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缽苾進退兩難。

野狐嶺一戰倒戈一擊,雖說一雪九十九泉之敗被俘的恥辱,但打到最後自己卻反陷入困境,奚、契丹背離自己而內附大唐,武懷玉又咄咄逼人,要他內附,甚至讓他去長安。

突利甚至不免懷疑,若自己不肯去長安,武懷玉可能就要直接派人強行送去長安。

自己這是剛出狼窩,又入虎口?

突利可汗頭次感覺真正看清了武懷玉,這個總是面帶微笑的年輕人,真正吃人不吐骨頭。

“郡王,今時今日,我也跟郡王開啟天窗說亮話,突厥汗國曾如此侵犯大唐,現在貞觀天子雄心萬丈,豈能容忍突厥繼續存在?

渭橋之盟,我大唐上下深以為恥,我當日也是天子隨從六騎之一,

頡利野狐嶺大敗,只是開始,不是結束,接下來才是我大唐真正反擊之時,突厥汗國必將掃滅,不復存在,草原諸部,也都將附屬於大唐,成為大唐的塞外子民。

郡王你或許有過野望,想要做突厥大汗,但這已經不可能了。”

武懷玉這般豪言壯語,讓突利真正的震動不已,如果剛才還只是他的猜測,那現在武懷玉的坦白,已經讓他知曉自己再無退路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郡王乃是貞觀天子結義昆弟,向來親近大唐,如今又立新功,郡王入朝,必得聖天子熱情款待。

在長安陪聖人過個新年,回來做個北安都督,為聖天子鎮守漠南東面,不也挺好嗎。

好嗎?

突利心裡肯定是有幾分不甘心的,

但武懷玉並沒給他選擇餘地,他堅信要是自己不同意去長安,這傢伙會直接派侍衛強行護衛他去。

“我也很想去長安朝見天子,可現在大戰過後,還有許多善後之事·······”

武懷玉擺了擺手,“善後之事,交給郡王的手下去處理便是,郡王儘管去長安,頡利此時不敢來犯,真要來犯,我幽州軍團也定保你部落周全。”

武懷玉這是不容拒絕。

“我麾下幽州軍團給你這個承諾,而且真要有事,我還會調饒樂都督府奚兵、松漠都督府的契丹兵一起保護。”

再提奚契丹,聽著更像是威脅,突利地盤,已經被武懷玉他們三面包圍了。

“我想見見賀邏鶻,”

“他在幽州挺習慣的,也很喜歡幽州,楊娘子一直在照顧他。”

突利道,“公主向來視賀邏鶻為親生,也基本上是她一手帶大的,有她照顧我挺放心的,”

他又道,“都督要不嫌棄,不如請收他為義子,公主如今跟隨都督,他隨母入武家,拜都督為義父本也應當。”

突利還是決定去長安。

他記得中原有句老話,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他不想弄的那麼難堪,回頭看這些年來自己的所為,突利有點心灰意冷,多年來他一直為沒能繼承父親汗位而耿耿於懷,叔父頡利為大汗,他雖統領漠南東面,但幾次隨頡利入侵中原,卻都又跟李世民暗裡聯絡往來,

他所做所為都只為取代頡利成為大汗,如今卻落得這麼個下場,整個汗國都要不復存在了,可又能怎麼辦?

九十九泉和野狐嶺兩戰,突利才是最大的輸家,五萬兵馬西征頡利,現在卻只落的剩下五千不到人馬。

奚契丹兩大強部也脫離。

甚至霫部估計以後也不會再聽號令。

頡利兩戰也傷亡兩三萬人,但也只是傷了元氣,沒動筋骨。

“當初渭橋一別,也是三年未見天子阿兄了。”突利長嘆一聲,便接下了武懷玉這位幽州都督、恆安道行軍總管、押諸蕃使的承製拜封,北安州都督,其地下置四州。

他將直接從武城經幽州,前往長安,就帶武城外這百餘騎入京,武懷玉另派一隊士兵護從。

武懷玉還讓突利舉薦了麾下貴族酋長們,武懷玉授予他們刺史、將軍等職,在突利去長安期間,武安都督府,便由特勤攝圖暫代主持,他被授為武安都督府長史,兼順州刺史,加懷化將軍銜。

他甚至還給突利的這北安都督府和下屬四州,各派了一位幽州參軍去檢校司馬,說是方便聯絡,並協助幽州、北安兩府間的互市貿易,以及協助他們訓練兵馬。

突利也都應下了。

盧承業被叫了過來。

“郡王已經決定舉部內附我大唐,本都督非常欣喜,已經代天子接納,以郡王舊地設北安都督府,下統順州等四州,

盧參軍,你這次奔波辛苦,勞苦功高,本都督現調你為北安都督府司馬,你協助攝圖特勤,在郡王前往長安朝天子期間,暫攝都督府事,”

