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城之戰是決定這場滅國之戰的關鍵,當吐谷渾三大犄角盡折、近二十萬斷送在西部,吐谷渾的國基便已搖搖晃晃;緊跟而來的党項羌背叛、大非川失守、嶂山關失守、龍耆城和西海鎮失守……則是加速吐谷渾了敗亡;至於祁連原和“哈爾蓋河”之戰,給了岌岌可危的吐谷渾致命一擊。

隨著北宮戰不戰而退,伏俟城西側再無庇護,楊集立刻揮師東進,於第四天黃昏來到了伏俟城外;他帶離當金城的兵力約有五萬五千人,雖然他們一路戰鬥、一路打,可是兵力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因為李大亮、獨孤平雲、慕容伏駿的加入,總兵力變成了八萬。

涼州軍軍官們望著不遠處巍峨雄壯伏俟城,眼睛頓時閃閃發光。

這些軍官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們參與了楊集在涼州所打的每一場戰鬥,前年涼州裁軍之時,楊集優先提拔這些有功將士,接著又因軍功得以晉升。

蛻變了的整個涼州軍,也是因為一次次戰鬥、一次次裁減老弱,不但戰鬥力得到飛躍發展,而且自上而下都是楊集的人,或許楊集本人沒有這種感覺,可是將士們卻視楊集為戰神、軍神,覺得自己能當他的兵,既幸運榮耀又自豪。

然而這些頗有見識的軍官也有一點遺憾,那就是大王雖然攻無不取戰無不勝、賞罰分明,但沒有帶領他們攻克過歷史悠久的敵國的王城,而今,機會終於來了,這叫大家如何不激動?

行軍副總管薛世雄和薛世雄策馬而來,前者拱手詢問道:“大王,時間尚早,要不要到城下示威一番?”

楊集看了看地形,見這一帶地勢開闊,正前方七八里外便是伏俟城、北面三里外是布哈河,而南方十多里是黑黝黝青海南山山脈,山上的木材正好可以砍來當攻城器械。

這樣的地方,無疑是紮營的最佳之地,又見天色將暗,楊集搖了搖頭,說道:“我們的到來就已經起到示威之效了,而且將士們也累了,先紮下營寨休息,明天再過去也不遲.”

言罷,又向身邊的宗羅睺吩咐道:“率軍警戒.”

“末將遵命!”

宗羅睺現在是斥候軍主將,肩負警戒重任,他接到任務,立刻麾下四千名捷勝軍分成四十旅,向著四面八方撒了出去;既是警戒、也是監視吐谷渾王城的一舉一動。

安排好警戒,楊集這才向兩名副總管說道:“全軍停止前進,就地駐營!”

“喏!”

薛世雄和薛世雄立刻退回本部,傳令道:“大王有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駐營!”

霎那之間,傳令兵便向行軍佇列飛馳而去:“大王有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駐營!”

“大王有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駐營!”

“大王有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駐營!”

“……”

楊集離開當金城的時候是輕裝上陣,沒有攜帶帳篷等輜重,大多時候在樹林、敵人部落之中宿營。

可是李大亮早已依令在黃羊谷大營備足了武器裝備、兵車,而帳篷和糧草自有敵軍供給,所以他們現在並不缺乏物資。

當命令傳來,正洶洶向前大隋鐵騎便紛紛勒住戰馬,依令下馬,開始就地駐營。

將士們先是為了防止騎兵突襲,先是在挖壕溝、布鐵藜蒺陣、再用兵車圍攏一圈,充當營柵之用,接著以拒馬槍反插在兵車之後,然後在每個角都豎起了哨塔。

修好外圍工事,將士們才在營盤之內搭起帳篷,而且為了防止失火,每個軍帳都隔得遠遠的,寬敞的間隙可以讓士兵自由穿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整齊有序、井井有條。

這種布營方式倒不是各級將領謹慎過度,主要是因為前方就是敵方王城,而敵方士兵在生死關頭、生死存亡之際,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有了這個完善的防禦體系,將士們既能安心睡覺、又起到抵禦可能發生的夜襲。

