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鉗形攻勢

夜幕降臨,天色徹底暗了下來。

沈晨看著不遠處小山丘上的那位年老將士英姿煥發的身影,頓時只覺得人生追求莫過於此。

哪怕已經六十歲,亦是戰場稱雄,縱橫睥睨,誰人能當?

此番風度可謂是每個戰將的夢寐以求啊。

“將軍!”

張南注意到沈晨正看著黃忠的方向愣神,便喊了他一聲道:“敵人已經撤去了。”

“嗯,我知道。”

沈晨回過神來,點點頭道:“隨我去見見那位老將軍。”

“唯。”

張南就跟在他身後。

二人來到山坡下,黃忠已經下來,見到沈晨和張南過來,便看著沈晨說道:“你便是沈晨?”

沈晨還是比較好猜,十九歲還未及冠的面容比較小,下頜和嘴唇間長滿了青澀的鬍鬚,而且還穿著將領才能穿的鎧甲,自然不會認錯。

“是南陽的黃老將軍嗎?我早就聽說過將軍大名。”

沈晨拱手行禮。

黃忠沒有託大,而是拱手回禮道:“沈小郎,長公子令我來此接應你。”

“一切有勞將軍。”

沈晨禮貌恭維,並沒有因為得到劉表劉琦看重而倨傲。

在荊州軍序列當中,分為三個檔次,其中蔡瑁、張允、黃祖權力最大,其次就是劉磐、韓晞、文聘、呂介等人,最後便是黃忠等一系列中級將領。

嚴格來說,沈晨的中郎將和黃忠是一個檔次。因為黃忠的級別也是中郎將,所以在沈晨沒有離職之前,二人同級。

但誰都知道沈晨年齡小,未來可期,因此大家都把他當作劉表將來的親信而不敢小覷。

反觀黃忠六十歲才混到中郎將,顯然在前途上就要落後很多。

不過現在沈晨已經離職了,目前是擔任劉琦的門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雙方不再是同僚。

沈晨的級別反而要比黃忠低得多,只是劉琦命令將士們聽他的,張南曲敢等人才從命。

當然就算如此,因為劉琦的關係,即便是劉磐也不會多沈晨有多少輕視。

黃忠說道:“希望老夫來得及時,沒有讓你們損失多少人馬。”

“將軍來得正是時候。”

沈晨笑道:“不知道長公子那邊已經如何?”

“都安排好了。”

“那就最好,我料再過一兩日江東軍就要來了,我們必須沿途將石嶺、烏嶺等地兩岸全部控制起來,不能讓他們的斥候察覺。”

“好。”

黃忠點點頭道:“你先領兵回烏嶺休整,我在此地先進行安排。”

“那就有勞將軍!”

沈晨向黃忠道謝,也沒有多做推辭,他手下的將士們走了半天,廝殺了半天,確實很疲憊,是應該好好休息了。

當下他押解著張紘,帶著兩千多江夏殘兵,一路往南向著烏嶺的方向而去。

在烏嶺荊州軍營地見過了劉琦,沈晨吩咐張南帶著將士們去休息,自己與劉琦商議了一些事情,就總算是能夠好好睡一覺。

到了第二日,沈晨與劉琦黃忠三個人開了一次小會。

會上沈晨做了安排,將各部重新進行規劃整頓,同時要求將士們把舒水兩岸從石嶺到烏嶺的全部地方控制起來,以應對江東軍的突然襲擊。

於是江夏水軍根據他之前觀察的地形做出瞭如下部署;黃忠部將楊齡領一千人駐紮於石嶺對面的南塢,劉琦部將張南領六百人駐紮石嶺。

然後是沈晨親自領五千人駐紮於烏嶺與石嶺之間的森林當中,也就是昨日與呂蒙戰鬥的那一片地方。

劉琦則率領餘下的五千人分散於烏嶺兩岸。

而且最重要的是劉磐大軍已經到了黟縣,距離此地已經不足二三十公里距離,隨時可以來支援,這樣一來,他們總兵力就達到了兩萬人。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由於江東軍還要在長江沿岸佈置防線,圍剿他們的兵力不超過三萬,沈晨軍已立於不敗之地。

.

.

