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倩靜靜地看著兀自出神的劉協,心中忐忑。

她在乎的並不是劉備或者關羽,她在乎的是陳紀、陳群父子。

雖說解除了婚約,還被陳群嘲諷了幾句,但荀氏與陳氏的交情還在,陳寔當年提攜荀爽的情義還在。

劉備向袁紹稱臣,陳紀、陳群父子在裡面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大致也能猜得出來。

不知不覺,荀氏便與陳氏便走到了對立面,多少有些傷感。

過了一會兒,劉協收回思緒,又道:“還有其他的麼?”

“有訊息說,袁術有意向陛下稱臣進貢,欲進女為貴人.”

劉協再次一愣。

袁術不僅願意稱臣,還想送個女兒入宮?他倒是知道袁術有個女兒,後來入了孫權的後宮,只是一輩子沒有生育。

但他完全沒想到袁術會有這樣的想法。

說來也怪,袁氏經營了那麼久,為什麼沒想過送女兒入宮,讓袁氏成為外戚,大權在握?以袁氏的地位,就算這女兒長得再醜,做皇后也是穩穩當當的,何至於讓何進那樣的屠夫成了大將軍。

劉協向荀文倩請教這個問題。

荀文倩輕聲說道:“妾愚鈍,對袁氏知之甚少,不敢作答.”

劉協轉頭看向蔡琰。

荀文倩對袁氏知之甚少,蔡琰卻應該有所瞭解。

陳留蔡氏與汝南袁氏算是通家之好。

蔡琰欠身道:“臣聞先父言,袁氏出於虞舜,為火德,有代漢之嫌。

是以孝桓有密詔,不得以袁氏女充六宮.”

劉協恍然,啞然失笑。

看來袁術是覺得自己年輕,沒學問,身邊又沒什麼大臣,未必知道這件事,想暗渡陳倉,混水摸魚。

就像他把“代漢者,當途高”這句讖語當成天命一樣。

唉,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令尊有沒有說,朕當如何應對袁術此舉?”

荀文倩搖搖頭。

“妾父說,這只是傳言,陛下有所瞭解即可,不必過於當真。

以當前形勢而言,陛下自有皇后,就算袁術女入宮,也未必能危及大漢。

若能因此安撫袁術,使其與曹操、孫策合兵,拒袁紹於中原,對朝廷也是有益的.”

劉協微微頜首,沒有再說什麼。

既然荀彧都覺得沒必要大驚小怪,他就更不在乎了。

五德始終說就是人編出來的,不必當真。

荀文倩隨即又說起一件事,臧洪給荀彧寫了一封信。

他對天子提倡《孟子》雖有意見,卻也不至於擔心,可是天子言語之間對聖賢的不以為然,卻讓臧洪非常不安,特意寫信給荀彧。

荀彧之前不知道這件事,希望荀文倩能當面問一問,搞清楚天子的態度究竟是什麼,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聽完這個問題,劉協忽然意識到,荀文倩這時趕到行在來,恐怕不是偶然。

她到河東已經有幾個月了,一直沒有動身,現在突然晝夜兼程趕來,可能和臧洪的這封信有關。

對聖賢的態度,關係到王道的本質,和荀彧的理想息息相關。

簡而言之,荀彧緊張了。

劉協沒有立刻回答荀文倩,思索了片刻後,問道:“你的經學造詣如何?”

“妾粗通文墨,不通經.”

“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講……故事?”

荀文倩愣住了,求助地看向蔡琰。

蔡琰也不知道劉協想幹什麼,但她在劉協身邊比較久,適應了劉協的跳躍性思維,並不驚訝,示意荀文倩稍安勿躁,聽著便是。

劉協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

“很久很久以前,太行山中有一個少年。

他家世代住在山裡,每天睜開眼睛,四面都是山。

他很想看看山的外面是什麼,卻不知道哪裡有路,又該怎麼走.”

蔡琰明白了劉協的意思,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挑。

荀文倩也有些明白了,這個少年應該就是天子自己。

“村裡有一個老人,活了幾十年,對村裡的情況瞭如指掌。

他窮盡一生之力,畫了一幅地圖,將村裡的一草一木都寫在上面,鉅細靡遺.”

劉協頓了頓,又道:“但是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

荀文倩的嘴角翹起一個淺淺的弧度。

“得知少年想出山,他非常高興,帶來了自己畢生的心血,要送給少年,當作指導。

你說,少年應該接受他的指導嗎?”

荀文倩欠身說道:“雖說老人沒有出過山,但他的經驗還是有借鑑意義的。

畢竟山外的路也是路,與村裡的路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若能推而廣之,總比一無所有,從頭摸索來得好些.”

“你說的對.”

劉協挑起大拇指,又道:“少年也是這麼想,接受了老人的地圖,帶著一些夥伴,踏上了旅途。

走了沒多遠,他們就在山裡迷路了。

因為他們發現,老人的地圖裡有一些路與實際的道路不符,很可能是他自己沒走過的.”

荀文倩皺起了眉頭。

“沒走過的路,如何能畫在地圖上?”

“也許是聽來的,也許是前人留下的地圖,也許就是覺得應該如此.”

“這不是……”荀文倩脫口而出,話說了一半,又意識到劉協並不是簡單的講故事,而是隱喻聖賢留下的經典,連忙閉上了嘴巴。

“少年和小夥伴們產生了分歧,有的說,老人的地圖沒錯,是他們走錯了,應該重新回到起點,再走一遍。

有的說,就是老人的地圖錯了,應該拋棄地圖,自己去摸索.”

劉協看著荀文倩。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荀文倩沉默了良久。

“妾會帶上地圖,繼續摸索.”

“朕也這麼想.”

劉協結束了他的故事,伸過手來。

“歡迎你,同路人.”

荀文倩茫然地看著劉協,手足無措。

劉協抓住她的手,輕輕搖了搖。

“攜子之手,風雨同舟.”

荀文倩明白了劉協的意思,羞澀地握著劉協的手,輕輕搖了搖。

劉協的手很溫暖,雖然有些粗糙,卻也充滿力道。

“妾之幸也,亦是荀氏之幸也.”

荀文倩低聲說道。

劉協握住的不僅是她的手,更是荀彧的手。

他們要探索的不僅是人生路,更是探索王道、實現王道的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到明末當霸王

夜之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