天色慢慢的黑了下來,夜空下的隋軍大營燃起了一堆堆獵獵篝火,火光中響起了隋軍將士歡聲笑語,而空氣之中,也瀰漫著誘人的烤肉香味。

中軍大帳之內,楊集也和楊善會、郝瑗、沈法興、孔德紹、薛世雄、錢世雄、馮孝慈、韋雲起、阿赤、頗超器、楊師道、李大亮、獨孤平雲等人聚在一起吃晚飯。

大家一邊吃、一邊商議著即將發生的攻防戰,將官們都知道接下來這一戰是最後一戰。

對於即將進行的戰鬥,每個人都抱有樂觀態度,只因伏俟城城牆高大厚重,可它是用礫砂泥土夯實而成,其堅固程度遠不如條石堆砌而成的當金城,更重要的是,城內士兵也遠不如當金城多,軍心和民心更是沒法比。

只要成功攻克伏俟城、拿下慕容伏允,他們每個人都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獨孤平雲啃著一塊烤肉,十分樂觀的向楊集說道:“大王,將士們現在士氣高昂,大家對於接下來的戰鬥都充滿信心,我們明天就攻城吧!”

“吃你的肉!哪來這麼多的廢話?”

楊集瞪了表弟一眼,說道:“我軍現在是很強,但是戰爭瞬息萬變,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否則史上也不會有那麼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出現了。

我們越是到這關鍵時刻、越不能大意!”

“大王言之極是!”

楊善會看了楊集一眼,又向諸將說道:“戰至現在,我軍已經勝券在握,此刻若是出現一點小意外、或是出現大傷亡,都將使這場戰鬥變得不完美,所以大意不得吶!”

楊善會明白楊集心思,楊集之所以把後果說得這麼嚴重,的確有獅子搏兔尤盡全力想法;但更重要的是想等張須陀、楊義臣、梁元禮、周法明等人。

雖然都是自己人,但是在事關個人切身利益時,沒有人那麼大公無私,而楊集作為衛王系之首,必須公平對待每一名部屬,最起碼也要讓張須陀等人在伏俟城攻防戰中露個面,這樣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如果楊集不等他們到來就結束了戰鬥,那麼張須陀等人在這場代表性的戰鬥中將會一無所獲,你讓他們事後怎麼想?楊集日後又如何服眾?

另外就是很多老將是因為吐谷渾才長期呆在涼州,一旦吐谷渾完了,他們或許和陰世師等人一樣,升遷或是平調他處;楊集要想讓他們日後繼續信服自己,此刻最好公平公正一些,否則他們會看白了楊集、心寒而離開。

只是這種話,楊集本人實在不好說出去;若他說了,既是顯得太過功利,也會導致大家心有疙瘩,誤以為楊集不信任他們的忠誠,所以楊善會決定抽個時間與大家談談。

郝瑗看了楊善會一眼,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向眾人說道:“諸位將軍,我們很像是狼群作戰,狼群遇到獵物時,它們不會輕易發動攻擊,也不會輕易放棄盯著的獵物。

它們在尋找對方防守漏洞之餘,也在等待同伴。

一旦時機成熟,它們就會毫不猶豫撲向獵物,這樣一來,既是將危險平攤了,後面的同伴也有肉吃,不至於被餓死.”

“我們現在就是草原狼,我們的獵物還有反敗為勝的實力,但我們必須輕易吃掉他們,那怎麼辦?手段就四個字,耐心等待時機、等候同伴.”

“原來如此啊.”

獨孤平雲訕訕一笑,不再說話了。

眾人皆是心領神會的笑了出來,郝瑗都說得這麼簡明直白,若是再聽不清楚,他們也不用混了;更何況接下來的戰鬥不會影響到大家的利益,如果多一些自己人來參與此戰、多一些人掙得朝廷賞賜,最後獲益的、壯大的,必將是整個衛王系。

到時候,這片愈發茁壯的森林,自然也能應對一切大風暴。

對誰都是益處多多。

“好啦、好啦!”

楊集擺擺手,讓大家安靜下來,冠冕堂皇的說道:“我知道大家都要立功,我楊集也想。

但是大家都知道保住性命才是第一要務,如果連命都沒有了,朝廷追贈的諡號又有何用?對於後續之事,我心裡有數.”

話音未落,朱粲在帳外大聲說道:“大王,楊知運將軍奉張將軍之命,前來求見.”

楊集聞言,連忙說道:“哦?快快有請.”

帳門掀開,楊知運大步入內,行禮道:“末將楊知運參見大王、長史、諸位將軍.”

