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軍幕府長史申世襲與幕府知兵使王剛率留守廣南路眾文武的到來使此事達到了一個高潮。

“吾等恭喜李老太君,賀喜李老大太君.”

“恭喜夫人、賀喜夫人.”

申世襲、王剛領著黑旗軍眾文武一齊施禮道。

“諸位免禮”李清照連忙還禮道:“老身多謝諸位了,申長史、王知使請進.”

申世襲與王剛二人乃是趙忠信的左膀右臂,是黑旗軍滇東起兵之時的元老,同時在黑旗軍軍中也是擁有極高的聲望,因而李清照不敢怠慢二人,將二人請進了府中。

一般來說,女子是不能拋頭露面,是不能接觸外人的,可趙忠信是個孤兒,府中以李清照為長,同時府中男子除了趙忠信之外,就是尚在襁褓之中的趙忠信的兩個幼子,因此李清照只好出面接待申世襲等人了,再加上李清照年事已高,而申世襲與王剛二人年齡也不年輕了,因此就會避免許多閒言碎語。

宋代女子之地位在程朱理學大興之前,在程朱理學尚未被朝廷認可之前,地位還是較為不錯的,同時秉承李唐之風,尊重女子,女子所受束縛較小,女子觀念同時也是較為開放。

宋代湧現出了一大批女性詞人就是佐證,如李清照,同時宋代女子還可以與丈夫解除婚姻,寡婦也可再嫁。

除此之外,女子還可從政,不過從政的女子幾乎是宮中之人,如女官等等,女子從政是圍繞男子而進行的,按祖宗家法,后妃是不能干涉朝政的,不過受家國天下理念的影響,在皇帝尚幼或皇帝不能理政之時,與皇帝有著親密關係的女子就會協助皇帝處理國事或皇帝家事,甚至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與國同體,休慼如一,垂簾聽政是宋后妃干政的主要方式。

氣節不凡、情感奔放及富有才情乃是此時宋女子的一大特點。

“我兒在安南之地浴血奮戰,在統帥大軍開疆拓土,因而此時乃是緊要關頭,長史、王知使此次前來有何話說?就請直言罷.”

李清照吩咐使女奉茶後開門見山的問道。

李清照心中明白申世襲、王剛二人此次前來節帥府邸絕不會只是前來給李清照等人道喜這麼簡單,定有其他要事。

申世襲聞言與王剛交換了一下眼神說道:“李老太君果然機敏過人,下官此次與王知使前來確實有要事與李老太君相商,李老太君,節帥率大軍出征安南已三月有餘了,想必此時我黑旗軍眾將士是思鄉心切,因而下官與王知使相商,欲讓將士們的家人寫封家書,下官差人送至安南,不知李老太君、夫人們是否也有書信帶給節帥?”

李清照聞言大喜,連忙點頭稱是,李清照與趙忠信夫人們此時的心情是既歡喜,又擔憂,自趙忠信出征那日起,李清照與張倩、施小雪等人就擔憂不已,雖李清照、張倩等人對趙忠信此舉早已是司空見慣,可刀槍無眼,萬一趙忠信有什麼閃失,那就大事去矣,趙忠信此時不但是趙府的頂樑柱,且是黑旗軍,是整個廣南之地及其福建路部分的頂樑柱,若趙忠信真有什麼事,那麼趙忠信所建立的基業將會轟然倒塌。

此怎能不使李清照、張倩等人將一顆心都掛在了趙忠信的身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長史、王知使你們此舉甚為妥當,老身就不給信兒去書信了,你們帶話給他就可以了,就說老身記掛著他,讓他一定要小心在意,不能有半點閃失.”

李清照說完看了看一旁侍候的張倩又道:“倩兒她們想必是有書信帶給信兒罷?”

李清照說罷心中暗歎了口氣,趙忠信自成婚之後就與眾娘子們聚少離多,不過此也是難免的事,趙忠信此時乃是廣南之主,事務繁忙,又要統兵作戰,又要處理政事,怎可在家事之上分心?既然如此,為何你要娶那麼多的娘子啊?李清照對趙忠信還是有一絲埋怨的。

“奴家多謝阿婆了.”

張倩等人聞言喜道。

張倩等女明白自己的夫君不是平凡之人,他不會安於現狀的,他做的每一件事情均是大事,同時趙忠信也給她們帶來了無上的榮耀,此次富良江大捷更使她們有這麼個夫君而自豪不已,且她們也明白趙忠信對她們每一個人均是較為上心的,並未看低她們,並未將她們視作下賤女子,平日裡也對她們很好,很少有對她們發脾氣的時候。

若趙忠信只有一個娘子該多好啊,那就是個完美之人了,當然這個娘子就是自己,張倩等八位夫人均是這麼想。

月有圓缺,人無完人,趙忠信最大的弱點或者說是最大的毛病,同時也是最令張倩等女頭痛的就是,趙忠信在女人之事的上面是優柔寡斷,完全不像個殺伐果斷的一軍之統帥,且有些心花,只要哪個女人對他傾心,他必不會拋棄她們,必不會置之不理。

只要女子敢嫁願嫁,趙忠信就敢娶,從而造成了趙忠信後宮膨脹,一發不可收拾。

張倩等女到了此時早已明白,趙忠信此一生之中,定不會只有一個女人,張倩她們只盼趙忠信不要沉迷於女色而荒廢了大事,當然是不要沉迷於其他女色,只沉迷自己。

,只盼趙忠信不要再繼續娶妻了。

“長史還有事罷?”

