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0人集合在昆郎部落,眾人分成兩組,坐北朝南的是以雲生為主的三關軍眾位將領。

而坐南朝北的則是以六大酋長帶領的560餘位各族族長。

雲生起身,大聲說道:“眾們尊敬的酋長和族長們,在去年之時,我檢查了一番昆郎盆地,發現了三點現象,值得我們沉思。

第一,我發現有大量的田地荒廢,沒有耕種;

第二,許多良田之中稻穀稀疏,草長谷稀,產量很低;

第三,田地之中收割稻穀的盡是些老年和婦女,而青年人較少。

針對此現象,我與六位酋長進行了商議,決定將我們9萬餘眾三關軍動員起來,為大家耕種田地,收割稻穀。

為了大力推進昆郎盆地的糧食生產,我決定採取以下三種措施:

第一,所有荒廢的田地收回,由我們三關軍進行生產。

第二,如果你們願意將部落三成的田地租給我們三關軍耕種,我們可以免去各部落的賦稅。

第三,如果你們願意將部落一半的田地租給我們,我們三關軍可以給你們提供馬匹,幫助你們耕種。

以上是我的三點想法,眾位酋長和族長們可以考慮考慮,商議商議,爭取在今日太陽落山前我們敲定此事。”

眾位族長聽後,都是大吃一驚,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我覺得神王大人說得辦法不錯。當前我們部落的人口不足當年的三成,成年男性更少,地多人少,根本種不過來。

與其閒著,還不如將這些地讓給神王大人的神兵神將,讓他們耕種,而且我們還不用再上交賦稅,何樂而不為呢?”

“是啊,是啊。如今我們部落之中也有許多田地荒廢,還有許多田地雜草比稻穀高。

真不如我們將多餘的田地讓給神王大人的神兵神將們耕種,我們再集中人員,集中耕種,這樣既能提高糧食的產量,還能減去賦稅,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若是讓出三成田地給神王大人的神兵神將們耕種,我們就可以免去賦稅;若是讓出一半的田地,神王大人的神兵神將還可以為我們提供馬匹,幫助我們耕種。

若是這樣計算的話,我們還不如讓出一半的田地,這樣既能免去賦稅,還能得到神王大人的神兵神將們的幫助。”

“你們都錯了,真是想得太美了。我們現在人少,將田地讓給神兵神將們耕種,倒是可以。

若是將來人口多了,你們找誰去要回田地?”

“嗯,說得也是,有些事都是好借難還啊!”

“嗯,我們要不讓他們立下字據!”

“寫下字據有個屁用,頂得上神王大人神兵神將的長槍嗎?”

……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議論的聲音是越來越大。

雲生一直在觀察著各位族長的面部表情,從而判斷他們內心的想法。

但是看到有些族長凝重的表情,雲生知道有些事情還不好處理。

所謂王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

時間拖得越久,眾人的想法越多;談論的時間越長,眾人的要求越多。

果斷了事,不是剛愎自用,而是減少時間,提高效率。

雲生看機會差不多了,於是大聲說道:“眾位尊敬的酋長和族長們,現在時間已不早了,不知你們想得怎麼樣了?”

此時,一位族長站起身來,說道:“神王大人,我們部落位於東山腳下,地勢較高,有部分田地得不到灌溉,我們願意將這些田地全部讓給神王大人的隊伍。

另外,我們還願意將平原處三成的田地讓給神王大人,以此希望減免我們部落的賦稅。”

這一位族長是桑鈕部落的一位族長,是桑鈕部落酋長特意安排的。

畢竟第一位說發話人的話語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今日糧田租用的成敗。

所以,第一位發言人必須是“全力積極支援”雲生的建議,即所謂“開門紅”,如此才能推動事件事情的順利進行。

果然有了第一人站出來發話,又有第二人站了出來。

第二位族長道:“神王大人,我是昆郎部落的一位酋長。原來我們的部落十分繁華,良田萬頃。

但是,自獸人到來之後,他們便將他們的家眷安置在了我們幾大部落之間。

獸人不耕不種,時常對我們進行瘋狂地掠奪,搶走了我們所有的牛羊和稻米,以致使我們繁華的部落中有許多人都活活餓死。

如今我們部落人口稀少,但良田眾多,我願意將我部落一半的田地讓給神王大人的將士們耕種。”

這位部落的族長也是昆郎部落的酋長有意安排的。

有了這兩位部落族長的支援,下面的工作進行便順利多了。

許多部落的族長都站起身來,紛紛表示願意捐出自己部落多餘的良田,供三關軍耕種。

扎達部落的老族長站起身來,說道:

“神王大人,自從獸人來到我們昆郎盆地之後,我們昆郎部落的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是您神王大人帶著您的神兵神將們消滅了這群惡魔,才使得我們重新見到了光明。

當初,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你為我們免費提供糧食,還為我們購買了稻種。

正是因為有了您的幫助,才有了我們今天安寧幸福的昆郎盆地。

既便是您全部徵用了我們的田地,我們也是沒有什麼怨言啊!”

經扎達部落的老族長這麼一說,眾酋長和族長們都想起了當初雲生對他們的好,於是更加積極的表態,願將他們多餘的良田讓給三關軍的將士們耕種。”

雲生起身道:“眾位尊敬的酋長和族長們,此次與你們商議田地租用一事,一來是見到許多田地荒廢,心中感到可惜。二是見到部落中多是老人婦女耕種,效率低下。

此次徵用田地,對於我們三關軍來說,可以解決糧食問題,是一件大好事。對於你們昆郎百姓來說,以後不再上交賦稅,減輕負擔,同樣是一件大好事。

兩者合起來,對雙方都有利而無害,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但是,請你們放心,你們的田地仍然是你們的田地,我們不會霸佔的。

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昆郎部落人口出生率的不斷提高,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們會將田地逐步地還給你們。

因為,你們要相信,我們三關軍的宗旨是驅逐韃虜,復我河山。昆郎盆地只是我們暫時的落腳點。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便會向雲成、遵陽等地發展,驅逐獸人,解救更多的今天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

經雲生這麼一說,一些部落族長的心也漸漸地放了下來。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怕“劉備借荊州,一去永不還”。今日好借,明日難要。

但是,今天既然神王大人都這麼說了,他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昆郎盆地的百姓,還是很相信諾言、遵守諾言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盛

老龐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