武懷玉又讓人叫來了安祿山。

“這是我義兒安祿山,今年雖僅十六,但勇猛非凡,堪稱羅士信再生,野狐嶺一戰,斬得敵首三十七顆,勇冠三軍。

郡王、攝圖長史、盧司馬,我讓他隨你們前往金蓮川,暫委他為北安都督府衙內兵馬副使,率二百人同往。”

安祿山這個衙內兵馬副使,實際上就是相當於一個團校尉,武懷玉已經給他升為統軍府的校尉,

管的本來就是一個團兩旅二百人,

這次去金蓮川,就是駐派突利牙帳,主要任務還是聯絡的,這也算是一次歷練。

武城的武懷玉,跟金蓮川時的武懷玉,給突利感覺是截然不同兩人,在金蓮川會面時,武懷玉溫文爾雅,極有禮貌,十分客氣,但此時武懷玉卻是十分強勢,一切都是直接安排好了,根本沒有商量餘地。

讓他率部內附,設北安都督府置四州,讓他去長安,讓攝圖做長史留鎮部落,讓盧承業去做司馬,讓安祿山帶二百兵隨同,

一切都是安排。

強勢無匹,甚至很霸道。

甚至最後關於俘虜的事上,武懷玉也沒跟他商量,更沒分他一些。

整個野狐嶺之戰,俘虜其實不多。

前面攻山,基本上沒什麼俘虜,殺傷四萬左右,後來夜襲、追擊,突厥騎兵跑的快,唐聯軍騎兵少,抓到的俘虜也不多,現在總共有萬把俘虜。

奚契丹兩部開口提了分的要求,但被直接拒絕,便也識相的沒再多提,武懷玉給他們分了點繳獲的刀槍弓箭,再分給了他們一些凍馬肉,他們也就趕緊回部落去了。

現在突利倒也想分點俘虜,可武懷玉說這些人他有安排了。

突利是想用這萬餘俘虜,補充下自己部落實力,反正草原各部打來打去,俘虜的也就成了自己人。

武懷玉的早有安排,並不是要將他們內遷安置。

“全部發賣為奴?”

“對,立即安排拍賣,”

“全部?”

“也就萬把俘虜,又沒多少,”

與突利會面後,武懷玉跟趕來的幽州司馬武君雅安排,胖子聽了很驚訝,“這些突厥俘虜如何處置,不是應當先請示朝廷嗎?而且按朝廷慣例,這麼多突厥俘虜,更可能是沿邊安置,充實邊疆,甚至要全其部落,或是交給突利這樣內附的突厥貴人啊。”

懷玉也沒對這位胖堂兄隱瞞自己的想法。

“你說的那是從前的做法,但這些做法都有很多隱患,百害無一利,一時權宜之計,而我們現在既然有條件,為何還要這樣做呢?

這次我幽州風雪中出兵,血戰野狐嶺,雖斬俘六萬餘眾,但我們傷亡也有數千,這耗費的軍費錢糧,損耗的武器盔甲弓矢,以及獎勵功勳、撫卹傷亡,難道都不要錢?

況且這一萬多俘虜,那都是突厥青壯戰士,豈能再放虎歸山?

給突利,那也是豐其羽翼,更不可為。”

“可這麼大事,總得先請示朝廷,萬一朝廷事後不同意?”

“我們是邊臣,就得為朝廷解決邊患,咱們得為朝廷考慮,先把事情辦了,不能讓朝廷為難。

咱們快刀斬亂麻,把這些俘虜拍賣為奴,賣的錢帛拿來撫卹傷亡、獎勵功勳,等朝廷知道,那也是生米煮成熟飯,朝廷就算責問幾句,難道我們連這點擔當都沒?

咱們只要做了應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武懷玉不打算先請示朝廷,那是他清楚,如果先請示,那以現在的局勢,朝廷諸公肯定會把這些人交給突利,或是在長城內邊地安置,甚至慣例是全其部落的。

這樣做表面是挺仁義,不損朝廷之名,但後患很大。

現階段大唐不應當這麼客氣,

再者說了,一萬多青壯突厥戰士賣做俘虜,那是能賣好大一筆錢的,一人就算賣個幾萬錢,那也是立馬幾十萬貫收入,這些錢拿來撫卹傷亡、獎勵功勳多好,不等不靠,直接一步到位,

將士們也能滿意,幽州軍團計程車氣才會高漲,以後再用兵,大家才會更加積極拼命。

“可是二郎你想過沒有,好處實惠大家得了,甚至朝廷也得了,但你卻要擔責,要是被御史言官彈劾,你覺得值得嗎?”

“如果怕擔責,那什麼事都不用做了,況且我用的著怕彈劾嗎?我這可不是擅作主張,我有聖人欽賜的便宜行事特旨,一切都是合法合規的。”

“話是這麼說,但是,”

“去安排吧,沒那麼多但是。”

武懷玉擺擺手,其實他也知道這裡有些風險,但武懷玉並不介意,立了這麼大個功,犯點小錯,其實不是壞事。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希望隊友是個正常人

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