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帥府衙門明淨堂之中趙忠信、申世襲、王剛率黑旗軍一眾文武齊聚明淨堂,跪在地上聽朝廷使臣宣讀聖旨。

“臣趙忠信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旨宣讀完畢趙忠信率先唱到。

“臣等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黑旗軍眾文武也一齊唱到。

趙忠信隨後將早已備好的厚禮送與了使臣,朝廷宣旨使臣隨後就在黑旗軍胥吏的引領之下歡天喜地的回驛館歇息去了。

“吾等恭喜郡王爺,賀喜郡王爺.”

朝廷使臣離去後,申世襲、王剛等人率眾黑旗軍文武一齊唱諾道。

此次朝廷封賞可謂是頗為豐厚,不但敕封趙忠信為南海郡王,並且贈與了趙忠信祖上三代官爵,活人為封,死人為贈,只不過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趙忠信祖上的姓名,因而只是用先考、先妣等稱呼含糊代替。

朝廷在敕封趙忠信的同時,申世襲、王剛等黑旗軍文武均得到了封賞,賜爵大小不一,其夫人也得到了不同的賜爵。

趙忠信母李清照被敕封為曹國太夫人,趙忠信妻張倩被敕封為嶽國夫人,趙忠信其餘七個妾室均被敕封為郡夫人。

依宋制,不但是藤妾是不會得到敕封,就連國夫人的外命婦封號也不會輕易授於的,最多是郡夫人,不過因臨安朝廷在立國之初,戰亂頻發,政局混亂,諸事草創,朝廷為籠絡人心,激勵臣下為其效命,封贈的授於是越來越氾濫,皇帝趙構將官爵授於臣下,以換取臣下的效忠。

如岳飛之母,朝廷當初是敕封為郡夫人的,岳飛卻上章陳乞,望朝廷敕封其母為國夫人,而岳家軍當時是南宋抗金的主要力量,朝廷就照準了他的要求,將其母敕封為了榮國夫人,浩命還未達到,朝廷又再封其母為福國夫人。

岳飛是個孝子,為母請得浩命,此無可厚非,可名將劉光世卻是離譜,公然要求封其妾許氏、寧氏、吳氏為孺人,也就是郡夫人,當時吏部認為其要求不合規矩,不過因劉光世乃是中興名將,因而趙構就特旨應允,此例一開,就引起了眾臣紛紛效仿,張俊、韓世忠、劉琦、吳玠的妾室均得到了浩命,韓世忠的之妾黎氏獲得了國夫人的浩命,周氏、陳氏得到了郡夫人的浩命,張俊之小妾章氏、楊氏也得到了郡夫人的浩命。

張俊甚至私自封手下之妾為郡夫人。

既然趙忠信恩師韓世忠如此,趙忠信為何就不能效仿?據趙忠信等人的估計是朝廷也想到了此處,因而乾脆就一起敕封了,免得趙忠信其後的所作所為使朝廷難堪。

趙忠信長子趙孝文被敕封為承事郎,次子趙孝魁被敕封為忠訓郎,長女趙孝依被敕封為縣君,此使得趙忠信哭笑不得,老子當初在臨安之時,拼死拼活武舉奪魁才得了一個保義郎,現在倒好,尚在襁褓之中的長子、次子居然跟當時的老子平起平坐了。

封妻廕子,恩蔭三代!除了敕封官爵之外,朝廷其餘封賞也是頗厚,賜趙忠信紫袍、金魚袋,金、銀、錢、絹、帛、鞍馬等等也是賞賜無數。

朝政最後應允交趾黎氏為安南路的女王,並也得到了封賞,之後黎氏得知得了朝廷的正式敕封,安南黎氏也是欣喜不已。

朝廷此舉給趙忠信帶來的好處就是,趙忠信可以名正言順的敕封黑旗軍文武官爵了及其夫人浩命了,其後趙忠信封張倩之母林夫人為郡夫人,其父張順也獲贈,就連施小雪其母顏氏也被封為郡夫人,其父施迦羅也得到了封賞,月影等夫人的親人也得到了封賞,其餘黑旗軍大小官吏、將領也同時得到了封賞,使得黑旗軍眾將士歡欣鼓舞。

當然其中有許多隻是個封號,並無實職或俸祿,趙忠信可不願意金錢浪費在這些大量的封爵或浩命之中。

不過此舉也是使得黑旗軍官吏、將領開心不已,家人俸祿等等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可有可無,自己本身的俸祿或者得到趙忠信封賞已經是頗為豐厚了,其家人的封爵或浩命乃是榮耀,此已經夠了。

施迦羅、夫人顏氏等滇東之人均是喜出望外,顏氏更是將趙忠信誇得像一朵花似的,施迦羅也是得意無比。

就連許多普通將士也得到了封爵,不過是按軍功來的,按軍功的封爵是有俸祿的。

具體區分,不可濫竽充數,此為趙忠信定下的規矩。

官爵是有官衣的,除了趙忠信紫衣、金魚袋之外,申世襲、王剛也是官衣的,甚至浩命夫人也是有官衣的,國夫人、郡夫人的浩衣是翠色獅子錦褾韜,五色帶,紫絲網子,銀帉錔,滴粉鏤金梔子花玳瑁軸,而錦褾韜、紫絲網子,銀帉錔、大牙軸則是縣君所用,也就是趙孝依所用。

此時早有阿諛之徒將這些浩命服等物捧去節帥府邸向李清照、張倩等人報喜去了。

“下官、末將等謝郡王爺厚恩.”

