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選秀預測

幾天後,魔鬼隊抵達丹佛。

除去各區16號和17號種子的預選賽,錦標賽從64強到最終冠軍一共要進行6輪比賽。

這6輪比賽,又會細分為三個階段,64強到甜蜜16強、16強到最終4強、4強到最終總冠軍。

而區分這些階段的,就是比賽場地。

越往後的階段,比賽場地會不斷變大,所吸引到的關注度也會越高。

而給到南區球隊最初始的舞臺,就是丹佛百事中心,也就是丹佛掘金隊的主場。

這天到了酒店,徐永和哈登進了房間就把房門關上,然後摸到了電腦前,開啟了搜尋引擎。

按照往年的慣例,這個時間節點,第一次選秀預測差不多出來了。

和之前《體育畫報》那種娛樂性質的不同,這次會是美國名氣最大的選秀網站nbadraft。

開啟後,兩人果然看到預測榜單已經出來了。

這份榜單和徐永所知的2008年選秀有一些出入。

首先是狀元,是堪薩斯州立大學的邁克爾·比斯利,他在常規賽階段有場均分板的表現,他的總得分重新整理了一級聯盟的記錄,並且三分球有%的命中率,這比當初的安東尼還要炸裂。

說起來他們邀請賽的時候和堪薩斯州立大學交過手,那場比賽雖然是他們贏了,但讓比斯利拿了39分。

榜眼是羅斯,羅斯的常規賽資料平平無奇,場均分板助攻,在excel球迷眼裡,這資料樂透都進不了,不過在預測分析中,羅斯的運動能力用“驚世駭俗”來形容,而且他是一個“天生領袖”。

探花是加里納利,海外球員,運動能力出色,三分精準,能組織也能低位背打,全能型鋒線。

而pac10聯盟的那幾個熱門,布魯克·洛佩斯第6,樂福第7,威斯布魯克第11,貝勒斯第13。

嗯,pac10聯盟不愧是ncaa最強聯盟,在這樣的選秀大年都快霸榜了。

不過這些出入,讓徐永確認了一個事情,錦標賽的這個舞臺真的很重要。

他印象中還有一個例子,唐特·迪溫琴佐,一個天賦平平的白人後衛,在錦標賽之前都認為是落選秀,但愣是靠著錦標賽的瘋狂表現,尤其是決賽替補轟下31分,硬生生把自己打到了首輪17順位。

雖然這樣的例子很罕見,但說明在錦標賽這個舞臺上表現得好,選秀順位會得到提升,甚至很大提升。

他們接著往下看。

然後很快,哈登的名字也出現了。

哈登預測在第15順位被勇士隊選中。

在選秀分析中,哈登的優缺點都寫的很清楚。

優點:進攻全面,傳球視野出色,對抗出色,非常擅於突破和製造犯規,比賽節奏很好,展現出了比賽求勝欲。

缺點:得分不穩定,無論是三分還是中距離都起伏很大,防守漏洞,作為得分後衛身高偏矮,運動能力一般,失誤非常多,上升潛力小。【注5】

說實話,這還是徐永第一次看到哈登在2008年的選秀預測,比他預想中要低一些。

不過專業的選秀網站,分析的內容還是很專業的。

尤其是失誤那點,哈登這賽季場均4個助攻卻有接近3個失誤,這是很降順位的。

哈登此時的表情有些複雜,像是在思考著些什麼。

徐永繼續往下來,在第21順位的位置看到了自己。

優點:令人驚歎的運動能力,出色的身體柔韌性,對抗強硬,在無球進攻中表現出色,比賽氣質出色。

缺點:作為大前鋒身高不足,作為小前鋒缺乏進攻技巧,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優質的角色球員。

“你有選秀計劃嗎?”就在這時,已經結束了思考的哈登向徐永問道。

徐永看了一眼哈登,點了點頭。

作為重生者,他這幾年除了訓練,自然也是有規劃過選秀的。

尤其是過去這一年,他把當初的“四年大學計劃”又細化了。

“能說給我聽聽嗎?”哈登此時看起來有些迷茫。

徐永點點頭,哈登如今是他的朋友,他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在錦標賽儘可能走得遠,提升順位,打進樂透。”徐永當前的計劃簡潔明瞭。

所謂樂透秀,就是前14順位,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抽籤時那個“樂透乒乓球”的存在,只要有機會抽,你就有機率抽到前三順位的籤。

而能參加這個抽籤的14支球隊,其實都是上賽季的非季後賽球隊。

而被非季後賽球隊選中,是有一定機會被當做球隊核心培養的。

當然越靠前,這個機會就越大。

相反出了樂透,那些季後賽球隊更需要的就是優質的角色球員,這也是為什麼徐永動態天賦出色,卻在這個順位出現的原因。

換句話說,這就是個分水嶺,也是徐永這麼說的原因,他想進入nba以後被當作核心培養。

這裡面的原因有多個。

首先是他有這個自信。

當年他在cba就是被核心球員培養的,而且是越打越好。

cba是按輪來比賽的,他第二個賽季,第一輪場均差不多15+5+2,第二輪就提升到了18+6+3,第三輪更是直接到26+7+6了。

雖然cba強度沒法和nba比,但他這些年的提升,以及可以預見到未來的提升,都說明他是有這方面潛力,而不是盲目自信。

其次就是發展。

選秀流行一句話,“樂透看潛力,首輪中末看即戰力,次輪刮刮樂”。

雖然並非全是這樣,但大體上跑不了。

要是在非樂透被選中,大機率就要從角色球員開始打起,而做角色球員,就會被要求在場上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而且必須要做好,因為角色球員之間的競爭,比核心球員大得多。

很多角色球員,一輩子可能都只有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但是被作為核心培養的則有很大的容錯率。

舉最貼近的例子,同為07年被選中的易建聯和孫悅就很直觀。

而且成為角色球員之後,慢慢的就變成只會做那幾件事情,至於其他的能力會慢慢消失。

因為你練了也沒用,教練就不允許伱在場上做那些事情。

這樣的例子在nba不能說很多,只能說大部分都是,因為能進nba的,在選秀之前都是他們故事裡的喬丹。

至於能從角色球員成長為核心的,則是少之又少。

觀感上的很多,只不過是倖存者偏差的結果。

最後就是他剛才想到的,機會。

和孟菲斯大學分在一個區是壞事也是好事,如果他們真的能爆冷,是很有這個機會的。

哈登聞言若有所思,然後點了點頭。

對他而言,這也是當前最好的計劃。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芊雅傳

貌美如花的定安娘子

重生後她成了復仇貴女

黃油小餅乾

無所謂仙

晚曉生

誰能擁有沒有遺憾的人生

米蘇聞

性轉:給世界帶來億點二次元震撼

聲之形

303號寢室

鯨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