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

崔敦禮在龐孝泰的不斷催促下,終於是在正月底離開了幽州。

幽州地方官將,都沒有一人前來送行。

朔飛呼嘯,雪花飄舞,

崔敦禮也是面若冰霜,騎著馬頭也沒回離開了,龐孝泰揮手向自己三個弟弟與長子彥章告別,“好好服侍恩相,多學點本事。”

對兒子他寄予不少希望,以前他在嶺南時想巴結李靖,結果李靖根本不理睬他,到了長安他喊武懷玉大人自稱門下走狗,武懷玉對他不錯,雖沒收他這兒子,起碼確實提攜照顧,如今兒子能夠正式拜武懷玉做爹,雖有些遺憾沒改武姓,可龐孝泰覺得兒子未來的路已經鋪好了。

風雪中,一人向北而行,出使突厥諸部。

幽州城憫忠閣上,武懷玉看著新年裡都在趕工修建的憫忠祠,已經快要完工,整個祠修的很莊嚴。

祠裡三千多具陣亡將士遺體,已經都送到了將士們老家,並送去了撫卹金以及慰問金和喪葬費。

“崔敦禮走時臉很黑。”

“不用理他。”

武懷玉跟崔敦禮沒什麼私人恩怨,經淮南公主一番點拔後,他也明白崔敦禮在幽州的這些過份舉動,其實是向提拔他的皇帝表忠心,他是皇帝特派使者,要做的僅是把皇帝事情查明報告,至於如何處置,合不合理,那都不是他的事。

這不是私怨。

就好比當初魏徵對武懷玉各種挑刺一樣,職責所在,想明白這些後武懷玉也就既不怪他,也沒想過要再去親近,

他也不怕崔敦禮挑出他一些刺上報天子。

立大功,犯小錯,其實對武懷玉是好事。

“走了好,天天呆幽州,大家都覺得膈應。”武胖子說道,

“衛長史和盧國公什麼時候到?”

“衛長史過些天就能回來了,不過盧國公估計得二月中才會到,”

盧國公程咬金得償所願,終於要來幽州了,這事武懷玉開始還有點覺得不好意思,畢竟人家老程那妥妥長輩,又是大哥老丈人,資歷高威望足,現在卻要來給他做副手。

不過他跟自己心腹幕僚們說到這事時,他們倒覺得很尋常,畢竟如今的武懷玉已經不是一般官員了,那是總攬過財政做過宰相的,如今在幽州那也是辭相後過來,現在又立大功升為大都督兼都護,

程咬金確實資歷較高,但也只是在貞觀朝,真要放大唐朝堂上,程咬金資歷也不算高,

他們都是跟對了人。

再說,程咬金來北邊,他們覺得一來是為北伐突厥做準備,既是皇帝給武懷玉增添一個戰功赫赫的大將做副手,同時也是皇帝給自己的潛邸心腹大將一個立功機會,畢竟滅突厥這樣的機會可不多。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等伐突過後,武懷玉可能要回朝復相,到時程咬金可能接替武懷玉職,執掌幽雲,不說做大都督,起碼也得是大都督府長史兼都護。

不過武懷玉從野狐嶺大戰後,皇帝對他的嘉獎賞賜來看,他覺得自己可能一時半會不會調回朝,

他太年輕了。

參考歷史上李績在幷州足足呆了十六年,從武德九年任幷州都督,到貞觀十五年回朝任兵部尚書,李績被摁在那十六年。

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還是他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他甚至是大唐軍方少有的重要山頭代表,在李密死後,李績就是瓦崗系的山頭代表,當初李密入關投唐,在河南還有大片地盤、部眾,可是還在堅持,最後是李績帶著他們投唐的。

再一個就是李績在開國大將中又特別年輕,

而且他還是僅存的開國初賜姓封王過的山頭,雖然他當初沒接受封王,父子僅受國公爵,可畢竟這位李績,並不是真正姓李。

李績這人很聰明,一直非常低調,尤其是在武德年間的諸多大戰中,李績的表現並不算好,甚至經常吃敗仗,還被俘虜過,可卻又低調而恭順,這使的李淵李世民兩位天子都找不到什麼理由弄他。

