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東路邕州軍衙,趙忠信拿下了金軍細作,使得臨戰氣氛更加緊張,眾將均是大氣都不敢多透一口,等候趙忠信將令。

“稟節帥”張志超出列指著沙盤稟報道:“錢副統制已經親率千餘八目軍滲透到了廣源、思明、蘇茂、萬春等地,一些我黑旗軍斥候已經混進了昇龍城.”

“嗯,令他們只准刺探賊軍訊息,不可輕舉妄動,等候將令.”

趙忠信點頭道。

“末將遵令.”

張志超應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趙忠信是兵馬未動,斥候早已埋伏在了交趾各地,許多八目軍斥候早在一年前秘密接到將令,埋伏在了交趾各地,八目軍是黑旗軍的眼睛,必須刺探到交趾軍的各種情報,知己知彼,而百戰不殆。

“王知使”趙忠信隨後說道:“本帥出兵後,廣南路、福建路就交給你們了,望你們同心協力,全力保證我後方安危.”

趙忠信率三萬大軍討伐交趾,廣南路、福建路只留下了神策左右兩軍、青軍,圖興軍、摧鋒軍、神機軍部分,因交趾地形是以丘陵、河流、水田為主,騎兵帶多了根本就毫無用處,因而趙忠信將部分驃騎軍留在了廣南路,由王剛統帥守護廣南、福建之地,留在廣南等地的黑旗軍兵馬大約有三萬餘人,趙忠信只帶走了三千驃騎軍鐵騎,由翰韌率領。

“節帥,您就放心罷,末將必將竭盡全力,守護廣南路、福建路,若宋軍南下攻打我黑旗軍,末將必將使其有來無回.”

王剛接令道。

趙忠信聞言微笑道:“既如此,本帥就放心了,不過王知使也不必過於擔憂,本帥料朝廷不會派兵南下的,除非朝廷不要顏面了.”

就也是有人勸趙忠信不要出兵交趾的原因之一,他們擔心趙忠信率黑旗軍主力南下攻打交趾,而宋軍會趁虛而入攻打黑旗軍,端了黑旗軍的老巢。

不過趙忠信料朝廷不會派兵南下,原因就是趙忠信是打著宋軍的旗號攻打交趾、收復失地的,做的是為國為民之事,若此時朝廷派兵南下攻打黑旗軍,就是違逆了民意,違逆了軍心,必將會受到所有宋人的筆伐口誅,若朝廷真的不顧民意強行南下,這樣的軍隊是沒有任何戰心的,士氣必將會極為低落,而留在廣南路、福建路的王剛、張敵萬、劉開山、辛贊等人必將能輕易將其擊退,對此趙忠信是有信心的。

“木泊、見秀,命你們必須全力保證我大軍的糧草供給,保證我糧道暢通.”

趙忠信神情肅穆的下令道。

“下官遵令.”

木泊、許見秀齊聲應道。

趙忠信點頭站起身來,指著沙盤之上的廣南路與交趾的一處交界地後下令道:“令大軍明日開拔,三日後必須趕到大南關,違令者斬.”

“末將等遵將令.”

眾將一齊起身接令道。

交趾賊子,不尊王道,有負天恩,其罪一,趁宋無暇難顧,擅自立國,遂為僭偽之邦,其罪二,交趾不斷侵擾宋軍,蠶食宋邊界,殺害大宋軍民,擄掠財物等物,其罪三,多次對宋友邦用兵,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其罪四,熙寧八年,交趾賊子攻陷廣南路欽、廉、邕三州,殺害大宋軍民數十萬,男女老幼均未放過,其惡行令人髮指,其罪五。

林林總總黑旗軍羅列了交趾十大罪,黑旗軍替天討逆,為收復大宋之失地,收復祖宗江山社稷,決意兵出邕州,大舉攻打交趾,不滅交趾李朝,誓不還師。

值得一提的是趙忠信最後加上了一條,權臣杜雄武迫害忠良,拘禁賢士蘇憲誠等人,黑旗軍替天行道,救百姓於水火,解黎民之倒懸而討伐交趾。

黑旗軍的討賊檄文在風雪報上發表後,透過各處驛站迅速的傳到了南宋各地,迅速的傳遍了天下,天下又一次將目光對準了廣南路,又一次將目光落在了趙忠信這個剛剛安分了兩年的後學小子身上。

南宋臨安“痛快,痛快,真是大快人心啊.”

“趙大將軍真是我大宋國之棟樑啊,壯哉我大宋之鐵血將軍.”

“多少年了,終於有人統兵收復我大宋江山了啊,小二,再來一壺酒,老子今日不醉不歸.”

“哎,好是好,可交趾是那麼好打的嗎?老夫記得熙寧九年,朝廷出兵二十萬討伐,可最後是什麼結果?大敗而歸,大敗而歸啊,二十萬大軍折損了十之五六,丟盡了顏面.”

“呸,你個老棺材瓤子,此次出兵的是黑旗軍啊,黑旗軍知道嗎?豈是朝廷那些娘娘兵所能相提並論的?黑旗軍自建軍以來,還從未吃過敗仗呢.”

“兄臺此言差矣,黑旗軍饒風嶺之敗不是敗仗又是什麼?此役黑旗軍幾乎是全軍覆沒啊,趙將軍還差點兵敗身死啊.”

