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

一陣緊鑼密鼓的武場“打通”響徹雲霄,宣告了天壇新春遊園會下午場演出的正式開始。

隨後,在武場的“高通”中,撿場人還撒了一把絢爛的“吊雲”火彩。

直至此時,由“架子花臉”扮的王靈官,在幽深的門洞內高喊了一聲“嘿!”

這第一位演員才在萬眾矚目中,於耀目的火焰和煙霧氤氳中上場亮相。

今天的王靈官只有一位,但還是曾經站在皮爾卡頓京城飯店釋出會舞臺上的那副神氣打扮。

穿紅靠,但不扎靠旗,戴紅色扎髯,勾紅臉,眉心畫一豎眼,左手挽袂,右手持靈官鞭。

與背後大紅色的成貞門,以及透過成貞門的門洞,所看到的祈年殿,形成了完美的比照。

再後,隨著武場起“走馬鑼鼓”,扮演靈官的演員一板一眼的做起了舞鞭,挽袂,跳躍等舞蹈身段。

“好!”

“好!!”

“好哎……”臺下的觀眾們狂熱。

由於第一個演員的亮相出場實在太過驚豔,大眾的興奮點幾乎一下就被點燃了。

這裡就是成貞門前的搭的大舞臺,正對著迴音壁後院牆。

正因為是天壇新春遊園會最主要的舞臺表演區,這裡早在演出前十分鐘就已經成了人山人海的樣子。

饒是地壇那三位,是準時準點的趕來,也算是晚的了。

現場足有近萬人,他們都被前面的人堵在距離舞臺十幾米遠的位置,只能隔著大老遠從側面觀看舞臺上的場面。

不過好就好在天壇園方考慮周到,把這舞臺搭得夠大,也夠高。

以中間門洞的寬度延長出十米來,高度足足一米二呢。

無論臺下站了多少觀眾,有多少密密麻麻的人頭,甚至許多人的脖子上騎著孩子,都不影響後面的人看臺上的節目。

等靈官念完了淨臺咒,照例擺了個劈空架勢後,抬手一招。

表面上由舞臺上的靈官做法,實際上還是撿場人員所釋放的一束龐大火彩劈空飛出。

然後端端正正,不偏不倚,落入舞臺前提前放好的聚寶盆中。

要知道,這次聚寶盆裡可不光是錢糧元寶了,還放了鞭炮。

現場頓時噼裡啪啦一陣亂響,火光洋溢,喜氣洋洋。

“好啊!好……”不能不叫好!就這兩手跟變魔術一樣火彩,誰看誰都得拍巴掌!就連地壇的三位都控制不住,情不自禁隨著大眾一起鼓掌。

司機可能太過興奮,甚至趁人不備把手指放進嘴裡,吹了一聲悠長響亮的匪哨兒。

至此,靈官成功博得頭彩,完成任務順勢下臺。

隨後就換成了天官和財神並肩出場,非常自然地完成了演員的轉換。

沒人不喜歡熱鬧歡快的場面,國人如此,老外亦然,特別是孩子們。

《靈官開臺》演完,接上的《跳加官》、《跳財神》兩出帶面具的儀式劇雖短,卻有濃厚的幽默喜氣。

在那獨特的樂曲聲中,當那兩位白臉的胖神仙們在臺上舞來舞去,詼諧地向臺下各個方向打著“招呼”。

看到這些神仙一一所展示出“風調雨順”、“天官賜福”、“福壽康寧”、“財源廣進”、“恭喜發財”的條幅。

不但國人歡呼雀躍,沒完沒了的喝彩。

外國人在鼓掌之餘,拿著相機一通狂拍。

許多年紀很小的孩子也恨不得參與其中。

那些坐在爸爸脖子上的兒童們,哪怕不懂其中的含義,可也被現場熱烈的氣氛所感染。

那一張張的小臉上,不但滿是讚許和仰慕,而且小手直拍巴掌,看得認真又投入。

只是天官、財神和靈官的扮相有點不一樣,他們的臉不是畫的,而是戴著一個白麵具。

所以多少有些死板之氣,也就難免有些膽小的孩子會感到害怕。

像地壇三人旁邊,就有一個騎在爸爸脖子上的小男孩表達了膽怯。

“爸爸,爸爸,別看了,咱走……”“為什麼啊?走?這麼熱鬧,你怎麼不想看了?”

