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奴,蝗蟲真有那些神效?”

楊廣總是覺得蝗蟲是男人之寶的言論不太可靠,散朝過後,楊廣就把楊集叫到了安仁殿後花園詢問。

“巢太醫令不是說了嗎?能否取到男人之寶的功效,得看人來.”

迎著楊廣疑惑的目光,楊集不緊不慢的說道:“別人有沒有效果我不好說,但我家那三個小子,就是因為我長期吃蝗蟲得來的,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了嗎?而且就算其他人吃不出這個效果,但最起碼,對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這倒也是!”

楊廣點了點頭,不再糾結於這個問題,他轉而向楊集說道:“我有兩件與皇族有關的事兒,想聽聽你的意見.”

楊集放下茶杯,笑著問道:“何事?”

“第一件事,與房陵王(楊勇)的子嗣有關.”

楊廣沉吟半晌,嘆息著說道:“房陵王子嗣眾多,老是這麼軟禁也不是長久之計,我打算讓他們遠離京城這些是非之地.”

楊勇有十個兒子,他們在楊堅時期就被冊封為郡王了,其長子楊儼受封為長寧王、次子楊裕受封為平原王、三子楊筠受封安城王、四子楊嶷受封為安平王、五子楊恪受封襄城王、六子楊該受封為高陽王、七子楊韶受封為建安王、八子楊煚受封為潁川王、七子楊孝實受封為廬江王、十子楊孝範受封為范陽王。

楊勇雖然發動了仁壽宮政變,並且差點實現了“逆襲”,但是楊廣事後並沒有為難他的這些侄子,既沒有處死他們,也沒有剝奪他們的爵位。

就殘酷的宮廷政變而言,身為贏家的楊廣能夠做到這一步,堪稱是史上罕見。

楊集說道:“阿兄打算把他們安排去何處?難道是涼州不成?”

楊廣笑著點頭:“正是涼州!”

“不會是讓我半路弄死他們吧?”

如果楊集記得不錯的話,楊勇的兒子就是在發配途中被雲定興一一弄死的,

楊廣聞言差點氣死,氣道:“我要是想弄死他們,何須如此麻煩?我是擔心他們受人挾持,做出什麼不當之事,思來想去,唯有涼州比較合適,有你看著他們,我也就放心了.”

“如果是這樣,那我建議把楊儼等人的爵位削了,然後讓他們各在一方隱姓埋名,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這樣對他們、對皇族、對大隋都有好處.”

楊集說到這裡,又分析道:“要是他們集中在一處,難免會出現一兩個膽肥的。

到時,將會連累一切與他們有關的人,同時也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困擾,與其如此,倒不如從一開始就絕了他們的念想.”

“言之有理,是我考慮欠妥了.”

楊廣點了點頭。

楊勇明知失敗卻還執迷不悟,甚至以大隋動盪的代價謀求所謂的勝利,楊廣覺得那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不過他也知道從楊勇集團的角度來說,肯定不是這樣,他們認為他們如果賭贏了,那麼不但不用死、這個天下也是他們的了,所以權力之爭只有結果,很難分得清對錯。

楊勇有幾個兒子早就成親了,他們如果集中在一起生活,誰也無法保證他們安分守己;就算其中一人搞事,餘者也會受到牽連。

如果把他們打散、暗中送走,兄弟十人日後天各一方的,聯絡都聯絡不上,更別說什麼合夥造反了。

“還有一事呢,又是什麼?”

楊集問道。

“與老四和老五有關.”

楊廣說道:“我打算讓老四來當宗正寺卿,專管皇族事務。

老四沒有什麼過錯,他重新入仕的話,別人也不能說什麼。

至於老五……”楊廣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皇族也需要需要像世家門閥那樣隱藏底蘊,我打算讓他來當這個底蘊,以後一明一暗、共保皇族.”

