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李趙兩家

把李清照主僕送回李家之後,二狗並未有多耽擱,畢竟該說的和能說的話基本上都在馬車裡說完了,不該說的或者來不及說的,以後卻還有的機會再說,來日方長嘛。

若得一次就把肚子裡的存貨都給禿嚕了出去,豈不是顯得自己太沒有沉穩氣質了麼。

二狗去師父師孃那裡送還了車馬,卻還回了自己的住處,與劉唐、來福小聚一場,然後美美的睡了一好覺。

至於李趙兩家此番被二狗一陣做弄,卻是好些人都一夜無眠。

說來李格非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比較迷濛,沒別的原因,往日本應相互對立的“政敵”,這幾日一直對他頻頻示好,彷彿跟自己有多麼密切的關係似的,但凡自己上奏點事兒,如許將、溫益、趙挺之、張商英等人皆不問情由的讚許之。

弄得李格非在懵逼之餘又有些煩惱,無他,只因李格非真正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如蘇門子弟之流開始懷疑他是不是跟許將等人有甚麼勾連,卻就開始對他頗有微詞。

李格非因前番二狗的警告,懷疑這就是許將、趙挺之等對頭對他施展的分化之計,雖得有些個煩惱,卻也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李格非自己是要幹事的,他等妄人便是故意使得這般詭計,只要他立身正,便就不懼那些個小伎倆。

只不曾想,李清照出去遊玩一遭,跑回來卻告訴他那趙家子的算計。

李格非聽了後始知他等惡毒之計,卻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而此時的趙挺之卻也沒心思去理會對李格非的謀劃失敗的事情,他正傷心憤怒於自家兒子的枉死,尤其是趙明誠帶回來的訊息,簡直讓趙挺之為之發瘋。

這就要求他們的小團體領頭羊,必須得是一個在個人品行和為官聲譽方面近乎無懈可擊的人物,而李格非恰恰就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只這一次他等對李格非設下毒計,若得計成,便是李格非立身再正,卻也因為瓜田李下,終究守不得陣線,坐不得頭莊,必為趙挺之等人所趁。

這些人當中除了保皇派,大都在新黨和舊黨交鋒的餘波碾壓下,卻不得不抱團取暖,隱隱結成了一個不是聯盟卻勝似聯盟的政治小團體,他們的官位或者有高有低,但是卻預設李格非為大傢伙的領頭羊。

有內心對新黨不滿,卻又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只敢打擦邊球的無膽派;也有立場不明,貌似一切行為只為了皇家利益的保皇派;還有一些個甚麼也不反對,不贊成,只明哲保身的真·中立派。

他們當中有本屬舊黨,卻因早先同情新黨而被舊黨拋棄,卻又不受新黨待見的孤魂野鬼派,比如蘇軾的門人子弟大都屬於這一派。

原先趙挺之聽得兒子並家眷翻船落水而亡,卻只痛苦哀傷,現在趙挺之只想查明他等亡故的真相,然後給自家的孩兒報仇。

這卻要說一下李格非在朝堂當中的隱形地位。

許將、趙挺之等人以忠心皇家自居,卻野心勃勃的想要擴大影響力,他們自不敢對新舊兩黨兩個龐然大物動手,而以李格非為首的散戶團體就成為了他們最好的獵食目標。

而此時的大宋朝堂,絕大部分實權官職早就被新黨官員霸佔一空,要麼有些個實權官職被舊黨官員把守的死死的,而如李格非等一波第三類官員卻就只好拿一些新舊兩黨漏下來的殘羹冷炙。

只不過這些個抱團取暖的散戶並不好對付,尤其是有李格非這個領頭羊頂在最前面,早先許將、趙挺之等人幾番下手都不曾有所成。

三個兒子當中,趙挺之最看好的其實就是二子趙思誠,原因就在於,趙思誠性格頗類己,冷酷而多謀,正是最適合混官場。

當然,這等事只靠趙挺之自己是做不了的,他得找別人出手。

當然現在李清照提前(被)破局,李格非也就不必再為了女兒犧牲自己的政治立場,未來的結果或許將會大不一樣。

你道為何?

在這裡很多人或許都有一個誤解,認為政治團體的領頭羊就該是團體當中官位最高的那個人。

而保皇派的骨幹人物正是許將、趙挺之等人。他們的人數雖然不多,卻大都身居要職,尤其是把持著吏部大權,許將就是吏部尚書,趙挺之則剛剛作得吏部侍郎。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尤其是在北宋的朝堂中,官位高並不代表你就威信高,話語權重。當然你要是做到了實權宰相、樞密使的位置上就另說了。

真正有資格當政治團體領頭羊的,必須得是那些立身正,威信高,在政治上近乎無懈可擊的人物,尤其是當你的政治小團體在朝堂上不佔優勢地位的時候。

你道他為何來開封府南衙找溫益,卻是大宗正寺丞一般也兼職開封府推官之職,尤其是前開封府推官徐彥孚事發,本來作兼職的溫益就不得不走馬上任了。

當初哲宗親政後,章惇上位。章惇知曉李格非名聲,便想著招他作自己的小弟,以壯聲色。不想李格非直接回復:“滾粗!老子不與你這陷害俺老師的小人同流合汙!”

章惇臉上掛不住,直接把李格非貶出朝堂,結果章惇名聲大壞,更是因此遭受舊黨人物多番攻訐,為此他不得不在第二年又捏著鼻子把李格非調回京中。

只趙挺之不曾料到,等到趙思誠成長起來的時候,天下卻已然大變。

眾所周知,哲宗親政後的朝堂上主要分所三股勢力。一股是以章惇、黃履等為首的變法派,也就是新黨;一股是司馬光、呂大防時期遺留下來的守舊勢力,曾經以劉摯、梁燾等為首的舊黨殘餘,當前以陳次升為首;而第三股就比較複雜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臉猙獰的趙挺之便驅車來到了開封府南衙,找得大宗正寺丞溫益哭訴。

而原本的歷史發展卻正是這般,趙李兩家聯姻,李格非失卻立場,終究被趙挺之等人分割勢力,吞了他的政治資源,爾後被【元祐黨籍碑】打落深淵。

以李格非為首的小團體雖然不敢與新舊兩黨為敵,但是他們與舔皇家近乎毫無底線的“保皇派”卻是敵對。

大宗正寺乃是大宋一朝管轄宗室子弟的機構,本來是由宗室長者負責管理,只自元豐年間開始以外姓官員充任宗正寺卿、丞等,管理宗室。

趙挺之乃是趙宋宗室之後,雖得已無有官爵繼承,但名牒依然在冊,趙思誠被殺,大宗正寺自然是要出頭的。

第二章到

<BR />

(本章完)

<BR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財閥家的太子爺

路菊花

我就一船伕,你讓我當保鏢?

不驚秋水

武法鎮九天

不做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