這便導致敵軍主將北宮武以為他們膽小畏戰,於是天天拉出一支軍隊來挑戰。

說曹操曹操到,就在李大亮準備回答之時,一名武將衝了進來,向三人拱手稟報道:“將軍、長史,那個北宮武又來溺戰了.”

“是嗎?”

李大亮眼了獨孤平雲一眼,見他目光之中充滿了驚喜和興奮,於是又問道:“來得正是時候,但不知敵軍距此還有多遠?”

將領迅速答道:“將軍,據斥候來報,敵軍距我大營還有六七里之遙!”

李大亮又問:“敵軍來了多少人馬?”

“據說是傾巢出動!”

“傾巢出動?好得很、好得很!”

李大亮站了起來,語如刀鋒的向獨孤平雲說道:“獨孤將軍,北宮武已經狂夠了,咱們今天就破了這支人馬.”

“喏!”

獨孤平雲起身應命。

“我帶五千精兵、六千輜重軍為前鋒,負責擊潰敵軍、佔領敵營.”

李大亮給自己安排好任務之後,又向獨孤平雲說道:“你帶一萬精兵當後軍,一旦我這邊開戰,你立刻斷敵東進之路,絕對不許一人逃走.”

“末將遵命!”

獨孤平雲肅然應命。

“長史!”

李大亮向又劉洎說道:“大營就交給你了.”

劉洎抱拳行禮道:“遵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