聽了此話,楊集對於楊廣的安排很是佩服,尤其是對楊諒的安排更是絕了。

楊諒又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天下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如果現在列出一個“痛恨楊諒萬人榜”,楊廣連榜單都進不了,只因所有名額都被關隴貴族、山東士族佔領了。

也是因為他生活在皇宮之內,要是他離開皇宮、失去楊廣保護,那些被他坑得相當悽慘的人早就弄死他全家了。

楊廣此時便是恢復他漢王之位、讓他返回原先的王府,想必他也不敢回。

日後,他也只能乖乖的為楊廣、為皇族做事了。

楊廣微微一笑,又向楊集說道:“是不是覺得我如此做太過麻煩?”

“這倒不是,只不過我覺得有些意外而已.”

楊集有些不解的說道。

“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我成了太子以後,我實際上就沒有當他們是敵人了;尤其是兄長,他連當了二十年的太子之位都保不住,這能力又能強到哪兒?而益錢雖然有野心,可他更多是被阿耶和我一步步推到擁兵自重、擁兵造反那一步的,現在回過來看,他造反之舉對我大隋的穩定取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他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了,我還擔心他做什麼?”

楊廣搖了搖頭,沉聲說道:“以上只是其一;其二為了阿耶的遺願,我答應過阿耶,不會以難他們,若是我處死了他們,以後又有什麼面目去見阿耶、阿孃?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要為後代子孫做一個好榜樣.”

楊集為之一愣,繼而若有所思的問道:“好榜樣?”

“正是!”

楊廣苦笑了一聲道:“自古以來,帝王之家很難見著親情,我不奢望自己能徹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皇座只有一個,只要皇座在,那麼紛爭就不會斷。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我們的孫子後代能以我們這一代為榜樣,以後對待自己的兄弟的時候,不要太過殘忍.”

“好了,你先回去吧,我要處理奏疏了.”

楊廣說完,快步向前殿走去,只是他的背影落在楊集眼中,顯得有些蕭瑟和寂寥。

“喏!”

楊集向著楊廣深深的施了一禮,從側門離開安仁殿後花園。

追名逐利是人的天性,普通人家、世家門閥和各個王府的子弟因為受到層層約束,他們不至於為了名利、權力拔刀向對。

但帝王家則是不一樣了,他們處於權力金字塔的最尖端,他們為了爭奪獨一無二的皇位、掌控天下一切法則,拔刀相向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以前有,以後也會有。

正如楊廣所言:這是誰也沒辦法改變的事。

……

散朝時,蘇威和高熲讓楊集去“認認門”、認認人,不過楊集卻沒有去尚書省湊熱鬧的意思,畢竟尚書令都成為虛職了,他要到再湊過去,那成什麼樣子?

離開大興宮,便騎馬帶著後親兵回府。

問了老孃在何處,才知道她又帶著蕭穎、柳如眉在英武殿的書房算賬,楊集過去溜了一圈,叮囑她們稍後一起吃午飯,然後就被獨孤敏不耐煩的轟走了。

自從有了兒子,楊集在家裡的地位每況愈下,老孃拿她的三個可愛小孫孫當成寶也就算了,老婆們有了孩子以後,關注的重點好像也移了過去,弄得他現在很沒地位。

回到後宅,正好看到三個兒子在一張非常矮小寬大的坐榻上曬太陽,不過除了正在睡覺的老三之外,兩個大的一點都不安分,正滿榻爬,旁邊是秋水和秋月在看著。

見到楊集過來,兩個小傢伙眼睛放光,嘴裡“嗬嗬”有聲的朝這邊爬過來,眼瞅著老大楊昊就要掉到地上。

楊集不待旁邊的秋水出手,便一個箭步搶上前去,一手一個將兩個兒子抱了起來,左一口右一口,不偏不倚的各自在小臉兒上親了一口。

老二楊明張著嘴呵呵樂,又嫩又胖的小手兒在楊集臉上抓,逮著鼻子眼睛就摳;老大楊昊則伸手抹了臉上並不存在的口水,腦袋偏向一邊,那小眼神兒好像充滿了嫌棄。

“不是吧!”

楊集吃了一驚,這孩子居然做出這個表情,不會也是穿越的吧?他想了想,朝著老二說道:“二寶,手機、電腦,電影是什麼東西?你知道嗎?”

