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招風。

贊助陳培斯電影的事兒,才剛剛談妥。

但由於陳小二嘴不嚴,這件事被洩露了出去。

很快,另一個劇組的人又找上寧衛民的門兒,吃大戶來了。

哪個劇組啊?電視劇《西遊記》!幾十年後的人,應該都多少了解這部因為受日本糟改版《西遊記》的刺激,而出爐的二十五集國產《西遊記》,拍攝過程有多難。

一個攝像師,一臺相機,邊拍邊播,1982年開拍,1988年完成,耗時六年時間,耗資六百萬。

導演楊潔在拍攝期間,雖然享受了觀眾好評和榮耀,可也一直在因進度慢,飽受換角風波和資金告急的折磨。

甚至劇組還因此遭人舉報假公濟私,遊山玩水,被上級審查過資金開銷。

可劇組還真沒亂花一分錢,查賬之後,就連查賬的人都被感動了。

事實上,《西遊記》劇組在拍攝期間,每筆支出都有據可查。

整個劇組連導演和主要演員在內,一直過著人在旅途,跋山涉水的顛沛生活。

因為每人每頓飯的標準只有五毛錢,經常靠吃饅頭鹹菜當工作餐。

大部分的資金都花費在服裝和道具上了。

舉個例子,這年頭可沒無人機,最難拍的就是天空和雲彩。

有的關鍵鏡頭,為求真實感,那就得求空軍用飛機拍,拍什麼還得提前跟飛機駕駛員商量好。

趕上晴天還好,要陰天下雨,不就褶子了嗎?白費。

所以劇組最背的時候,因為拍攝資金鍊斷裂,還一度面臨解散的境地。

迫於無奈只能靠觀眾募捐維持拍攝。

最後雖然靠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的臨時借款度過了難關,可最終還是不得不刪減了五集內容,才勉強收官。

說起來劇組還真像去西天取了一回經一樣,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

但話說回來了,慢工出細活。

在這個講藝術奉獻的年代,還沒有徹底商業化的年代,這部戲的質量也是真高。

最佳證明,就是到了網路時代評選十大重播次數最多的國產電視劇時,《西遊記》以高達三千次的重播數字成為國產劇之最。

而且就是到了幾十年後,這部已經顯得技術粗糙,道具簡陋的電視劇仍舊被譽為經典。

在廣大觀眾的心中,公認比任何版本的《西遊記》都好看。

這能說明什麼?說明演員的表演和誠意可以戰勝科技的進步。

說明整個《西遊記》劇組的嘔心瀝血沒有白費,觀眾都看在眼裡,感受於心了。

說明光靠三維特效和流量明星加持的影視劇懵不了觀眾,那就是個屁。

可就是這麼好的一部受傭者眾的火爆電視劇,恰恰給寧衛民提出了一個難題——這錢他還真不好給。

沒錯,這部電視劇好是真好,也真受歡迎。

可它所造成的巨大社會影響和社會關注度,忒不好變現了。

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步古裝神怪劇,完全不同於陳培斯的都市喜劇,沒法植入廣告啊。

總不能像日後的網劇那樣,片中插播廣告。

讓唐僧穿上西裝,組織眾多神仙和師徒四人來馬克西姆餐廳聚餐吧?這樣違和的廣告要播出,皮爾卡頓公司別幹了,非得讓觀眾們罵死不可。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楊潔導演一直在讓劇組成員發動關係,找各路大企業化緣,但總是吃軟釘子,收穫寥寥的原因。

何況這個時代也不是個可以合理進行商業運作的年代。

政策的相關限制就不說了,關鍵是沒有版權意識,也缺乏保護手段。

按理說,咱們的四大名著就是現成的四大ip。

雖然名著大家都可以隨便改編,可電視劇也是有專屬於自己的製作版權的。

偏偏連投拍方、製作方,都沒認識到有這個東西,任憑電視劇的主題曲隨便唱,隨便播。

劇組更是打心裡認為他們在宣傳傳統文化,本就該全民免費啊。

寧衛民即使再有本事,他願意跟劇組簽訂商業方面的獨家合作協議,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他的權利根本沒人再乎啊。

他做了什麼一旦火了,保證就有人跟風,偏偏他還沒法告人家。

先不說有沒有用,他敢主張權利就得被老百姓一人一口吐沫噴死。

《西遊記》那是全民族的文化遺產,怎麼就成你一人兒的了,想錢想瘋了吧!敗類!he,tui!……沒轍,這屬於時代侷限,是意識形態問題。

所以這贊助怎麼給啊?給多少算是扔多少,純粹肉包子打狗,一點效益沒有。

寧衛民想來想去,也只能多少舍點,就算為這部經典電視劇做貢獻了。

他就說給八萬,要個電視劇後面的鳴謝。

可這位《西遊記》劇組的製片副主任還有點迂腐,挺不好打發。

硬是拿《西遊記》跟陳培斯的都市喜劇攀比,大談兩部影視劇拍攝難度和藝術性的差異,要寧衛民本著對西遊文化的熱愛,儘量為支援名著影視化,多做點貢獻。

還給寧衛民講起了為什麼要拍這部戲的初衷,直接聯絡到國家、民族、文化尊嚴的問題上了。

這高度立刻就上升了,寧衛民接不住。

不得不找藉口躲了出去,把這位要講課的副主任給晾了。

結果可好,他當時雖然躲了,可也算是招惹了一位當世的愚公啊。

這位副主任居然天天來,天天等,天天笑容滿面,不怕吃臉色,恨不得他去廁所蹲坑都尾隨陪著。

那真跟劉寶瑞相聲裡說的似的,山西人要賬——定後跟啊。

寧衛民實在是發自內心服氣了。

他再看看這位,年紀都四十多了,又是一個堂堂製片副主任。

求人求到了這個地步,也真有點讓他不落忍。

老話說的好啊,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日後弄不好還有打交道的時候。

得,他惻隱之心一動,就又給對方開了條路走。

“我說大主任啊,您這股子精氣神我佩服。

所以全衝您了,我可以再給您十萬塊。

不過這錢可不是我們公司出的,而是我個人出的。

咱們明著說,你們這戲啊,不能跟別人比。

因為題材特殊,對我們企業來說,投錢真是沒什麼宣傳方面的幫助。

我畢竟端著公司的碗呢,職責所在,就得為公司利益著想。

總不能為了幫你們的忙讓公司當冤大頭…….”

