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千里步輝和闊鐵山、鑄紀三人來到軍部,見雲生一人正坐在會客廳中。

三人上前,千里步輝拱手道:“都統大人,此次乃我等三人的失誤,請你懲罰。”

雲生也不給他們讓座,說道:“我還是那句話,將來與獸人作戰,你們便是前鋒。是死是活,是走是留,明日再與我說。”

說罷,轉身離去。

第二日上午,千里步輝、闊鐵山、鑄紀三人又來找雲生。

千里步輝拿出一張紙條,遞於雲生道:“雲生都統,這是準備離開人員的名單,請您過目。”

雲生接過名單,一看僅有五六十人。

雲生問道:“你們三人呢?”

千里步輝昂首挺胸地說道:“我們三人已經想好,將來進攻獸人,我們三人願帶雲西大軍為前鋒,寧可戰死,絕不退縮。”

雲生站起,對著千里步輝三人道:“好!不過,既然留下,我便將你等雲西大軍撤銷步兵第六旅、第七旅編制,打亂建制,併入到一、二、三旅之中,你等可願意?”

闊鐵山、鑄紀二人拱手道:“我二人願做副總鎮。”

雲生對二人笑道:“不是我雲生小氣,不相信二位,只是訓練實在令人生氣。讓你們充當前鋒去送死,也只是一時氣話。”

闊鐵山、鑄紀二人道:“我等明白!”

當日,雲生召集旅以上將領開會,決定全軍重新劃編。

此時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早已結束,部隊初步形成戰鬥力。

雲生將原三關旅大軍、新兵和雲西大軍全部打亂,再挑選4000名善於騎射之人,歸編為騎兵。

第一旅由燁新橋任總鎮,轄兵8000人,其中騎兵4000人,步兵4000人;

第二旅由闊鐵山任總鎮,轄兵8000人,其中騎兵4000人,步兵4000人;

第三旅由略經天任總鎮,轄兵8000人,其中騎兵4000人,步兵4000人;

第四旅由櫻子華任總鎮,轄兵10000人,皆為步兵;

第五旅由峙嶽任總鎮,轄兵10000人,也為步兵;

第六旅為水師旅,由奎爍任總鎮,轄兵8000人。

月擲釗、鑄紀二人為軍部訓練監事。全軍共有兵力萬人。

雲生將原三關旅與雲西大軍打亂混合,從此以後再無三關旅和雲西大軍一說。

準備返回的五六十人,每人領到十兩紋銀,個個心花怒放,沒想到還有如此好事。

雲生命戰船將他們送到莽江北岸。

當眾人踏上莽江北岸時,突然從江邊密林中竄出一個百人隊狼騎,瘋狂地撲向眾人。

一陣亂刀,鮮血橫飛。不一會兒,便已是白骨森森。戰船之上的將士個個看得心驚膽戰。

雲生命人將那五六十名返回之人的遭遇通告全軍。

眾人聽罷,嚇得臉色蒼白,個個慶幸沒有返回,決心從此努力開始訓練。

雲生同時決定,從次日起,三關軍進行比武大賽,競選千人將、百人師和十人士。

一個月後,比武結束。

千總之位原三關旅千人將有15人,雲西大軍只有7人。伍長之位,原三關旅佔到七成之多,隊長之位原三關旅佔到六成半多。

部隊再次改編完畢後,訓練熱火朝天展開。

水師弩長除留二十艘艦船輪流值勤外,其它人也被集中到西山之中訓練。

雲生也覺得只是一味的訓練,枯燥無味,於是在軍營之中大力開展比武競賽活動。

比武專案有槍技比賽、刀技比賽、弓射比賽、槍騎比賽、弓騎比賽、搬運大石、耐力長跑等。

凡獲勝者可酌情升任隊長。一些小的比賽,還有燒雞、烤鴨、好酒、好茶作為獎品。

一時之間,眾人訓練的積極性得到大大提高。

雲生讓夜蕩義和千里步輝二人負責訓練。肅泰和邦戰國二人因正在抓緊時間凝結金丹,故沒有安排。

這一夜,雲生正在翻看《四方記》,在看到介紹西方軍隊時,書中說道:西方有騎兵,分為重騎與輕騎。

重騎著全身鎧,目部僅留一指寬,馬匹套鎧,以防刀槍弓箭。將士手持丈五長矛,長矛後有把手,衝鋒時長矛平端,靠馬速衝刺,戰力了得。

輕騎帶頭盔,身著半身甲,馬匹無鎧。左手持盾,右手持丈餘長槍,腰間挎劍,身背弓箭。

步兵身背鐵盾,雙手執雙刃大劍。也可左手持盾,右手持劍。盾防弓箭。

兩軍交戰,戰前重騎佈於中央,輕騎佈於兩側,步兵隨後。

戰時,輕騎先用弓箭射之,兩翼夾擊。重騎於中央衝鋒,勢不可擋!