李清照隨後見申世襲、王剛二人一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模樣,於是微笑著問道。

“也罷,還是末將來說罷.”

王剛畢竟是個武官,直來直去的,王剛見申世襲仍是不開口,於是開口說道:“李老太君,節帥率大軍富良江之戰中擊敗交趾二十萬精銳,此時已經兵臨城下了,離我黑旗軍安南之戰大獲全勝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此時已到了關鍵時刻,我等必須全力支援節帥取得完勝,不久前末將與申長史商議,目前安南我黑旗軍大軍什麼都缺,缺糧、缺兵、缺軍械等等,因此末將與申長史打算將這些輜重速速運往安南,而安南之地距離廣州太遠,山高地遠的,運送這些輜重將會是異常艱難,需僱傭大量的民夫、車輛、商船等等,同時需耗費大量的銀錢.”

王剛說罷,兩手一攤道:“此時府庫已空,沒錢了。

.”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趙忠信在出兵交趾之前,將廣南路、福建路全權託給了申世襲、王剛等人,一個理政,一個治軍,申世襲與王剛等人受託之後,不敢有絲毫懈怠,全力維持廣南路與福建路正常運作,並招兵買馬,防止宋軍趁機南下攻打廣南等地,其中的艱難困苦不足以言語表達,趙忠信對申世襲、王剛有知遇之恩,因而申世襲、王剛對此並無絲毫怨懟,在維持廣南路與福建路正常運作之外,還全力保障安南前線的用度。

自趙忠信出兵交趾之後,每日裡的花銷巨大,府庫之中的銀錢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到了此時,府庫之中的存銀幾乎就空了,已經等不到來年稅賦了。

此也是申世襲、王剛等人反對趙忠信立即出兵安南的緣由之一,黑旗軍目前家底根本就是不甚雄厚,支援如此之久,支援如此之大規模的戰役根本就是捉襟見肘了,此與黑旗軍當初興兵滇東是不一樣的,當初黑旗軍出兵滇東之時,人馬只有三萬餘人,並且是在宋地作戰,因黑旗軍受到了朝廷不公正的待遇,因而還是能取得部分宋人的支援,即便如此,趙忠信興兵滇東的背後是整個大理國的支援,趙忠信能攻佔廣南路等地是與他們背地裡支援分不開的,趙忠信也因此答應了與大理國的聯姻。

大理國國小民弱,而此時黑旗軍又急劇擴軍,轄地之內的百姓也是越來越多,並且百業俱舉,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因此此次黑旗軍出兵交趾大理國不可能再出錢了,只能靠黑旗軍自己。

此時黑旗軍入不敷出,而趙忠信臨行之前又嚴令無論有多麼艱難,也不允許盤剝百姓,不允許橫徵暴斂,因而申世襲、王剛等人就束手無策,並對此頭痛不已。

此時要解決黑旗軍的錢荒,要脫離此困境,無非就是尋求財閥大家的支援,而廣南路、福建路最大的財閥就是薛家為首的福州財閥,由此申世襲、王剛等人就上門求助,希望李清照能求得薛家再一次的全力支援,畢竟薛家之嫡女薛柔是趙忠信之妻,是李清照之兒媳。

李清照聽完他們詳細講述,沉吟良久之後問道:“你們讓老身做什麼?只管道來.”

申世襲聞言恭恭敬敬的講述了一遍。

李清照點頭道:“老身這就動身,在此之前,趙府將捐出全部存錢,並搬出帥府,尋一簡陋之所安置,節帥府邸就變賣了罷.”

“李老太君,不可如此,若如此,吾等將萬死難辭其疚啊.”

申世襲、王剛二人聞言大驚失色,一起起身泣道。

李清照親自送申世襲、王剛二人出了府門之時,只見節帥府邸聚集了大批的黑旗軍官吏、士卒,還有許許多多的廣州商販、百姓,一些百姓還拿著一些雞鴨魚肉。

“吾等願捐出全部家財,助節帥,助黑旗軍收復我漢家失地,以雪前恥.”

眾人見李清照等人出門之後,一齊說道。

李清照見狀眼淚頓時就流了下來,哽咽的說道:“我兒有此大義之人,何愁大事不成?”

申世襲等人亦是熱淚盈眶,眾人一齊拜道:“節帥定能統帥雄兵,復我漢家之失地,壯我漢家之威風,建我黑旗軍不世之功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融合項羽,從征服貂蟬開始!

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