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

臨近新年。

雍州衙門也已經封印鎖衙,除值班官吏,餘皆放年假。

今年雍州衙門官吏們都很高興,過年福利發的很多,哪怕關東大旱,長安災民很多,也沒絲毫影響武別駕給大家準備的福利。

羊肉豬肉,還有新鮮的河魚,米麥油醋,官吏皆有,哪怕臨時人員都有一份,這樣的長官誰不喜歡。

“雍州衙門今年的福利很好啊,大家都這麼開心。”

周紹範登門,一進來就笑著道。

武懷玉有些好奇這位怎麼來了,做為六扇門郎中,武懷玉知道不少隱秘,比如眼前這位可不一般。

他一直深信李世民除了六扇門這個情報機構,還有一個更隱秘的機構,這個機構應當就設在北門外,隱藏在百騎內,而這個機構的首領應當就是周紹範和許洛仁。

“譙郡公今日怎麼有空過來?”懷玉笑問。

昨天他納丘家女為妾,他沒請周紹範,周也沒來,但還是派人送了禮。

“過來轉轉。”周紹範撫著他那美髯。

“還要恭喜譙郡公高升。”

周紹範這人很特別,出身中原有名的汝南周氏,家族曾經一直是南朝高官大將,在很講究門第身份的隋唐時代,周紹範屬於那種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人。

隋大業年間起家齊王楊暕典籤,階低權重,後來去交趾郡做過司倉書佐,成為丘和的老部下,跟高士廉也是同僚。

當年,長的很帥的青年才俊周紹範也沒逃過老丘寶窗選婿,納了丘和孫女為媵妾,所以說來,周紹範現在也算是武懷玉的堂姐夫。

不過周紹範最了得的是他曾經是一個超級間諜,他跟著丘和歸唐後,一開始是秦王府庫真,可後來卻轉投太子東宮,成為太子右內率,被建成引為心腹,在武德九年時,更是檢校北門諸仗。

但其實周紹範跟常何一樣,一直都是李世民心腹,所謂轉投東宮,不過是將計就計接受建成拉攏去做間諜內應。

玄武門之變,周紹範立下大功,直接封宜春郡公,拜右府將軍。在突厥入侵時,更是成為皇帝六騎會頡利的心腹之一。

從玄武門事變前到之後,周紹範一直鎮守玄武門,統領禁軍。

而在幾天前,周紹範又升官晉爵了,晉譙郡公,加封左屯衛大將軍,另外還檢校殿中監事。

最重要的是皇帝給他加了一個銜,與左僕射房玄齡同掌中樞。

這個頭銜有點沒頭沒腦很突兀,但細品卻十分驚人。

同掌中樞,這不就是不是宰相的宰相?

殿中監這個職事,本就是皇帝的首席秘書,或者說是辦公廳主任,此前如宇文士及、豆盧寬等任殿中監此職,那都是皇帝心腹重臣,甚至宇文士及本就是從宰相任上調此職。

周紹範還沒進政事堂,但已經算半個宰相,比起如今身兼數職的武懷玉,應當說權勢更重。

既統禁軍,又掌殿中省。

哪怕到現在還僅是個郡公,甚至沒進實封功臣名單,可真要說那四十九實封功臣,如今真正比的上他權勢地位的,估計三分之一都沒。

“今日退朝後,陛下跟我說到海東大明,說這個帝國本殷商遺民,國祚延續千年,歷經十三朝,皆一姓子孫,我聽了很好奇啊,

那個海東大明,是不是就是你之前所獻玉米、土豆、紅薯的原產地?”

懷玉一聽,頓時明白,原來是為這事來的。

老周自顧自笑道,“我這人也喜歡聽故事,自問也算對天下地理挺了解,什麼西域諸國,甚至更遙遠的波斯薩珊、東羅馬拜占庭,還有什麼法蘭克國、哥特王國,還有地中海岸的什麼埃及、敘利亞、大馬士革也都聽過的,但卻還真不知道原來大海之東居然還有個海東大陸,那還有我中原殷商之後。”

懷玉神秘一笑。

吹牛吹過了總得要修補。

幸好他之前獻玉米土豆等祥瑞時,也曾簡單的說過一嘴,這些東西是他老師遊歷天下時,從一些海商手裡弄來的。

大唐人眼中的海東,一般就是高句麗、百濟、扶余還有扶桑了,更東邊還有沒有海東大陸,誰也不知道。

但知道沿著遼東海岸,一直往北,是還有一些蠻夷部落的,從白山黑水的靺鞨諸部,再到大小室韋,然後再往東北岸,那極寒凍土之地,好像還有什麼流鬼國、夜叉國等,驅鬼使鹿獵魚的冰雪部落。