楊集年紀不大,可是他在皇族中的輩分卻高得離奇,是六十多歲的楊雄、楊達的堂弟,而楊知運的年紀雖然遠比楊集大,可他是楊達的孫子,於是也就成楊集的孫子輩了。

看著這個大孫子,楊集先是示意他平身,然後才問道:“知運,張將軍到了何處?”

“回大王,張將軍為首的東部大軍擊潰拓跋木彌為首的賊軍之後,與西平道行軍總管梁元禮合兵於西海鎮,並沿著青海湖北岸、向西殺來.”

介紹到了這兒,楊知運續道:“大軍已經抵達伏俟城東,此時正在紮營,並肩負著包圍東城的使命.”

楊集喜道:“你們共有多少兵馬?有無攻城器械?”

“回稟大王,我們的總兵力是八萬五千餘人,除了主戰的步騎士兵以外,還有攜帶攻城器械的輜重軍.”

楊知運答完,拱手道:“張將軍等人正在等候大王之令,只要大王一聲令下,便能向伏俟城發動攻擊.”

楊集正要說話,卻聽朱粲又在帳外說道:“大王,楊應將軍奉澆河道行軍總管之令,前來求見.”

楊集將到嘴的話收了回來,說道:“讓他進來吧.”

楊應乃是河間王楊弘次子,他奉楊廣和父親之命前來楊集身邊學習,此戰開始之初,則是被楊集打發到楊義臣麾下去了,入內便行禮道:“參見大王、長史、諸位將軍.”

“免禮!”

楊集揮了揮手,問道:“楊總管到了何處,兵馬是多少?”

“啟稟大王,楊總管率領兩萬澆河軍抵達了伏俟城南.”

楊應說完,又拱手道:“楊總管正在南城指揮將士們紮營,一時間走不開,所以令末將前來稟報,同時讓末將代表澆河軍前來聽候大王的指令。

大王有什麼作戰計劃、有什麼指令,向末將說道即可.”

楊集點了點頭,又問道:“周法明和楊武通、慕容兆、拓跋赤辭呢?可知他們何時抵達?”

“末將知道!”

楊應迅速說道:“今天晚上,周總管率領的兩萬名臨洮軍即可到達城南;而楊將軍為首的三萬益州軍、慕容兆為首的一萬五千名吐谷渾軍、拓跋赤辭為首三萬名党項軍,最遲於明日午時抵達.”

聽到這兒,眾人盡皆露出古怪之色,益州軍、慕容兆的軍隊也就罷了,而拓跋赤辭身為慕容伏允的岳父,戰前還幫慕容伏允牽制益州軍和慕容兆;然而這狗一樣的東西見勢不妙後,不但把慕容伏允賣得徹徹底底,還帶了三萬人來圍城,他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實在太過分了一些吧?

眾所俱寂之時,楊集冷笑著問道:“拓跋赤辭的党項軍有三萬人?”

“正是!”

楊應說道:“據楊總管說,此人的態度非常好,他表態說要當我大隋最最忠誠的臣子,凡是大隋的敵人就是他們党項從的敵人,只要大隋王朝有需要,他就會傾巢出動,將所有青壯都調來作戰.”

“我大隋最喜歡這樣的忠臣了,我也非常欣賞拓跋赤辭。

不過忠臣不是嘴巴上說說而已,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投機取巧的行為可是要不得的.”

楊集呵呵一笑,向楊應說道:“既然他說大隋的敵人就是他的敵人,那麼接下來的戰鬥,就讓他入城去打。

等他來了,讓他來見我.”

楊應應道:“末將遵命!”

“既然你們都來了,那我把任務一併說了.”

楊集向兩人說道:“明日辰時正,我會耀兵西城,你們讓張將軍、張總管同時響應!而今天晚上,派出騎兵騷擾敵方守軍,至於何時攻城,我會派人通知.”

“另外就是慕容伏允異常狡猾,極有可能棄城逃跑,你們讓張將軍、楊總管多加留意,絕不能讓一人逃走.”

“喏!”

楊應、楊知運應聲而退。

等兩人離開,楊集向朱粲吩咐道:“將慕容伏駿給我叫來,我有任務給他.”

“是!”

——————

【昨天陪好友娶親去了,沒有更新,實在抱歉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太子的我高低給所有女孩一個家

唯有抑鬱不可醫

水滸之祝彪【三國猛將來幫忙】

方遵

反派:我是被逼的,你信嗎?

翩翩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