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持續了接近兩個時辰的戰鬥,並不是偶爾僥倖勝利,而是經過反覆錘鍊的結果。

早在昆郎盆地模擬建造的遵陽府城集訓之時,雲生早就已經全面分析了獸人的戰鬥組成。

獸人種類繁多,有狗人、豬人、豹人、狼人、半馬人、牛人、熊人、虎人和獅人,還有戰爭巨獸比蒙和鳥人等等。

狗人和豬人數量眾多,戰鬥力低下,是典型的步兵和工兵。

豹人速度奇快,身形敏捷,是天生的斥候。

狼人善奔跑,善騎射,好比是三關的弓騎兵。

半馬人善奔跑,善衝撞,就好像是三關的槍騎兵。

牛人和熊人力大無窮,身穿重甲,善用長刀、大斧、狼牙棒等重型武器,猶似三關的重灌騎兵。

虎人和獅人身形巨大,動作迅捷,兼具力量和速度,同樣手持長刀、大斧、狼牙棒,好比是三關的刀騎兵和斧騎兵。

戰爭巨獸比蒙,身形高大,是獸人攻城掠地的先鋒。

另外,鳥人生有雙翅,善於飛行,是天生的飛行兵。

當獸人在地面作戰時,狼騎先行出發,利用手中的弓箭以及快捷迅猛的速度,首先射殺對方的將士。

而後再是半馬人手持長槍,與敵展開正面接觸作戰。

再後才是牛人、熊人、虎人和獅人這些重灌部隊向前衝殺。

所以說,對戰獸人,首先需要消滅的便是獸人的狼騎,一旦狼騎被滅,獸人就好比是沒有了爪子的野獸,只能束手待斃。

在此次作戰中,雲生利用兩次“釣魚上鉤”之計,先是在金潭溪邊用“刺穹”破弩消滅了近半的狼騎,而後再假裝迂迴攻擊遵陽府城,再次引誘狼騎前出,二次消滅了所有的狼騎。

至於如何消滅牛人、熊人、虎人和獅人這些重灌部隊,雲生倒是想起了他前世集訓之時,一名學院教授給他們講過得一個故事。

在公元1241年,蒙古軍隊經過連續的西征,先是打敗了花刺子模這個中亞霸主,接著再揮師西進,來到了東歐平原。

面對號稱“上帝之鞭”的蒙古軍團,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派出自己的弟弟科羅曼帶領由匈牙利、日耳曼和奧地利三國組成的10萬歐洲聯軍,來到了多瑙河的支流賽約河畔。

在科羅曼的對面,是一支由6萬騎兵組成的蒙古鐵騎。

在科羅曼看來,這是一場勝利必須屬於自己的戰爭,因為自己所屬的一方是由全套厚重灌甲組成的鐵甲軍團,手持丈餘長的騎士矛,腰挎騎士劍。

而對方的蒙古軍團則是穿著簡易的皮甲,防禦力量極為薄弱。

歐洲聯軍的鐵甲軍團身穿全身鎧甲,僅露雙目,甚至就連戰馬都是披著厚厚的鎧甲。

這是一支無敵之師,強大到足可以橫掃整個歐亞大陸。

科羅曼相信,只要他的鐵甲軍團出動,憑藉厚重的全身鎧甲和丈餘長的騎士矛,就可以輕鬆地鑿穿對方的陣形和防線。

雙方對壘,驕傲自大的科羅曼急於結束戰鬥,出動了他所有的鐵甲軍團,向蒙古騎兵率先發動了攻擊。

面對強大的歐洲聯軍的鐵甲軍團,蒙古騎兵並沒有與之正面對抗,而是採用了迂迴的戰術,避開了歐洲聯軍鐵甲軍團的鋒芒,開始向兩翼攻擊。

蒙古軍團的輕騎兵不斷地利用手中的弓箭,射殺著身穿全身鎧、手持丈餘長騎士矛,但是卻沒有配備弓箭的歐洲聯軍鐵甲軍團。

在蒙古騎兵強大的箭雨之下,歐洲聯軍鐵甲軍團的力量還沒有得到完全釋放,便一層一層的倒下。

但是,歐洲聯軍鐵甲軍團並沒有因此氣餒,他們憑藉強大的防禦力量,不斷地追逐著蒙古騎兵。

但是,蒙古騎兵並沒有與歐洲聯軍鐵甲軍團近身作戰,而是始終與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使得歐洲聯軍鐵甲軍團手中的長矛和騎士劍沒有了用武之地。