也讓李績成為諸多賜姓封爵的山頭中保全之人。

但皇帝的不信任是一直在的,所以一直按在幷州,一按十六年。

上次野狐嶺大戰後,皇帝給他的封賞是加四百戶真封,把抄羅藝的一座長安大宅兩座京郊別院,以及百頃地和一些奴隸賞賜給他,另外賞了一萬匹絹。

這賞賜挺豐厚,但都是物資賞賜,沒涉及職權。

他比皇帝還小十歲。

先前雖已經拜過相,但那時的武懷玉沒啥資歷,能做宰相完全就是皇帝硬推上去的,武懷玉就是為天子衝鋒的馬前卒,天子要換掉他也是一句話的事。

但經野狐嶺之戰後,現在的武懷玉依然年輕,但已經積累了很高的威望,特別是此次總財政、任計相,也是做的不錯的,如果武懷玉再挾著巨大軍功入朝復相,

那可就跟之前不一樣了。

要是武懷玉二次拜相,坐穩位置,幹個三五年,那時就真正的是一位權相,能夠成為朝中的一方山頭。

長孫無忌為何現在一直不給職事?

拋開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這本質還是長孫無忌一直是李世民心腹,他做宰相後,權勢太高,已經成為山頭,兼之他還是國舅後戚,他舅舅又是宰相,所以最終長孫無忌、高士廉先後罷相,一在京賦閒,一外調地方。

李世民雖年輕,但對權力的掌握十分敏銳。

魏徵、侯君集、張亮甚至秦瓊這些人先後做宰相,其實都是這種邏輯,武德舊宰相們紛紛下臺,新宰相里既有原先房謀杜斷這樣的心腹,卻也有侯君集張亮這種本來根本上不來的近侍。

老程這次來,是沒機會接替自己的,打完突厥,估計也呆不了多久,他不可能真一直做自己副手,極可能還是去其它大都督府當個長史,或是其它重要中都督府做個都督。

崔敦禮離開幽州,估計他的報告也已經在去往長安的路上了,只怕他的這報告,也會引發一場小風暴。

雖不用擔心危及根本,但多少也還是可能引發點事情。

看透了事務本質後,很多事情簡單多了,甚至有些無聊,卻還得配合表演。

“朝廷還沒批覆對北山奚用兵嗎?”

“估計衛長史回來後,應當會帶回朝廷回覆吧,”

武懷玉準備開春後就對北山奚用兵,這季節更不利北山奚,對唐軍也不算有利,但是奚人更不利。

況且秋冬時就要展開對頡利用兵,也不能拖太晚。

就當是安東都護府設立後,一次聯合軍事演練吧,幽州兩萬人邊防軍團,安東都護府兩萬都護軍團,然後幽州的一些州鎮兵、團練、內附蕃人城傍等,經過加強後,

現在幽州都督府、安東都護府,有五萬唐軍主力,另外還能拉出兩三萬協從,以及三蕃的小十萬附庸,真正兵強馬壯。

武胖子不懂打仗用兵,但他接受到兵冊錢糧這些,都被那些數字弄的很膨脹,“二郎,咱們現在兵強馬壯,等拿北山奚練完手,是不是可以去九十九泉轉轉,甚至直接去頡利定襄老巢問罪?”

“頡利也就是個銀樣蠟槍頭,去年十幾萬人來,咱們幽州才三萬人馬,就把他幹翻了,俘斬他們六萬餘,他連金狼大纛都給丟下了,

用不著真等到秋冬,甚至五六路北伐吧?”

懷玉笑笑。

“切不可輕敵大意,頡利去年就是太輕敵,才在野狐嶺吃了個大虧。頡利之前是大敗,但根本還在,我們若是冒然千里遠征,不說打不打的過,最大的可能是頡利避而不戰,到時我們空耗費錢糧,如果深入尋找追擊,則反有可能被其所趁,

要打,就得一勞永逸,否則遷延時日,引的頡利侵邊犯州,那咱們可就疲於應付了。”

胖子想了想,“那頡利去年吃那麼大虧,他會不會回頭來報復?他會不會出兵征討內附我大唐的突利、奚、契丹?如果他率兵攻擊他們呢?”

“如果是這樣,那就又不同了,咱們就聯合三蕃拒戰,再借機消耗頡利便是,主場作戰,優勢終究在我們。”

晚上。

在盧三十五房裡休息。

“崔娘子想見你。”

“哪個崔娘子?”

