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客氣,都坐下說。”

安遠明笑著道。

幾個人依次坐下,陳略就坐在安遠明邊上。

“剛放寒假,你就來醫院學習?”

安遠明笑著問陳略。

“放假了其實也挺無聊的。”

陳略笑著道:“可能是習慣了,太閒的總覺得不充實。”

“哈哈。”

安遠明禁不住笑道:“人人都知道,學海無涯,悟無止境,學途是孤獨的,是寂寞的,所以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往往在學識方面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真正的喜歡。”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對有的人來說是枯燥寂寞的事情,可對有的人來說卻是相當有意思的。

對有的人來說有意思的事情,對有的人來說卻相當的無聊,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

安遠明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陳略有著這樣的心態,亦或者說對醫學有著如此求知慾,要是成不了名醫,那才是天道不公。

而往往在一些領域,都是陳略這樣真心痴迷的人才能做出突破。

看著身邊的徒弟,安遠明甚至覺得,中醫或許會因為陳略而改變。

“小陳那是相當的勤奮。”

李江魚道:“禮拜天禮拜六,剛剛放寒假,別人都出去玩,休息,他就來醫院。”

不說陳略的天賦,就陳略的這個認真勁,同樣是一天,陳略的收穫可能都是其他人的好幾倍。

每個週末都來醫院,一年下來那是多少天,兩三年,陳略幾乎趕得上大五學生一年的實習了,別人剛開始,他就是老資歷了。

“其實也不算努力,我也沒覺得累。”

陳略道:“就是很平常的事情。”

秦興朝等人一陣汗顏。

“安老,剛才我看您用通脈四逆湯,患兒有著那麼嚴重的黃疸,為什麼不用菌陳類的退黃套藥?”

李江魚虛心請教。

安遠明難得來一次,又遇到了如此病案,除了套近乎,李江魚和秦興朝更多的其實還是想要學點什麼。

醫生和醫生之間,下級醫生對上級醫生的尊重更多的都是來自於實力。

“什麼叫套藥?”

安遠明道:“辯證施治,對症用藥,就像張仲景說的,知犯何逆對症治之,臨床上哪有一成不變的?”

“患兒的病因明確,太陰、少陰虛寒,破陰回陽,用通脈四逆湯以助先後天陽氣,黃疸也是因為寒溼鬱滯,運化失常造成的。”

說著,安遠明臉上的笑容收斂:“你們這些人啊,在臨床實踐越長,反而越是忘了根基,只看表面,不求病因,這是中醫的大忌。”

李江魚連連道:“安老教訓的是,我們以後一定多多注意。”

“也不算教訓,只是一些常理。”

安遠明道:“黃疸只是症狀,並非病因,針對表證而去用方,本就是大謬。”

說著,安遠明又對陳略說道:“以後在臨床中,切記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知道了,師父。”

陳略點著頭。

聊了會天,安遠明一直等著患兒用過藥,情況穩定,這才離去。

秦興朝和李江魚還有陳略幾個人一直把安遠明送到了住院大樓門樓。

一邊走安遠明一邊道:“用藥之後患兒體徵穩定,就說明風險已過,方劑持續,先用十劑再說,有什麼情況可以隨時聯絡我。”

患兒的情況在臨床上屬於危而不急。

有危險,但是不是頃刻之間,所以剛才最大的一個風險反而是用藥的時候,畢竟沒有醫生敢保證自己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通脈四逆湯畢竟有附子,患兒又比較幼小,安遠明一直等著患兒用藥,也是謹慎穩妥,沒有託大。

“謝謝安老。”

白琳和李江魚幾個人連連道謝。

“行了,不用送了。”

安遠明揮了揮手。

幾個人一直目送著安遠明遠去,身影消失在視線中,這才重新返回。

一邊走李江魚一邊感慨:“還得是安老啊,通脈四逆散回陽救逆,可那麼大的孩子,臨床上又有幾個人敢隨便用?”

