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

次日一早。

懷玉頂著熊貓眼去上早朝,哈欠連天。

他也沒想到,這樊玄符如今戰鬥力飆升,真有幾分如狼似虎的感覺,他如今也算是久經戰陣了,都差點降伏不住,硬是打了三個回合才拿下。

結果就是一早睡眠不足,甚至感覺有點腰痠。

早朝的時候,懷玉都直打瞌睡,最近確實沒怎麼睡好,風塵僕僕趕回京,又跑沙苑截殺王君廓,又趕回來覆命,連軸轉,還碰上母大蟲樊玄符挑戰。

朝會結束,內侍點了懷玉等一些宰執、大臣的名字,讓去內廷奏對議事。

武懷玉跟著宰相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溫彥博秦瓊等一眾進入內廷,皇帝已經在殿中,正坐在御榻上,閉著眼睛聽一美人彈奏琵琶。

皇帝很享受,手還輕輕的在腿上打著拍子。

懷玉認出這個琵琶女,正是原本王君廓府中的,已經賞賜給他,然後皇帝又點名要走的那個裴玉奴。

此時的裴玉奴一身宮裝,滿頭珠翠,已經看不出那天的狼狽模樣,她沉浸彈奏,很專注。

可懷玉發現她並沒有什麼快樂,很麻木,雖然琵琶彈的很好,卻有種空洞的感覺。

她就如同是一個玩物,輾轉於各方之間,猶如無根的浮蘋。

宰相大臣們靜靜坐下,沒有人打攪皇帝。

良久,一曲奏罷。

李世民睜開眼,很滿足。

他甚至當眾做了一首詩。

“半月無雙影,全花有四時。摧掩千里態,掩抑幾重悲。促節縈紅袖,清間滿翠帷。駛彈風響急,緩曲釧聲遲。空餘關隴恨,因此代相思。”

皇帝這詩做的挺有水平。

但武懷玉估計這首詩皇帝應當是醞釀許久,不是現場做的。

李世民的詩,水平還是可以的,但在文化這方面,他其實比他表叔楊廣差的遠,李世民做過不少跟楊廣一樣的詩,但都差了些檔次,比如飲馬長城窟行,比如春江花月夜。

他的武功軍事遠強楊廣,但論詩詞書畫這塊確實不如楊廣。

不過李世民卻挺喜歡寫詩書畫。

“懷玉,你的邊塞詩天下聞名,不如你也為這琵琶女做首詩。”

懷玉本不想做,不想搶皇帝風頭。

但李世民非要他做詩應喝,而王珪溫彥博他們居然也讓懷玉當殿做詩,似乎想要看看懷玉真本事,甚至如王珪居然還話中帶著懷疑,覺得武懷玉之前那些邊塞詩有水份,甚至不是出自他之手。

“讓臣當殿為琵琶女做詩一首倒是為難臣了,臣無陛下這等立筆可得的詩才,不過臣先前與貶為江州潯陽縣丞的許敬宗曾共事,也還一直有些書信往來,他曾經在潯陽江頭遇到過一個琵琶女,”

懷玉開始編故事,許敬宗確實跟懷玉信裡說過這件事,就是他在潯陽碼頭送一個朋友的時候,遇到過一個船上彈琵琶的來自長安的女子,很簡單的一件事,那女子琵琶彈的很好聽,許敬宗聽了不由的感覺自己的不如意,信裡就跟懷玉訴苦,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被商人冷落的妻子。

“臣後來以此做了首詩,反反覆覆修改了許多遍,今日便斗膽吟給陛下與諸公聽,請斧正。”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一首白居易的琵琶行長詩,懷玉當殿吟出,

當他吟到最後一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時,殿中寂靜無聲。剛才還對懷玉帶著質疑的侍中王珪,都滿臉驚訝歎服。

這首詩很長,也寫的極好。

一個江州司馬遇到個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摭面,這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妓,老家在長安東南蝦蟆陵,十三歲就已經學成琵琶技藝,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姓名,曾經京都富豪子弟爭先來獻彩,紅極一時,後來漸漸年老色衰,門前車馬稀,青春已逝只得嫁做商人妻,可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離別,獨留她在江口孤守空船······

一個失意的官員,聽著一個年老色衰的失落商人妻彈寂寞的琵琶,聽的淚溼青衫,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良久。

李世民擊掌讚歎,跟他剛才那首詩一比,高下立判,相差巨大,特別是這詩既有故事,更有感情,還很有深意。

“想不到懷玉不僅邊塞詩做的豪邁,一曲琵琶行也如此了得,好詩。”

皇帝讓琵琶女給懷玉倒酒一杯。

“許敬宗還在做潯陽縣丞嗎?”皇帝似乎早已經遺忘了那個曾經的秦王府學士。

“是的,現仍為潯陽縣丞。”懷玉答道,他剛才講故事時特意提到許敬宗,也有意要拉老許一把,老許這人還是不錯的,雖然也有不少矛盾,但能力有,跟自己關係也還好。

皇帝沉吟了一會,想起許敬宗的過往經歷,一個很有才華的世家子弟,就是不夠穩重。

不過聽那首詩,皇帝也把那青衫司馬代入了許敬宗,覺得這傢伙也有點可憐了。

本來是秦王府學士、通事舍人,現在淪落為潯陽縣丞。

“溫相,為朕擬旨,詔許敬宗還朝,授給事中,兼修國史。”

給事中是門下省重職,正五品職,還兼修國史,這是要重新重用了,原本貶做縣丞,現在懷玉一句話,讓他翻身了。

李世民指著為懷玉倒酒的琵琶女,“諸卿可知此女身份?”

