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沿著山腳,白天山中休息,晚上行路。四日後來到鱉山的南端,到達三河府地界。

眾人商議。

寬繼賢道:“我們這次殲滅金鷹鐵騎一個千人營,這份大禮不知道斷燕山敢不敢收下。”

肅尚嘆道:“斷燕山招兵買馬,只為自保。我猜測斷燕山有可能怕引火燒身,不敢收留我們。”

寬繼賢思考片刻,說道:“所以我們不可一次性將底全部兜出。如果他不敢收留我們,我們便落草鱉山,再慢慢聯絡其它抗金義士。”

肅尚抬頭道:“我們還是先去探一探斷燕山的態度再說。”

寬繼賢道:“如此也好!”

眾人決定留下肅長青、寬洪渡、寬任澤、肅泰、茗蕙和41位村兵,眾人在山中隱蔽,等待訊息。

寬繼賢、肅尚、寬洪濟和雲生四位龍虎關新老將士,攜帶837顆人頭,趕上馬車,前往斷家堡,拜見斷燕山。

三河府,因洪水、慶水、芒水三水交匯入海而得名。位於洪水平原下游,靠近東海。

斷家堡在三河府的東南,南臨洪水,東距大海一百餘里,沃野千里,一馬平川,是大德王朝有名的麥倉。

四人趕著三輛馬車,載著837顆人頭。為防止漏血,馬車上鋪了一層厚厚的黃土。

四人扮作商販,一天後來到了斷家堡。

斷家堡是一個小型碉堡,城高三丈,有南北二門,城門外又各有一座圓形甕城。

四人通報完姓名,說明緣由,有人急匆匆報與堡主斷燕山。

未過多久,城門開啟,一名手持長槍,身跨戰馬的將領模樣人物,帶著五十餘號步兵,出門迎接,說道:“斷堡主有請四位。”

寬繼賢四人下得馬車,跟隨那將領模樣人物,入得堡內,來到府前。

四人放好馬車,進入府內,來到一間偏房。那將領模樣人物說道:“堡主在內恭侯四位。”

四人進入屋內,見是一書房。只見一位約七十來歲老者,三縷長髯飄於胸前,目若丹鳳,身形魁梧,儒雅有度,好似關公再世。

四人上前,寬繼賢拱手道:“原龍虎關左路軍第二旅槍騎一營千總寬繼賢拜見堡主。”

肅尚跟上,“原龍虎關左路軍第二旅槍騎二營千總肅尚拜見堡主。”

寬洪濟上前拱手道:“龍虎關右路軍第八旅槍騎五營千總寬洪濟拜見堡主。”

雲生上前拱手道:“龍虎關右路軍第八旅槍騎五營斥候雲生拜見堡主。”

斷燕山起身道:“四位將軍光臨寒舍,蓬蓽生輝,請坐。”

四人依次坐下,有人端來茶水。

斷燕山道:“不知四位從何而來?”

寬繼賢起身,拱手道:“從錦瀾府泥石縣而來。”

雙眼緊盯著斷燕山。

斷燕山一聽,丹目大睜,雙眼如電,非常驚訝。過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四位英雄壯舉,真令老夫佩服。”

寬繼賢道:“特帶837顆人頭前來投奔斷堡主,借堡主之威,共復河山。”

斷燕山頓了一頓,說道:“請喝茶。”

沒有人說話,落針可聞,也沒有人喝茶。

過了片刻,斷燕山說道:“四位英雄壯舉,我也是剛剛聽說,心中十分佩服。

不過僅憑你們四人之力,便全殲一個千人營,實在叫人不敢相信。”

寬繼賢起身道:“另有五十餘人在城外等候,未得堡主同意,不敢貿然進城。”

斷燕山俯身道:“就這麼多人?”