新生兒,體重也就三斤半。

別說中醫,就是西醫在臨床上對新生兒用藥也是相當謹慎的。

雖然一劑藥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分次少量服用,基本上一劑藥可能要持續服用一天,可即便如此,沒用之前,很多人心中都是發顫的。

都說當醫生要膽大心細,要謹慎,聽上去矛盾,可實際上,謹慎和心細是在辯證用藥的時候,膽大則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的,而不是隨便莽。

名醫之所以是名醫,正是因為水平過人,膽魄過人。

國內名氣極大的幾位知名老中醫,名家醫手,基本上都有挽大廈於將傾,扶狂瀾於既倒的本事,名氣和地位那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危重病症上面實打實的建立起來的。

這會兒,陳略也正在和孫婉清交流著。

“附子確實有毒,但是經過炮製之後毒性已經不強了,同時方劑中的甘草也有制衡附子的作用。”

孫婉清給陳略解釋道:“夫君瞭解藥材也有一段時間了,應該知道藥材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

陳略問孫婉清也是關於附子的問題,畢竟那麼大的孩子。

“夫君以後在選藥配伍,組方搭配的時候,藥材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是必須要了解的。”

孫婉清道:“中醫治病正是藉助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寒熱溫涼這些來糾正人體失衡,藥材裡面含有毒性的藥物並不僅僅附子。”

陳略道:“我知道,還有砒霜,都說時來砒霜能活命,運去甘草能殺人。”

“夫君這話是從何而來?”

孫婉清質疑道:“砒霜能救人,是因為辨證準確,對症用藥,何來運氣,甘草殺人是因為疏忽大意,庸醫害人,又何來運氣?”

陳略愣了一下,沒想到孫婉清如此較真。

孫婉清一般可是很少如此較真的,經常都是貼心溫婉。

不過陳略也知道,對中醫,孫婉清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是不喜歡人誤解或者抹黑的。

“這是民間的一個故事,其實也正是警示後人。”

陳略給孫婉清解釋了一番。

“所以用藥一定要慎重。”

孫婉清道:“制方之道,藥物的四氣五味,不可不同,同氣之藥,必有諸味,同味之藥,必有諸氣,相互氣味,各有厚薄.......用藥者不可不察。”

“嗯!”

陳略微微沉吟。

突然間,陳略好像明白了一些什麼。

陳略接觸中醫時間不長,算下來也就半年,之前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對陳略來說都是陌生的。

對於沒有接觸過醫學的人來說,對於醫學的認識大都來自於道聽途說。

中醫和西醫的區別是什麼,中西醫結合之類的,陳略之前並不是很清楚,現在各大醫院都是科室眾多,有中醫科,西醫科,還有中西醫結合科。

不瞭解的人會覺得,醫院能開這樣的科室,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所以學習中醫一段時間之後,陳略也產生過疑惑,為什麼像吳燦明、安遠明等一些人言語之中並不怎麼支援中西醫結合?

陳略自己也理解過,也和孫婉清討論過,那時候孫婉清對現代醫學認識不夠,其實也沒有討論出什麼。

可這一刻,聽著孫婉清的一番話,陳略有點明白了。

不懂中醫,亦或者藥理不通,懂中藥的四氣五味和升降沉浮嗎?

不懂,亦或者一知半解,那麼用中藥材來治病,是不是就像故事裡說的,賭運氣,運來砒霜能活命,運氣甘草能殺人?

拋卻了中藥材的四氣五味和升降沉浮,只是單純的從某些藥材適用什麼病症,也就像是剛才在會診室安遠明和李江魚探討的問題一樣。

也就是套藥!

隨著中西醫結合,亦或者說隨著一些人用西醫的理論來研究中藥,臨床上就開始出現了一些類似於可以用來退黃的,亦或者可以用來活血化瘀的套藥套方。

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醫生拋卻中醫辨證,單純的以現代醫學判斷,結合套藥套方直接使用,把中醫西醫化。

西醫最大的特點,亦或者比較容易的地方就是有著比較固定的治療模式。

根據資料判斷什麼病症,根據什麼病症固定用什麼藥物,然後一些中醫專家或者一些中西醫結合的專家覺的如此比較容易推廣,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劃分中藥材。

拋卻中醫辨證,套藥套方直接上手,豈不是正如孫婉清說的?

如果中醫真的能如此,幾千年來,那麼多的中醫先賢都是傻子嗎?

中醫藥也有同類同性,方劑也有加減變化,即便是《傷寒論》裡面的經典方劑面對同樣的病症,不同的群體,也有劑量加減。

“夫君想什麼呢?”

孫婉清問。

陳略也就把自己剛才的想法說了一遍。

“夫君好像真的找到原因”

孫婉清道:“夫君能如此想,說明夫君是真的入門了,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

“我這才算入門?”

陳略不服氣。

“半年入門,夫君已經很厲害了。”

孫婉清笑著道。

“我覺得你在PUA我。”

陳略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的危險遊戲

巨大丸子島

夢的旅途:寶可夢

垃圾桶桶桶桶

權柄的遊戲已經開始!現在殺了他

柳竹楠

無敵機械師

遲遲海風

他們來自另一個世界

鹿安櫻

重生:我在詭異世界開店

漆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