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定為一等.”

張九成開口道:“可這書法也太過平常了.”

“呵呵,吾等是為朝廷選撥將才,又不是選相才,就不必過於苛求了罷.”

王庶笑道。

考官們經過一番計議,定了三份試卷為上等,二十份為二等,二百人合格,接下來武試後將在這二百多名中選取二十名武貢士。

王庶接著說道:“龐侍郎,此三份試卷為何人所為?”

定好了名次,就可以將考生姓名公開了。

龐侍郎答道:“此三名考生名為張子琪、陳鶚、趙忠信,分別是來自臨安府、溫州府、河北真定府的應試生員.”

“趙忠信?胡編修特奏的那名考生?”

“正是.”

原來是他,果然不同凡響,當時上朝時,胡銓特奏此人,王庶還有些不屑,以為是胡銓的什麼人,不過回頭想想以胡銓的為人應該不會如此,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張子琪乃張太尉之子.”

張九成在一旁提醒道。

……武舉的外場比試是在臨安御前軍校場之中。

寬闊的校場周圍圍著一排矮牆,校場中間有個高大的建築,大門上書“得勝樓”三個大字,得勝樓兩側擺滿了刀槍劍戟。

三通鼓罷,武舉武藝比試正式開始。

首先進行的是弓箭比試。

武舉武藝比試包括弓箭、兵器、翹關、負重、相貌、對答六項比試。

弓箭分步射、騎射、穿札以及踏弩四項,步射又分射擊箭剁,遠射,遠射沒有箭剁,能射多遠就射多遠,比的是射擊距離,穿札就是以弓射鎧甲,穿透甲片測試弓力,踏弩就是將神臂弓上弦。

除此之外,還要觀察考生的射箭動作是否標準,拉弓放箭必須抬頭等等,歷朝歷代對弓箭非常重視,認為弓箭是決勝關鍵,所以弓箭比試放在第一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比試。

兵器就是在校場中擺放著十個木人,木人頭頂放著塊活動的木板,考生縱馬馳騁,考生兵器是槍的話,就用槍將刺落,未刺中木板或刺中木人而震落木板都算失敗,也就是說木人不能有損傷,只是刺落木板,未刺中或刺中一個都不能過關,刺落三個木板為上,二個為次中。

若用刀或其他兵器就只能削掉木板,木人不能有損傷。

所謂翹關,也就是考核臂力,考生必須單臂舉起一個類似於門栓的長一丈七,直徑三寸半的長木棍,木棍重達五六十斤重,要求連續撬動十次,並要求木棍的高低兩端至少相差一尺以上。

相貌和對答顧名思義就是觀察身形相貌以及言談舉止,觀察是否可以為將,這個不難理解,兩軍對陣,武將單挑,過來一個威猛大漢,大喝一聲:“誰敢與吾決一死戰?”

,然後對方出來一個結結巴巴的三寸丁,豈不是笑掉大牙?首先是步射,校場桌案上擺了許多弓箭、兵器等等,步射弓都是一石以上,騎射弓七鬥以上。

趙忠信挑了張二石五斗弓,也是目前最強的弓。

越強的弓射距也越遠,考生可隨意挑選,但前提是你得拉得開的才行。

靶心畫著一圈圈紅色線圈的標靶距離大概一百五十步左右,絕倫科步射要求可試二石弓,十發三中靶心以上為一等,十發二中為三等,十發一中為三等,否則就被淘汰,平等科要求至少一石弓。

趙忠信因不瞭解文試的評分標準,因此選擇了絕倫科。

……“好,好箭法.”

“啊,又偏了.”

校場周圍圍觀百姓議論紛紛,人數不是很多。

輪到趙忠信了。

趙忠信看了一眼一旁一起比試的張子琦,試拉了一下弓弦,考場配備的弓箭不是很趁手,不過這個距離射中標靶對趙忠信來說不是很難,如果是自己的那把吞虎日月弓的話,那更是不在話下。

士卒紅色小旗高舉,比試開始。

趙忠信率先發箭,一箭正中靶心最裡側的紅線內。

張子琦哼了一聲,隨即發箭同樣命中。

“好”圍觀眾人喝了一聲彩。

趙忠信從箭壺中又取出一隻箭,慢慢拉動弓弦,又是一箭命中靶心,張子琪也同樣命中。

兩人一連射了五箭,都是命中靶心。

“好啊!”

圍觀眾人眼光漸漸被兩人吸引住了,這兩人好像卯上了,兩人也是互不想讓,箭法不相上下。

趙忠信又瞧了一眼張子琦,只見張子琦一臉的不以為然的樣子。

趙忠信搖了搖頭,這大概是公子哥的通病罷?一向自以為是,狂妄自大,自己好像沒招惹過他罷,為何如此神態?如此瞧不起人?趙忠信不由自主的也起了爭強好勝之心。

於是趙忠信彎弓搭箭,準備射第六箭,趙忠信拉滿弓弦又鬆開,連續三次。

“那人心怯了.”

“我好像看到他手都在抖啊?”

張子琦冷笑著看著趙忠信,自己在軍中也是數一數二的箭手,少有對手,此人能在五箭之內平分秋色,已經不錯了,這下不行了罷?“嗖”趙忠信終於射出了第六箭,命中靶心。

嘿嘿,這下壓力到你這了罷?趙忠信暗道,趙忠信故作猶豫,讓對方忽喜忽憂,加上已射五箭,力有不逮,後五箭肯定會出現失誤,只要自己穩紮穩打,心態放穩,不受干擾,必能獲勝。

果然張子琦面色微變,深吸一口氣後也射出了第六箭,命中靶心。

“嗖”趙忠信射出最後一箭,命中靶心,十發十中,箭箭命中靶心,頓時全場歡聲雷動。

最後一箭,張子琦終於有些緊張了,憑著自己武藝和對兵法的掌握程度,考中武進士應該不在話下,可目前這個狀況,這麼多人看著,比不過此人的話,丟臉不說,對自己立志奪取武魁的信心將造成很大的影響。

考慮越多越緊張,越緊張考慮越多,張子琦持弓的左手微微抖動,額頭上出了一層細細的汗珠。

在胥吏的催促下,張子琦屏住呼吸,穩定了下心神,終於射出了最後一箭。

命中箭靶,可未命中靶心……全場一片惋惜之聲。

趙忠信見張子琦神情有些黯然,於心不忍,於是趙忠信放下弓箭拱拱手道:“忠信僥倖贏得一箭,可在下對衙內箭法真心佩服.”

張子琦看了趙忠信一眼,未發一言,轉身離去。

趙忠信忽然聽到旁邊又傳來一陣喝彩聲,趙忠信轉頭看去,陳鶚也是十發十中。

趙忠信朝陳鶚點點頭,打了個招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