開始聽說有錢,副主任於些許窘迫中透著高興,滿口說是。

可聽到最後,也不禁愣住了。

那詫異的表情,明顯是有點反應不過來了。

大概是心說,你不讓你們公司當冤大頭,你自己怎麼還投錢呢?寧衛民也不容他問,主動就把下文給交代了。

“我這錢當然也不是白給的。

你們得跟我籤一份沒有時間限制的商業授權合同,得同意我個人撈回點本兒來,把電視劇裡的各種角色形象運用於各種領域的商業用途。

而且這合同不能兒戲,得你們劇組總導演和臺裡的領導都得簽字蓋章才行.”

寧衛民心裡是這麼想的。

就是積德行善了,也不能幹虧本買賣啊。

總得摟草打兔子,得點什麼吧?現在雖然沒有版權和版稅的問題,但等上二三十年也就有了。

鑑於這部戲的長期時效,這筆錢投出去,想必到時候還能收回點紅利來,應該也算個不錯的投資。

唯獨需要警醒的,是那位導演好像有說話不算話的毛病,可別回頭翻臉不認賬。

所以合同得籤的嚴謹點,而且雙保險才行。

副主任的見識有限,對寧衛民心思琢磨不透,也就聽了個半懂半不懂的。

但籤合同就有錢拿,加起來總共十八萬的‘佈施’,已經夠拍一集的經費了,這無疑是明白的。

人家籤合同是為了賺點錢,這也無可厚非。

何況形勢比人強啊,別人還沒這個興趣呢。

於是他自然滿應滿許,只是有一樣有點為難——臺裡的領導簽字好辦,可楊導不在,身在日本呢,恐怕得再等一週時間。

寧衛民這就奇怪了,這似乎和他所瞭解的情況有差距啊。

他就問,“哎,你們劇組到底缺不缺經費啊?楊導怎麼不拍電視劇,跑日本去了?難道你們還真跟外界傳言似的,假公濟私?”

副主任趕緊解釋,“不是,你誤會了。

這是政治任務,楊導是帶了幾整合片,去日本參加‘第二屆國際電視藝術交流展覽會’去了。

讓日本同行看看咱們用落後條件拍出來的《西遊記》,比他們資金充裕,技術先進的強上百倍……”接著,這副主任又開始聊起了當初日本的78版《西遊記》為國家電視臺禁播的事兒,那意思是楊導這次是撥亂反正,用事實成果,給咱們傳統文化正名去了。

然而寧衛民卻沒受到多大的鼓舞,這不是他有精日屬性,或者是他對於日本篡改《西遊記》完全無所謂。

恰恰相反,主要是他似乎受到了某種觸動,好像抓住了一條思維脈絡,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西遊記》劇組經費難題。

他無暇再顧忌其他了。

“展覽會……展覽……會……”自言自語的呢喃後,忽然,他靈光一現,徹底通達。

跟著他就打斷了副主任的嘮叨,提出了一個讓副主任做夢也想不到的新的合作建議。

“喂,我說主任啊,你們頭幾集拍完的道具還有嗎?還有一些用不上的戲裝?”

“有啊,有啊……”副主任愕然了,禿腦門上差點沒蹦出問號來。

“你們拍戲的時候,具體的拍攝,有沒有照片,留沒留資料什麼的?”

“有啊,也有啊。

楊導有筆記,那上面全是拍攝需要解決的困難。

好些演員也有寫日記的習慣。

尤其荒郊野外的時候,演員沒事幹,也會拍照留念.”

“那就行了。

你看這麼著好不好,你們劇組把這些東西提供給我。

我代表皮爾卡頓公司和天壇公園,和你們籤合同,咱們聯合辦個《西遊記》劇組的主題展覽會。

資金,廣告,場地,人員,具體怎麼運作你們就別管了,專心拍攝就好。

那都是我和天壇的事兒。

反正咱們額外收門票,然後三家一起分錢。

這或許能解決你們一部分資金問題,也能讓公眾知道知道你們的辛苦和付出。

能減少點外界無端的猜疑。

你們要著急用錢,我們甚至可以預支給你們二十萬……”好傢伙啊!這副主任遭受的震撼,比他當初在看見那日本《西遊記》裡女人演得唐僧時大多了!但也不能不說,太棒了!激動的心情怎麼平靜得了啊?於是當天晚上,剛在交流會上把日本同行電擊了一把的楊潔導演,接到了副主任從國內來的長途電話!也一樣被雷了一把,好好過了一把電擊的癮!那是絕對的酥爽。

給她樂得啊,當時就電話裡對副主任表示。

“你這事辦得太好了。

這麼無解的難題都讓你解決了。

什麼?另有高人,那我一定得親自感謝!沒說的,同意!把道具戲服收好了,資料多準備點,等我回去就籤合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分手後考上團委,華麗逆襲

揮灑紅塵01

林少的追妻之路

1只蚊子

分手後,一首活著引全網痛哭

划船用槳

鋼筋都市:無敵人生

月下伴怡

都市楚狂人

趙大山

影視反派:開局三十而已相親顧佳

蘿蔔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