步兵隨後進攻。

雲生讀罷,心想將來與獸人作戰,勝在弓箭,但卻最懼狼騎。

狼騎善騎射,速度快。但若能擋住狼騎之弓箭,先射殺狼騎,便可穩操勝券。

雲生想起在蘭芽山谷之戰時,雖佈防緊湊,但也受到了狼騎的攻擊。

雖然昆郎盆地全殲獸人,但一來由於是伏擊,狼騎意想不到,沒有持弓。

二來狼騎並未像蘭芽古道之戰時那樣死衝,有一半在撤退時被射殺。

雲生知道,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私軍或嫡系部隊,沒有幾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

三關軍是他的底班,他可不想失去一兵一卒。

雲生來到烏切部落,烏切部落酋長熱情招待。

雲生問道:“酋長大人,不知這昆郎盆地可有質地堅硬的木材?”

烏切部落酋長道:“在這西山之中,有一種大樹,名為樘木,質地堅硬,極難砍伐。”

雲生聽後大喜,帶上月擲釗、鑄紀二人在嚮導的帶領下去西山觀察。

進入西山,沿著一處山溝往裡行走約五六里地,只見山溝兩側生長著許多參天大木,高約十餘丈。樹杆筆直,約三人合抱。

雲生抽出“冷月”寶劍,用力砍巨樹根部,只見削鐵如泥的“冷月”寶劍僅砍進三寸有餘。

雲生心中大喜,連砍百餘劍,木屑橫飛,才將大樹砍倒。大樹木質成紅白色,年輪密集,質地密厚。

雲生又用力砍下約三寸厚,形如圓盾,拿在手中,感覺有百斤輕重。

雲生讓月擲釗拿劍刺木。月擲釗揮劍刺入,竟沒有刺穿。劍尖刺入木材之中,竟然拔不出來。

雲生大喜。

須知月擲釗手拿的乃是刺客盟無蹤所持的“無輝”寶劍,削鐵如泥。

更何況月擲釗乃是萬人侯,都沒有刺穿,那就更別提千人將、百人師、十人士和一人卒了。

雲生抬頭遠望,只見巨木密密麻麻,製作上百萬具盾牌,都不在話下。

雲生與二人一番商議,決定由鑄紀負責,調來水師2000人,砍伐巨樹。

回到營後,雲生根據樘木大小,分別設計了兩種盾牌。一種為方形盾,半人高,人蹲下後可掩蓋其身。

雲生也想設計成全身盾,但由於樘木過於沉重,全身盾約重一百餘斤,一般將士根本拿不起來。

而半身盾約有八十斤重,尚可使用。

另一種盾牌為圓形盾,約兩尺大小,僅三十斤重,可防刀槍弓箭。兩種盾牌四周略薄,中間略厚,正中鑿有把手,可以託盾。

雲生心想,在以後作戰時,手持方形盾的將士站於其前,手持盾牌組成盾牆。

而騎兵和進攻步兵則手持圓形盾。

騎兵右手持槍,步兵右手持刀。兩軍混戰之時,將士左手持盾護身,右手持槍持刀砍殺,更能發揮戰鬥力。

雲生叫來月擲釗,將圖紙給他。讓他負責製作盾牌,方盾一萬具,圓盾十萬具。並調水師3000人,製作盾牌。

雲生想,反正水師除弩長在集訓以外,其它人都閒著無事,有時還無事生非。

讓他們砍伐樹木,製作盾牌,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留下二十艘戰艦在莽江之上巡邏即可。

烏切部落靠近莽江,若有戰事,也可以立即召回。

第二日,月擲釗找到雲生,建議道:“總鎮,我昨日去看了樘木,樘木底部有六尺大小,上端約有三尺。

為節省木材,我們可以按照樘木大小,分層製作成多個大小不同的盾牌。

每根樘木可製作近三百塊盾牌。另外樘木質地堅硬,現在軍中鐵匠較少,全力以赴製作鎧甲,根本沒有時間製造箭矢。

以我之見,木盾製作完畢後,可以讓水兵制作樘木木箭,或前端裹以鐵皮,增強穿透力。”

雲生聽後大喜,遂即同意,讓月擲釗負責製作盾牌和木箭。

這日夜,雲生又觀《四方記》,忽然想起,自己成就十萬王后,便可修煉飛天九劍。

雲生一下子從床上蹦起,心道:離人狂曾答應為我鑄劍一套,我正好讓他為我鑄飛天九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明朝我是木工皇帝

微光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