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參賽選手面帶喜色,走出比賽場地,2號參賽選手上場。

眾人都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既不願當出頭鳥,也不甘為落後者。

從2號參賽選手一直到11號參賽選手,眾人不約而同的都是選取了1000斤石墩,並且每個人都是成功地將石墩舉過頭頂。

11號參賽選手下場,12號雲生走上場去。

雲生上場,並沒有如眾人想像地那樣來到1000斤石墩前,而是徑直走到了1200斤石墩前。

眾人看罷大驚,不止是1萬將士驚訝,其它的31名參賽選手也是吃驚,甚至就連臺上的13位將領也是大吃一驚。

“這是何人,我怎麼沒見過?”一位千總向他身旁的另外一名千總問道。

“這是哪來的黃毛小兒,稚氣未脫,也敢如此放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另外一名千總大聲地譏笑道。

“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勇氣可嘉!”另外一名千總冷笑著說,褒獎裡面夾雜著嘲笑。

不過確實如此,雲生今年才十六歲,青澀地面孔上略帶著一些稚氣,看上去好像是隔壁家的大哥哥。

只有寬洪濟穩如泰山,面帶微笑。

雲生跨腿屈步,他並沒有紮成馬步,而是將兩腳開立,與肩同寬。

雲生深吸一口氣,雙手抓起石墩,挺腰用力,大喝一聲,雙臂上舉,將石墩猛然舉過頭頂。

約堅持十個呼吸,雲生將石墩猛然放下,也是激起一陣塵土飛揚。

萬人高舉手中長槍,齊聲叫好,震天動地。

臺上的13位將領看後,都是一陣驚訝,沒想到雲生竟然直接舉起1200斤石墩,這個成績簡直是大大地出乎人們的意料。

雲生這樣直接舉起1200斤石墩,雖然贏得了眾人的滿堂喝彩,但也成為其它選手針對的目標。

不過雲生倒也不怕其它選手針對,比賽比拼得就是實力,其它一切皆是枉然。

實力為尊,這是一切自然法則的定律。

雲生直接舉起1200斤石墩,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

在九個月前離開石洞時,雲生便舉起1000斤石墩。後來又修煉大力神猿拳,骨骼更加強壯,筋韌更加柔軟,身體彈性更好,伸縮有度,收放自然。

特別是修煉大力神猿拳之《大力篇》後,力量更是暴漲,因此他今日便直奔1200斤石墩。

當然,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不鳴則已,一鳴就要驚人,為義父爭光。

能舉起1200斤石墩,已算是百人師中的中上等了。

“此人是誰,我怎沒見過!”總鎮問道。

寬洪濟起身拱手道:“此人名為雲生,乃是雲騰兄之子,現為我營斥候。”

“雲騰之子?”總鎮和另外兩名副總鎮驚道。

一旅配一名總鎮,總鎮通常是萬人侯實力,另配兩名副總鎮。

按照配製來說,副總鎮一般也為萬人萬人侯實力。但是,由於萬人侯人數較少,所以有些副總鎮也由資格較老的千人將擔任。

槍騎八旅的兩名副總鎮都是千人將實力。

“不錯,雲生今年剛剛入伍,特為尋父而來。”寬洪濟道。

“難道他不知道雲騰已經戰死了嗎?”總鎮問道。

寬洪濟道:“不知,我猜測定然是有人貪汙了雲騰兄的撫卹金,並沒有傳送喪報至家中。”

總鎮點頭,說道:“此事我會上報。我觀雲生年紀輕輕,稚氣未去,應該歲數不大吧!”

寬洪濟答道:“今年才十六歲。”

眾人又是一驚,“十六歲便是百人師?”

總鎮點頭,不再言語。

參賽的另外31人看罷,也是個個驚訝,心中不斷掂量自己能否舉得起1200斤石墩。

“12號參賽選手,1200斤,下一名!”主持的千人將大聲喊道。

13號參賽選手上場,13號參賽選手是一名身體魁梧的中年人。上場後,再沒有選擇1000斤石墩,也是直接走到1200斤石墩前。

此時,再舉1000斤石墩,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實際意義。

13號參賽選手馬步屈腿,抓住石墩,大喝一聲,石墩剛剛提起,僅離地一尺便又被放下。

13號參賽選手搖了搖頭,一陣苦笑,憾然離場。

比賽繼續進行,剩餘的參賽選手依次上場,同樣沒有人再選擇1200斤以下的石墩,都是直接走向1200斤的石墩。

但遺憾的是,又是連續2人沒能成功,無奈只有遺憾離場。

到第4人時,即16號參賽選手時,走來一名身材並不算魁梧,但卻十分勻稱的中年人。

16號參賽選手站在1200斤的石墩前,兩腿分開,紮成馬步,彎腰下蹲,抓起石墩,深呼一口氣,而後大喝一聲,雙臂用力,腰板挺直,直接將石墩舉過頭頂。

身體在不停地顫抖。

約堅持十個呼吸,16號參賽選手將石墩猛然放下,又是激起一陣塵土飛揚。

“二營威武!伍長威武!”

“二營威武!伍長威武!”

……

槍騎二營的1000將士個個高舉手中的長槍,爆發出一陣震天憾地的歡呼聲。

這位身體勻稱的百人師雲生認識,是槍騎第二營的一名百人師伍長,也是去年騎戰比試的第二名。

在參加比武競賽前,寬洪濟已經將往年曆屆特別是去年的前三名向雲生作了介紹,包括他們的長相、特長、性格、實力、成績等等,讓雲生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在今年的比武競賽相遇時能夠做到有針對性的應戰策略。

雲生看了看他胸前的牌號,16號,然後記在心中。

其後,其它選手不斷上場,大家都是直接奔向了1200斤的石墩。

到了此時,再選擇1200斤以下的石墩已經完全沒有了進入前三的可能,只能招來一陣他人的嘲笑。

至於能不能舉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但好歹來說,也是1200斤。

1200斤石墩,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在隨後的其它參賽選手,有人成功舉起,有人遺憾離場。

約半個時辰之後,32位參賽選手全部比賽結束,另有7人成功將1200斤石墩舉過頭頂。

第一輪比賽結束,共有9人舉起1200斤石墩,有11人舉起1000斤石墩,順利進行第二輪比賽。

而另外試舉1200斤石墩但卻沒有成功的12人不得不遺憾離場。

舉起1000斤石墩的順利晉級,而沒有舉起1200斤石墩的憾然離場。

這就是規則。

按照比武規則,雖然每人有三次試舉機會,他們還有兩次舉起石墩的機會,但顯然已經進不了前三,舉與不舉,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意義。

“第二輪比試開始,請1號參賽選手上場。”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大聲地喊道。

1號選手上場,先是來到了50斤的小石墩跟前,而後抓起小石墩來到1200斤的石墩跟前,將50斤的小石墩放在1200斤的大石墩上面的凹槽內,而後用繃帶繫緊。

眾人看罷,當即明白,他要試舉1250斤石墩。

1號選手準備工作完畢,正欲紮成馬步舉起石墩,不料,此時卻聽得總鎮說道:“12號先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鶴群

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