“我……怕,這些臺上的人樣子太怪了,還戴著白麵具……”“嘿,你可是男孩子,膽子怎麼這麼小呀。

這是賜福的天官,還有財神,知道嗎?都是帶來福氣喜氣的神仙,有什麼可怕的?他又不是鍾馗?”

沒想到這話,倒讓旁邊一個老人見笑了。

“這位,真讓你說著了,天官和鍾馗就是一個人。

鍾馗是終南山的一個落第進士,豹頭環眼,相貌猙獰,是他做鬼以後的樣子。

其實這跳加官啊,在有些地方就叫跳鍾馗.”

跟著,老人又接茬對坐在爸爸脖子上的孩子說,“不過就是鍾馗,咱也不用怕。

鍾馗死後依舊是忠臣,要‘誓與陛下除盡妖孽’,是個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大鬼判官。

孩子,你好好看看這天官,那就是鍾馗做進士的模樣,雖然臉上是死板的白麵具,可一雙眼睛笑眯眯地彎成了月牙兒,透著濃厚的人情味呢。

你再看那‘連升三級’的橫幅,他打出來就是專為了保佑你的。

趕明兒你要上了學呀,保準兒是個好學生。

興許從一年級直接跳到四年級哪……”這麼一說還真管用,別說旁邊聽見這番對話的人都笑了,當爹的聽了心裡美滋滋的,就是那孩子自己也有點害臊了。

還似乎真感覺到了那面具生的生命力和親和力。

很快,他也羞澀笑起來,和別的孩子一起拍手了。

………“幸遇堯天舜日,喜麗日佳辰,花紅柳綠鳥和鳴,莫負春光一瞬。

漫自品紅品綠,須教協律調音,玉振金聲諧節奏,千年萬古長春!”

天官和財神跳完,原本僅僅是完成開場儀式的報臺詞,沒想到,又引得眾人齊聲喝彩。

不為別的,主要是這位拿著喇叭和紙稿念詞的人非同一般,那可是大明星劉曉芩啊。

而且她還不是一個人登臺露臉,與她同來的還有如今京城最受歡迎的男女對唱的歌唱演員——王潔實和謝麗斯呢。

這是遠遠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驚喜,那真是撈著稀罕啊!也不知道多少人不約而同的生出一個共有的想法——今兒可算是見著活的了!所以儘管老外無動於衷,甚至有點莫名其妙,可現場的京城百姓群情激動,氣氛簡直燃爆了。

尤其在她們三位依次說完節日祝福,對大家鞠躬之後,即將退場的時候。

觀眾們都忍不住紛紛鬧了起來,誰都不甘心,劉曉芩、王潔實、謝麗斯就此離去。

於是眾口一詞提出要求,他們必須加演節目。

也不知道誰帶的頭,現場忽然響起了“來一個!”

、“來一個!”

的群體呼喚。

這樣的眾志成城讓外國人目瞪口呆看傻眼了。

而劉曉芩他們仨卻是重情難卻,不得不現場碰頭商量了一下。

最後終於決定,由王潔實和謝麗斯清唱了一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儘管是沒有伴奏的現場清唱,效果不佳。

但這首歌有老牛,有牧童,應時應景,尤其又是演員們大冷天中勉為其難的,還是讓觀眾們感到了誠意。

於是一曲唱罷,掌聲如雷鳴啊,心滿意足的觀眾們齊聲叫好,都有一種“賺了”的感覺。

可壓根根本沒人知道,什麼勉為其難啊,其實這是寧衛民和劉曉芩碰過意見後,故意導演出的一齣戲啊。

原本王潔實和謝麗斯就要登臺演唱的,但因為現場沒麥克風,缺乏演出條件。

大家都擔心觀眾不滿意,才不得不採取了這樣一種“被迫演出”方式。

說白了,這就跟買古玩的道理一樣,不論多便宜,也得往下殺殺價。

果不其然,沒人挑剔,反而獲得了超出演出質量的良好反饋。

這叫什麼?這就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而至此,地壇的三人組也算是真正的心悅誠服了。

別說司機一個勁兒跟著喊“牛x”了!就是書記和副園長的談話,也不再避諱和掩飾,彼此對天壇新春遊園會整體方案策劃的服氣。

不論他們今天來天壇的初衷是什麼樣的,可打這時候起,他們甘拜下風已經成了事實,學習心態佔據了情緒的主導。

“哎呀,咱們怎麼就沒想到呢?把國粹也可以搬到廟會上來啊。

這京劇的曲目多少呢,這就是過去高門大戶的喜慶堂會啊!多高雅,多喜慶,多熱鬧!比咱們的雜耍遊藝可品味高多了!”

