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先鋒

“自從上次康蘇密被俘後,突厥人現在已經要謹慎的多,他們相互靠的很近,遊騎遍佈,想要再找機會抓他們落單的很難,而他們也並不攻打城池,只劫掠鄉里,”

東宮。

李世民看著地圖,有些頭痛。

兵部尚書杜如晦道:“突厥人最近正不斷往東移動,頡利的金狼旗也從武功移到雲陽,並有繼續向高陵移動的跡像。”

“頡利宣稱要打破蒲津關進入河東,”

房玄齡道:“臣以為頡利現在不可能輕易去打蒲津關,蒲津關城險要,扼守黃河古渡浮橋,跟潼關一樣堅險,這幾年朝廷不斷加固蒲津關城,突厥人想破關過河入河東,那就是一頭往石頭上撞,我們求之不得。”

“臣也以為突厥眼下還是想要談。”高士廉道。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他們想談,但談的誠心不多,還是想要勒索大唐。”

左僕射蕭瑀直言:“突厥人只為財貨,並不是真要攻打長安,也無意久留關中,眼下對峙下去,關中糜爛,生靈塗炭,朝廷當儘快讓突厥退兵,哪怕暫時答應一些條件,賞賜一些錢帛,也是權宜之計。”

“此言差矣。”房玄齡反對,“突厥狼子野心,慾壑難填,現在妥協,只會讓他們得寸進尺。”

武懷玉跪坐殿中,看著這些宰相大臣們議事,自己識趣的坐一邊,李世民從北門回來,也讓他隨侍身邊,甚至帶著他參加這廷議。

“懷玉,說下你的看法。”

他還在發愣,李世民卻點了他的名字。

“直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皇帝見他猶豫,便手一揮道。

一眾宰輔們望過來,讓懷玉壓力挺大,他現在只是以侍衛的身份在這,本來是沒資格參與廷議的。

“微臣以為,不打痛突厥終究是不能讓他們甘心撤退的,還是得找機會打一仗,多派偵騎盯緊突厥各部,一旦發現有脫離大部隊的,一兩萬也好,三五千也罷,當機立斷的出擊,狠咬一口甚至包圍吃掉,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只要打上一兩個殲滅戰,突厥人才知道痛,到時大唐才能掌握更多和談的籌碼,甚至可以以此再暗中聯絡突利等諸部首領,分化離間,以利誘之。

我們不要給頡利賞賜,拿出些錢帛金銀來,賞賜給突利或其它一些首領,效果會比直接比頡利好的多。”

“臣反對!”

一直沒吭聲的尉遲恭高聲反對,他跟秦瓊、程咬金都是剛回京來參與這次軍事廷議,“陛下,突厥狼子野心,欺人太甚,這次既然都打到長安城下了,那咱們還猶豫什麼,跟他們拼到底,

現在諸路兵馬匯聚,咱們手頭的兵馬並不少,臣認為就該在關中將他們徹底圍殲,堅決一個都不放走。”

“就跟他們打。”

尉遲恭代表的是朝中大多數將領們的心聲,他們是武將,考慮的更簡單,都是直接從軍事角度考慮問題,而且沒有一個武將會懼戰。

“叔寶?”

“打,”秦瓊就回了一個字。

程咬金也認為去年太谷之戰,雖然幾萬唐軍全軍覆沒,但那都是張瑾指揮不利導致,如今就在長安城下打,大唐還能敗?

要是這也打不過,那他們這些武人集體跳渭河算了,也沒臉活著了。

殿中參加廷議的大將還有劉弘基、長孫順德、安修仁、錢九隴、張士貴、周孝範、侯君集、張公瑾、吳黑闥、梁建方、高甄生等一干將領,全都請戰。

而以蕭瑀封德彝陳叔達裴矩裴寂等武德宰相為首的文臣,多數贊同和議,先讓突厥退兵,從長計議。

武德朝跟突厥人,一直也是這樣,打打和和。除了去年和今年,唐突之間只是小規模的戰爭,但去年開始,戰爭全面升級,越打越厲害,可這些老宰相還是認為眼下還沒到跟他們放手一搏的時候,還需要繼續積蓄力量,現在就打,那是賭國運。

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這些秦王府心腹文臣,則建議以打促和。

李世民盯著地圖陷入沉思。

這段時間天天在考慮著這個問題,腦海中有無數種計劃。

他內心裡很想打,放手一搏,也有很大的自信能贏,可剛登基繼位,眾多大臣勸著他,他也看到如今大唐的國庫幾乎空空如也,最富庶的關中隴右,經此也殘破。

他現在已經不止是一個將帥,還是一個君王,不只要考慮軍事上的勝敗,還得考慮更多。

這讓他很頭痛。

大臣們開始爭吵起來,尉遲敬德脾氣上來,更是直接指著左僕射裴寂、蕭瑀的鼻子罵,說他們軟骨頭,而蕭瑀向來自稱出身高貴,是梁朝天子兒、隋朝皇后帝、尚書左僕射,還是天子親家翁。

他的妻子還是李淵舅舅女兒,他七歲封王,如今也是大唐的宋國公,從武德元年拜內史令到如今,做了九年宰相,豈能受尉遲恭這等鳥氣。

兩人當殿爭吵,蕭瑀甚至想起六月初四那天,他們被尉遲恭提著帶血馬槊挾迫到海池龍舟上的情景,越想越氣,罵的更大聲了。

尉遲恭更是毫不把蕭瑀放在眼中,雖然眼下他連個男爵都沒,但這位新封右武侯大將軍一點不讓蕭瑀,甚至吵急了,吵不過蕭瑀的他直接擼起袖子就要抽蕭瑀這老賤貨。

武懷玉見狀,趕緊上前阻攔。

尉遲恭跟頭大黑熊似的,腰圍十帶,打鐵的出身,那兩膀子力氣巨大無比,那肚子大,可不是啤酒肚,那是將軍肚,典型的脂包肌,是戰鬥力量性和永續性的代表。

懷玉上前架住尉遲恭揮出的拳頭,也不由的被震退幾步,雙臂發麻,剛才那拳要是落到蕭瑀身上,估計蕭瑀這富貴老頭就要當場骨折內傷。

“住手!”

