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

永興坊。

長孫宅。

武懷玉帶著段師子過來見長孫無忌,這宅子是長孫無忌父親長孫晟故宅,當年父親死後,長孫無忌母子三人就是被長孫安業從這裡趕出去的。

長孫無忌兄弟五個,老大無乃比較有本事,可惜不肯依附漢王楊諒造反被殺,追封清都郡公,二哥長孫無傲襲老大官爵改封昌寧郡公,可惜福壽不長。

老三長孫安業也叫無憲,好酒無賴,長孫晟的家業倒是讓他繼承了。

長孫晟兄弟四個,祖上是北魏上黨王,後來他這支家族爵位平原公,不過長孫晟非嫡長子,家族爵位跟他無關,這位一箭雙鵰的北隋、隋朝的有名外交家,官至大將軍。

李世民稱帝后,特意追贈老丈人為司空、上柱國、齊國公,諡號為獻,據說李世民本來要按獨孤信、竇毅這兩位大唐皇后之父封贈王爵之例,追封長孫晟為齊王的,但被長孫皇后所勸止。

長孫皇后向來比較謙卑。

長孫晟父親的平原公爵位,現在是長孫無忌的叔父長孫敞繼承,當初他率子弟在新豐迎李淵入關,跟著平定長安,拜將作少監,後出任杞州刺史。

不過跟長孫順德一樣,如今因受賄而被免職在家。

長孫安業之前受封爵位昌寧縣公,後加封至清都郡公,不過如今長孫安業被長流嶺南,其妻妾兒女也一起長流嶺南,家宅產業俱被抄沒,皇帝全部賞賜給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向皇帝請求,把這些家業,還有爵位,俱請賜給五弟長孫無逸。

長孫無逸沒啥突出本事,但畢竟也是國舅,雖與皇后不同母但也同父,無逸跟姐夫張文謹同是秦王府親衛將領,如今也都加號雲麾將軍,封河北郡公。

李世民接受長孫無忌請求,把永興坊長孫晟宅還有長孫安業的家產,都轉賜給長孫無逸,並讓長孫無逸降等襲爵,改封郫縣公。

此時,這宅子裡不僅有長孫無忌,也有他五弟長孫無逸,還有他們姐夫張文謹。

這位皇后異母姐姐的丈夫張文謹現在也是東宮六率之一的左司御率,他跟安元壽家一樣都是河西涼州武威郡名門豪族,不過比他們差點,但張文謹不僅是李世民的堂姐夫,他的祖母還是李虎的女兒,母親是扶風竇氏竇榮定和隋文帝楊堅姐姐萬安公主之女,父張辯也是隋朝的上柱國、大將軍。

這位張綜張文謹不僅跟李世民是連襟,還是姑舅表兄弟。

當段師子裝在一個麻袋裡扔到他們面前時,長孫無忌很驚歎武懷玉的辦事效率。

僅僅一天時間,武懷玉就把人擒來了。

懷玉把一個金鏤枕函交給長孫無忌,裡面正裝著那條李世民所賜的七寶帶。

看著失而復得的七寶帶,長孫無忌很激動。

麻袋開啟,段師子嘴裡塞著破布,哪還有半分長安盜帥的瀟灑,吱唔著不停求饒。

曾經,

段師子跟著柴家兄弟身邊,跟長孫無忌也算相識,甚至以前李世民也跟他挺熟,可他這次越了線。

張文謹直言,“把他所有手筋腳筋挑了,然後打斷他的脊樑,再割了舌戳瞎他的眼睛,刺聾他的耳朵,扔到郊外自生自滅。”

這位天子姐夫很狠。

武懷玉在東宮見過他幾次,知道些張文謹的傳聞,這傢伙能文允武,在隋朝時做過縣令,當過郡丞,還隨楊廣東征過高句麗,後來響應李淵起兵,受封驃騎將軍再遷左衛中郎將,又拜參旗軍副將,

之後加入秦王府,成為左三總管,號稱勇冠三軍,是跟秦瓊尉遲恭程咬金段志玄這些猛將一個級別的,而且他是李世民姐夫,又是表兄,極為心腹。

但據說,這位比較狠辣。

你看他說的話,什麼挑筋斷骨,割舌戳眼刺耳的,好像在說吃龍蝦剪蝦頭挑蝦線一樣輕鬆。

長孫無忌扯掉段師子嘴裡的破布。

“段師子,你有什麼遺言交待?”

“請國舅饒我一條狗命。”

“你跟我亮刀子的時候,怎麼不想想今天?”

“無逸,把他舌頭拉出來。”長孫無忌冷哼一聲。

長孫老五立馬從蹀躞帶上取出一個針錐,刺穿段師子的舌頭拉了出來,長孫無忌從自己金玉蹀躞帶上拔出一枚寶石鑲嵌的精美小刀,

段師子掙扎,可被張文謹死死按住不得動彈。

看著刀子慢慢逼近,段師子滿眼都是絕望。

武懷玉站在一邊看著這幕私刑場面,並沒制止。

本來應當公開審判定罪,但這事長孫無忌肯定不肯,畢竟傳出去沒面子,而且皇帝賜物被盜也是個不大不小的罪名。

當然,段師子也沒什麼無辜的,這種人死有餘辜。

跟他也沒必要談什麼律法公正,他不配。

隨著慘叫聲,段師子的舌頭被長孫無忌削鐵如泥的寶刀割下,他將那截舌頭扔到一邊,吹了聲口哨,頓時一條黑狗衝出,把那舌頭吞下。

長孫無忌三人沒輕饒段師子,

割舌、戳眼、刺耳,甚至割掉鼻子、割掉頭皮,挑去手筋腳筋,打斷四肢、脊樑骨頭,

武懷玉相信,要不是他們沒有剝皮的手藝,估計這三人真會把段師子扒皮抽筋。

長孫無忌手藝一般。

沒一會功夫,段師子已經沒了氣息,本來還打算扔郊外,可一會就已經死了。

“讓人扔亂葬崗子去吧。”

