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五國諸侯

“我需要做點什麼嗎?”

“殿下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

顯德殿中,武懷玉和李承乾一人手捧一杯茶,看似悠閒品茶,說的卻是不能讓第三人知道的話。

“殿下還年輕,現在只需要多聽多看多學,靜靜等待便是。”

如今的李承乾,可以說這太子位是非常穩固的,或許歷史上大唐一朝,三百年李唐天下都不曾有他這樣穩固的太子了。

“魏王今年十七,明年便該出京前往流求長泰就藩了。”

“就怕夜長夢多。”承乾毫不掩飾的道,他現在唯一還放不下的就是同母弟魏王李泰了。

“殿下放心,陛下也不是那種朝令夕改的人,”懷玉安慰,不過其實他自己也知道,皇帝朝令夕改的事情還真不少,就說這分封之事。

一開始沒打算要分封,只是封爵拜官,可皇帝心心念念著要分封,最後還是弄出了個宗室、功臣世封刺史,

可這世封刺史沒多久,又因大臣多反對,尤其是世封功臣們也反對,加之齊王李祐在地方上又鬧的太不像樣,最後李世民停了世封刺史。

武懷玉建議下,改成了世封別駕。

承乾眼睛一亮,聽明白了。

承乾直接取來一副地圖,指著海南島東北部,那裡是海南島四州之一的崖州。

老八老九,則是尹德妃和張婕妤二人所生,這兩死的不明不白,所有人都清楚他們其實是被李世民斬草除根了,就如同他們的母親在玄武門宮變後失蹤一樣,都是被秘密處理掉了,誰讓這二妃當年跟建成他們關係好,一心也要置李世民死地。

魏王李泰雖最先封了藩地,但要明年才就藩。

歷史上承乾和李泰斗的你死我活,最後兩人都沒能得到皇權,尤其是李泰本來鬥贏了承乾,結果他非要跟李世民說什麼將來他殺子傳弟這種蠢話,李世民都是宮變上位的,豈會相信有人願意把皇位傳給侄子而不是兒子,甚至要殺子傳侄?

一句話,丟失了一個皇位。

李泰十七,得明年才出京就藩,魏王是早已出閣離宮在延康坊居住,一人獨佔一坊之地。

“前幾年世封刺史時,諸王都出京就封,只有魏王獨留在陛下身邊。明年,或許陛下一句捨不得又留下了。”太子嘆氣。

雖如今魏王不再如此前那般得皇帝寵愛,可終究也是個威脅,承乾還是希望這個胖弟弟能夠離長安越遠越好。

李世民的諸子中,這次只有三皇子吳王李恪年滿十八封藩。

皇帝李世民雖然是弒兄殺弟當上的皇帝,但他現在卻很講究一個孝字,不管真孝假孝,皇帝公開場合都喜歡提以孝治國,重視親情。

“吳王李恪封海南珠崖島,分崖州置瓊州,為吳王封地。”

這是李淵留下諸子中,除李世民外年滿十八歲的四個了,老大建成老四元吉被李世民宰了,老三玄霸早死,老五李智雲起兵之初被隋軍捉拿處死。

“昨日陛下跟我說起,要分封五王就藩。”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曾經他沒做到的,他現在想要承乾他們做到,若是兄弟相爭,那就犯皇帝忌諱,更別說手足相殘了。

除了這次荊、漢、徐、韓四王封藩,李世民還有十一個小老弟,大的十六七,小的才八歲。

這次要分封的五王,是已經年滿十八歲的五位親王,分別是皇帝的四位弟弟,老六荊王元景,老七漢王元昌,老十徐王元禮,老十一韓王元嘉。

“殿下就算心中對魏王有擔憂,也不能表現出來,反而在面對魏王時,一定要表現出皇長兄的友愛,尤其在陛下和皇后面前,更加要大度。就算魏王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你也要維護。”

承乾現在儲位穩固,所以根本用不著攻擊李泰之類的,他什麼都不用做,哪怕李泰再起心思爭儲,他都不需要反擊,皇帝也會下死手收拾那個敢亂跳的。

皇帝說皇子十六歲出閣,十八歲出京就藩。

“五王封藩何處?”

