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子,與岳雲一樣是岳飛前妻所生。

趙忠信心中納悶的是嶽雷怎麼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一副書生的模樣。

趙忠信制止了三彪等人,長嘆了一聲說道:“後學小子趙忠信自幼父母雙亡,孤苦伶仃,流落到了河北四戰之地,並加入了河北義軍,此後東征西討,誓言與金勢不兩立,精忠報國,然朝廷不公,視我等如草芥,棄之如敝履,後流落到了大理國,此後為了我黑旗軍將士能重回故土,為了我屈死的河北義士,率軍返回故土,只想問問朝廷為何要這麼做?僅此而已,可世人為何視我等為反賊亂匪?”

隨後趙忠信又長長的嘆息了一聲,一副天下誰人比趙忠信慘,誰人能比趙忠信冤的神情。

“讓他進來罷.”

隨後土屋之中也傳來一聲嘆息。

趙忠信跟隨嶽雷進了土屋之後,只見土屋之內僅有三個房間,屋內佈置極為簡陋,但卻是乾淨整潔。

趙忠信微笑著看了一眼左側門中露出的七八個怯怯的看著自己的小腦袋之後,跟隨嶽雷走進了右側房間。

屋中簡陋木椅上坐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此婦人面容消瘦,雙鬢斑白,但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一種端莊的氣質。

一旁的織布機還在轉動。

“後學小子趙忠信拜見嶽夫人.”

沒錯,就是她了,趙忠信心中暗道,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嶽夫人李氏。

“將軍請起.”

嶽夫人微笑的說道:“家中無茶,請將軍見諒,雷兒給客人倒水.”

“看來將軍也是個可憐之人啊,不過將軍為何知道我等在此處?為何還找上門來?”

嶽夫人接著問道。

趙忠信張口結舌,一時答不上來。

“夫人,嶽元帥大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夫人面前在下當不得將軍二字,請夫人稱在下忠信即可,忠信亦是仰慕嶽大帥已久,此次前來是將嶽大帥之物歸還夫人的.”

趙忠信含糊其詞著說道。

趙忠信隨後取出懷中一個綢布包裹遞給了嶽夫人。

“什麼?”

嶽夫人接過包裹開啟後吃驚的問道:“此物你是從哪裡得到的?這些怎會在你手上?”

“在下也是偶爾得之,並且在下還未得允許,修習了其中的一些兵法、槍法,請夫人見諒.”

趙忠信隨後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給嶽夫人說了一遍。

嶽夫人輕輕的撫摸著這個包裹,流著淚輕聲喚道:“鵬舉,鵬舉,你還怪我嗎?還怪我沒隨你而去嗎?可我沒辦法啊,我隨你而去,孩子們怎麼辦?他們還小。

.”

“母親。

.”

嶽雷也是流下了眼淚。

趙忠信心中也是惻然,岳飛遇害後,全家被髮配到了嶺南,此時嶽夫人身邊除了岳飛二子十六歲的嶽雷之外還有十一歲的三子嶽霖,六歲的四子嶽震,除此之外,還有岳雲之長子四歲的嶽甫,次子嶽申,岳雲還有個女兒,此時嶽雷長女嶽二孃剛剛兩歲,嶽雷長子嶽經剛剛出生,另外還有岳飛大兒媳鞏氏,二兒媳婦溫氏。

這大大小小十餘口人歷經千辛萬苦,經歷了各種磨難到了嶺南,到了廣南路惠州之後就全憑李氏操持了。

發配的犯官家眷的艱辛日子可想而知,用飢寒交迫、食不果腹來形容,絲毫不過分,除此之外,土屋還有官府派人看守,平日裡還欺辱嶽夫人一家大小,只不過黑旗軍打來之後,這些看守均逃之夭夭了。

其實趙忠信心中並不怎麼佩服岳飛,岳飛勇猛善戰這是沒錯,可趙忠信並不贊同岳飛的其他做法。

但此時,趙忠信從心中不由得對嶽夫人李氏產生了一種由衷的敬意,在如此艱難的環境,在如此艱難困苦之下,一個女人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能付出這麼多,這不得不使人產生敬佩之情。

“夫人”趙忠信隨後說道:“是在下唐突了,請夫人節哀.”

嶽夫人擦了擦眼淚說道:“這與你無關,將軍,多謝你了,多謝你送來先夫之物,這個我等無用,還是你拿去罷.”