長孫無忌有些氣喘吁吁,甚至有些掃興。

就跟碾死了一隻臭蟲一樣,微不足道,可沾在鞋底讓人厭惡。

回到前廳,洗臉擦手,

圍爐煮茶。

雪又紛紛灑灑的下起來,地上很快積起一層白色。

長孫無忌很感激武懷玉的幫忙,為了表示感激,長孫無忌主動提議兩家聯姻結親。

長孫無忌兒子很多,女兒也不少,他主動提出要把七女嫁給武懷玉的次子武承業。

武承業的母親是高惠安,其父是隋末起義首領,曾自稱冀王,姐姐是皇帝刀人高惠通。

也是渤海高氏的旁支。

長孫無忌母親正是出身渤海高氏,而當初他們被長孫安業趕出家門,就是靠舅舅高士廉幫襯撫養長大的。

長孫七娘是長孫無忌妾侍庶出女,其母來自威武張氏,是張文謹的異母妹。

張文謹娶了長孫無忌同父異母姐姐,後來長孫無忌又納了張文謹的庶妹為妾,親上加親的關係。

現在他提議長孫和武家聯姻,這其實也是拉上了武威張氏,是三家結親。

“承蒙長孫公抬愛。”

武懷玉沒拒絕,也沒拒絕的理由。

如長孫家族這樣的名門,其實都很注重聯姻,比如說長孫無忌有四個姐妹,然後兄弟五個,他三個姐姐都是同父異母,分別嫁入太原王氏,河東柳氏,還有武威張氏這三大名門,同母妹妹則嫁入隴西李氏,如今更是大唐皇后。

四人坐在那裡,對這聯姻都很滿意。

開府儀同三司趙國公長孫無忌、金紫光祿大夫翼國公武懷玉、河北郡公雲麾將軍張文謹、雲麾將軍郫縣公長孫無逸。

長孫無忌的七女許配給武懷玉次子,長孫無逸表示要按名門大族的傳統,到時把自己第八女媵嫁。

而張文謹是長孫七娘的舅舅。

三家的關係,迅速的拉近了許多。

這些名門貴族聯姻,是十分盤根錯節的,比如說張文謹的祖母,是李淵的親姑姑,張文謹跟李世民是遠房表兄弟,卻又一起娶了長孫晟的女兒,成了連襟,然後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舅舅竇抗。

張文謹的母親是李世民的大姨娘。

親上加親,再加親。

再比如說,長孫無忌有個異母姐姐嫁太原王氏的王韶,而李世民有個姑姑也嫁太原王氏。

名門貴族間的這種聯姻,雖然普遍,但其實很講究,其作用也很了得。

就比如說李淵能夠在隋末一眾梟雄中,起兵較晚,卻能迅速入關中,一舉掃平群雄,就跟李家那眾多的親戚有關,什麼竇氏、楊氏、豆盧氏、王氏、鄭氏、長孫氏等等,

李淵帶兵進軍關中,一路上無數名門貴族子弟相迎接,甚至諸如蕭瑀、陳叔達、宇文士及、楊恭仁等這些大佬,那都是趕來投奔。

如竇建德這樣小地主出身的梟雄,俘虜了隋朝的地方官員,人家都寧死不降。而如王世充這樣胡人養子出身的梟雄,就因根基不夠,他佔據洛陽後,無數的能臣猛將,都紛紛棄他而去,都跑去投李淵了。

李密也出身關隴貴族,就曾憑著這身份,空手套白狼,奪了瓦崗李翟讓的基業,做過中原義軍盟主。

再如南梁蕭銑,就因是梁朝皇族之後,在隋末也是得到江漢群雄主動擁護,迅速佔據東南半邊天。

武家的底蘊遠不如長孫家族等,尤其是武懷玉這支,往上四代都沒出過五品,甚至四代裡只有他爹是個小軍官,得往上數五代,才有縣公散爵。

這樣的家族,其實連寒門庶族都算不上,武士彠那支代代有官職的才算庶族寒門。

現在他得封國公,但想要躋身上流,要走的路還很遠,長孫無忌肯把庶女嫁給他兒子,這都已經是非常給武家面子了,也是看在他年輕得寵,再加上武家還有武士彠那支幾兄弟現混的不錯。

在張文謹的見證下,長孫無忌跟武懷玉寫下了一份婚書,長孫無逸也在上面簽名,長孫無忌七女許配給武懷玉次子,長孫無逸的八女將來媵嫁。

一式四份,一人一份,各自保管。

收起這份訂婚書,肥胖如熊的長孫無忌一把熱情擁抱武懷玉,大笑著喊親家公。

武懷玉如今三子二女,還有幾個在孃胎裡,如今長子承嗣皇帝指腹為婚,老二讓長孫無忌訂下了,

異母三弟懷良跟河東王家的王學士女訂婚,異母四妹則跟魏徵次子訂婚。

要是再加上大姐嫁給馬周,大哥娶了程咬金女兒,自己娶了樊興女兒,武家的聯姻,也挺猛的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先斬後奏,截胡徐妙雲

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