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邕、慕容孝雋等人設想雖好,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副帥慕容巡早已向甘泉營發動猛烈的進攻了,他們之所以認為慕容巡尚未發動進攻:一是時間差、路況不佳、通訊落後等問題。

二是慕容巡深知自己責任重大、時間寶貴,他考慮到大舉進軍容易讓隋軍察覺、戒備,取不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加上甘泉吐谷渾軍擁兵兩萬,而隋軍卻只有一萬,故而剛離開當金城,便讓守軍向隋軍發起猛烈的攻勢。

如果守軍迅速拿下隋營,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果攻克不了隋軍大營,卻也為他創造致勝之機,好讓他一舉攻破敵營、進佔敦煌。

這樣一來,就能省出大量時間。

甘泉水分水‘盆’名叫冷湖,兩軍的軍營皆是駐紮在冷湖西湖畔、祁連山西段的東麓,這一帶名叫冷湖原。

是一個地勢開闊、利於戰馬馳騁的高山草原,而且這裡地勢北高南低,隋軍早有當年的戰鬥中,便搶佔了戰略制高點,所以隋軍大營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

只不過這個坡度只是稍微傾斜向南,優勢並不大,但是對於採取的隋軍而言,優勢再小那也是優勢,而吐谷渾人馬“爬”坡攻營之時,終究還是會損耗一點體力。

巳時,又一場慘烈的廝殺終於落下了帷幕。

隋軍主將是敦煌副總管權旭,他身穿鎧甲的站在營內的哨塔之上眺望遠方,經過幾天高強度的戰鬥,他消瘦了不少,但眉宇之間卻多了以往所不曾有沉穩氣度。

眼看著吐谷渾士兵再一次如潮水般退去,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向身邊一名旗號兵交待一聲,便走下哨塔、向中軍大帳疾步而去。

步入大帳,權旭目光便看向帳中那名溫文爾雅、文質彬彬的文官。

此人正是涼州民曹王琮,亦是一名文武雙全、兼通軍政的人物,他在張掖軍事會議結束以後,被楊集任命為敦煌道行軍長史,負責打理軍中後勤等雜務,以便權旭騰出手、沒有後顧之憂的與敵軍作戰。

“長史,敵軍已經退了!”

作戰期間,權旭便以軍職相稱,而不是王琮的正職。

“將軍辛苦了!先喝碗熱水暖暖身子.”

王琮給坐下的權旭倒了一碗熱水,他剛才也在前營觀戰,看著將士們將來犯之亂打退,這才先行回帳的。

“多謝長史!”

權旭指揮大軍作戰之時,吼得嗓子冒煙,正口渴得緊,接過大碗便一口悶了下去。

他抹去嘴邊的水潰,剛把大碗放在桌子上,便迫不及待的問道:“慕容巡來勢洶洶、不時將至,而我軍將士連續打了幾天仗,早已疲憊不堪,但不知長史可有應對良策?”

吐谷渾出兵是意料之事,而楊集也來信提醒了,但是權旭沒想到慕容巡三萬大軍毫不掩飾的直撲冷湖原,這對第一次獨自率軍作戰的權旭來說,這支即將抵達的生力軍,無疑是一次艱鉅的考驗。

“慕容巡看似強盛、實則外強中乾,將軍勿須擔憂!”

王琮摸了摸鬍子,沉聲說道:“他這三萬大軍之中,除了慕容伏允給予他的一萬精銳之外,另外那兩萬名兵力其實不能算是精兵,只因其中既有鮮卑人也有羌人、既有正規軍也有普通牧民。

如此兩相結合,反而容易對付一些.”

權旭聽得一頭霧水,有些不能理解的問道:“卻是為何?”

王琮逐一分析道:“那支萬人精銳是慕容伏允傾盡國力打造的兵馬,寶貴異常,如果慕容巡只帶此軍,定然讓此軍強攻我軍大營,這樣著實可慮。

但是他兵力眾多,而且還肩負著攻佔敦煌、深入敵境的使命,多少懷有儲存精銳的僥倖之心。

他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後續任務,絕對不會過早使用那支軍隊.”

分析完畢,王琮目光注視著權旭,說道:“而且我們也不是孤軍,不日,張通守的援軍即將到來,將軍在援軍抵達之前,只需堅守營寨即可.”

權旭聞言恍然,又問道:“長史,但不知我應該怎麼做?”

王琮微笑道:“將軍這幾天打得太猛、太狠了;接下來,可不能這樣打了,你得溫和一些.”

“啊?”

權旭愣住了,吶吶的說道:“打狠不好嗎?”

“不是不好,而是戰局瞬息萬變,計劃和戰法不能一成不變,我們的作戰方式也必須隨著戰局的變化適時調整.”

說到這裡,王琮已經笑出聲來了,他接著說道:“我們的任務守住大營、守到援軍,如果慕容巡不來,你怎麼打都無所謂。

但他來了,而我們又沒有把握擊潰那支精銳之師,所以一旦慕容巡到來、並且用那些雜兵攻營之時,你得讓他看到勝利的希望、讓他認為雜兵也能攻克我軍大營。

這樣,他就不會使用那支令我們十分顧慮的軍隊了.”

