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中挑選,不過有些皇帝為防止外戚專權、皇權旁落,就專門從微賤門第之家挑選,這主要還是靠皇帝的意思,臣子有建議權,決定權在皇帝的手中。

除此之外,後宮之首皇后還需要進行嚴格的身體檢查,不過因趙忠信“陛下”黃溫看了一眼胡銓出班奏道:“嶽國夫人張氏雖出身寒門,但自幼生活艱苦、抱素懷樸,因此深知民間之疾苦,女若生產富貴,不知人間苦樂,起而居天下之上,無所顧惜,人主又從而悅之,奇技淫巧從此作,天下蔽矣。

且嶽國夫人張氏居廣南已久,一直居諸夫人之首,待人仁厚,溫柔賢惠,深為萬民所敬仰,因此微臣認為張氏可母儀天下.”

“臣附議”新任戶部侍郎雲書海出班奏道:“張氏之父張順乃是我大宋金華將軍,是忠良之後,且張氏誕生之時,赤光四照,乃父張順善於卜相的向鴻,觀她之象,答曰,賢女有大貴之相,方為天地母,生天地之主也.”

趙忠信聞言翻了個白眼,我怎麼不知道張倩她出生之時有如此異象?肯定是他們早已商議好了的。

“陛下”申世襲也出班奏道:“臣附議,張氏育有兩子,皆聰明伶俐,如此可保我大宋皇嗣綿延,張氏可母儀天下.”

“臣附議.”

“臣與黃侍郎所奏同.”

“臣以為富氏可母儀天下。

.”

此時勤政殿之中又熱鬧了起來,眾臣紛紛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眾臣爭吵許久之後,趙忠信看了一眼富直柔道:“倩兒於朕危難之時就跟隨於朕,是朕的糟糠之妻,糟糠之妻不可棄,朕決意立張氏為後,眾卿家就不必說了.”

朋黨之爭已現端倪,趙忠信心中暗道,歷朝歷代,朋黨之爭是根本無法避免的,無論皇帝如何強勢,總是避免不了的。

朋黨之爭是把雙刃劍,利用好了可以穩固皇權,若控制不好,必將會使皇權旁落。

因此大多數皇帝都會默許朋黨之爭,趙忠信也不怕朋黨之爭,趙忠信反倒害怕下面的官員實現了默契就危險了。

皇后確定下來之後就是后妃了。

宋初承唐制,共有四妃、九嬪、婕妤、美人、才人、國夫人、郡君、紅霞帔、侍御共八等。

其後陸續增加到五妃、十七嬪等。

五妃分別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宸妃,其中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正一品,宸妃為正二品,十七嬪分別為太儀、貴儀、淑儀、順儀、順容、婉儀、婉容、昭儀、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是正二品或從一品。

總得來說,嬪妃名號,紛繁雜亂,沒有準則。

如此就給了趙忠信可乘之機,於是趙忠信就增加了三妃,分別是蓉妃、麗妃、萱妃,將其餘八位娘子全部冊立為妃子,全部為正一品。

因宋歷朝有先例,因此眾臣反對無效,只好隨趙忠信了,不過趙忠信隨後下旨後宮皇后、妃子等人每月俸祿減少一半,於是眾臣才放心了,同時個別機靈的大臣已經嗅到了趙忠信革故鼎新的決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雲事蹟

劉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