嶽夫人說完將刻著“如吾親至”的調兵令牌塞給了趙忠信。

“夫人,您這是。

?”

趙忠信接過令牌詫異的問道。

趙忠信其實現在並不需要這個什麼勞什子調兵令牌,人家願意跟隨你就會跟隨你,不願意再來十個令牌也幾乎無用。

嶽夫人聞言忍住傷痛,帶著一絲微笑說道:“我岳家早已與軍伍無干了,早已與朝廷無關了,要此調兵令牌何用?況且將軍麾下不是有許多先夫的舊部嗎?此物在將軍手上應當有些用的.”

趙忠信愕然問道:“夫人如何知道的?”

嶽夫人輕輕的搖了搖頭沒有回答,你趙忠信,你黑旗軍已經將兩廣之地鬧了個天翻地覆,麾下精兵們均亦是如狼似虎的,哪可能不知道是哪些人呢?這些將領的大名早就傳遍了兩廣之地,嶽夫人心道。

況且嶽夫人曾經在岳飛軍營之中呆過,對岳飛舊部很多是很熟悉的。

趙忠信將令牌揣進懷裡後問道:“夫人,在下軍務繁忙就長話短說了,忠信此次前來還有一目的,就是請夫人全家人等前往廣州城內居住,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這裡的條件實在太差了,趙忠信感念當初自己一廂情願認為是自己師傅的岳飛之情,想將嶽夫人等人接到廣州,好好安置。

“多謝將軍的好意,不過不用了”嶽夫人斷然拒絕道:“我們在這裡早已習慣了,不想再去哪裡了.”

我岳家精忠報國,跟著你反賊走算怎麼回事?嶽夫人心中暗道。

趙忠信聞言沉默良久後說道:“夫人,我雖未與嶽大帥謀面,但我已習得了大帥兵法、槍法,在我心中早已將嶽大帥當做是自己的恩師,此刻我想說的是,恩師之仇,恩師之冤屈,吾必報之.”

“孩子,你這是。

你這又是何必?哎,此仇,此冤屈你是無法。

沒有辦法的.”

嶽夫人感動的說道。

雖嶽夫人與趙忠信接觸時間很短,但嶽夫人已經感覺到趙忠信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萬里送還岳飛之物就看出了趙忠信的為人。

“嗯?夫人此話怎講?難道你不想為嶽大帥報仇,不想為嶽大帥伸冤嗎?”

趙忠信問道。

就算是趙構,趙忠信也有可能為岳飛伸冤。

“孩子,朝廷之中有些事情你不懂.”

嶽夫人嘆道:“我料你僅僅知道先夫只是得罪了某些人,但事情不是這樣的,先夫得罪的可是整個南方士族啊,因而先夫才受此冤屈,不是我不想伸冤,可你也看到了,這孤兒寡母的。

哎.”

岳飛表面是因得罪了趙構與秦儈,而被他們害死,其實岳飛除了得罪這兩人之外,其實岳飛北伐收復故土的主張已經得罪了整個南方士族。

宋廷南遷,趙構建立南宋政權,其中是以南方士人為主的,若北伐真的成功,豈不是有許多北人過來跟南方士族爭奪朝廷之中的位置?因而依南方士族看來,北伐完全沒有一點好處,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而岳飛極力北伐、收復故土的主張就得罪了不少南方士人,這也是岳飛入獄後幾乎沒有人為他求情的原因之一。

“三彪,將這些金銀悄悄的埋在土屋之後.”

趙忠信臨走前吩咐道。

嶽夫人其後的一席話深深的震動了趙忠信,沒想到事情原來是這麼複雜,當初自己的想法確實是太簡單了。

在震驚的同時,趙忠信同時又對嶽夫人是越來越敬佩。

“娘,娘,你快來,好多好多漂亮的石頭啊.”

六歲的嶽二孃在後院玩耍時忽然挖出了許多金銀珠寶等物。

嶽雷夫人溫氏聞言看了後大吃一驚,抱著重重的金銀珠寶包裹怔怔的出神。

“留下罷,哎,他真是個好孩子啊.”

嶽夫人嘆道。

嶽夫人已經明白了趙忠信的用心,趙忠信想贈於嶽夫人等人金銀珠寶等物,可又害怕傷害了她們,害怕她們拒絕,於是就命人悄悄在後院埋下了這些金銀珠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終結

結局後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