“所以接下來,你得假打,並且假得十分真實、無懈可擊.”

權旭聞言苦笑,他理解王琮的意思了,無非就是一個“拖”字,但是讓他假打,而且還要假得真實,這就有些難為人了。

他默然半晌,又見周圍無人,嘆息道:“長史,賊軍這四天下來,已經摺損了將近六七千人,但是今天,他們也不知發了什麼瘋,竟然從清晨一直打到了巳時,而我軍將士打到現在傷亡也比較大,剩下的可戰之士也是疲憊異常,再這樣下去,我擔心堅守不到援軍。

不如我們放棄前營,退守中營?”

營寨防禦力自然遠不如城池、城堡,雖然楊集早在開戰之前,就讓權旭將加強營寨的修繕,但軍營的論起防禦終究比不上城池,而且前營的防禦面比較大,剩下計程車兵防守起來,就顯得比較單薄了。

所以他想收縮兵力、放棄前營,守到防禦面比較狹窄的中營,這樣一來,也能更好的與慕容巡進行博奕。

“不能退啊!”

王琮搖了搖頭,說道:“前營是敵我雙方的拼命爭奪的制高之處,誰掌控了它,誰就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

“我們兵力本來就不如人,如今又有三萬敵軍將至,一旦我們放棄這個唯一的優勢,這些天的堅守和犧牲都將毀於一旦,而慕容巡卻能俯衝而下、掌握戰爭的主動,局面對於我們將會變得更加不利.”

權旭聞言默然,理雖如此,但他們兵力鋪在前營之後,實在太過單薄,繼續這樣打下去,可堅守不了多久。

“將軍儘管放心!”

眼見權旭默然,王琮安撫道:“大王那邊,想必很快要有好訊息傳來了,我們這裡支撐得越久,大王那邊的壓力就會越小.”

說到這裡,王琮臉色慢慢的嚴肅了起來,他續道:“重要是,我們一旦放棄前營,如果中營又抵禦不住,慕容巡便可長驅直入,不說敦煌郡了,便是張掖、伊吾、鄯善都會慘遭戰火荼毒,這樣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權旭聞言凜然,拱手道:“長史但請放心,末將絕對堅守到援軍.”

他知道此次戰爭乃是涼州單獨和一個國家較量,涼州州牧府在不影響民生的前提下,把能用的軍隊都派到戰場之上了。

而在兩大戰區之內,楊集又把兵力偏向東部戰區,他自己為首的西部戰區,卻只有幾萬兵力。

導致西部隋軍不但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就連兵力也遠不如敵軍,這也說明楊集把勝利的希望給他張須陀為首的東部大軍,自己卻扛下了最大的壓力都扛下了。

一聽說慕容巡有可能攻伐甘泉大營,又在第一時間將可用之軍調了過來,而不是援助他本人。

所以單是這份壯懷激烈的豪情、大公無私的心胸,就足以讓任何人心悅誠服了。

面對這樣一心為國、大公無私的主帥,作為衛王系嫡系之將的權旭還有什麼好說的?

大不了用這條命來回報楊集知遇之恩。

“將軍、長史,張通守派人來了.”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入內,喜上眉梢的說道。

“何事?說!”

權旭大聲道。

士兵拱手道:“張通守讓他的親兵傳訊:明天黃昏之前,他就率軍抵達冷湖原,讓將軍、長史務只管放心.”

權旭、王琮大喜過望,張定和來得實在太及時了。

“將軍、長史,前方送來緊急軍情!”

此時又有一名士兵來報。

“何事?說!”

“啟稟將軍、長史,敵軍援軍已至十里之外.”

“知道了,繼續再探.”

權旭揮手讓斥候們退下,向王琮說道:“長史,慕容巡來得好快,有點出乎意料了.”

“來得的確是非常快,但是這也說明大王把當金城的慕容邕逼急了,所以他們迫切希望從我們這邊突破.”

王琮說到這裡,立刻站起身來,神情嚴肅的說道:“權將軍,如果我預料不錯。

大戰馬上就會重啟,請你立刻做好打血戰、大戰的準備,否則晚矣!”

“長史,我明白了!”

權旭點了點頭,正當他要和王琮告辭之時,又有一名士兵入內,大聲說道:“將軍、長史,敵軍士兵再度整軍,全軍士兵已在敵營前集結.”

隨著士兵、斥候流水一般的把軍情送來,權旭和王琮神情逐漸凝重起來,兩人也不再說話,不約而同的舉步向外面走去。

“嗚嗚,嗚嗚嗚……”兩人到得前營不久,吐谷渾軍進攻的角號再次響起。

吐谷渾守軍在經過短暫的修整之後,再次對隋軍大營展開了攻勢,權旭看著遠遠走來的吐谷渾士兵,他深吸了一口氣,向王琮沉聲道:“兵兇戰危,長史且回營坐鎮,待末將破敵!”

王琮依言而退,一場攻防之戰,再一次拉開帷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雲事蹟

劉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