可這沒兩年,現在又重定分封,魏王李泰成為第一個分封流求長泰州建諸侯國的親王。

崖州境內有一條發源於黎母嶺的南渡江,又稱黎母水、舍城水,向北在海口流入瓊州海峽。

現在李世民把崖州一分為二,以舍城水為界,河東分設瓊州,河西仍為崖州。

雖然南部是山區,現在還主要是獠蠻部落居住,但也意味著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吳王府,將建在原崖州州治舍城。

文昌、安定、瓊海、屯昌,李恪這地不錯,有山有水有江有河,還有好幾個港灣。

並不比李泰的流求島長泰州差什麼。

甚至可以說瓊州的開發度比長泰要高的多,畢竟原崖州在舍城河下游有顏城、舍城兩座大城,還有文昌、樂會、曾口、瓊安幾座城寨。

中游的瓊安寨、安定寨、曾口寨,還都是武懷玉聯合程家樊家等一些勳戚深入開拓出來的,

各家可是都投入了不少力量,擊敗征服了不少獠蠻,才站穩腳跟開拓了據點,建立了屯莊等,現在李恪倒是撿便宜了。

武懷玉看著地圖。

皇帝以前最寵愛的嫡次子,魏王李泰,早早定下分封到流求島上,現在被李世民稱為英果類我的吳王李恪,又被分封到海南島上,

兩個對太子承乾最有威脅的皇子,都要去做島主,距離長安數千裡之遙,確實沒機會再威脅到太子了。

“你四位皇叔呢,分封在哪?”

“荊王分封於黔中道的播州,”他在地圖上找到黔中道,然後又找了一番指向一個地方,

武懷玉其實很清楚播州在哪,貴州遵義嘛,播州歷史上較有名是在明代,播州土司楊應龍反抗大明朝廷。

這個播州土司楊家,就是晚唐時唐將楊端開始據播州,直到明萬曆楊應龍止,割據了二十九世,七百餘年。

承乾還以為他不知播州,“這個播州也是新設,先前,我大唐滅dtz,四夷賓服,黔中諸酋也紛紛進京朝貢,朝廷以隋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領恭水、高山、貢山等六縣,後廢朗州及六縣,

這次陛下復置朗州及六縣,更名播州,分封荊王元景在此建藩,更恭水縣為遵義。”

武懷玉看著地圖,

從貞觀朝朗州設了很快又廢就看的出來,黔北這塊地區,朝廷還沒能真正統治,但這次皇帝讓老六分封於此,必然也是看中了遵義這塊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

大婁山脈橫亙播州境內,構成了播州地形的基本骨架,眾多河流發源其間,輻射分佈,形成了烏江、赤水河與綦江三大水系繞流其周,山河相間的山川形勢。

播州正所謂地介川、湖、貴之間,西北則塹山為關,東南則附江為池,蒙茸鏌削,居然險奧。

南境烏江,西境赤水。

環播幅員千里,田地無慮可墾數千萬畝。

雖說眼下還相對落後,但開發潛力巨大,同時這裡也是黔中道的西北門戶,大婁山、赤水、烏江,進可攻退可守,關起門來也能富庶自足。

朝廷在這裡設播州,甚至分封一位親王在此,確實是一步很好的棋子。

此前的朗州刺史,是賜封的當地獠酋,後因不再進貢,朝廷才廢了朗州。

播州西面是劍南道的瀘州都督府,北面是渝州,播州完全可以成為朝廷經略黔中的一個橋頭堡。

現如今的黔中道,基本上還是羈縻統治,但朝廷肯定不會一直停留在這階段,一定會不斷深入黔中。

現在朝廷開發黔中的基本策略,是先打通一條交通要道,驛道、商道、也是軍事通道,這條動脈是從湖南進來,沅陵、吉首、懷化、夜郎、鎮遠、貴陽、安順、鎮寧、六盤水,這條線是未來重點規劃,

播州不在這條線上,但播州也能成為西北的一個視窗,甚至未來朝廷還可以在主線外,再從渝州打通一條經播州到貴陽的北線。

事實上,黔地缺鹽,以往就有一條古老的鹽道,就是從渝州到播州下貴陽,還有一條水道是從瀘州經赤水河再經支流進入播州。

僅僅是鹽,播州以後就窮不了。

李世民的眼光依然毒辣。

以分封兄弟為名,設個播州,釘個一根釘子,也把黔中鑿開一個天窗了。

或許,以後歷史上七百多年統治遵義的楊家,不會再出現了也有可能。

“漢王分封在安南道的最西北,那裡本是和蠻部,此前交州都督丘行則率部討伐擊敗征服他們,”

