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認為,貧困是催人奮進和使人走上發財致富道路的動力。

但這個觀念其實是片面的,或者說表達的重點錯了。

人窮,其實並不能完全使人產生致富的願望。

就拿張士慧來說吧,像他這樣自己能有三間小房,一個月有六十多元工資可自由支配的生活。

在京城的草根階層中,已經算是極好的了,他甚至可以算是新一代的貴族。

生活遠比他要窘迫,比他經濟條件負擔重的家庭,還有著千千萬萬。

這還是城市裡呢,就更別提廣袤的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了。

所以這就會產生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了。

那這麼多的窮人,這麼多一貧二白的家庭。

理應都迫不及待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從而成為富翁才對。

可為什麼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呢?為什麼同樣的時代大潮下,真正能變成富人的如此鳳毛麟角?為什麼張士慧會比那些比他更窮的人,勇於走出這一步?如此看來,因為受窮才會去拼命致富,顯然是缺乏生活邏輯的。

而事實是,真正的致富動因源於個體自身價值取向的醒悟。

我們的國人可以說都窮慣了,老百姓其實不怕窮,只要餓不死,忍著就是了。

哪怕再窮,也會用老婆孩子熱炕頭,打牌下棋閒聊天,這些與眾相同的歡樂,達到聊以自慰的心靈平衡點。

我們大多數人真的都很容易滿足。

當餐桌上的窩頭變成了白麵饅頭,大醃兒蘿蔔變成了西紅柿炒雞蛋、蒜苗小炒肉。

往往就會心滿意足地讚歎生活的滋潤了。

說白了,雖然人人都願意過好日子,可卻又都不願為此承擔大的挫折,讓自己的生活經歷大的波動。

只有少數人,少數能夠覺醒自我價值和野心的人。

才能不畏懼大風大浪,能夠堅持著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這樣的人遇到挫折,不會在追求財富的路上一蹶不振。

反倒會更加振作,更勇敢的塑造自己,百折不撓去實現願望。

寧衛民就是因為覺得張士慧展現出這樣的特徵,才願意為他指點迷津。

這既是因為生意人和生意人天生就像有血緣關係一樣的親近。

也因為生意人之間利益親和使然。

像他們這樣的人,這個年頭可不容易遇見,如果願意,當然有機會互惠互利的合作一把。

寧衛民其實很需要像張士慧這樣算得上親近,又比較瞭解的合作物件。

當然,對他來說,張士慧身上的缺陷也是同樣明顯的。

這小子太嫩了,雖然具備追求財富的決心和勇氣。

但還欠缺一個生意人的眼光和經驗。

特別在初涉商海中的第一次撲騰裡,他表現得相當幼稚而且莽撞。

但他還僅僅把自己嗆水的原因,歸咎於運氣背而已。

仍舊遠遠沒意識到做一個生意人需要多麼大的本事。

要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句流傳甚廣的民諺,叫做“三年能學出一個手藝人,十年也學不出一個生意人”。

還有一句是,“一等智商者從商,二等智商者從政,三等智商者從文”。

這些話雖然具有一定主觀片面性,或是看問題的角度上存在差異。

但起碼能說明做生意這事兒並不像人們想象這麼容易。

事實上,咱都別說寧衛民前世在商場混起來有多麼困難了。

就是這個眾所周知做生意的大好時代,造富無數充滿了機遇的年代。

真正能從商場裡發跡的人也沒多少。

如果有誰不信大可以看一組資料。

因為據有關資料記載,1980年京城從事個體經營的個體工商戶為五萬人左右。

到了1992年,這批人真正成為大款的只有兩成。

另有兩成的人,因為種種原因甚至改行了。

就像張士慧經歷的兩次失敗似的,既是屬於偶然,也有必然的成分。

由此可見,並非所有有頭啖湯喝的人,都有本事端著這碗滾燙的湯,安然喝下肚兒的。

頭一個想吃螃蟹的人,也很有可能被螃蟹夾住了手指頭,從此對這東西看見就害怕。

所以寧衛民很有必要,也很願意,把這裡面大致的情況給張士慧說清楚。

以防他在這條路上再吃大虧。

這一天晚上,在渺無人跡之時,重文門旅館前臺的櫃檯後。

吃飽了寧衛民和張士慧都泡上了一杯釅茶,守著一大壺的開水和兩包只餘一半兒的煙開聊。

給他們解悶兒的還有一包“怪味胡豆”,來自寧衛民拍眾位女同事馬屁的殘餘。

這玩意如今在京城尚是一種新興食品,挺時髦。

是寧衛民剛在鮮魚口裡,那還掛著“秋江食品店”牌子的老號“通三益”買的。

也正是因此,那位目前和張士慧做臨時搭檔的劉姐,才會喜滋滋的拿著兩包這玩意,跑到後勤部找洗衣房的熟人聊天去了。

真正的把前臺這塊地方兒,讓給了這倆錢串子切磋生意經。

要說寧衛民這口才和肚兒裡的玩意可不白饒。

乍一開口,不但整了一個《百家講壇》的做派,把張士慧給震住了。

而且說得東西也確實是言之有物,切中要害,真由不得對方不服氣啊。

“……我跟你說啊,這要想把生意做好,賺到錢。

真不是你想那麼回事,光憑撞大運可不行。

有人把做生意的條件歸之於,精明加機遇,這都太簡單.”

“因為這裡面的道行啊,太深了。

絕不是一個人隨便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

而我認為重點得先認識清楚自己.”

“打個比方,就像那些知名畫家或文學家,你看誰作品好,要問他成功秘訣。

人家也只能坦然一笑.”

“當然,或許他可以跟你說出個一二三四來。

可即使都是實話,你要照著他說的做,也保準兒走瞎道兒.”

“為什麼呀?就因為每個人的自身條件都在哪兒擺著呢。

你是個什麼胚子,就能成什麼材料,這一點沒商量餘地。

強努啊,只能是給自己找罪受.”

“同樣的道理,咱要做生意,也得找做適合自己的專案和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否則那就容易出岔子。

要不有句行話叫做生不如做熟呢。

就是這個道理.”

“你呀,之所以賠錢,首先就吃了這個虧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夢境之主

桃花盡散朱顏依在

鼎九州

寒雲

最強棄少:美女總裁愛上我

落筆點香

獻祭返億萬回報,火雞變鳳凰

老實人之王

都市序列,隱在校園學獵妖

春秋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