老大沒什麼反應,似乎被這麼抱著不舒服,一邊“gue、gue”的玩泡泡,一邊蹬著小手、小短腿向榻的方向爬。

兒子的嫌棄可把楊集氣得不輕,氣道:“好小子,敢嫌棄你老子?膽子肥了是吧?”

說著,就把老二放在榻上,接著將老大翻過來,照著小屁股輕輕的扇了兩下。

這小子好像是以為楊集和他玩,所以非但沒有哭,反而扭頭瞅著楊集直樂呵,口水流出老長的嘴巴就朝楊集的胳膊啃了下去。

裴淑英正在裡邊換溼了的胸衣,外衣剛好穿上,聽到外面的動靜便出來一看,一見楊集打兒子玩,她就不幹了,衝上來將老大楊昊從楊集手上奪了過去,柳眉倒豎的說道:“你這人怎麼回事?一回來就打孩子,手也不洗、衣服也不換,哪有你這麼當爹的?”

“孩子生下來,不就是用來打的嗎?”

孩子裴淑英被奪走、而且還被被訓斥一頓,楊集也不著惱,順勢在那敞開的衣襟裡捏了一把,感覺甚好……

“哎呀!”

裴淑英低呼一聲,俏臉一面通紅,羞惱道:“有人在呢!”

秋水秋月齊齊低著頭,耳尖都紅了。

“摸自己的媳婦乃是天經地義之事,難道犯了哪條律法不成?”

楊集說著,才發現裴淑英這身衣服雍容大方卻又不顯華貴,與她崇尚的素色風格完全不同,看樣子是準備出門了,於是好奇的問道:“你準備去哪兒?”

裴淑英彎下腰,打算把老大放回去,然而楊集又摸了她一把,嚇得裴淑英差點把手裡的老大丟了出來,放好老大,隨即一臉暈紅的嬌嗔道:“為什麼這麼問?”

“只是覺得這身衣服你以往的風格大不相同.”

楊集笑著說道:“不過話說回來,你這身衣服真是不錯。

料子看似普通、實則是最好的蜀錦,這裙襬上繡著的牡丹好像是蘇繡吧?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知道箇中奧妙,所說高階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又內斂,果真是有品位的.”

裴淑英以前長得比較偏瘦,這與年紀小有很大的關係,當了母親的她褪去了少女的青澀,渾身泛著輕熟風韻,而這身蜀錦蘇繡穿在身上,使她多了幾分月明媚端莊的氣質,比以往簡簡單單的素色衣著更顯魅力。

得到丈夫的誇讚,裴淑英美滋滋的,故作淡然的說道:“哪有郎君說得這麼好!還行吧,也就一般般吧.”

楊集見她高興得都笑成一朵花了,沒有去拆穿她,只是呵呵一笑。

裴淑英自己又說了起來:“不過郎君倒是猜對了,裴家今天辦家宴,我要回孃家一趟.”

楊集好奇的問道:“朝會上,我都遇到岳父了,他可沒有說到這個.”

“是阿孃讓我帶兒子過去給他看看.”

裴淑英說道。

“這有什麼區別?”

楊集奇怪的看著裴淑英,問道:“要不要我陪你去?”

“你去做什麼?”

裴淑英橫了他一眼,解釋道:“今天不是旬休,裴家的男子各忙其事,也就沒有宴請男客了,你去了豈不尷尬?”

“那行!”

楊集說道:“改天有暇,我們再請他們過府做客.”

裴淑英無所謂的說道:“馬上就北巡了,你和阿耶接下來肯定很忙,看情況再說吧.”

楊集點了點頭。

“公子,有客來拜訪,可以見嗎?”

便在此時,張出塵來到院內稟報。

“是誰?”

“秦瓊和單雄信!”

張出塵說完,又補充道:“據義父說,他們在我們尚未抵京之時,就已經來過一次了,好像是打聽程咬金的訊息.”

楊集沉吟半晌,說道:“讓人帶他們去玄武殿會客堂等候,我換身衣服就過去.”

“喏!”

張出塵連忙回去安排。

楊集又對裴淑英說道:“我去會客了,你把老大、老三送給去給阿孃她們,什麼時候去裴府,你自己決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自知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