“書記,其實演出質量上倒是各有千秋,京劇是好,可咱們的雜耍遊藝也不差,畢竟娛樂性要強些。

更受民眾的歡迎。

可價格上咱們還真是吃虧了。

現在有了電視,京劇團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他們聘人大概十塊一天都有人來,咱們可是最少的三十,有名氣的都上百了。

再看看天壇賺錢的法子,我不得不說,人家背後這高人,是把好算盤啊.”

“不光算盤好。

我看樣樣都比咱們強。

滿盤皆輸啊,你承認不承認吧?我也不情願是這樣的結果。

可不服不行,而且還真不怪別人,就怪咱們自己,這知識、演技、心思上跟人家差太多了啊.”

“您都這麼說了,那我也不怕丟人了。

沒錯,我承認,這天壇的活動辦得太絕了,咱們的策劃和組織上,都和人家有較大差距。

可我現在就是想不通,這些主意都是誰給出的呢?您說是那外資企業皮爾卡頓公司的人,可洋派兒的人,他不能這麼懂咱們京城的事兒啊.”

“對,你說的有道理。

關鍵是外資企業全是年輕人啊,也不可能有上歲數的專家啊……”得這麼著,越想越岔子了。

接下來的節目,愈發惹人喜愛。

原本還有人認為,這表演熱鬧是夠熱鬧了,吉祥是夠吉祥的了。

氣派也夠氣派的了,連大明星都請來了嘛。

可好像還缺那麼點賞心悅目的聲色,缺了點詼諧幽默的趣味。

結果沒想到,後面緊跟著就是倆小段兒——《賣水》和《小放牛》。

這倆節目不但讓人耳熟能詳,雅俗共賞,而且花旦,武旦,武丑全有了。

那演員的扮相不但漂亮,唱唸做打演得也精彩。

尤其是詞兒好,而且曲調悠揚,朗朗上口。

《賣水》的梅英唱盡了一年四季十二月的花名兒。

《小放牛》呢,戲裡除了暗藏了一頭牛,得以應年景之外。

村姑和牧童的對唱,更是涉及天文地理和神話傳說,再精彩不過的了。

別說連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有的小孩一時興起,竟然萌生出想要學戲的願望來。

許多原本就不聽京劇的男女青年,甚至也因為這兩出戏對京劇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不少人忍不住跟身邊懂戲的人搭顧話來討教戲名,打算有機會再好好聽一聽。

這樣的效果,已經完全超出幕後策劃者寧衛民原本的預期了。

再之後又插入了十五分鐘動感十足的模特走秀。

如今雖然服裝表演已經成了普羅大眾的常規表演,和服裝有關的單位都在成立模特隊,電視上幾乎什麼晚會都有這個環節。

可除了皮爾卡頓,絕沒有一個單位有能力組織冬天戶外走秀的。

皮爾卡頓和中芭合作辦學的水平怎麼樣姑且不論,就說這節目在冬天具有稀缺性和壟斷性,就夠讓人大呼小叫,換來熱烈掌聲的。

而最終在牛魔王和鐵扇公主表演之後,這場節目以及太獅和少獅同臺共舞而結束。

現場的觀眾們,這才依依不捨的,帶著一份意猶未盡,帶著對精彩節目的回味,從成貞門離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舞臺上的演出結束可並不意味著後面真就沒的可逛了。