“嗯,沒錯,確有這麼回事,可你知道嗎?當時趙大將軍可是以數千人馬抵擋金軍數十萬兵馬啊,兵力太懸殊了,簡直是以卵擊石,可即便如此,趙大將軍仍是誓死奮戰,並殲滅金軍多達數萬之眾,雖最後幾乎是全軍覆沒,可他們是雖敗猶榮,不愧是我大宋之鐵血戰兵,換做你行嗎?換做朝廷軍隊行嗎?換做是他們,早就嚇尿褲子了.”

“對,對,兄臺說的太對了,說到俺心裡去了,朝廷?朝廷應當召回趙大將軍,由趙大將軍主持朝廷兵事,若如此,趙大將軍必將統兵收復我大宋丟失的所有江山.”

“呸,你到底是不懂還是傻啊?召回趙大將軍,若趙大將軍回到朝廷,定被奸人所害,而我大宋也必將損失一棟樑之才啊.”

“沒錯,既然趙將軍無法回來,我等就去找他去,我意已決,明日就去嶺南,找到黑旗軍,盡我等些許綿薄之力.”

此時臨安酒樓、茶肆、鄉野田間均是談論著黑旗軍收復交趾之舉,此舉乃是大快人心,是南宋許多年以來從未有過的令人歡欣鼓舞之事,許多年以來,臨安百姓談論最多的無非就是些緋聞趣事,無非是哪個官吏又娶了門小妾,哪個官吏或富豪大擺宴席,如中興四大名將之一的清河郡王張俊接駕,在其府邸所在地清河坊大擺宴席,請了臨安二十八位名廚,幾乎將臨安名廚請完了,家宴之初共分初坐、歇坐、再坐三部分,其中僅初坐就有四輪七十二果品,在初坐、再坐之後,張俊家宴正式開始,共上正菜十五盞,每盞兩道,共三十道,而趙構所坐的那一桌“御筵”就上菜一百九十六道,大部分是北方菜。

趙構出生在北方,退守江南後忘了丟失的祖宗土地,口味倒是挺念舊。

各種珍稀美食、山珍海味更是層出不窮,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應有盡有,只差人肉了,其飫甘饜肥、窮奢極欲令人咂舌不已,並已成為了臨安百姓的談資,此時整個臨安都沉浸在一片安樂祥和之中,整個南宋均是昏昏欲睡的。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而此時黑旗軍出兵交趾,欲恢復故土的訊息傳到臨安之後,就像一劑清醒劑一般使臨安不少昏睡的百姓從迷夢中醒來,許多有識之士紛紛誇讚黑旗軍此舉,同時也有許多能人志士奔赴廣南,以儘自己些許綿薄之力,為收復故土披肝瀝膽。

鹹安郡王府“爹爹,爹爹,快。

快,師兄的訊息.”

韓巧雲風一般的從堂外跑進來喊道。

七年過去了,韓巧雲已經從一個九歲的小妮子長成了十六歲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長的貌美如花的,雖韓巧雲已經是個待嫁閨中的大姑娘了,可秉性卻仍與孩童無異,喜武而不喜女紅,整日裡打打殺殺的,因而到目前為止,仍是未找到婆家,令韓世忠夫婦頭疼不已。

從前上門提親的倒是不少,可均被韓巧雲將媒婆打將出去,親事因而就一拖再拖了。

“哎,你慢點,這麼大了,還跟個孩子一樣,你師兄又有什麼訊息啊?”

韓世忠連忙扶住韓巧雲說道,韓世忠說完從韓巧雲手中接過風雪報。

“彩,彩,彩”韓世忠細細的讀完風雪報後連喝了三聲彩:“好一個救百姓於水火,解黎民之倒懸,哈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啊,有意思,簡直太有意思了.”

“老爺,忠信真是。

真是閒不住啊,才安分了幾年啊,又鬧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不過忠信此舉大得人心啊,開疆拓土,壯我聲威,不愧為老爺您的得意門生啊.”

韓六看完風雪報後嘆道。

“哈哈”韓世忠聞言大笑道:“這小子與本王年輕那會差不多啊,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不是個安分守己之人啊.”

“老爺,忠信此舉的目的是什麼?還有就是他會成功嗎?”

韓六隨後問道。

韓世忠望向南方目光堅定的說道:“依本王看來忠信此舉的目的不是僅僅是收復故土那麼簡單,而是他在為他的黑旗軍壯大實力,擴充地盤,以應天下之變,本王堅信他會成功的,交趾甚至今後還有其他地方均會成為黑旗軍的後院.”

“原來如此。

.”

韓六嘆道。

“不好,他怎麼會如此糊塗啊?”

良久之後韓世忠忽然說道。

“啊?老爺,出了何事了?”

韓六聞言驚問道。

“他與他的黑旗軍目前名義上還是大宋之師啊,如此出境作戰為何不上奏朝廷?而僅僅寫在風雪報上,此為僭越,會落人口實的.”

韓世忠說道。

“老爺所言甚是.”

韓六隨後問道:“如此該當如何?”

“韓六,你趕緊找人以忠信的名義寫一份奏章,上奏朝廷,請朝廷恩准.”

韓世忠沉吟片刻後吩咐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拆遷風波

無敵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