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北伐克復了汝州、潁昌府、信陽軍等地。

翟琮和董震、張玘、董貴、趙通等攻入西京河南府。

第二次北伐,嶽大帥率軍自鄂州出發到襄陽府然後北伐,二次北伐並無建樹。

第三次北伐,嶽大帥率軍攻至蔡州城下,因城防堅固,且偽齊李成、李序、商元、孔彥舟、王彥先、賈潭等部在附近埋伏,欲斷我後路,於是嶽大帥就撤軍南去。

第四次北伐,克復河南府,潁昌之戰之中,嶽大帥領軍大敗金軍,斬金軍五千餘人,俘士卒二千餘人、將官七十八人,獲馬三千餘匹,並全線金軍,包圍了開封,並在朱仙鎮再次擊敗完顏宗弼。

可就在此時,朝廷……朝廷下了回師的詔書,我岳家軍至此功敗垂成,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廢於一旦啊.”

臧虎說著說著淚水已經侵溼了眼角。

趙忠信拍了拍臧虎的肩膀道:“難得你還記得這麼清楚,難為你了,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岳家軍第四次北伐是甚麼時候的事了?”

“是……紹興八、九,是紹興十年的事了.”

臧虎努力回憶道。

李鍾刑疑惑的問道:“趙統制,你問這個事……是甚麼意思?”

趙忠信點頭道:“問的好,來,你們都來看看地圖.”

眾將均在地圖前集中後,趙忠信指著地圖說道:“你們看,嶽大帥最遠處也就打到了河南府、開封府附近,換句話說,河南府、開封府之北的地方,至少有十幾二十年未經歷過戰火了,一直出於安然無事之中,換成你們是金人,你們會怎麼想?”

張敵萬似乎有些明白了,喃喃說道:“若我是金人,定會認為這些地方平安無比,防衛也會鬆懈.”

趙忠信笑道:“還有吶?”

高虎介面道:“還有就是這些地方的駐軍應該不是很多,甚是有可能本族軍很少,應該都是州郡兵和屬國軍.”

金軍大體可分為本族軍、其他族軍、州郡兵和屬國軍。

前二者為主力,後二者為輔翼,一般都是些漢人組成,戰鬥力比較低下,最初,奴隸主、封建主都應從軍。

領有漢地後,主要實行徵兵制,簽發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為兵,稱為“籤軍”。

劉開山問道:“統制,你的意思是?難道是想……”趙忠信點點頭道:“對,就是這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金人想要老子的命,老子不如闖到他們的薄弱之處,好好鬧騰鬧騰,伸頭是一刀,縮頭亦是一刀,那我就伸頭好了,也讓他們嚐嚐厲害.”

趙忠信接著指這地圖道:“只要我部跳出包圍圈,跑到平陽府、真定府、甚至是河間府,這些地方必然是金軍的薄弱之處,兵馬甚少,可這些地方多年未經戰火,必定是比較富裕,我黑旗軍可就地補償糧餉,若有機會的話,還能補充些士卒,這樣一來也必會使金軍措手不及,不但會造成金軍的混亂,亦會造成金國腹地的混亂,我軍也可渾水摸魚,大展拳腳了,金軍也必然會從南部前線調集兵馬前來圍剿,這樣苗大帥這邊壓力必將會驟然減輕,也必定會突破金軍的包圍圈,而順利南下.”

臧虎長個大嘴,驚的說不出話來,這也太大膽了罷,從前嶽大帥也考慮過派遣一支奇兵殺入金軍腹地,可都是以失敗而告終,要麼就是突不過去,要麼就是被就地圍殺,沒有一支人馬成功的。

張敵萬首先贊同,開口道:“好,好一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過,統制大人,末將還有兩個疑問請統制示下.”

“請講.”

趙忠信說道。

“真定府、平陽府一代金經營多年,許多當地的漢人早已被奴化,若我軍殺入此地,豈不是步步為艱,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我黑旗軍怎樣才能順利到達平陽府一帶?避開平陽府南下的金軍必定要繞路,可繞路的話必定要經過數坐大山,這山高林密的,行軍將是異常困難,所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久,先不說能不能順利翻越大山,就算順利越過數座大山,等我等趕到之時,就會有了許多變數.”

張敵萬分析道。

高虎接著補充道:“張正將的疑問亦是我等的疑問,趙統制,末將還有一個疑問就是若金軍調集重兵前來圍殺,我等又當如何?”

趙忠信點點頭吩咐張翎道:“去給各位將領準備些水,說的口都有些幹了.”

張翎白了趙忠信一眼,轉身去找水去了。

眾將忍不住好笑,可又不敢笑,都強行憋著。

趙忠信接著說道:“敵萬,我何時說過要翻山越嶺繞過平陽府南下的金軍了?”

“統制你的意思是……”張敵萬問道。

趙忠信點點頭說道:“沒錯,我的意思就是直接從平陽府南下金軍中間穿過去,三路人馬只見總是有間隙的,我等兵馬不是很多,利用金軍三路人馬只見的間隙,我黑旗軍即可迅速穿過,直接北上平陽府.”

“穿過去?怎麼穿過去?若被金軍發覺就大事不好了.”

蒲明兵問道。

趙忠信笑道:“我軍不是還有五百套金軍的衣甲嗎?不是還有上百個會說女真話的奚人嗎?”

“哈哈,好,趙統制高見,我等佩服之至.”

許見秀說道。

趙忠信瞄了一眼這個馬屁精,接過張翎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大口後說道:“至於到了平陽府該怎麼了?這個我也說不清楚,不過到了後可隨機應變,還有就是張正將所提的舉步維艱,我這裡有個草原的典故,諸位想聽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