兩日後,建安十年七月十七日,江東的船隊也已經浩浩蕩蕩進入了舒水,向著烏嶺的方向開赴而去。

此刻主艦內,孫權周瑜魯肅等人商議事情。

三個人看著上面的輿圖,魯肅沉聲說道:“沈晨已經達成了他的目的,看來他最終是要把呂蒙和徐盛從黟縣調離,以方便劉磐接應,現在他們已經可退可進了。”

“嗯。”

周瑜點點頭,卻又指著秧溪說道:“涇湖周邊河流四通八達,此河也能通往舒水,正好能到烏嶺。”

魯肅問道:“公瑾還是想派人從其它小河穿插過去?”

“是啊。”

周瑜苦笑道:“這次徹底陷入被動了,此戰恐怕很難再想殲滅沈晨。”

魯肅看向孫權道:“吳侯,若不如就與沈晨交換了人質,各自罷兵如何?再打下去,我們怕是討不了好。”

孫權握緊了拳頭,紅著眼睛看向二人道:“難道你們要讓我忍下這個屈辱嗎?東部大人要換回來,沈晨的人頭也必須要!”

“唯。”

二人都無可奈何。

魯肅又看向周瑜說道:“公瑾,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必須要弄清楚沈晨到底想做什麼,才不會受制於人。”

周瑜思索道:“無非是兩個目的,一,交換質子之後,安然撤離。二,設伏!”

“我與你想的一樣。”

魯肅指著輿圖上思索道:“若要設伏有兩個辦法,一是埋伏在兩山之間,以弓箭擊之。二是修建大壩,攔截水流以水攻之。”

周瑜笑道:“我也想過這兩個問題,但我認為修建水壩可不容易,一是他們人手不足,二是那山我以前去過,想要修建水壩難如登天,而且即便能修成,只需要看看水量,夜晚再派人去查探一番就知道真假,沈晨應該沒那麼愚蠢。”

在現代修建大壩已經很容易了,只需要用鋼筋水泥澆灌,可在古代就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像曹操幾次水攻,都是花了很長時間和很多人力才最終成功,難度非常大。

先不說沈晨人手不夠,單說在崇山峻嶺之間修建水壩,本身就需要極為高明的建築技巧能力,這樣的能工巧匠在軍中已經極少,更別說還是遠征打仗,更不可能帶。

因此魯肅和周瑜都認為修建水壩攔截水流用水攻的計策幾乎不可能實現,即便有這樣的想法,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和人手來實行。

“是的。”

魯肅點點頭,指著輿圖上說道:“那他們肯定會選擇在兩山之間以弓箭攻擊我們,從石嶺到烏嶺這一片就是最好的埋伏點。”

周瑜摸著下巴鬍鬚道:“若是直接從舒水進入此地,恐怕要損失慘重,我們必須想別的辦法。”

“所以公瑾才提出從左翼繞過去?”

魯肅問道。

周瑜點點頭:“是的,可惜這些小溪實在太窄,大部隊不能通行。”

秧溪河與舒河之間有好幾條小河互相交通,之前沈晨與呂蒙交戰的那處丘陵旁邊的小溪,就是其中一條。

只是這種小溪寬不過七八米,深淺不一,走飛舟、斥候、遊艇這種類似於打漁用的小船都很勉強,更別說冒突、露撓之類的運兵船。

所以想要在短時間內運大量計程車兵是不可能的,就算能運也因道路狹窄、山林茂密而無法大規模行軍,因此只能派小股部隊。

“無妨。”

孫權此時擺擺手道:“他們若是兩岸埋伏弓手,即便小股士兵突襲他們的後方,也足夠了,公瑾、子敬,就按你們的意思來辦吧。”

“唯!”

二人拱手行禮。

正在此時,忽然有斥候來報。

“報!”

“進來!”

“呂都尉和徐校尉追擊敵人至石嶺,遭遇伏擊,呂都尉中箭重傷。”

斥候將前天晚上呂蒙徐盛被黃忠援軍擊退的事情告知他們。

因為涇湖入口離石嶺有六七十公里,雖然再加上孫權今天才過來,導致他們才知道此事。

“什麼?”

孫權大驚道:“呂蒙現在怎麼樣?”