別忘了天壇公園遊園會還有南線和西線呢,那兩條線路才是百姓消遣的場所。

地壇公園來的三位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

他們一過了迴音壁,發現居然又是另一副場面。

因為裝飾的綵牌樓居然比北邊的大了一倍,那是五門式樣,六個門柱的而且遊客太多了,全都拖家帶口的,幾乎多到了人都堵著,走不動的地步。

光民警抓住的小偷就有七八個人,全都銬在免費茶攤的邊兒上。

這樣一是可以震懾宵小,二是給遊客們提個醒,這裡還是有危險的。

另外,商家攤販也太多了,什麼風味小吃,年俗禮品啊,全在這裡。

原本地壇公園自以為慧眼識珠,只有他們今年引進了獨具特色的烤羊肉串。

沒想到還沒進小吃街,就聞見了烤羊肉串的味道。

走進一看,居然是壇宮飯莊的人打著“滿蒙燒烤”的字號,賣著各色烤串。

除了羊肉串,什麼雞肉串、脆骨、小腰子、五花肉、烤大蒜、烤土豆都有。

其中也不乏一些經營服裝百貨、日用品和食品的知名廠家。

像什麼花花公子、香榭麗舍、國風運動服,那都是款式好價格能被大眾接受的服裝,簡直賣瘋了。

利生體育用品商店的回力球鞋,貝貝球、籃球也很搶手。

仁和酒廠”的“菊花白”也藉著天壇遊園會宣告重回京城市場了。

“北極熊”的各色罐頭還有他們為天壇製作的“祈年殿雪糕”更是賣瘋了。

就連前門“大碗茶”商貿公司也摻和來了,如今人家已經不賣大碗茶了,而是賣他們店裡的布料和化妝品。

而且公園的人真沒誆人,確實越往南邊走,東西就越便宜。

走到天壇圜丘,糖葫蘆都成了一毛五一串的,風車也就值個五毛八毛的。

還有賣處理服裝的,賣便宜香菸的,居然比正常的商店甩賣還實惠。

西邊就更有意思了,這邊也有特色照相。

天壇居然弄來了幾匹馬和盔甲武器,守在西天門租給遊人扮上拍照,一位兩塊。

真正等到地壇的三人到了這兒,他們已經沒心思逛齋宮了。

因為他們再度發現了更大的新鮮事,西天門外幾乎已經修成了一個動物園。

什麼梅花鹿、狍子、小羊、小馬全養在這裡,不但可以讓孩子用乾草喂,而且還能付費騎馬,兩塊一圈兒。

特別是還圈出了一個表演區,定時定點,由京城雜技團的人做訓狗表演,和其他動物演出。

甚至就連這兒的商品都不一樣,賣給孩子的可不僅僅是普通的玩具了。

還多了可以戴在頭上的小牛犄角,系在腰間的牛尾巴,以及可以當手套戴的老虎爪子、獅子爪子。

總而言之,逛到最後,地壇這三位全沒了再琢磨哪兒是亮點,總結該怎麼效仿的心氣兒了。

因為他們發現處處可學,處處都是亮點,所以就先一門心思的逛唄,一切等回去再說了。

可即便這樣,真到了下午五點的時候,他們也是腳疼人累。

別說帶來的膠捲全拍完了,就連身上的錢也花完了。

沒辦法啊,可買又想買的東西太多了,不光便宜的還是貴的,他們都想買,結果就成了剁手黨。

不說別的,就拿壇宮的餑餑禮盒舉例吧。

那就五塊錢一盒呢,價錢是夏季禮盒的三倍。

可他們還真不能說不值,因為那盒子就和慣常的硬紙盒子不同。

壇宮的糕點禮盒是木製長方形的,表面糊有紅綿紙。

正上方有一蓋兒,可以拉出來,推進去,特別傳統。

木盒裡內鋪了細紙,又用硬紙板分八個格子。

裡面的東西,分別是打糕、粘糕、金糕、起子饃、奶捲子、搓條餑餑、豆麵餑餑、酥油奶餅。

除了金糕,這八樣組合裡,幾乎沒有一樣是糕點店裡能買到的。

而且好幾樣餑餑是奶製品的,他們從來就沒見過,自然成本就高,就賣的貴。

哪怕再貴,也忍不住要人手一份。

可這麼一路逛了下來,他們三人如此消費的結果就不免讓人尷尬了。

因為買了一堆東西,等臨走的時候,司機忽然一摸兜,發現居然連付停車費的錢都沒了。

想想吧,這三位每個人手裡提拉著自己的大包小包,挨個翻兜,卻湊不出五毛錢,那是什麼滋味。

好在就在幾個人苦笑著合計之際,副園長眼尖,忽然從人群中認出來一個熟人來。

他趕緊叫了一聲,追了過去,滿心以為得了救星。

可事兒就是這麼絕,走到跟前和熟人剛寒暄幾句,都沒等副園長提出借五毛錢的事兒來,那位倒是滿臉羞慚的搶先開口了。

“那……什麼,方便借我幾塊錢嗎?今兒來逛,一沒留神花禿嚕了,我還有個字帖想買……”副園長當時就覺著今兒自己是撞克了!真特麼邪性啊!這叫什麼事兒!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分手後考上團委,華麗逆襲

揮灑紅塵01

林少的追妻之路

1只蚊子

分手後,一首活著引全網痛哭

划船用槳

鋼筋都市:無敵人生

月下伴怡

都市楚狂人

趙大山

影視反派:開局三十而已相親顧佳

蘿蔔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