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8000多名獸人早已放棄了逃跑的念頭,5200名長風破甲隊的將士們擔負起南北高峰和蘭芽古道的防守任務,同時監督8000多名獸人的活動。

蘭芽古道之中看不見一名三關軍的將士,但是8000多名獸人並沒有因此而逃跑,只因獅侯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味,心中升起了一種莫名的恐懼。

他知道,有人定然在蘭芽古道兩側的山峰之上時刻監視著他們,只要他們敢逃跑,估計還沒有跑出蘭芽古道,便已全軍覆沒。

獅侯找來14名獸人千人將,再三囑咐:所有的獸人不得私自逃離蘭芽古道,凡有發現者,定斬不饒。

金鷹王國也沒有對蘭芽古道發起進攻,他們看到空蕩蕩的蘭芽古道,反而滿腹疑惑。

他們知道,三關軍敢如此大張旗鼓地放棄蘭芽古道,定然埋伏了大量的軍隊,說不定正在引誘他們上鉤了。

春耕結束,雲生送略經天、峙嶽、名風烈和大寶龍城將四人返回昆郎盆地,與家人團聚,而自己則與斷曜、闖破城三人防守遵陽府。

日子過得很平靜,三月的遵陽府時常春雷湧動,徹天震地,連綿不絕。

雲生手持“長風”長槍,經常追逐雷電。

一道道閃電劃過,劈到雲生的身上,雲生如沐春風,倍覺舒爽。

一道道閃電從雲生的體內逸出,一個圓形的雷電之球將雲生緊緊地包裹。

雲生沐浴在雷電之中,如睡在母親的懷抱之中,倍感親切。

從三月份起,雲生一邊偵察金鷹獸人大軍的行動,一邊在莽南大地追逐雷電,而後又來到東海之上,或是南海之上。

反正哪兒有雷電,哪兒就有云生的身影。

雲生來到南海之上,時常在颶風之中能夠感受到名珠的劍意,那是“飛天九劍”的味道,也是名珠的味道。

遵陽府內,時常見不到雲生的影子,也時常見不到闖破城的影子。

在昆郎盆地的東側山林之中,闖破城和肅泰二人一起對戰僧王,時常棍棒交鳴,炸聲震天,滔天的真氣駭浪,向四處湧去。

遵陽府完全處於一個無政府狀態,唯有碧書懷、復啟華、禾知苗、水曲平等人時常前來檢查工作,督促工作。

歲月靜好。

昆郎盆地歲月靜好,百姓安居樂業;雲成府歲月靜好,百姓安居樂業;遵陽府歲月靜好,百姓安居樂業。

金鷹獸人也沒有乘著雲益山脈冰雪融化之時,對雲成府、遵陽府和昆郎盆地三地發起進攻。

好像大金王朝已經承認了三關軍的存在,願意與三關軍和平相處。

雙方都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金鷹王國的大軍在緊急地操練部隊,建造攻城器械;而三關軍的大軍則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到了九月底,三關軍軍部發出一道命令:

為增強三關軍的機動作戰能力,熟悉各地的作戰地形及作戰環境,三關軍除莽江水師第一旅和第二旅外,其餘將士全部進行換防。

駐守雲成府的將士和駐守昆郎府的將士全部調換到遵陽府,駐守遵陽府的將士全部調換到雲成府和昆郎盆地。

各軍的都統、副都統及各旅總鎮不動,換防工作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

命令一下,全軍將士皆驚,對雲生的這一舉措感到十分納悶。

“雲生統帥這是準備幹什麼?如此換防,所有新來的將士又得需要重新進行編組和演練。”峻峰納悶地說道。

“唉,沒事,如今已是九月底,雲益山脈即將大雪封山,一直到明年四月份才能通行。

這不是還有半年時間嘛,反正冬天將士們閒著也是閒著,我們慢慢進行訓練便是。”松時彰對換防行動並無多少顧慮。

此時,將家熙說道:“峻峰老哥,這可是好事啊!如此換防訓練,以後若是我雲益隘口戰事緊張,那麼便可以得到遵陽府大軍的支援。

若是遵陽府戰事緊張,我們雲益隘口大軍也可以進行支援,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峻峰聽後點頭說道:“說得也是,反正現在是冬季時節,我們的將士們也是閒著沒事,就權當好好地訓練一批預備隊吧!”