斥候道:“被人一箭射中胸口,好在當時呂都尉穿了戰甲,沒有射中心臟,但射穿了鎖骨。”

“把他送回江東醫治。”

孫權連忙吩咐。

他對呂蒙還是非常看重,因為呂蒙雖然也是孫策時期參軍,但並未得到孫策的重用。

當時也僅僅只是跟著孫策的部將,他的姐夫鄧當做底層小軍官,是後來孫權一手提拔,所以是打算做心腹戰將用,自然很上心。

等斥候得了命令離開之後,魯肅用凝重的表情看向周瑜道:“公瑾,沈晨果然在山間設伏。”

“嗯。”

周瑜點點頭道:“今夜先派人溯水而上,看看他是否設定堤壩,再看看水量如何。”

“吳侯。”

魯肅就對孫權說道:“今夜恐怕還不能出擊,明日再攻。”

“嗯,我知道了。”

孫權不是那種為了仇恨而魯莽行事的人。

歷史上他雖然對黃祖恨之入骨,可每次都是極為謹慎,三次攻打,最後才擊殺黃祖。

所以他也是順從地聽了二人的話,決定按照周瑜和魯肅的計劃行事。

當下。

周瑜先入駐涇湖與舒水的入口,灑出大量斥候南下查探情況。

同時又派出多支小股部隊,命令他們從秧溪河、浦溪河、麻川河、烏溪河等一些小型河流,開始往石嶺方向移動,並且安排他們在特定的時間準備進攻。

漢代山越人其實並不是只有越國後裔,還包括了大量漢人豪強勢力、失地漢人百姓。

他們透過宗族、鄉黨、婚姻等關聯結成人數數千乃至數萬人的勢力集團,佔據險要地勢,自給自足,甚至可以自己冶鐵打造兵器鎧甲,這股勢力貫穿了整個漢朝乃至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時期,直到兩宋才逐漸瓦解。

而這些人與江東的關係若即若離,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敵對狀態,但既然有敵對的自然也有想投靠的,所以這些山越人同樣會幫助江東軍,給江東軍帶路或者通風報信。

只是山越人地盤各不相同,黟縣周邊的山越勢力就是由陳僕和祖山構成,他們與江東是敵對關係,歷史上雙方經常打仗,最終由賀齊平定。

所以江東軍雖然也有山越人相助,可在地形極為複雜的黟縣一帶,他們也只能在外圍探察一番,很難深入石嶺烏嶺。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夠了。

到了七月十八日,周瑜他們就得到了訊息,士兵們趁夜坐小船南下,一路查探,並未發現有挖建大壩的痕跡,水量也沒有減少,可見江夏軍並未準備用水攻。

並且斥候查探到在石嶺到烏嶺這一段的兩岸丘陵之上,修建了大量箭塔高樓,也印證了周瑜和魯肅的猜想。

因此在已經知道了沈晨的底牌之後,周瑜和魯肅也做出了佈置。

沈晨那邊的軍隊數量大概在兩萬左右,而且其中有一半是劉磐在黟縣的部隊,趕過來還需要一點時間,前線只有一萬一千人。

而孫權這邊的總兵力大概在三萬多人,首先是六七千呂蒙徐盛的軍隊,其次大概是兩萬人左右的主力,接著就是從江東各地臨時抽調來的約五千人。

這些部隊的部署也很簡單,主力兩萬人從舒水以冒突、走舸、露撓等小型運兵船為主,突襲石嶺。

呂蒙重傷,由徐盛統領那六七千軍隊,依舊是從云溪出發,自清溪進入舒水上游,到達石嶺西北面,也就是舒水的左岸,當初徐盛走陸路北上的地方。

然後剩餘的五千人則由韓當率領,自涇湖南下,走秧溪河、浦溪河、麻川河、烏溪河等一些小型河流,突襲石嶺東北面,也就是舒水右岸。

如果從地圖上來看的話,沈晨軍的佈置是在沿岸佈防,主力則集中在石嶺到烏嶺沿線,同時後方還有劉磐的部隊進行接應。

而周瑜魯肅他們的佈置則是一個完美的鉗形攻勢,主力正面進攻,徐盛和韓當則從兩翼的小溪河流分兵繞到舒水兩岸,從背後偷襲位於兩岸進行弓箭埋伏的江夏水軍。

這樣從整個戰局上來看,一旦開打的話,江東軍主力雖然會比較難以攻進去,可等到左右兩翼包抄的部隊就位,那對於江夏水軍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雙方你來我往地調兵遣將,又過了兩日,等到七月二十日,江東水軍的主力就正式進發,開始向著舒水的上游烏嶺方向浩浩蕩蕩而去。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鐸劍】波拿巴的山頭野望

黑貓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