往南,就是沿海的交趾、占城等國,海中還有許多群島和長的矮小黝黑的土著。

傳說中,在海東有太陽昇起的扶桑,是一棵神樹,金烏神鳥就住在那樹上。

還有什麼蓬萊等仙島也在東海之中。

但還真沒有誰聽說過海東的大明王朝。

大家知道天竺、知道波斯、知道羅馬、知道埃及,就是沒有人聽過海東大陸,和那大明朝。

可以前也沒有人聽過玉米、土豆、紅薯、辣椒、花生、向日葵等許多海東作物,但現在長安冬日街頭,到處是賣烤紅薯、煎土豆、煮玉米的攤子,周紹範就挺喜歡這些祥瑞。

李世民相信有這樣的一個海東大明,周紹範也相信。

畢竟有海東之物傳到了大唐,而且是位終南隱仙樓觀高人傳來的,在這種大神通那裡,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知曉了有這麼神奇的地方,這麼神奇的王朝,李世民就很嚮往,很想跟它派使建交。

皇帝還特想研究學習一下這大明朝的國家制度,比如宗室分封之制。

周紹範帶著任務來的,沒直說皇帝讓他來的,只說自己好奇。

但只要他能從懷玉這裡得到那海東大陸更多資訊,那第一批大唐訪明使可能不僅後就要出發。

以如今的航海技術,從山東半島去朝鮮半島,都經常遇風暴翻船,多數時候甚至不能直航,只能先透過廟島群島抵達遼東半島南,然後沿著遼東海岸線近海航行到朝鮮半島。

現在去美洲大陸,估計非常艱難,這可不是一般的艱難,九死一生都未必形容。

可面對周紹範這期盼的目光,懷玉也不能完全拒絕。

當然,他心裡其實也有點小期待,萬一有大唐天子的支援,組建一支冒險船隊,或許真有可能提前發現美洲大陸呢?

他心裡琢磨著怎麼跟他講這事。

直接橫穿太平洋肯定不現實,雖然後世西班牙人從南美洲到菲律賓有直航路線,太平洋中間也有許多島嶼可以補給,但這航線、洋流,可不是如今這技術能輕易總結出來的。

唯一可靠點的航線,應當就是沿海岸線向北航線,有較好的參照物,也方便隨時補給,最後越過白令海峽抵達阿拉斯加,再南下西海岸。

當然,這航線也難。

畢竟僅僅就是北邊那寒冷、冰封,就是大問題。

武懷玉往爐子上放上水壺,開始煮水。

“我老師當年遊歷天下,曾經去過極北苦寒之地,他越過遼東,穿過扶余,跋涉了白山黑水,一路向東北,越走越寒冷,越走越荒蠻,

遇到漁獵的森林部落,也越到養鹿為生的使鹿部落,還遇到靠乘坐狗拉雪撬車的使犬部落,還遇到在大河裡捕捉大魚,穿魚皮的部落,甚至還有在大海里捕殺巨鯨的捕鯨部落,

他後來到達了傳說中極北的冰雪三國,驅度寐國、夜叉國和流鬼國,

本以為到了天盡頭,

但在那裡,我老師卻得知原來在夜叉國的最東端,其實跨過百來裡的一段海峽,在其東面還有一片巨大的海東大陸,越過海峽後,沿其海岸線一直往南,便也跟我們這邊一樣,越往南越溫暖。

據說那片大陸南北長數萬裡,”

周紹範沒想到這次來居然收穫這麼大,興奮的就趕緊從懷玉的辦公桌上取來紙筆,然後讓武懷玉幫忙畫張地圖。

武懷玉有些猶豫。

總不能畫張世界地圖吧。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決定畫張簡單點的世界地圖。

他先在紙的中心位置畫了張大唐的地圖,長江黃江,渤海灣,北起遼東,南到交趾,西抵敦煌大漠,

雖說有意畫的不那麼精細,但這比例還是比此時的地圖強多了。

一些重要的州,他甚至都把位置標上了。

周紹範越看越驚訝。

中原就那麼點大?

南方如此之廣闊?

僅嶺南之地就那麼大,還有巴蜀南中黔中居然也有那麼大?

吐谷渾地盤也挺大的,那個吐蕃好像也有點大啊,嗯,吐蕃後面的天竺諸國,挺近啊。

以大唐為中心,懷玉把東西突厥、朝鮮半島上的三國,還有海東倭國,接著庫莫奚、契丹、室韋、靺鞨、扶余、驅度寐、流鬼、夜叉國一一畫上。

“大唐之北還有這麼大?”