李世民大聲喝斥,也惱了。

“今日召爾等來,是商議軍事,不是來吵架鬥毆的,堂堂宰相大將,殿庭爭吵毆鬥,成何體統。”

氣極的李世民看著亂成一團的殿上大臣,也沒心情再議論下去了,站起身來一甩衣袖便要走。

可心中火氣太盛,走了兩步又回頭一腳將御案給踢翻了。

這下,所有大臣都老實了。

天子雷霆之怒,尉遲恭也認識到錯了,趕緊請罪,可李世民一甩衣袖都沒理睬他,轉身便走了。

皇帝一走,大家也懶得再吵,各自離去。

蕭瑀看著尉遲恭那黑熊一樣魁梧的身軀離開,麵皮紫脹,這會是既怒又驚,想不到尉遲恭剛才居然敢當殿要毆打他,幸好武懷玉眼疾手快,替他擋下了那一拳。

“剛才多謝武千牛相救。”蕭瑀來到懷玉面前道謝。

“宋相公不必客氣,其實剛才尉遲將軍也不可能真敢打宋相公。”

“那個狗奴,有什麼人做不出來的?”蕭瑀氣極。

聊了幾句,蕭瑀說欠懷玉一個人情,匆匆離去了。

秦瓊拍了拍懷玉肩膀,“沒傷著吧?”

“沒事,我又不是宋國公那樣的文弱書生,天天練武沒落下,不過尉遲將軍這力氣是真大,震的我手臂發麻,一會得擦點跌打酒。”懷玉笑著道。

“這黑廝!”秦瓊無奈一笑,尉遲恭向來脾氣火爆,如今更是有點囂張,秦瓊平時並不去評價他人,但對尉遲恭的行為也是極不贊同的。“再不收斂,早晚是要吃大虧的,真當這朝堂殿庭之上,是那軍營之中,爭吵不過就動拳頭,”

“軍中都用拳頭說話麼?”懷玉笑道。

“嗯,武夫們都不擅言辭,講不過就罵娘,罵急了就擼袖子揮拳頭,拳頭大的說了算嘛。”

庭議不歡而散無果而終。

懷玉今天本來也不當值,所以便跟秦瓊一起回永興坊,如今兩人同坊居住,只是不在一隅,但也相隔不遠。

秦瓊對此很高興,說以後能常見面。

出東宮到永興坊很近,剛說幾句話功夫,兩人就已經到了。

門口落馬,進了秦瓊府裡,秦瓊夫人李縣主還過來迎接,前廳裡給煎茶,秦瓊幾個年幼兒女也來問好,幾個傢伙還都挺喜歡武懷玉的,懷玉每次來都給他們帶些玩具零食。

“今天阿兄來的匆忙,沒帶東西,回頭給你們帶。”說著,懷玉卻又從身上摸出一把麥飴糖,幾個小傢伙高興的分去了。

秦瓊最近一直在咸陽大營,雖然帥帳就在長安城外,可他卻也好些天沒回來了。

懷玉替秦瓊把脈,又詢問了一番,發現他確實氣血好多了,短短兩個來月,居然恢復的這麼好,果然還是較為年輕。

“我有一事想麻煩義父,”

“你都叫我義父,還用那麼客氣做啥?”秦瓊笑道,每每看著年輕的懷玉,他便不由的會想到幾年前沒在洛陽的兒子秦懷玉,那孩子要是沒被王世充害了,也當是這般一表人才了吧。

“我想請義父為我阿兄做媒,向宿國公程公提親。”

選秦瓊做大媒,再恰好不過了。

“這是好事,我願意,伱呢?”秦瓊也聽說武懷玉居然跟樊興女兒在一起了。

“我等樊大將軍回朝,到時便上門提親。”

“一事不煩二主,要不你的這媒人也由我來當?”

“那極好。”

兩人正說笑著,校書郎來濟到府,“殿下召見。”

李世民匆匆召回了秦瓊和武懷玉,“剛剛偵知一個軍情,有一支五千騎左右的突厥人馬,正從雲陽頡利大營,向三原方向移動,是奔著龍橋堡去的。”

懷玉一聽便急了。

秦瓊則握緊拳頭砸在胸口,“陛下,臣願意率精騎將這五千人馬殲滅。”

“陛下,臣請為先鋒。”懷玉也是急忙請纓。

“叔寶你坐鎮咸陽不可輕離,還是讓涇陽的敬德出兵,叔寶,你做好策應,,也注意防區頡利聲東擊西。”

“懷玉,敬德剛離開長安返回涇陽,現在還在路上,你立馬追上他,傳達朕的旨意,讓他找機會把這五千人馬吞掉。”

為了能夠吞併這五千人馬,李世民也做了多手準備,一旦大打起來,到時各部就得能夠迅速策應。

“去神機坊署取新制出的掌心雷帶上,分送敬德和樊興軍中,朕知道龍橋堡是你家鄉,心中掛記,去吧,領千騎營前去增援敬德,替朕好好收拾那些狼崽子們。”

李世民拍了拍懷玉的肩膀,“朕等你好訊息!”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逍遙皇太子

一味燃