納悶的還不止駐守雲益隘口的峻峰等人,全軍上下,上至都統,下至將士全部都在討論此事。

一時之間,換防行動成為將士們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

但是,不過納悶歸納悶,閒聊歸閒聊,換防工作還必須按照計劃進行。

青峰之中,明王爺與鎮南王二人也坐在一起閒聊。

明王爺也是納悶地道:“換防,這個新名詞可是第一次聽啊!”

鎮南王搖頭笑道:“其實‘換防’這個名詞出現得已經很久了,歷朝歷代都有此動作,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各地之間進行換防演練。透過換防演練,以達到熟悉彼此的作戰環境和作戰地形,以備在戰爭之時,可以相互進行支援。

第二種,就是邊關與內地之間的換防。邊關軍人生活苦頓,常常因為思念家人而意志消沉;而內地軍人生活優越,卻常常因為懶散而無心訓練,戰鬥力低下。

所以,在些王朝便定期將邊關軍人與內地軍人相互調換,讓內地軍人感受一下邊關之苦,讓邊關軍人在內地休養生息。

第三種,便是軍隊內部高層統帥者之間的換防。有些王朝怕邊關大員久居一地,慢慢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從而威脅到王朝的統治與安全。

所以,各代王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將各地、各軍之間的高層相互進行調換,以此分化或是減弱其勢力影響。

只是近600年來,大德昌盛,國泰民安,各地的駐軍已經很久沒有進行過而已,故此許多人對‘換防’並不瞭解。”

明王爺聽後,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雲生此次換防,又屬於哪一種呢?”

鎮南王手撫長鬚,搖頭說道:“雲生此次換防,看似像第一種,又不像第一種,真是讓人有些捉摸不透啊!”

堾麗府,大金王朝皇宮。

拉拉薩大祭司手持信紙,細細琢磨,沉思良久,卻是有些猜不透。

右賢王密達接過信紙,也是細看多時,心中充滿了疑惑。

“大祭司,雲生此次換防,到底是何用意?”右賢王密達不解地問道。

拉拉薩大祭司笑道:“雖然三關軍雲生名義是上是三關軍統帥,但其實三關軍內部卻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明王爺、鎮南王和名秀為首的復興大德之人,包括大德王朝的舊部眾十萬王等。

另一派則是雲生的嫡系部隊,包括肅泰、邦戰國、奎爍等人以及新招募的9萬餘昆郎、雲成和遵陽府新兵。

雲生對明王爺以及大德舊部等人並不放心,於是將他們全部安置在雲成府,而云生的嫡系部隊則主要安置在遵陽府和昆郎盆地。

如果不出我所料,雲生此舉是想透過換防,弱化大德舊部眾十萬王的威信,透過一些其它的手斷,強化自己在三關軍中的統治地位。”

右賢王點頭道:“估計是如此吧,那我們現在應該做些什麼呢?要不要突然發動襲擊,攻打五馬關或是遵陽府。”

拉拉薩大祭司搖頭道:“既然雲生敢如此大張旗鼓地進行換防,他必然會留有一定的後手,制定相應的措施,防止我們發動突然襲擊。”

右賢王沉思良久,點頭道:“也是,雲生此人後手很多,令人防不勝防!”

換防工作進行得很順利,昆郎盆地除過莽江水師第一旅的5000名將士和西江防線的5000名將士外,第一軍的1萬名將士和後勤裝備保障旅的1萬名將士,總共2萬名將士乘坐船隻,分為兩批向遵陽府進發。

而在莽江之上,一座橫跨莽江的舟橋已經搭建完畢,駐守雲成府的萬名大軍除過莽江水師第二旅的2000名將士外,其餘的萬大軍也同時跨過莽江,向遵陽府進發。

而遵陽府的7萬名新兵們也同時跨過莽江,向雲成府方向進發,而後分赴三江口、雲益隘口和五馬關三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的成長

黃巢的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