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哀榮

劉恆正與賈誼商議著一些近期的政務。

洛新臨走之前,帶著大批老臣到了山東,長安留下了一些新生代的臣子,算是為劉恆清理了最後可能阻礙他施政的人群。

賈誼當然不是丞相,他還沒有資格,不過他現在是皇帝的近臣,正處於飛速積攢資歷的階段。

“陛下!”

一直陪在劉恆身邊的宦者,臉上帶著明顯的焦急之色走進殿中,“陛下,剛剛傳來訊息,大丞相在洛陽薨逝!”

“什麼?”

劉恆和賈誼皆是瞬間臉色大變,如遭重擊。

賈誼同樣很是悲痛,他是個性情中人,洛新是他的恩主和舉主之一,聽聞這個訊息,自然哀痛不已。

但兩人都知道,洛新的年紀在那裡,而且這些年嘔心瀝血,或許身體早就撐不住了,只是強撐著等到皇帝加冠親政罷了。

劉恆雖然年輕,但心智卻堅韌,很快就將心中的繁雜強行壓了下去,說道:“召叢集臣進宮。”

洛新薨逝的訊息來的實在是太快,長安城的勳貴們都時時刻刻關注著洛陽,信使一路送訊息到皇宮內時,很多家族同樣知道了這件事,早就在家中穿好了朝服,果然不出他們所料,立刻進宮的通知傳了下來。

一班重臣匆匆忙忙進了宮中,劉恆滿臉悲痛的端坐在上首,所有人都小跑著,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下。

等到人到齊之後,劉恆直接道:“諸位卿臣想必都知曉了朕為何召集爾等。

大丞相薨逝,普天同悲,依照大丞相遺願,他的靈柩運回長安,陪葬素王陵。

神主牌朝廷親自制作,為昭城送去。

宗正,除了送往昭城的神主牌位,要將大丞相的神主牌放置於大漢宗廟之內,陪祭先帝,後世劉氏子孫應該恭敬的拜見大丞相。”

宗正領旨之後,劉恆從上首走下,拔出利劍,有些感慨的問道:“眾卿,你們說,大丞相應當上什麼樣的諡號呢?朕又該如何追封呢?

昔年素王以經天緯地諡為文,文公同樣以經天緯地諡為文,難道現在僅僅只能為大丞相上經天緯地的諡號嗎?

雖然高,但朕總以為有些許遺憾啊。”

群臣面面相覷,臉上都是糾結的神情,對於臣子的諡號,現在普遍都是採用雙字,尤其是開國那一批重臣,分列文武,然後再選一個字,作為讚揚。

經天緯地曰文,這已經是至高的評價了,不過以這個作為諡號的話,就不好追封了,不論是王,還是公,都不能封。

現在很明顯,酇侯、英侯、留侯、淮陰侯等人地位雖然高,但和東阿侯不是一個檔次的,東阿侯幾乎稱得上半君了,往上數一千年,只有素王能夠超越他。

實際上以洛新的地位,是應當追封為王的,畢竟就連呂城都被追封為諸侯王了,地位明顯高得多的洛新更沒有道理,以侯爵身份下葬。

洛氏不王,說的是不當君王,不當君主,周王朝時期不要說王位,就連公爵的位置都拒絕了。

到了項羽時期和漢朝就接受了公爵,這本質上是不願意打破某一種潛規則,而不是一種死板的規矩。

更何況,素王本身就是被追封為王的!

“陛下,您想要為大丞相上最符合身份地位和功績道德的諡號,您想要為大丞相追封煊赫的尊號,但是卻不能超過素王的人間之身,因為素王即便在人間之時,依舊更加的偉大至高,這也許就是您所躊躇的。”

是的。

這就是劉恆所躊躇的原因,縱然他是皇帝,也不能讓洛新的地位凌駕於素王之上,無論是生前,還是逝後。

若是洛新還活著,必然也不會同意劉恆的加封。

劉恆嘆息道:“素王如天,但在人間卻像是一條綿延無盡的巍峨山脈,沒有人能望其項背。

大丞相功德之高,震古爍今,卻囿於素王不能得到相應的評價,這難道不是最不公平的事情嗎?

眾卿以為朕應當如何呢?”

賈誼實際上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當即說道:“陛下,素王之意,乃有君天下之德,而未曾居於君位的聖人。

故,素王非王。

根據史籍所載,昔年素王並非以諸侯王之禮下葬,周康王曰:‘以王禮葬’。

此王禮乃天子之禮。

故,素王在人間之位格,非諸侯,實乃天子,這便是洛氏世代擔任姬姓大宗正的法統,因為洛氏是唯一有天子出的姬姓小宗。

臣以為,民間自可不顧,千年以來稱素王,便不改。

然大漢承襲邦周天命,朝廷方面卻不可不慎重,應當明確素王人間位格的崇高地位。

臣叩於陛下,請陛下以諸夏天子之名,重新釐定素王的人間之名,以彰顯天命。”

嘶!

大殿之上頓時就是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然後這些重臣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賈誼。

賈誼他們都認識,畢竟剛剛來到長安就跟著洛辰,後來還得到了大丞相的重用,但之前一直都是參贊機務,大多數人都和他不熟悉。

今天賈誼這一番話算是讓所有人真正認識了他,不愧是洛氏看重的人才,果然是有幾把刷子的。

山不就我,我便就山。

大丞相的地位不能動,那就抬高素王的人間地位,而且素王的人間地位本來就已經到了人間至高的天子,只不過是之前你們沒看懂史籍上的記載而已。

劉恆聞言大喜道:“賈卿所言極是,人間稱為素王自然無不可,但是朝廷卻不能這樣含湖其辭的稱王。

天子就是天子,應當為素王議定天子尊號,並且報於昭公知曉。”

自然沒人會在這個時候不同意,即便是洛氏也不會在意,素王的神格都已經到最頂了,根本不會在意人間這一點點虛名。

就像是拿到全球首富的榮譽之後,誰還會在乎全國首富這個名譽呢?

姬昭望著這一幕,在洛新薨逝之後,他收到了很多的系統資訊,洛新的資訊還在系統之中結算。

對於自己在人間的地位,姬昭報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只要不黑他就可以了。

不過洛氏對這一點比較看重。

皇帝拍板之後,整個朝廷的精力就圍繞著姬昭的尊號運轉起來,這一點實際上並不算是很難,只要把那些美好的字眼一股腦的往上加,然後在最後帶上“天子”兩個字就行了。

最關鍵的是最後面的天子兩個字。

以後在官方層面上就不會再稱呼為“文王”,而是“天子”。

當然,平時還是用素王這個稱呼。

尤其是那些出自洛國的詩歌,不可能因為這個就全部改掉,天下無數的民眾不可能因為朝廷就改掉信仰的名字。

抬高姬昭之後,劉恆正式開始為洛新追封了,諡號是公正的,洛新的功績,即便是經天緯地曰文都足以。

劉恆搞出這麼多的操作,就是想要為洛新追封為王,現在終於可以實現了。

“大丞相揹負朕,這是父子之間的情誼,昔年康王為素王追封為天子,想必就是和朕如今的心情是一樣的。

可惜這是劉氏的江山社稷,所以朕所能做的就是為大丞相追封為王。

至於諡號。

大丞相經天緯地。

文。

即可。”

文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功高震主的我反了!

愛吃肉串的妖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