趙忠信在宣佈封賞之後,申世襲、王剛等人一齊謝道。

“呵呵,諸位請坐.”

趙忠信微笑道:“此為你們應得的,申長史以為朝廷此舉乃是何意?”

其實趙忠信心中對這個什麼郡王是無所謂的,黑旗軍本來就施行的是割據之舉,既然是割據,那麼趙忠信就是廣南、福建、安南實際上的皇帝,要封什麼官爵還不是趙忠信說了算,不過趙忠信此時還不想與朝廷翻臉,因此黑旗軍官制是幕府制加上朝廷地方官制,並未僭越。

幕府制是對內稱呼,此時申世襲已被趙忠信封為了廣南、福建、安南三路安撫使,不過在黑旗軍內部,趙忠信還是習慣以長史稱呼。

此時朝廷行此舉倒是給了趙忠信可以名正言順封賞手下的機會了。

張俊的權勢遠不及趙忠信,為何趙忠信不敢如此?“哦,對了,此為恩師的書信,還有此道密旨,你們先看看.”

趙忠信隨後將韓世忠的書信遞給了申世襲等人。

“什麼?朝廷讓王爺進京謝恩?”

申世襲等人看完後,一起驚問道。

“怪不得朝廷此次封賞如此豐厚,原來如此,原來是欲擒故縱之計啊,目的就是讓王爺不得不進京面聖,當面親自謝恩.”

申世襲沉吟道。

趙忠信直接從節度使提升到了郡王,此為有宋以來非常罕見的,罕見的不得不使人心懷疑慮,宋之爵位一般要經過男、子、伯、郡公、公等等逐漸提升,除非有匡扶皇室等大功才有可能,趙忠信為宋開疆拓土,據功最多敕封為公或郡公,而不會直接敕封為郡王。

“嗯”趙忠信點頭道:“恩師書信之中也說了,此乃奸相之意,非今上之意.”

“王爺”雲書海開口說道:“話雖如此,據下官猜測,沒有今上的默許,奸相不敢如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朝廷見我黑旗軍發展勢頭迅猛,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他們了,如此,朝廷必欲除之而後快,因此,下官以為王爺萬不可進京面聖,若去必將兇險萬分.”

雲書海此時已經完全融入了黑旗軍了,官越做越大,俸祿也是越來越多,雲書海、王鐵等一眾降官與眾黑旗軍官吏、將領一樣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雲相公所言甚是.”

王鐵開口道:“臨安的形勢太複雜多變了,況且王爺身系我全體黑旗軍的安危,不可貿然涉險.”

趙忠信一旦被秦儈到等人害死,黑旗軍必將被朝廷分割瓦解,要不了多久就會成鳥獸散了,到那時,黑旗軍眾官吏、將領沒一個有好下場。

“兩位相公說的是.”

辛贊也贊同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硬的不行,就欲使手段,設下奸計,使王爺就範,此乃奸相慣用伎倆.”

“直娘賊”一向穩重的王剛忽然開口罵道:“末將就以為朝廷沒安什麼好心,王爺開疆拓土,立下如此大功,可那些醃攢貨色又想設計謀害王爺,當年嶽大帥就是如此,明升暗降,奉君命退軍之後,升為了樞密副使,看似提升,其實被剝奪了兵權,其後不久就被陷害,拿入了大獄,現在又輪到王爺了.”

“王爺,朝廷不仁,吾等反了罷.”

蕭達成起身大聲吼道。

“對對,蕭統制說的是,吾等反了.”

剛俊大喊道。

“進京面聖可以,王爺帶兵前往,奪了他們的江山,讓王爺坐此江山,豈不快哉?”

高虎吼道。

“反了罷,王爺.”

眾將紛紛請命道。

大多數黑旗軍、將領均是贊同,熱血沸騰,均是希望趙忠信就此扯起反旗,揮軍北上。

只有少數微微搖頭,如申世襲、雲書海、王剛等人。

“諸位此心此意,本王心領了.”

趙忠信終於開口道:“本王不是嶽大帥,不是本王之恩師,本王就沒打算做什麼朝廷的忠良之臣,攫取天下,此為早晚之事,但不是現在,現朝廷封賞如此之豐厚,本王若拒絕進京面聖,必將為天下人所詬,因而本王還是打算去臨安一趟,高統制說的有道理,既然要去,本王就打算親自帶兵前往,進京謝恩.”

眾人聞言均是交頭接耳,帶兵前往?此與造反有何何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