“崔敦禮的姑祖母,”崔敦禮的祖母是崔三十五的堂姐,這位崔氏,便是崔三十五堂姐的小姑子,

她父親,也就是崔敦禮的曾祖崔猷是北周太師宇文護的好友兼心腹,那位北周屠龍權臣殺過三帝,他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臨死前,把宇文家族和朝堂大權交到這個侄兒手裡,

宇文護逼迫西魏元廓禪讓皇位給了宇文泰兒子宇文覺,西魏滅亡北周建立,事後他還不放心,一杯毒酒把元廓殺死。

不過後來宇文護又殺了自己立的宇文覺,再立堂弟宇文毓,可後來又被他毒殺,之後再立宇文邕,他隱忍十二年,最後在宮裡殺死了這位權臣堂兄。

崔猷曾是宇文護的心腹兼好友,兩人關係極好,宇文護不僅給崔家賜國姓宇文,後來還親自收養了崔猷的女兒,並賜封為富平公主。

後來又為她挑選了隴西李氏的李公源下嫁。

那位出自隴西李氏的僕射房,他家祖上是敦煌公李寶幼子,李家世代跟崔盧鄭聯姻,盧三十五的祖母就是來自隴西李氏家族。

武懷玉好半天才弄明白這些門閥家的聯姻複雜關係,

“這位崔娘子想見我做什麼?”

崔娘子祖母是北魏公主,母親是隴西李氏,自己也嫁到了隴西李家,她生了好幾個女兒,分別嫁入了范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以及河南元氏等。

這位崔娘子原本是在鄭州居住,崔敦禮前腳剛離開,她後腳就進了幽州城,倒是挺巧合的。

而她一到,就跟盧氏聯絡上,透過盧三十五轉達了想見見武懷玉。

“是好事。”盧三十五娘笑道,“崔娘子親自出面,可是代表著博陵崔氏、隴西李氏兩大門閥,估計是崔侍郎在幽州鬧的很不好,這位崔娘子過來善後的。

崔氏李氏也都不想得罪你。”

懷玉笑笑,“我覺得這事倒沒這麼簡單,”他想起之前博陵崔氏和隴西李氏等這些門閥,也對幽府新擴之地,以及邊市的極大興趣。

這些門閥士族根深蒂固,卻也更是嗅覺靈敏,幽州現在處處是機遇,他們不會白白錯過,尤其是大量土地十分誘人。

那些門閥士族對於土地一向是極為飢渴的,永不知滿足,土地是這些門閥大族能夠長遠存續甚至高高在上的根本。

想在幽府發展,不管是燕州檀州還是平州營州,又或將要新開疆的北山奚之地,就算是這些五姓七家門閥大族,也得先跟武懷玉打好招呼。

崔娘子很明顯就是先來接觸的。

就是不知道崔娘子會拿什麼來做敲門磚了。

“你跟我回復下崔娘子,我最近公務繁忙,實在無法抽空,”

武懷玉直接回絕了。

盧三十五愣了下,“你有那麼忙嗎?”

“這只是個託辭,你聽不出嗎?”他笑道。

“為何,崔娘子身份可不一般,五姓七家裡可是姻親遍佈,輩份又高,各家都很尊重的。”

“那又如何?”

盧三十五不知道怎麼接。

懷玉對這位媵便解釋了兩句,“不是我清高,只是我跟崔敦禮剛鬧的這麼僵,人人皆知,我現在又馬上跟崔娘子見面,不太合適。”

“當然,你也可以轉告崔娘子,她要真有什麼需求,可以直說,我若能辦到的,也樂意幫忙。”

這句話潛臺詞是想合作先看誠意,得你先把合作計劃拿出來,再拿出足夠的誠意來再談,否則免談。

盧三十五也聽出來了,

“你想要什麼?”

懷玉摸了摸她的肚子,“我想為你肚裡的孩子,跟博陵崔或隴西李家結門親事,”

盧三十五娘聽到這話,突然覺得很幸福。

“孩子還剛懷上,你就替他張羅聯姻五姓了?”

“那可不,我武懷玉的兒子,總要早點安排上個五姓女。”

“你知道是兒子?”

“我堂堂藥王,還能不知道?”

“要博陵崔氏女還是隴西李氏女,你挑一個,不管是崔家還是李家的,都必須得是著姓房的大宗嫡女才行。”

“你口氣好大。”

“我武懷玉現在有這本錢,現在找上門來的是他們。”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了大明勳戚

無限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