寬繼賢點頭道:“是的。”

斷燕山抬起身來,說道:“以五十餘人殺掉一千人,也實屬難得。”

寬繼賢道:“我等原為龍虎關將士,保家衛國乃吾等軍人之職責。

今雖京城淪陷,皇室遷都江南,但吾等仍不敢忘其職責,殺一人,敵便弱一分;殺千人,敵便弱千分。既使戰死,雖死猶榮。”

斷燕山拍手道:“好!我斷某素來敬重三關將士,保家衛國,別妻離子,忠孝兩難全。”

斷燕山起身,轉過身去,又道:“不過目前金鷹勢大,非你我所能抗衡。斷某招兵買馬,實乃自保而已。”

四人相互對視,心中失望至極。

寬繼賢道:“人各有志,打擾斷堡主了。”說罷,四人準備轉身出門。

斷燕山轉身說道:“自保,只是保這一方水土百姓平安無事。今四位全殲泥石縣城之守軍,金鷹王國已全力通緝,不知四位將去何處?”

寬繼賢嘆道:“天下雖大,豈奈我等勢單力薄,只好退居鱉山,等待時機。”

斷燕山道:“如若四位不嫌棄,可到我堡中暫時躲避。”

寬繼賢道:“這豈不是給堡主招來災難?”

斷燕山正色道:“金鷹王國不找我事,我也絕不會出頭挑事。但如今四位深陷困境,我又豈能坐視不理,讓江湖同輩笑話?”

寬繼賢轉頭看向肅尚,目光詢問,肅尚點頭。

寬繼賢道:“多謝堡主收留之恩。”

斷燕山撫須道:“我雖非國家將士,但也是洪莽男兒。”

斷燕山坐下,又道:“今敵強我弱,以弱對強,非聰明之舉。待到時機成熟,借各位老弟之力,再舉大旗,也為時不晚。”

寬繼賢道:“堡主審時度勢,目光長遠,非我等魯莽之人可比。若將來時機成熟,我等願追隨堡主,為國盡力。”

斷燕山笑道:“我堡下有一村,名為三灣村,距堡五里地。

今各方豪傑來我堡中,不乏有三關將士,現已有400餘人。

如若二位老弟願意,可暫時帶領這400餘人到三灣村相住,習武練兵,如何?”

寬繼賢等四人站起,同時拱手道:“謝堡主!”

斷燕山抬手按下,說道:“各位英雄壯舉,暫且不可宣揚。”

寬繼賢道:“堡主放心,這個我們自然懂得。”

斷燕山道:“今晚我為諸位接風洗塵。”

次日,斷燕山長孫斷旭帶四人來到堡外打穀場。此時,堡外已集結了100來人,個個手持兵器,三三五五聚在一起,坐在地上,高談闊論。

待見斷旭到來後,個個起身相迎。

又過了約半個時辰,陸續又來了300多人,聚在一起,總共約有450人左右的樣子。

其中有一人斷臂,約四十來歲,面色陰沉,單獨站在一處。

又有一人左眼蒙一塊黑布,好似強盜,但卻時常面帶笑容,約五十來歲,與五六人站在一起,有說有笑。

其餘眾人也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寬繼賢拉過雲生,面色凝重,吩咐道:“你速去山中,只留兩人看守兵馬和武器。

其餘人員務必持槍穿甲,騎上戰馬,晚飯前趕到。順便再帶一千兩白銀回來。”

【作者題外話】:初次寫書,由於經驗不足,前幾日加更時,忘了感謝各位書友。

在此一併感謝厚德載物181、琅琊刀客、伊犁大將軍、何180541999、種地、長命是仙、玄奧的銅錘、大富貴、聽海觀濤、優遊的戰火、猴1822356、氤氳的地鋪、九樓2022、非凡的雄黃、花橋流水、東方的啟明星、靜修、鏗鏘的過去、不混之混等書友的金票打賞。

最後再說一聲:謝謝!您的鼓勵,是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漢末我該怎麼辦?

渤海小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