長城外的漠南地區如此廣闊,可陰山大漠以北的漠北更大,甚至突厥、鐵勒人所處的北邊,居然也還有更廣闊之地,那裡被武懷玉標為林中野蠻部落。

怎麼一對比,大唐好小。

“是不是繪錯了,中原這麼點?”

“長城以內,確實不大,”懷玉道。

要是說傳統核心地區,那肯定是長城以內,然後嶺南以北,西南地區頂多算上半個四川,貴州湘西雲南,加廣西大部份都算不上。

這麼看,確實沒多大。

尤其是跟周邊這些地方比,哪怕隨便靺鞨、室韋、鐵勒、突厥、吐蕃、吐谷渾這些拎個出來,地盤都大的有些沒邊。

就連南中的爨氏,控制的南中地區都很廣闊。

以前以為中原控制的交趾地區很大,現在細看懷玉畫的地圖,這交趾就是沿海岸的一條細長尾巴,在西面還有很廣闊一片地,不比中原小。

曾經在交趾郡做過官的周紹範對交趾郡可是有很直觀深刻印象的,很清楚交趾郡有多大,也模糊的知道交趾西面的蠻族地盤很大,可現在懷玉畫的這地圖,交趾這麼細長狹小,跟他印象中的一對比,那蠻族之地太大了。

甚至南海里居然有那麼多的大小島嶼,好多島大的能跟中原有一拼。

懷玉往畫繼續畫。

西域高昌龜茲疏勒于闐諸國,聽著很有名,確實都不大,這些漢代曾經控制過,所有也有地圖,周紹範對比下,好像畫的挺對。

再往西,那裡有幾大湖。

西突厥、西突厥可薩、吐火羅,然後波斯薩珊,再往西東羅馬····

武懷玉沒把地圖畫成一個相通的地球,而是平鋪的。

大唐往東是海東大陸是明帝國,往西一直到波斯羅馬法蘭克哥特埃及等,然後兩邊就沒再畫。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裡海、黑海這些大洋大海他倒也畫了。

周紹範捧著這副有點抽像的世界地圖,如獲至寶。

雙眼眨起精光。

“那海東大陸居然如此之大,這般孤懸海外,就一個明王朝嗎?”

“我師父也沒去過海東,但他在夜叉國的時候,聽了不少海東的事,也曾見過海東商船因風暴吹到夜叉國海邊滯留的商人,據說海東大陸其實也有不少國家和部落,”

周紹範盯著地圖,看著那漫長的海岸線,“如果我大唐造堅船,選最優秀的水手,沿著海岸線一直航行,能夠抵達那個海東大明嗎?”

“很難,但如果多做準備,用二十年的時間,應當可以。”

“要二十年?”

“直接航行到明國肯定不行,但可以分段航行,比如現在到新羅有成熟的航線,但再往北,就沒有成熟的航線了,那就得尋找新航線,在新的航線沿途建立補給點,

畢竟越往北越未知,還有就是北邊天寒地凍,冬天大海甚至會結冰,所以在冬季冰封期肯定不能繼續航行,就得有過冬的補給據點。

我建議,在沿岸多建立補給過冬的據點,甚至還可以跟當地土著部落建立聯絡,與他們貿易,甚至為陛下招安冊封他們,這樣還可以僱傭當地人做為嚮導,

如此便能不斷向北開拓,二十年,應當能夠從大唐,尋找到一條成熟的航線到達海東大明。”

二十年的時間有些久,但周紹範覺得武懷玉這是保守估計了,就算用這種據點式的方式尋找新航線,如果多投入些船和人,那根本用不著這麼久。

如果最多十年,那也是能接受的。

漢武帝時,中原也不知道西域情況,張騫通西域,中原也才知曉西域情況,後來大漢朝不是把西域征服,建立了安西都護府嗎?

現在大唐既然知曉瞭如何前往海東大明的路線,就算沒有現成的航線,那也是能夠找出一條來的。

武懷玉看他那樣,也知道他在想什麼,估計李世民看到那地圖後也肯定會那樣想,但他一點不擔憂大唐訪明艦隊找不到大明,然後李世民找他問罪。

憑如今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想沿海岸線,從大明一路北上,甚至透過白令海峽再經過阿拉斯加,最後抵達舊金山,這沒個幾十年,那不是做夢嗎?

甚至幾十年,也未必能夠成功。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希望隊友是個正常人

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