皇帝新置古勇州,為漢王元昌封地。

懷玉看著地圖,找到這塊封地,看到這地方武懷玉也不由驚訝,皇帝總是這麼眼光獨到。

這個古勇州,原來處於安南與雲南的水陸要道上,古勇又稱賈勇步,也就是河口。

從安南交州城,經紅河水行船至賈勇步,大概是一千里水程,然後在賈勇步下船登陸北岸,由水陸從河口、蒙自、開遠,抵達昆明,還可再往西直抵洱海大理。

還可以從交州沿上河而上兩千裡,直抵步頭(元江),然後陸路至大理。

這兩條滇越交通要道,都是朝廷貞觀朝開始全力打通的,

古勇步,也就是後來的河口,這個地方都是必經之地。

從河口縣到紅河縣,紅河以南,黑水河以北,這麼一大塊地方,再加上紅河北岸到南溪江,從河口到蒙自八平城的這塊三角地,也屬於這個漢王的古勇州。

這個古勇州,不僅佔據交通要點,而且他還是安南道突出到南中的一個突出部。

而且,朝廷的南中道,基本上也是以紅河為其南界的,越過紅河,那邊就鞭長莫及了。

漢王李元昌這封地夠遠的,

但好在他恰好就處於滇越交通要道之上,所以也還好,朝廷肯定要保證滇越交通線的通暢的,畢竟維持好這條交通線,雲南就有一條便捷的出海口,甚至黔中、蜀地也可以從這邊出海。

對朝廷來說,守住這條通道,那朝廷經略雲貴高原,也更加方便,畢竟紅河水路還是很方便的,不管運兵還是運糧都快捷。

徐王李元禮被分封到了青海湖的東北部,大通山的南麓,也是湟水河的源頭。去年徵吐谷渾的牛心堆之戰,就發生在這。

皇帝在此設立海晏州,以徐王元禮分封於此。

至於老十一韓王,他母親是宇文昭儀,舅舅是宇文士及,老丈人是房玄齡,憑著這關係,當然也不會把他封的太偏遠,這次同樣分封在隴右。

封在洮水之源,地處西傾山以東,置西滄州。

其州東、西、北三面並枕洮水,管理洮源地區。

背倚洮州,西傾山為屏。

又處於交通要道上,經洮州岷州就到達渭州隴西,順渭水而下,翻越隴山就回關中了。

荊王李元景分封黔北播州,漢王李元昌分封于越西北之古勇州,徐王李元禮分封於青海東北湟水源海晏州,韓王李元嘉分封於洮源之西滄州,

吳王李恪分封於海南島瓊州,魏王李泰分封於流求島長泰州。

懷玉在這六個封地畫上圈,

分散於天南海北,

各奔東西啊。

地盤都不算小,各有數縣之地,但一個比一個偏啊。

當然,雖然現在偏遠,可位置卻都很緊要。

當然,那兩個島上的不算,那兩島沒啥太大軍事戰略地位,不過那裡適合種田,好過悠閒日子。

相比下,播州、古勇州、西滄州、海晏州,那都是戰略要地啊。

“陛下已經派人趕赴幾位親王封地修建王府,並選調工匠、奴隸以及部份百姓遷移過去,”承乾道。

武懷玉卻覺得修建王府是假,皇帝估計在那些地方要修的是軍事堡壘,就跟當年隋朝修的那些行宮一樣,其實也都是軍事堡壘,

就好比晉陽宮,後來宮監裴寂把晉陽宮裡儲備的糧草武器獻給李淵創業,那可是足足九萬石糧草、五萬段雜彩,還有四十萬領甲冑啊。

可以說李淵能創業成功,晉陽宮這批裝備可是起到很大作用。

一座堅固的王城堡壘,加上一支護軍,那實力絕對要碾壓一般的土著蠻夷酋長的,就是不知道這些年輕的皇弟皇子們,能不能在蠻荒開拓起來,糧草經濟跟的上不?

李泰李恪兄弟倆不用擔心這些,他們在島上,面對的蠻荒實力很弱,周邊還有朝廷,只需要安心種地就行了。

如果這位藩王身邊有合格的幕僚,其實以他們佔據在邊關要道上的優越位置,做邊市貿易,肯定也能賺不少。

想當初突厥人不就是靠佔據西域絲綢道路,賺的盆滿缽滿嗎,還有後來的吐蕃人、回紇人都這樣。

荊王元景守著川黔間的鹽道,漢王元昌守著滇越間的水陸碼頭,而徐王、韓王哥倆,也是守著絲綢之路青海道的兩條路口,

甚至李恪李泰哥倆雖在海島上,可其實也守著海貿航線啊。

相比起他們,

武懷玉的呂宋,偏離航線商路,藏在深海人不知呢。

呂宋到現在,才建立了十二個據點,總共才三萬多人。太少了,這次回去後,得加快進度,今年底,起碼也得想辦法讓呂宋移民人口滿五萬。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我鐵血少帥,震驚晉西北

我本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