而蒙古騎兵則憑藉密集的箭雨和精確地射擊,不斷地收割著聯軍鐵甲軍團的生命。

歐洲聯軍鐵甲軍團追來,蒙古騎兵迅速後撤,他們採取了一種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箭術,就是一邊逃跑,一邊回身向後方的敵人射擊。

長途的追擊,加上厚重的鐵甲,歐洲聯軍鐵甲軍團的戰馬不斷地吐著白氣。

但是,此時,他們由於孤軍突出,已經遠離了大部隊,沒有了後續的支援。

就在這時,蒙古人不斷地圍繞著歐洲聯軍鐵甲軍團,不斷地用手中的弓箭精確射擊。

在蒙古騎兵不斷的攻擊之下,最後這支用黃金打造,披著世界上最昂貴戰甲的鐵甲軍團,最終葬身箭海。

在科羅曼看來,這本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自己所帶領的聯軍鐵甲軍團能夠輕而易舉地鑿穿對方。

但是,在蒙古人看來,這也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自己所持的蒙古弓足可以令他們葬身箭海之下。

這是一場世紀之戰,沒有了鐵甲軍團的歐洲聯軍,在強大的蒙古鐵騎之下,迅速潰敗瓦解。

學院的老教授在總結這場戰鬥時,特別指出,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夠擊敗歐洲聯軍,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蒙古騎兵採取兩側迂迴的戰術,避其鐵甲軍團的鋒芒。而當鐵甲軍團孤軍前出之後,再分割包圍,斬斷與後方的聯絡,使他們得不到後方的支援和補充。

第二,是利用遠端火力攻擊的效果。歐洲聯軍鐵甲軍團身披重灌鎧甲,防護力極強。但是他們手持騎士矛,腰懸騎士劍,近身作戰極為強大,卻沒有遠端攻擊的武器。

而蒙古騎兵雖然裝備簡陋,防禦力差,但是他們卻擁有令整個歐亞大陸聞之喪膽的蒙古弓。

以已長對之敵短,採取不接觸戰法,用蒙古弓射殺歐洲聯軍鐵甲軍團,這是蒙古騎兵取勝的主要原因。

第三,就是蒙古騎兵採取了一種名為“狗鬥術”的戰法。

這是成吉思法汗發明的一種戰法,即像兩隻狗一樣,嬉戲打鬧,互相追逐咬尾巴的一種戰術。

在1223年,蒙古軍隊與摩訶末和俄羅斯的10萬聯軍在俄羅斯境內展開了一場激戰。

在這次戰鬥中,蒙古鐵騎將“狗鬥術”運用到了極致。

戰鬥打響後,蒙古騎兵憑藉輕裝的優勢,避開對方的重灌騎兵,而對防護薄弱的步兵則展開攻擊。

蒙古鐵騎之所以如此行動,其目的就是引誘對方的重灌騎兵對自己進行追逐。

當引誘成功之後,蒙古鐵騎不斷地撤退,並與對方的重灌騎兵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斷地用弓箭射殺身後的敵人,最終成功地消滅了敵軍的重灌騎兵。

“狗鬥術”也有兩個核心要點:

第一是你追我跑,你不追我騷擾。

第二是始終與敵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用弓箭射殺敵人。

自從在昆郎盆地雲生與獸人作戰之後,雲生就意識到了獸人的優勢與弱點。

獸人的優勢就如同歐洲聯軍的重灌騎兵一樣,防護力強,近身作戰攻擊力超強。

獸人的弱點就是除了狼人之外,其它獸人都不會使用弓箭,無法進行遠端攻擊。

針對於此,雲生在對獸人作戰之時,制定的第一策略就是消滅獸人的狼騎。

只要沒有了狼騎,獸人在機動力強大的騎兵之前,就是一群待宰的肥牛。

所以在模擬建造的遵陽府城集訓之時,2000騎兵不斷地圍繞著假想的獸人訓練“狗鬥之術”。

不過雲生的“狗鬥之術”與前世的蒙古鐵騎還不一樣,他將陣法運用到其中。

即不僅僅是引誘獸人,進行遠端打擊,還運用到集體作戰和分隔包圍、穿插攻擊等現代戰術。

消滅了5000獸人,櫻子華和略經天二人按照慣例,進行打掃戰場。

此次作戰中,他們消耗了不少的箭矢,他們必須收集箭矢,補充自己,以待下一場戰爭。

連續三戰,消滅了獸人2000狼騎和1萬牛人、熊人、虎人、獅人和半馬人,雲生心情大好,和名珠二人一起來到了地面。

略經天上前問道:“都統,我們需要返回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就被女帝抓走

一隻孤獨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