“她原本是一商人之妻,李瑗貪其美色,殺死其夫,將其強納為妾,李瑗謀反被殺,賞賜給了王君廓,王君廓謀逆被誅,賞賜給了懷玉,朕聽聞她琵琶彈的特別好,特向懷玉討來。”

“這琵琶彈的確實堪稱無雙。”

侍中王珪起身,問皇帝,“陛下以為李瑗行為是對是錯?”

“殺人奪妻,這自然是錯。”

王珪又道,“曾經齊桓公知道郭公之所以滅亡,是因為郭公喜歡聽良言卻不用良言,而齊桓公本人則不喜歡聽良言,管仲認為齊桓公和郭公沒什麼區別。

陛下說李瑗殺夫奪妻是不對的,可現在卻還特意從武懷玉手中把她要來,留在身邊服侍,臣覺得陛下心裡是覺得李瑗是對的,否則如果覺得他錯了,那麼為何不修正錯誤?

這個琵琶女何其無辜,就因長的漂亮,結果丈夫被殺自己被奪,現在更淪為奴婢。”

“如果陛下是聖明的,那麼應當修正李瑗犯下的錯誤,還此女一個公道,雖然她的丈夫死而不能復生,但應當恢復其身份,放其回家,而不是將其做為奴婢留在宮中。”

一番話說的李世民有些啞口無言,甚至有點掃興。

可卻又沒法反駁,畢竟王珪這嘴很厲害。

這時魏徵也是立馬跟上,一通引經據典,借古講今,認為李世民行為已經非常錯誤了。

李世民臉黑。

可又拉不下面子耍無賴,雖然他覺得這事都是李瑗的問題,這琵琶女被李瑗搶來,成了李瑗妾侍,李瑗謀反,其家眷沒為奴,這是律法,所以琵琶女賞賜給了王君廓沒問題,王君廓謀反,她又被沒為奴,再賞賜給懷玉,也是沒問題的。

皇帝向臣子索要一個奴婢,更沒問題了。

但他說不過王珪和魏徵。

他更想要好名聲。

李世民只得問裴玉奴,“朕放你回家,伱可願意。”

裴玉奴道,“奴婢已無親人,無家可歸。”

李世民想留下,可王珪和魏徵都不答應,覺得皇帝留下,那就是犯錯。

就算沒有親人了,也應當還其自由。

本來想跟臣子們炫耀下這新得的琵琶美人,甚至藉機貶一貶李瑗這等亂臣賊子,誰知道最後倒是讓自己有些下不來臺。

無奈。

他只好點武懷玉的名。

“翼國公把她領回去,好好安置。”

懷玉也沒想到,這倒成了個燙手山芋。

上前領旨,問她有什麼要求,懷玉打算給她去衙門登記戶籍,然後再給她筆錢,給她安排個住處。

裴玉奴有些茫然。

她很年輕,雖然十來歲就從名師學得琵琶好技藝,可後來家裡收了商人一大筆彩禮,嫁做商人為妻,不僅又被李瑗強奪,她除了會彈琵琶,什麼也不會,而且現在孃家也沒人,夫家也沒人。

要是出去了,真不知道以後以何為生。

“陛下,奴婢想留在翼國公府。”她突然提了一個讓人意外的要求。

李世民看看琵琶女,又看看武懷玉,然後看看魏徵王珪等人,

“那朕恢復你良人身份,並讓武懷玉納你為妾,你可願意?”

“奴願意!”

“懷玉,你可願意?”

懷玉都沒料到,兜兜轉轉,又繞到這來了。

看看皇帝,再看看王珪他們,估計皇帝想留琵琶女在宮中是不可能了,哪怕恢復她良人身份,然後納入宮中,王珪他們都是不會肯的。

李世民好面子,估計也不願意強留這汙點。

現在賜給懷玉,倒是甩了這麻煩,反正天下美人多的是。

當然,這也是琵琶女自己想法,王珪他們也沒法反對,畢竟一弱女子無家可歸,在外也不易生存,給懷玉做妾,這也是不錯歸宿。

他們總不能不顧人家死活。

事情就此定下。

本來皇帝今天心情挺好,聽著琵琶曲等大臣們來議事,可現在心情全無,當下便直接起身離開,今日廷議取消。

估計李世民現在心裡挺後悔把黃門侍郎王珪拜為侍中為相了,一個魏徵夠他受的,現在又來他王珪,兩個嘴炮宰相,很難招架啊。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現代科技征服三國

無所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